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至近世,随着西方话剧的传入我国,中国戏曲独占剧坛的局面为之消失了。也就是从那时起,一些从事戏剧研究的人们开始注意到了西方话剧同中国戏曲各自不同的特点。于是,中西戏剧的比较开始了。几十年来,戏剧比较随着中西方文化艺术交流面的扩大,其比较的范围越来越大,程度也越来越深,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成绩背后也逐渐地暴露出了致命的弊端,在比较过程中,中国戏曲的主体地位愈来愈不明显了。从而比较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平等看待变成了从我国戏曲身上找缺点,寻不足,努力使中国的戏曲去适应西方话剧的特点,这是极不正确的出发点。
一、中西戏剧文化的比较
中国戏曲作为世界戏剧文化中的一种,一直以其鲜明独特的特色屹立于世界剧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只要一谈到中国就会提到中国戏曲,这应该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事。但是在国人当中,还有一种先天的自卑者,总认为中国的事物有些遗憾在里头,总不如人家西方的东西完美,这种人是有的。以戏剧为例,他们看中国戏曲总认为不如西方的话剧“进化”的充分,仍停留在原始的演剧阶段,舞台设施称不上华美,表演算不上精美,反映生活又总有那么多的局限,一句话,中国戏曲不如西方话剧,这种思想表现在行动上则是尽力将西方话剧的东西如实的展现在舞台上,近于生活化的表演,特别表现在现代戏中,进行改造。在理论上,也是尽力用西方的演剧理论来衡量中国戏曲,对中国戏曲提出种种的不是。如悲剧论,自王国维开始即认为中国戏曲中没有悲剧,理由是由于中国的乐感文化长期影响所致。王氏曾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的戏曲小说,无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享。”《红楼梦评说》诚然,中国戏曲没有西方人眼中的那种血流满台,死尸满地的令人观之惊悚的悲剧。但中国有自己的悲剧,即“苦情戏”(又可称之为“哀曲”“怨谱”),他们描写的是下层民众所遭受的种种不幸和痛苦,生动准确的描述了中国下层民众的生活状态,贴近他们的生活,所以民众才爱看。
说到中国戏曲中有很多的“大团圆”结局,它虽然不符合西方悲剧的标准,但它合乎中国人的心理习惯,符合中国的文化形态。正如上面所说的,中国是一种乐感文化在左右着国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他们看待事物总是多看它好的一面,对前途也是充满了希望和憧憬。虽然他们的生活状况是如此恶劣,但他们对未来的幸福是向往的,也是有信心的。正因为这种希望的存在,他们才希望从戏中预先看到它的实现,正因为如此才形成了中国戏曲的大团圆结局。中国人信奉的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他们心目中的好人,决不能有不好的结果,戏曲创作者为此也正要满足观众的这种期冀,来安慰他们久受摧残的心。中国戏曲中的悲剧,只有适合中国的国情,它不符合别国的标准是应该的,我们也没有必要去迎合他们的标准。悲剧如此,其他的如集“唱念做打”于一体的综合表演,虚拟的程式动作,自由的舞台时空等,都是中国戏曲特有的东西,都是和西方话剧所不同的。现在的一些所谓的戏曲改革者正在逐渐地用西方话剧来打磨中国戏曲的特点,这是决不能允许的。
二、戏曲民俗性文化特征的认识
中国戏曲同西方的戏剧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生于民间,长于民间的民间艺术。它反映的是中国下层民众的生活(虽然也有很多表现社会上层人物间矛盾和斗争的戏,但也都不同程度的平民化了),表达的是下层民众的思想和情感,是下层民众观照自身的一面镜子。所以,有人说中国戏曲是一种民俗性极强的艺术,确实如此。在中国戏曲中,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大到国家大事,政治斗争,小到家长里短,婚丧嫁娶,柴米油盐无一不体现。而且,这些社会生活所被承载的题材也都是民族特色的,内在所反映出来的感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影响下所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情感,在别的文化系统下成长起来的人,理解起来恐怕都有所困难。想来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戏剧样式也应该是反映它所在国的社会生活为主的,而且也是以表现它所在民族的情感为最终目的的,即使是取材于其他国家的故事,也要加以改变,以符合本民族的特点。这种民族性和大众性是一个普遍的特点,中西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但是中国戏曲还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在其他国家的戏剧样式中恐怕很难找到其对应物,那就是浓郁的地方色彩。
