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脉络,是推动学生探索数学规律和领悟数学知识的依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推动学生深入思考,引发学生的探索和尝试,从而让学生获得数学本质上的提升。与此同时,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注重问题的语言、提问的广度和密度等要素,让学生在问题的推动下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一、提升问题质量,推动数学学习
好的问题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当学生处于一知半解的境地时,问题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当学生初步掌握了相关的知识时,问题可以推动学生的深入探究,让学生站在全局的角度去看待学习过程时,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质疑和反思。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寻找适合的问题,以推动学生的数学学习。
1.寻找切合学生疑问的问题。在数学学习中,问题是重要的学习起源,很多数学探索和尝试都源于问题,但很多时候,学生限于眼界和能力,提出的问题不能切中要点,有隔靴搔痒之嫌。有的时候学生提出一些不相干的问题,或者是指向不精准的问题,反而会冲淡课堂中的数学味。由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学情,找到切合学生困惑的问题,用问题来勾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例如,在教学《统计》一课时有这样一道练习:“体育教师统计了五年级1班学生喜欢不同运动的人数,喜欢篮球的男生有18人,女生有6人,喜欢羽毛球的男生有12人,女生有15人,喜欢跳绳的男生有9人,女生有20人,那么五年级1班的人数至少是多少?”有的学生在理解这个问题时出现了偏差,在他们的认识中,“五年级1班的人数至少是多少”就是将统计的三种不同数据下男生和女生的总和算出来,比一比哪个数据最大,其实这样的思路是不正确的。根据学生认识中的这个问题,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如何理解这里的‘至少’?在统计了喜欢不同运动的男生和女生人数之后,我们是不是可以发现全班的男生和女生至少各有多少人?”在这样的问题推动下,一些学生逐渐明白了要解决题中的问题,需要找到男生和女生至少是多少,也就是要将以上数据中男生和女生分开看,找到人数最多的项目。当然从理解这个问题而言,这里统计的人数也不一定就是五年级1班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因为还存在有的男生或者女生不喜欢这种运动的情况,所以题目中用了“至少”二字是合理的。在这样的问题推动下,学生有了明确的思路,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迅速解决了问题。
从教学的效果来看,教师提出的问题指向了学生的困惑中心,因为学生在之前的审题中没有明晰“至少”二字的含義,他们只是从单项运动中男女生人数之和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这个问题,而教师因为把握住学生的真实思维状态,所以提出的问题切中了要点,引发了学生的理解,促成了问题的解决。
2.寻找推动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数学教学旨在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同时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在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当是多元的,不能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或技能为终极目标。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在合适的时机呈现合适的问题,推动学生的深入思考,让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指引下更好地领悟数学规律。
例如,在教学《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一课时,我营造了一个分一盒巧克力的情境:“爸爸出差回来,给小明和两个表弟带回来一大盒巧克力,他们弟兄三人要怎么分才公平?”在学生提出需要平均分之后,我画出了一个圆表示一盒巧克力,然后平均分成三份,涂色表示出小明分得的部分,并提问学生:“看到了这幅图,你想到了怎样一个数?”在学生回答“三分之一”之后,我继续引导学生的学习,从猜想这盒巧克力可能是几块出发,引导学生在圆圈中补出小圆圈表示巧克力,并算出每一种猜测下小明分得巧克力的块数。在这两个环节之后,我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原来小明分得的巧克力用分数表示,现在小明分得的巧克力用整数表示,这是什么原因?”从这个问题出发,学生进行了对比,并经过充分的交流,最终得出结论:在不知道巧克力数量的时候,将一盒巧克力平均分成三份,所以用分数表示小明分得的部分;而知道巧克力的数量之后,就是将整数平均分成三份,得到的还是整数。前一个分数表示的小明分得的部分是一盒巧克力的多少,后面的整数表示三分之一盒巧克力是多少块。在学生形成了这样的认识之后,他们对于分数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体现出学生数学学习的成效。
在这个案例的教学中,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这里的分数不是用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而是用来表示小明分得的巧克力与这盒巧克力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发现让学生对于分数的理解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推动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深入。
二、注重提问方式,激发问题效果
