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交淡如水

来源 :杂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y_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汉有一位学者叫朱晖,他读太学期间,结识了朝廷重臣张堪,两人一见如故,很是投缘。朱晖不但学识渊博,为人也正直。张堪很欣赏他的学识与为人,再加上他们是同乡,就有意提拔朱晖。可是朱晖婉言谢绝了。这样一来,张堪反倒把朱晖看作是可以信赖的人,他推心置腹地和朱晖说:“你是一个非常自持之人,我愿意把自己的身家与妻儿托付与你!”后来,两人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了联络。时光如水,张堪去世,因为他本人为官清正廉洁,没有任何积蓄,家人的生活一时非常困难。就在他们家为生活困窘而发愁的时候,朱晖闻讯赶来,向张家伸出援助之手。这令张堪的家人颇感意外。有了朱晖的帮助,他们全家熬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朱晖的儿子,对父亲的行为极其费解:“以前也没有见您和张堪有什么深交,为什么要厚待他的家人?”朱晖把张堪以后事相托的前情告诉了儿子。朱晖感慨道:“我和张堪其实是彼此倚重、生死相托的朋友,这就足够了。”
  朱晖后来官至尚书令,他从来不喜欢炫耀自己,背地里常告诫儿子:“你们不一定要学我如何做官,但务必要学我是如何做人的。”
  范仲淹在泰州海陵西溪镇,有一天,一位方士朋友突然患病,就请人传话给范仲淹:“自料病不起,愿公一顾,当以后事奉托。”范仲淹急忙赶过去探视。方士就对范仲淹说,感谢您对我的照顾,我马上要死了,一个八岁的儿子还请恩公照顾。另外,我有“汞术”(炼仙丹的方子),从未告诉任何人,还有二百两银子放在箱子里,您把我安葬了,这些一并奉送给恩公。范仲淹则说:都记下了。但他不愿看汞术,也不愿收银子,坚持请方士将汞术和银子封存起来,并在封条上写下具体日期。
  第二天,方士去世,范仲淹“以所留银备后事毕,育其孤如己子,人莫知其为方士之子也。至十八岁,教诲备至,颇能属文”。一天,范仲淹把方士之子叫到跟前说,你并不是我的儿子,乃是方士某人之子。这孩子一下子急哭了,见他死活不相信,便说:“汝父有手书在。”取出方士托付的安葬钱和汞术并交给孩子,“封识如故,公未尝省也。”道出了范仲淹接受方士所托后一眼都没看过这些东西。
  君子之间的交往,就如同水一般平淡清纯,而小人之间的交往如同美酒一样浓烈甜蜜。不过,正因为平淡清纯,所以君子之交才真实亲密而能长久,也正是由于浓烈甜蜜,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真正交心的朋友之间无需车马鱼肉之馈,也不必太过亲密,却始终能保持着一份高雅纯净的友谊。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背后给予默默支持,而你富贵的时候,却只是在背后默默地祝福。可以不去锦上添花,却一定会雪中送炭。


  【原载2016年10月27日《羊城晚报·晚会》】
  插图 / 范仲淹 / 佚 名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解放日报》2008年8月11日刊登文章说,近日跟随上海青少年记者团赴日交流访问,日本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在接见时讲了一个故事:六年前他的三分之一肝坏死,他儿子挺身而出,不顾
一上午十点,我送佳琦回家,她说离开前要去看一看她的父母。按惯例,我把她送到村口后,我返回镇上,随便找个小饭馆解决午饭,等收到她的短信,再去村口接她。我们打算开着我的破
实践观念的建构是通过直觉思维进行的,直觉思维是一个由显意识和潜意识构成的整体结构,直觉思维在实践观念的建构中发挥着重要功能。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ideas is
记忆是无花的蔷薇,永不老去。——席慕容忧伤的犬提琴在深秋的凉夜里拉出冬的序曲,飞舞的黄叶带走秋天最后的眷恋。冬天来了。在呼啸而来的寒风里,我默默地品味着春天的一缕
我国古代哲人的辩证法思想相当丰富卓越,战国之际又是辩证法思想的黄金时代,而《吕氏春秋》则是先秦晚末采撷百家精英集大成的殿后巨制,其辩证法思想有着夺目光彩,它对研究
人在哭声中降临,又在哭声中离去。  人的每一天都在死亡,生命终结不过是死亡这一过程的完成而已。  而贯穿其间的,便是生活。  最初向我解释了生活的是两部风情片《Legends of the fall》(秋日传奇)“世界上有些人能清楚听见自己心灵的声音,并按这个声音生活。这样的人,不是疯了,就是成了传说。”影片的开头如是说,很早就昭示了主角特瑞斯坦不平凡的一生,气贯长虹。特瑞斯坦孤独地奔跑着,他的血
走走:2011年第5期《收获》发了你的《不食》,我特别喜欢这篇,觉得它以浓郁的恐慌感直接切入当下中国现实的诸多尖锐问题:官场堕落、爱情无能、食品安全、人心虚空,等等。荒诞
在孩童时代,父亲是我的偶像。时至今日,我们村庄里仍然盛传着父亲的求学故事。父亲没念过什么书,却好学,时常捧着书本去四处求教,连下地干活都不忘捎带一本,终于成为见多识广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