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交易费用与经济发达水平之间的关系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验证,回归结果显示人均GDP、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与社会消费品零售价值占GDP比重对交易费用具有正向影响,固定投资占比、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占比以及单位GDP能耗与交易费用具有反向关系,基本证实了交易费用与经济发达水平的正向关系。
交易费用 经济发达水平
交易费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相关理论
交易费用又可分为制度费用和制度既定下的费用,即总量交易费用和每笔交易费用。总量交易费用是决定一种政治或经济体制度结构的制度基础,一般认为总量交易费用与每笔交易费用呈反向关系。社会的进步需要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专业化程度,为达到这样的条件需要进行越来越多的交换活动,而每一次交换过程都会产生交易费用,因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是越来越多的资源用于交易活动并构成交易费用,也就说明总量交易费用占GDP比例越高,这个国家经济越发达,总量交易费用的上升意味着为交换发展的部门越来越多,交换服务部门的职业化、专业化、规模化使越来越多的潜在交易成为可能。而专业化程度的加深也能使人们能以较低的成本完成每一次交易,经济运行的效率也由此得到提高,取得良好的绩效,也就说明每一笔交易费用较少的区域的经济水平往往会更高。
(2)正向关系原因
经济组织的目的是不断降低每笔交易费用,但同时,总量交易费用却与经济发展保持正向增长关系,造成这一矛盾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分工和专业化能降低单位交易费用,但随着交易部门的扩展,不可观察的交易费用会不断转化为可观察的费用而被计算;二是,由经济发展而带来的市场范围的扩大和各种组织的成立发展,理性消费者会更多地卷入收集信息的过程,增大了交易费用;三是,单位交易费用的减小,使得之前由于费用过高而无法发生的交易得以完成,增大了可能发生交易中实际发生的概率,使得有更多的交易被计入;四是,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由自我服务到市场服务的货币化的发展进程加快,反映到国民收入账户上就体现为交易费用的绝对值和相对值的不断扩大。
实证检验
(1)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经济发达是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性的评价,不同于唯GDP论,更要考虑整体的经济活力、自然环境、生活水平等方面,因此筆者选取了指标:一是,经济发展水平最直接的指标——人均GDP水平( AGDP);二是.第三产业占GDP水平( TH),一般认为第三产业占比越高的地区,经济越发达;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水平(FI),在增速相同的情况下,消耗投资较少的区域发展更有质量,自我发展能力更强;四是,R&D经费占GDP水平(RD),衡量技术与创新的投入强度;五是,社会消费品零售占GDP水平( RE),体现了日常生活和大众消费,衡量实物消费和实体经济的拉动能力;六是,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EC),体现消耗与产出的比例,衡量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对环境资源的破坏程度。
对交易费用与经济发达程度建立面板模型,模型公式如下:
其中i表示区域,t表示时间,TF为交易费用,α为常数,β为解释变量的系数,Var表示解释变量,k代指某一具体解释变量,ε为随机扰动项。交易费用数据来自笔者另一篇论文测算,其他数据均来自于京津冀2007-2016年的统计年鉴。
( 2)模型回归结果
选择面板混合模型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得:常数项-23680.04( 0.0011),AGDP系数值903.86( 0.0000).TH系数值908.08( 0.0000).FI系数值-74.90( 0.0164),RD系数值-9836.96( 0.0000).RE系数值395.54( 0.0010).EC系数值-4297.37( 0.0292),模型总体调整后R方为0.90,F值39.95,Sig值0.0000.
由上上述结果可得,整体模型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调整后的R方为0.90,模型拟合结果良好。从系数来看,选取的六个解释变量均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六个指标对于交易费用的影响都是显著的。
(3)解释变量影响效力分析
由上表可得,所有解释变量均对交易费用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人均GDP、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与社会消费品零售价值占GDP比重对交易费用具有正向影响,固定投资占比、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占比以及单位GDP能耗与交易费用具有反向关系。
人均GDP体现了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收入较高时,人们在交易部门的花费也随之增高,并最终体现在交易费用的增加上;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体现了区域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占比越高的区域服务业发展越好,而交易费用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服务业,因此三产占比与交易费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社会消费品零售价值体现了区域的居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能力,社会消费品零售属于批发与零售业,而该行业属于产生交易费用的交易部门,正向关系也因此成立。
固定投资占比较高的区域一般被认为内生增长能力较差,需要依靠高投资来促进地方经济增长,而当较多的国民收入被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时,交易部门就可能会由于资金的缺乏而发展不足;R&D经费体现了地方的科技创新能力,一般认为创新能力强的区域经济越发达,但本次结果显示研究与发展经费与交易费用呈反向关系,考虑为笔者未有效处理多重共线性问题;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体现了区域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能耗越高的区域对环境破坏程度越大,经济发展质量越低,随着能耗的不断降低,区域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因此更多的资源得以流入交易部门,提高了交易费用。
综上,经济发展水平与交易费用呈正向关系的假设基本得到证实。
结语
由上述实证检验结果可知,交易费用与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因此提高宏观交易费用,降低非市场交易费用,减小单位交易费用,提高交易的效率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1]胡浩忐.交易费用计量研究述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 04):20-26+142.
[2]张计划.论交易费用的涵义、功能与理论启示[J].当代财经,2007,( 03):12-16.
