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是人才的聚集地,但当今大学生的“德育”并没有与“智育”齐头并进,造成人才高文化与低素质的不对等现象。本文探讨了高校礼仪教学的必要性,指出了高校开设礼仪课程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校 礼仪教学 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了长足进步。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人际交往。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是现代人立足社会,并求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此背景下,作为交际艺术的礼仪自然迅速升温,备受人们青睐。学习礼仪、应用礼仪,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全国约96%的高校开设了礼仪类相关课程,可以说礼仪教学基本在高校得到普及。与此同时,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礼仪课程的开设又有不同侧重。礼仪教学的意义不低于掌握外语、电脑、汽车驾驶等热门的专业技术,高校礼仪教学任重而道远。
一、通过礼仪教学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高校应该是高素质专门型人才的集中地,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理应同时具备良好的礼仪修养,然而现实是,大批的不文明现象充斥高校,大量的礼仪失范问题不绝于耳。某些大学生“出口成脏”,目无尊长,狂妄自大,丝毫不把校纪班规放在眼中,肆意逃课、迟到,乱扔垃圾,在课堂玩手机、聊天、睡觉,在公共场合旁若无人地高声喧哗及在教室、宿舍偷盗他人财产……这些行为都没法和高素质画上等号。他们口口声声谈“个性”,要“尊重”,讲“隐私”,却随意践踏着社会公共道德的底限,这不得不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引起教育者们的深思。
1.增强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在谈及人的特征时曾说:“任何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是难以离开与其他人的交往的。一个人如果不同其他人进行任何交往,那么他不是一位神,就是一只兽。”换言之,就是人人在社会生存立足,都离不开人际交往。大学生涉世不深,往往交往能力不够强,尚不能淡定从容地应对各种场合及对待不同的交往对象,如果不系统地学习社交礼仪,不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法则和社会通则,便会有碍正常的人际交往,往往在无意之中对别人造成冒犯或是贻笑大方。其实,人际交往是有一定之规可循的,这种一定之规,指的就是礼仪。熟练掌握礼仪的相关规范,了解在不同场合与不同交往对象的交际方法,让人时刻充满自信,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情况,随时表现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精神气质,并从人际交往中大获裨益,推进个人生活、事业的发展。
2.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大部分学生在大学之前,并没有过集体生活的经历,并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备受父母呵护。大学期间,同学之间同吃同住,共同生活,共同学习,朝夕相处,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每个大学生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假如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感受,不懂换位思考,或者脾气火爆,频繁和他人发生冲突,再或者不懂适度原则,与他人过于亲昵,甚至不分彼此,严重侵犯对方隐私……对自己对别人都有坏处。教师如果利用礼仪知识对学生加以引导,循循善诱,借助鲜活生动的例子帮助学生掌握与他人交往的正确方法,并协助学生通过人际交往活动获得珍贵的友谊,从而快速适应新的环境,建立稳定积极的朋友圈,也是帮助大学生顺利迈向社会的必经之路。
3.塑造良好的大学生形象。这里所说的形象并非简单的穿着打扮,而是指作为大学生应当遵循的仪容、举止、表情、服装和配饰礼仪。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但是与年龄和身份不符的形象还是应当摒弃。礼仪教育就是为大学生讲解行为规范,开展审美教育,使其符合高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要求。待学生临近毕业,可适时引入职场礼仪,包括面试时的穿着打扮、坐姿、站姿、走姿、电话礼仪、名片礼仪、握手礼仪、会议礼仪等,让职场“新鲜人”应对自如。
二、通过礼仪教学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巍巍中华,礼仪之邦。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中,“礼仪”文化扮演了重要角色,而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高校礼仪教学,在提高大学生礼仪文化素质的同时,承担了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文学、艺术、民俗、宗教、科学等方方面面,是民族兴旺、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纵观今天的大学生,盲目西化,崇洋媚外,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利”字当头,心浮气躁,西方节日的由来、传统、风俗说得头头是道,却对自己民族传统的节日不胜了解;张口闭口都是网络语言,汉字书写错字连篇,更别提诗词歌赋;对人生缺乏目标,浑浑噩噩,虚度光阴,期待“天上掉馅饼”或是万事依靠父母……这就是社会将来的接班人?他们拿什么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民族的接班人,也必定是文化的接班人。一个民族要强大,首先文化要强大。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数千年先人的宝贵经验和智慧,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它,不传承它,不发扬它。高校是社会精英的集中地,大学生普遍具备聪明的头脑和较高的文化水平,他们较常人有更强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对新鲜事物更敏感。借助高校礼仪教学的途径,一定会让大学生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力军,无论是以必修课还是选修课的方式呈现,高校礼仪教学都应成为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
三、通过礼仪教学构建和谐校园
学校教育是礼仪文化教育的规范化阶段,高等院校是将大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规范的独立个体的摇篮。高校经过系统而完善的礼仪教学,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和修养得到极大提升,自觉自愿地遵守礼仪道德规范,做文明人,师生、同学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友爱、和平共处,整个校园的整体礼仪水准得到提高,从而形成和谐的氛围,对于构建和谐校园的确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没有良好的高校礼仪教学,便不会有宁静和谐的校园。综上所述,高校礼仪教学尤为必要。它既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方式,又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更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由之路。高校礼仪的教育工作者更应重视礼仪教学的重要意义,积极思考高校礼仪教学的恰当模式,探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摸索更适合教学对象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起到礼仪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真正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黄惠琳.高职礼仪教学改革初探[J].文教资料,2012(13).