中国戏曲,据调查有三百多个地方剧种,各有各的特色,在唱、念、做、打等表演以及表现题材上都不尽相同。如,京剧,河北梆子,昆曲等。戏曲分为若干个地方戏的特点,是中国特有的,在其他国家只有话剧,歌剧,舞剧等类的划分,同一种戏剧样式则没有地方上的划分。以话剧为例,不同国家的话剧只有语言上的不同和选材上略微的差别,在其他方面的表演和舞台陈设等都是相同的。而同一个国家的话剧,则连语言和题材的差别都没有。中国不同地区都有一两个有代表性的戏曲剧种,在唱腔,念白上一般都带有本地区的方言,在表演上,虽然大同小异,但一般都有各剧种的绝活,如川剧的变脸,晋剧的翎子等。在表现题材上,都各自表现出它们各自的特色,如《铡美案》,京剧中有的评剧也有,《打神告庙》豫剧中有,晋剧和川剧中也有,正因为如此,才有移植剧目一说。但是,在题材选择上,各剧种都有各自的绝招,如男女情爱题材,表现得最有气氛的是越剧,表现农村题材的是豫剧,表现民间喜剧题材谁也比不过福建的高甲戏;而重大的历史政治题材则非京剧莫属了。明白了这一点,各剧种在选取题材中,应该谨慎考虑,尽量将本剧种的特色在戏中表现出来,同时表演特色要成为题材去表现的一种催化剂,以使其完美无瑕,配合得天衣无缝。
中国戏曲的地方特色,可能是自古就有的,但出现最为明显的特征——地方戏蓬勃发展却是在明末清初,以戈阳腔流布全国为起源,各省地方戏都开始出现了。全国出现了一个百曲争鸣的局面,从而打破了昆曲独霸天下的一统局面,政府也试图对地方戏的发展实行扼制,但却未能实现,因为这种现象符合中国的特点。表现了下层民众欣赏趣味由单一向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各地方戏的发展并没有阻碍“国剧”的产生和发展,昆曲和后来京剧都是影响遍及全国的大剧种,人们照样也喜欢这种东西。究其原因,是因为这种大剧种沿袭着中国戏曲开放性的原则,他们都善于从地方戏中摄取营养化为己有,从而各地方戏中的精华在这种剧种中都有所体现。如川剧中的变脸,山西的沙帽翅等等都被其他剧种所吸收并有所发展。所以观众在其中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地方戏影子,他们也能接受。
地方特色是中国戏曲所独有的,在今后的发展中,应保持和发扬这种地方特色,为广大民众所欣赏,使他们在此受到教育和美好的享受。
中西戏剧比较是一件好事,它可以增进两种戏剧样式的了解和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中国戏曲向西方话剧学习也是一件好事,它可以丰富中国戏曲的表演,拓宽它表现生活的范围。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以中国戏曲为主体,比较也好学习借鉴也好,不要顾此而薄彼,不要以彼之短补己之长,不要用别人的东西来抹杀自己的特点。中国戏曲生长在中国,它已印上中国的烙印,无论它怎样改革,怎样去向别人学习,它的特点永远也不能消失,中西戏剧比较所做的工作除了将西方的东西介绍进来,增进中国戏曲的发展外,还要将中国戏曲中优秀的东西介绍到国外,使他们了解中国戏曲,进而喜爱中国戏曲。中国戏曲必须走出国门,加入到世界戏剧文化的行列,这是中西戏剧比较的一项长远、艰巨而又光荣的工作。
一、中西戏剧文化的比较
中国戏曲作为世界戏剧文化中的一种,一直以其鲜明独特的特色屹立于世界剧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只要一谈到中国就会提到中国戏曲,这应该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事。但是在国人当中,还有一种先天的自卑者,总认为中国的事物有些遗憾在里头,总不如人家西方的东西完美,这种人是有的。以戏剧为例,他们看中国戏曲总认为不如西方的话剧“进化”的充分,仍停留在原始的演剧阶段,舞台设施称不上华美,表演算不上精美,反映生活又总有那么多的局限,一句话,中国戏曲不如西方话剧,这种思想表现在行动上则是尽力将西方话剧的东西如实的展现在舞台上,近于生活化的表演,特别表现在现代戏中,进行改造。在理论上,也是尽力用西方的演剧理论来衡量中国戏曲,对中国戏曲提出种种的不是。如悲剧论,自王国维开始即认为中国戏曲中没有悲剧,理由是由于中国的乐感文化长期影响所致。王氏曾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的戏曲小说,无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享。”《红楼梦评说》诚然,中国戏曲没有西方人眼中的那种血流满台,死尸满地的令人观之惊悚的悲剧。但中国有自己的悲剧,即“苦情戏”(又可称之为“哀曲”“怨谱”),他们描写的是下层民众所遭受的种种不幸和痛苦,生动准确的描述了中国下层民众的生活状态,贴近他们的生活,所以民众才爱看。