[3]刘忐铭,申建博.交易费用的测度:理论的发展及应用[J].财贸经济,2006. ( 10):77-82+97.
交易费用 经济发达水平
交易费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相关理论
交易费用又可分为制度费用和制度既定下的费用,即总量交易费用和每笔交易费用。总量交易费用是决定一种政治或经济体制度结构的制度基础,一般认为总量交易费用与每笔交易费用呈反向关系。社会的进步需要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专业化程度,为达到这样的条件需要进行越来越多的交换活动,而每一次交换过程都会产生交易费用,因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是越来越多的资源用于交易活动并构成交易费用,也就说明总量交易费用占GDP比例越高,这个国家经济越发达,总量交易费用的上升意味着为交换发展的部门越来越多,交换服务部门的职业化、专业化、规模化使越来越多的潜在交易成为可能。而专业化程度的加深也能使人们能以较低的成本完成每一次交易,经济运行的效率也由此得到提高,取得良好的绩效,也就说明每一笔交易费用较少的区域的经济水平往往会更高。
(2)正向关系原因
经济组织的目的是不断降低每笔交易费用,但同时,总量交易费用却与经济发展保持正向增长关系,造成这一矛盾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分工和专业化能降低单位交易费用,但随着交易部门的扩展,不可观察的交易费用会不断转化为可观察的费用而被计算;二是,由经济发展而带来的市场范围的扩大和各种组织的成立发展,理性消费者会更多地卷入收集信息的过程,增大了交易费用;三是,单位交易费用的减小,使得之前由于费用过高而无法发生的交易得以完成,增大了可能发生交易中实际发生的概率,使得有更多的交易被计入;四是,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由自我服务到市场服务的货币化的发展进程加快,反映到国民收入账户上就体现为交易费用的绝对值和相对值的不断扩大。
实证检验
(1)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经济发达是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性的评价,不同于唯GDP论,更要考虑整体的经济活力、自然环境、生活水平等方面,因此筆者选取了指标:一是,经济发展水平最直接的指标——人均GDP水平( AGDP);二是.第三产业占GDP水平( TH),一般认为第三产业占比越高的地区,经济越发达;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水平(FI),在增速相同的情况下,消耗投资较少的区域发展更有质量,自我发展能力更强;四是,R&D经费占GDP水平(RD),衡量技术与创新的投入强度;五是,社会消费品零售占GDP水平( RE),体现了日常生活和大众消费,衡量实物消费和实体经济的拉动能力;六是,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EC),体现消耗与产出的比例,衡量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对环境资源的破坏程度。
对交易费用与经济发达程度建立面板模型,模型公式如下:
其中i表示区域,t表示时间,TF为交易费用,α为常数,β为解释变量的系数,Var表示解释变量,k代指某一具体解释变量,ε为随机扰动项。交易费用数据来自笔者另一篇论文测算,其他数据均来自于京津冀2007-2016年的统计年鉴。
( 2)模型回归结果
选择面板混合模型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得:常数项-23680.04( 0.0011),AGDP系数值903.86( 0.0000).TH系数值908.08( 0.0000).FI系数值-74.90( 0.0164),RD系数值-9836.96( 0.0000).RE系数值395.54( 0.0010).EC系数值-4297.37( 0.0292),模型总体调整后R方为0.90,F值39.95,Sig值0.0000.
由上上述结果可得,整体模型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调整后的R方为0.90,模型拟合结果良好。从系数来看,选取的六个解释变量均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六个指标对于交易费用的影响都是显著的。
(3)解释变量影响效力分析
由上表可得,所有解释变量均对交易费用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人均GDP、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与社会消费品零售价值占GDP比重对交易费用具有正向影响,固定投资占比、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占比以及单位GDP能耗与交易费用具有反向关系。
人均GDP体现了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收入较高时,人们在交易部门的花费也随之增高,并最终体现在交易费用的增加上;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体现了区域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占比越高的区域服务业发展越好,而交易费用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服务业,因此三产占比与交易费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社会消费品零售价值体现了区域的居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能力,社会消费品零售属于批发与零售业,而该行业属于产生交易费用的交易部门,正向关系也因此成立。
固定投资占比较高的区域一般被认为内生增长能力较差,需要依靠高投资来促进地方经济增长,而当较多的国民收入被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时,交易部门就可能会由于资金的缺乏而发展不足;R&D经费体现了地方的科技创新能力,一般认为创新能力强的区域经济越发达,但本次结果显示研究与发展经费与交易费用呈反向关系,考虑为笔者未有效处理多重共线性问题;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体现了区域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能耗越高的区域对环境破坏程度越大,经济发展质量越低,随着能耗的不断降低,区域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因此更多的资源得以流入交易部门,提高了交易费用。
综上,经济发展水平与交易费用呈正向关系的假设基本得到证实。
结语
由上述实证检验结果可知,交易费用与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因此提高宏观交易费用,降低非市场交易费用,减小单位交易费用,提高交易的效率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1]胡浩忐.交易费用计量研究述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 04):20-26+142.
[2]张计划.论交易费用的涵义、功能与理论启示[J].当代财经,2007,( 03):12-16.
[3]刘忐铭,申建博.交易费用的测度:理论的发展及应用[J].财贸经济,2006. ( 10):77-8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