[2]魏丽华.现代礼仪教学与高校校园文明建设[J].潍坊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
[3]周思敏.你的礼仪价值百万[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2.
关键词: 高校 礼仪教学 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了长足进步。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人际交往。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是现代人立足社会,并求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此背景下,作为交际艺术的礼仪自然迅速升温,备受人们青睐。学习礼仪、应用礼仪,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全国约96%的高校开设了礼仪类相关课程,可以说礼仪教学基本在高校得到普及。与此同时,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礼仪课程的开设又有不同侧重。礼仪教学的意义不低于掌握外语、电脑、汽车驾驶等热门的专业技术,高校礼仪教学任重而道远。
一、通过礼仪教学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高校应该是高素质专门型人才的集中地,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理应同时具备良好的礼仪修养,然而现实是,大批的不文明现象充斥高校,大量的礼仪失范问题不绝于耳。某些大学生“出口成脏”,目无尊长,狂妄自大,丝毫不把校纪班规放在眼中,肆意逃课、迟到,乱扔垃圾,在课堂玩手机、聊天、睡觉,在公共场合旁若无人地高声喧哗及在教室、宿舍偷盗他人财产……这些行为都没法和高素质画上等号。他们口口声声谈“个性”,要“尊重”,讲“隐私”,却随意践踏着社会公共道德的底限,这不得不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引起教育者们的深思。
1.增强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在谈及人的特征时曾说:“任何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是难以离开与其他人的交往的。一个人如果不同其他人进行任何交往,那么他不是一位神,就是一只兽。”换言之,就是人人在社会生存立足,都离不开人际交往。大学生涉世不深,往往交往能力不够强,尚不能淡定从容地应对各种场合及对待不同的交往对象,如果不系统地学习社交礼仪,不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法则和社会通则,便会有碍正常的人际交往,往往在无意之中对别人造成冒犯或是贻笑大方。其实,人际交往是有一定之规可循的,这种一定之规,指的就是礼仪。熟练掌握礼仪的相关规范,了解在不同场合与不同交往对象的交际方法,让人时刻充满自信,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情况,随时表现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精神气质,并从人际交往中大获裨益,推进个人生活、事业的发展。
2.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大部分学生在大学之前,并没有过集体生活的经历,并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备受父母呵护。大学期间,同学之间同吃同住,共同生活,共同学习,朝夕相处,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每个大学生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假如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感受,不懂换位思考,或者脾气火爆,频繁和他人发生冲突,再或者不懂适度原则,与他人过于亲昵,甚至不分彼此,严重侵犯对方隐私……对自己对别人都有坏处。教师如果利用礼仪知识对学生加以引导,循循善诱,借助鲜活生动的例子帮助学生掌握与他人交往的正确方法,并协助学生通过人际交往活动获得珍贵的友谊,从而快速适应新的环境,建立稳定积极的朋友圈,也是帮助大学生顺利迈向社会的必经之路。
3.塑造良好的大学生形象。这里所说的形象并非简单的穿着打扮,而是指作为大学生应当遵循的仪容、举止、表情、服装和配饰礼仪。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但是与年龄和身份不符的形象还是应当摒弃。礼仪教育就是为大学生讲解行为规范,开展审美教育,使其符合高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要求。待学生临近毕业,可适时引入职场礼仪,包括面试时的穿着打扮、坐姿、站姿、走姿、电话礼仪、名片礼仪、握手礼仪、会议礼仪等,让职场“新鲜人”应对自如。
二、通过礼仪教学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巍巍中华,礼仪之邦。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中,“礼仪”文化扮演了重要角色,而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高校礼仪教学,在提高大学生礼仪文化素质的同时,承担了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文学、艺术、民俗、宗教、科学等方方面面,是民族兴旺、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纵观今天的大学生,盲目西化,崇洋媚外,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利”字当头,心浮气躁,西方节日的由来、传统、风俗说得头头是道,却对自己民族传统的节日不胜了解;张口闭口都是网络语言,汉字书写错字连篇,更别提诗词歌赋;对人生缺乏目标,浑浑噩噩,虚度光阴,期待“天上掉馅饼”或是万事依靠父母……这就是社会将来的接班人?他们拿什么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民族的接班人,也必定是文化的接班人。一个民族要强大,首先文化要强大。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数千年先人的宝贵经验和智慧,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它,不传承它,不发扬它。高校是社会精英的集中地,大学生普遍具备聪明的头脑和较高的文化水平,他们较常人有更强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对新鲜事物更敏感。借助高校礼仪教学的途径,一定会让大学生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力军,无论是以必修课还是选修课的方式呈现,高校礼仪教学都应成为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
三、通过礼仪教学构建和谐校园
学校教育是礼仪文化教育的规范化阶段,高等院校是将大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规范的独立个体的摇篮。高校经过系统而完善的礼仪教学,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和修养得到极大提升,自觉自愿地遵守礼仪道德规范,做文明人,师生、同学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友爱、和平共处,整个校园的整体礼仪水准得到提高,从而形成和谐的氛围,对于构建和谐校园的确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没有良好的高校礼仪教学,便不会有宁静和谐的校园。综上所述,高校礼仪教学尤为必要。它既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方式,又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更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由之路。高校礼仪的教育工作者更应重视礼仪教学的重要意义,积极思考高校礼仪教学的恰当模式,探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摸索更适合教学对象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起到礼仪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真正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黄惠琳.高职礼仪教学改革初探[J].文教资料,2012(13).
[2]魏丽华.现代礼仪教学与高校校园文明建设[J].潍坊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
[3]周思敏.你的礼仪价值百万[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