除了问题的质量之外,教师提问题的时机、方式、处理办法等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问题的提问方式等细节,真正激发问题的功效,让学生课堂学习更有效率。
1.面向全体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应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问题不宜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深奥,这样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在自己的能力范畴内对问题作出解释,如此,在之后的交流中,学生才能立足于自己的思考过程与别人提出的看法进行对照,并在此过程中有所感悟,逐步接近问题的真相。在提问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升提问的广度,给更多学生表达的机会,不要因为一个学生给出了正确的答案就直接跨越问题,也不要因为一个学生给出错误的答案就立即来否定,然后讲解问题,而是要让更多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让他们说说具体思考的过程,给之后的交流研讨做好铺垫。
2.留给学生候答时间。有的教师非常珍惜课堂上的时间,在提问时经常是问题一提出来就请学生发言,当学生回答正确之后就立即跳过问题,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就紧接着提问别的学生。这样的做法并不妥当,因为学生在面对问题时需要时间去思考、推敲,如果教师不给学生候答时间,有的学生反应不出来,还有的学生只能是听别人回答,人云亦云,这样的问题处理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难以提出深层次的问题。所以,为了让问题更有针对性,让问题能引领学生的数学学习,在提问中教师要注重给学生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思考之后,再邀请学生回答。
3.给予中肯准确的评价。在提出问题之后,教师要给予学生准确中肯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一定是真实的。适当的时候,教师也可以质疑学生,指出学生思考问题中的错误所在。如果学生的思考获得了教师的认可,教师给予了表扬之后,可以提升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能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愉悦。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了明显的错误,教师及时指出,他们也能引以为戒,在下一次回答问题时避免类似的错误,这样针对问题的反馈就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问题的教学功效。
总之,数学课堂学习离不开问题,高效的课堂学习需要高效的数学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来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用问题推动学生的数学探索和数学领悟,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入、有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汇龙小学)
(责任编辑 吴磊)
一、提升问题质量,推动数学学习
好的问题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当学生处于一知半解的境地时,问题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当学生初步掌握了相关的知识时,问题可以推动学生的深入探究,让学生站在全局的角度去看待学习过程时,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质疑和反思。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寻找适合的问题,以推动学生的数学学习。
1.寻找切合学生疑问的问题。在数学学习中,问题是重要的学习起源,很多数学探索和尝试都源于问题,但很多时候,学生限于眼界和能力,提出的问题不能切中要点,有隔靴搔痒之嫌。有的时候学生提出一些不相干的问题,或者是指向不精准的问题,反而会冲淡课堂中的数学味。由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学情,找到切合学生困惑的问题,用问题来勾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例如,在教学《统计》一课时有这样一道练习:“体育教师统计了五年级1班学生喜欢不同运动的人数,喜欢篮球的男生有18人,女生有6人,喜欢羽毛球的男生有12人,女生有15人,喜欢跳绳的男生有9人,女生有20人,那么五年级1班的人数至少是多少?”有的学生在理解这个问题时出现了偏差,在他们的认识中,“五年级1班的人数至少是多少”就是将统计的三种不同数据下男生和女生的总和算出来,比一比哪个数据最大,其实这样的思路是不正确的。根据学生认识中的这个问题,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如何理解这里的‘至少’?在统计了喜欢不同运动的男生和女生人数之后,我们是不是可以发现全班的男生和女生至少各有多少人?”在这样的问题推动下,一些学生逐渐明白了要解决题中的问题,需要找到男生和女生至少是多少,也就是要将以上数据中男生和女生分开看,找到人数最多的项目。当然从理解这个问题而言,这里统计的人数也不一定就是五年级1班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因为还存在有的男生或者女生不喜欢这种运动的情况,所以题目中用了“至少”二字是合理的。在这样的问题推动下,学生有了明确的思路,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迅速解决了问题。
从教学的效果来看,教师提出的问题指向了学生的困惑中心,因为学生在之前的审题中没有明晰“至少”二字的含義,他们只是从单项运动中男女生人数之和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这个问题,而教师因为把握住学生的真实思维状态,所以提出的问题切中了要点,引发了学生的理解,促成了问题的解决。
