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管理理论里有“木桶效应”之说,在“粮食安全”这个大木桶中,增产固然重要,可收割和产后储藏、运输、加工那么多短板也是严重隐患。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庄稼人除了体力上的辛苦之外,更受到生物周期规律的限制,因此粮食不可能像工业产品那样快速地加加班就能多生产一些,因此也就有了“浪费粮食可耻”、“光盘行动”等各种遏制“餐桌上的浪费”的口号。
其实,浪费粮食岂止在餐桌。据国家有关部门测算,我国粮食产后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浪费总量达700亿斤以上,远远超过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在粮食收割环节,因国产收割机精密性差导致的收获损失率高达3%。
中国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历史上饥荒连连饿死人的记忆也令人难忘,所以尽管基本上解决温饱问题已有30余年,尽管一些年轻人业已对餐桌上的浪费习惯成自然,可出生于改革开放前有受饥挨饿经历的人们,对粮食消费仍然秉持“节约”观念,并且会对周围的年轻人毫不客气地施加影响。
粮食收割、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的巨大损失浪费,虽然作为“门外汉”,笔者感觉有无能为力之感,更无从下手、束手无策。但是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当然还得从问题产生的源头来找。比如说收割过程中那3%的损失率,通过改进农业机械就可以尽量减少,一方面把大型农机具做得精到一些,并且从政策上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方便收割减少损失,另一方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一些农村地区分散经营和一户多块、地小的情况下,不妨研制一些适宜的小型收割机,又能让更多的农户买得起,何乐而不为呢?
产后的储藏环节,除了国有粮仓改善条件、采用新科技、增强责任心以外,政府对农户的分散储存、晾晒也应该通过资金补助和先进设备开发、技术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至于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减少损失的问题,只要动脑筋想办法,也总会有相对比较好的解决之道,并且做好规范化的推广宣传。
在减少餐桌之外的粮食损失和浪费这件事上,国家和政府的力量必不可少。光靠农民自发来进行,除了增强思想观念和提高认识水平,在硬件和技术上往往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政府掌握有优厚的各种资源,并且在中国目前的体制下,动员能力强,而粮食安全又毕竟是国家大事,理应把纳税人的錢往这方面多投一些,更何况发达国家对农业和农民都有大量的补助,我国目前财政上有条件为之。
“天下粮仓”的平安,不能光靠保持18亿亩耕地红线来保障,因为无论使用多好的肥料,粮食产量的提高总有瓶颈和上限。由此可见,“精细农业”的概念有必要与时俱进加以延展,不光指农田里的精耕细作设法增产,还应该包括收割、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西方管理理论里有“木桶效应”之说,在“粮食安全”这个大木桶中,增产固然重要,可收割和产后储藏、运输、加工那么多短板的存在,无疑也是严重隐患,直接关乎整体成败利钝,弄不好就会前功尽弃,忽视不得。
总之,粮食生产的辛苦,不应因为后边诸多环节的疏忽大意而付诸东流。否则真是冤枉得很,足以让人痛心疾首。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庄稼人除了体力上的辛苦之外,更受到生物周期规律的限制,因此粮食不可能像工业产品那样快速地加加班就能多生产一些,因此也就有了“浪费粮食可耻”、“光盘行动”等各种遏制“餐桌上的浪费”的口号。
其实,浪费粮食岂止在餐桌。据国家有关部门测算,我国粮食产后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浪费总量达700亿斤以上,远远超过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在粮食收割环节,因国产收割机精密性差导致的收获损失率高达3%。
中国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历史上饥荒连连饿死人的记忆也令人难忘,所以尽管基本上解决温饱问题已有30余年,尽管一些年轻人业已对餐桌上的浪费习惯成自然,可出生于改革开放前有受饥挨饿经历的人们,对粮食消费仍然秉持“节约”观念,并且会对周围的年轻人毫不客气地施加影响。
粮食收割、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的巨大损失浪费,虽然作为“门外汉”,笔者感觉有无能为力之感,更无从下手、束手无策。但是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当然还得从问题产生的源头来找。比如说收割过程中那3%的损失率,通过改进农业机械就可以尽量减少,一方面把大型农机具做得精到一些,并且从政策上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方便收割减少损失,另一方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一些农村地区分散经营和一户多块、地小的情况下,不妨研制一些适宜的小型收割机,又能让更多的农户买得起,何乐而不为呢?
产后的储藏环节,除了国有粮仓改善条件、采用新科技、增强责任心以外,政府对农户的分散储存、晾晒也应该通过资金补助和先进设备开发、技术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至于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减少损失的问题,只要动脑筋想办法,也总会有相对比较好的解决之道,并且做好规范化的推广宣传。
在减少餐桌之外的粮食损失和浪费这件事上,国家和政府的力量必不可少。光靠农民自发来进行,除了增强思想观念和提高认识水平,在硬件和技术上往往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政府掌握有优厚的各种资源,并且在中国目前的体制下,动员能力强,而粮食安全又毕竟是国家大事,理应把纳税人的錢往这方面多投一些,更何况发达国家对农业和农民都有大量的补助,我国目前财政上有条件为之。
“天下粮仓”的平安,不能光靠保持18亿亩耕地红线来保障,因为无论使用多好的肥料,粮食产量的提高总有瓶颈和上限。由此可见,“精细农业”的概念有必要与时俱进加以延展,不光指农田里的精耕细作设法增产,还应该包括收割、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西方管理理论里有“木桶效应”之说,在“粮食安全”这个大木桶中,增产固然重要,可收割和产后储藏、运输、加工那么多短板的存在,无疑也是严重隐患,直接关乎整体成败利钝,弄不好就会前功尽弃,忽视不得。
总之,粮食生产的辛苦,不应因为后边诸多环节的疏忽大意而付诸东流。否则真是冤枉得很,足以让人痛心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