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创新与开放:新时代西宁城市功能定位的思考

来源 :规划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ideta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省会城市是省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增长极,新的时代背景赋予了省会城市新的时代使命,其中城市功能定位对指引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基于对西宁市历史功能定位的梳理,探索新时期西宁市的城市功能定位。西宁市兼具保护与发展的双重使命、承担服务青海省乃至青藏高原区域的功能、肩负国家战略安全与民族融合的责任,基于此,西宁市要坚持绿色、创新、开放的城市发展方向,在新时代发展中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立足自身优势与特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者、区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及绿色丝路的战略枢纽,积极融入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建设高原美丽宜居城市。
其他文献
兰州作为唯一一个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随着国家功能的注入及人口的不断流入,中心城区所在的黄河河谷区域人地矛盾高度紧张;兰州并非没有向外进行城市空间扩张,但兰州新区的建设不仅没有缓解中心城区的空间压力,中心城区的空间压力反而在进一步加大。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兰州所处的复杂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因为兰州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没有与地理条件相匹配才造成当前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在此背景下,文章通过分析兰州城
基于物联网技术,研究一种太阳能-氢能发电技术。将太阳光通过光电效应转换成电能;太阳能电流与电解水制氢技术相结合产生氢气;氢气与燃料电池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实验结果表明,太阳能-氢能发电平台运行稳定,实现了最大发电效率的自动追踪、远程联网控制、实时显示电流和电压信息等功能,为异种能源相结合开发利用技术提供参考与借鉴。
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经历了治理结构的变迁,也遇到了治理秩序失衡、治理失效等问题。《新城市议程》强调从全球、国家、区域、城市及社区尺度建立所有人和社区力量有效参与的治理体系,为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在系统梳理我国城市社区治理范式演进历程的基础上,从治理思维、治理内涵和治理维度3个层面对《新城市议程》视角下的城市社区治理范式转变进行解读,并提出关注多元主体、拓展治理
针对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火灾早期预警问题,提出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火灾探测系统。首先,研究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火灾发生过程,筛选火灾初期发生明显变化的物理参数及固体、气体发生物;然后,采用D-S证据理论对多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分析,降低使用单一传感器时的误报率,实现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火灾的准确判断;最后,根据多传感器数据的相关性对数据融合算法进行优化,提高系统判断速度,降低硬件成本。
为获得良好的抛光表面质量,提出一种针对自由曲面的机器人摆线抛光轨迹多参数优化方法。首先,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建立抛光表面材料去除量分布均匀性预测模型;然后,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摆线轨迹多参数组合优化算法;最后,经材料去除量仿真实验和机器人抛光验证,该方法能有效控制抛光表面材料去除量的均匀性,获得较好的镜面抛光效果。
文章通过对《新城市议程》的发展脉络与关键词等进行分析,归纳出其核心内涵为包容性、韧性与舒适性,同时对欧美地区、亚太地区、非洲地区等的规划响应进行梳理与汇总。在此基础上,站在我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的历史方位,提出了我国城市的发展路径和新时代政策架构的演绎框架。文章认为,除了要发挥大城市的"城市化经济"效应、中小城市的"地方化经济"效应,我国还要借鉴《新城市议程》的精髓和理念,着力提升大城市的包容
城市门户是城市空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设计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尤为重要。文章以佛山市顺德区城市门户研究为例,在对城市门户的基本分类、范围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评估区域门户建设现状,通过解析"定目标、建体系、设指引、定计划"的研究内容,总结顺德区城市门户设计项目的创新点,希望能为其他地区的城市门户规划提供参考。
近年来,人口的迅速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各项建设活动的日益增多,对高原坝区的生态环境及耕地资源造成了不小的破坏,因此需要有效预防和治理高原坝区建设"乱"象,保护坝区的优质水资源和耕地,控制坝区城镇无序扩展,打造生态优良、生产高效、生活美好的坝区环境。文章在分析云南高原坝区各要素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国土空间规划内涵,梳理"山水林田湖草城"各要素的管控重点,进而从总体空间布局、
城市规模的无序扩张和乡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敏感性较高的城乡交错带面临着社会矛盾、生态脆弱、产业与民生问题等多重风险与挑战。文章基于《新城市议程》的要求,解析国内外对此文件的关注点,明确城乡交错带的系统风险特征;基于"包容性""韧性安全"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重构城乡交错带社会治理、生态支撑、产业培育三方面的韧性格局,使风险防控契合城乡交错带可持续发展趋势,以实现城乡互融、协同共生的高质量发
文章立足于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时代背景,针对我国现行国土空间用途分类体系存在的条块分割、缺乏统筹及标准制定各自独立封闭、内涵不清等问题,借鉴国内各地关于建立国土空间用途分类体系的实践经验,并结合云南省的生态、民族和边疆等特色,细化分类,构建了涵盖3个大类、18个一级类、88个二级类和45个三级类,覆盖城乡、地上地下和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国土空间用途分类体系,以便更好地指导云南省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服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