2.寻找推动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数学教学旨在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同时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在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当是多元的,不能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或技能为终极目标。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在合适的时机呈现合适的问题,推动学生的深入思考,让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指引下更好地领悟数学规律。
例如,在教学《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一课时,我营造了一个分一盒巧克力的情境:“爸爸出差回来,给小明和两个表弟带回来一大盒巧克力,他们弟兄三人要怎么分才公平?”在学生提出需要平均分之后,我画出了一个圆表示一盒巧克力,然后平均分成三份,涂色表示出小明分得的部分,并提问学生:“看到了这幅图,你想到了怎样一个数?”在学生回答“三分之一”之后,我继续引导学生的学习,从猜想这盒巧克力可能是几块出发,引导学生在圆圈中补出小圆圈表示巧克力,并算出每一种猜测下小明分得巧克力的块数。在这两个环节之后,我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原来小明分得的巧克力用分数表示,现在小明分得的巧克力用整数表示,这是什么原因?”从这个问题出发,学生进行了对比,并经过充分的交流,最终得出结论:在不知道巧克力数量的时候,将一盒巧克力平均分成三份,所以用分数表示小明分得的部分;而知道巧克力的数量之后,就是将整数平均分成三份,得到的还是整数。前一个分数表示的小明分得的部分是一盒巧克力的多少,后面的整数表示三分之一盒巧克力是多少块。在学生形成了这样的认识之后,他们对于分数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体现出学生数学学习的成效。
在这个案例的教学中,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这里的分数不是用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而是用来表示小明分得的巧克力与这盒巧克力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发现让学生对于分数的理解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推动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深入。
二、注重提问方式,激发问题效果
除了问题的质量之外,教师提问题的时机、方式、处理办法等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问题的提问方式等细节,真正激发问题的功效,让学生课堂学习更有效率。
1.面向全体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应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问题不宜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深奥,这样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在自己的能力范畴内对问题作出解释,如此,在之后的交流中,学生才能立足于自己的思考过程与别人提出的看法进行对照,并在此过程中有所感悟,逐步接近问题的真相。在提问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升提问的广度,给更多学生表达的机会,不要因为一个学生给出了正确的答案就直接跨越问题,也不要因为一个学生给出错误的答案就立即来否定,然后讲解问题,而是要让更多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让他们说说具体思考的过程,给之后的交流研讨做好铺垫。
2.留给学生候答时间。有的教师非常珍惜课堂上的时间,在提问时经常是问题一提出来就请学生发言,当学生回答正确之后就立即跳过问题,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就紧接着提问别的学生。这样的做法并不妥当,因为学生在面对问题时需要时间去思考、推敲,如果教师不给学生候答时间,有的学生反应不出来,还有的学生只能是听别人回答,人云亦云,这样的问题处理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难以提出深层次的问题。所以,为了让问题更有针对性,让问题能引领学生的数学学习,在提问中教师要注重给学生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思考之后,再邀请学生回答。
3.给予中肯准确的评价。在提出问题之后,教师要给予学生准确中肯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一定是真实的。适当的时候,教师也可以质疑学生,指出学生思考问题中的错误所在。如果学生的思考获得了教师的认可,教师给予了表扬之后,可以提升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能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愉悦。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了明显的错误,教师及时指出,他们也能引以为戒,在下一次回答问题时避免类似的错误,这样针对问题的反馈就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问题的教学功效。
总之,数学课堂学习离不开问题,高效的课堂学习需要高效的数学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来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用问题推动学生的数学探索和数学领悟,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入、有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汇龙小学)
(责任编辑 吴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