说到中国戏曲中有很多的“大团圆”结局,它虽然不符合西方悲剧的标准,但它合乎中国人的心理习惯,符合中国的文化形态。正如上面所说的,中国是一种乐感文化在左右着国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他们看待事物总是多看它好的一面,对前途也是充满了希望和憧憬。虽然他们的生活状况是如此恶劣,但他们对未来的幸福是向往的,也是有信心的。正因为这种希望的存在,他们才希望从戏中预先看到它的实现,正因为如此才形成了中国戏曲的大团圆结局。中国人信奉的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他们心目中的好人,决不能有不好的结果,戏曲创作者为此也正要满足观众的这种期冀,来安慰他们久受摧残的心。中国戏曲中的悲剧,只有适合中国的国情,它不符合别国的标准是应该的,我们也没有必要去迎合他们的标准。悲剧如此,其他的如集“唱念做打”于一体的综合表演,虚拟的程式动作,自由的舞台时空等,都是中国戏曲特有的东西,都是和西方话剧所不同的。现在的一些所谓的戏曲改革者正在逐渐地用西方话剧来打磨中国戏曲的特点,这是决不能允许的。
二、戏曲民俗性文化特征的认识
中国戏曲同西方的戏剧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生于民间,长于民间的民间艺术。它反映的是中国下层民众的生活(虽然也有很多表现社会上层人物间矛盾和斗争的戏,但也都不同程度的平民化了),表达的是下层民众的思想和情感,是下层民众观照自身的一面镜子。所以,有人说中国戏曲是一种民俗性极强的艺术,确实如此。在中国戏曲中,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大到国家大事,政治斗争,小到家长里短,婚丧嫁娶,柴米油盐无一不体现。而且,这些社会生活所被承载的题材也都是民族特色的,内在所反映出来的感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影响下所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情感,在别的文化系统下成长起来的人,理解起来恐怕都有所困难。想来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戏剧样式也应该是反映它所在国的社会生活为主的,而且也是以表现它所在民族的情感为最终目的的,即使是取材于其他国家的故事,也要加以改变,以符合本民族的特点。这种民族性和大众性是一个普遍的特点,中西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但是中国戏曲还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在其他国家的戏剧样式中恐怕很难找到其对应物,那就是浓郁的地方色彩。
中国戏曲,据调查有三百多个地方剧种,各有各的特色,在唱、念、做、打等表演以及表现题材上都不尽相同。如,京剧,河北梆子,昆曲等。戏曲分为若干个地方戏的特点,是中国特有的,在其他国家只有话剧,歌剧,舞剧等类的划分,同一种戏剧样式则没有地方上的划分。以话剧为例,不同国家的话剧只有语言上的不同和选材上略微的差别,在其他方面的表演和舞台陈设等都是相同的。而同一个国家的话剧,则连语言和题材的差别都没有。中国不同地区都有一两个有代表性的戏曲剧种,在唱腔,念白上一般都带有本地区的方言,在表演上,虽然大同小异,但一般都有各剧种的绝活,如川剧的变脸,晋剧的翎子等。在表现题材上,都各自表现出它们各自的特色,如《铡美案》,京剧中有的评剧也有,《打神告庙》豫剧中有,晋剧和川剧中也有,正因为如此,才有移植剧目一说。但是,在题材选择上,各剧种都有各自的绝招,如男女情爱题材,表现得最有气氛的是越剧,表现农村题材的是豫剧,表现民间喜剧题材谁也比不过福建的高甲戏;而重大的历史政治题材则非京剧莫属了。明白了这一点,各剧种在选取题材中,应该谨慎考虑,尽量将本剧种的特色在戏中表现出来,同时表演特色要成为题材去表现的一种催化剂,以使其完美无瑕,配合得天衣无缝。
中国戏曲的地方特色,可能是自古就有的,但出现最为明显的特征——地方戏蓬勃发展却是在明末清初,以戈阳腔流布全国为起源,各省地方戏都开始出现了。全国出现了一个百曲争鸣的局面,从而打破了昆曲独霸天下的一统局面,政府也试图对地方戏的发展实行扼制,但却未能实现,因为这种现象符合中国的特点。表现了下层民众欣赏趣味由单一向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各地方戏的发展并没有阻碍“国剧”的产生和发展,昆曲和后来京剧都是影响遍及全国的大剧种,人们照样也喜欢这种东西。究其原因,是因为这种大剧种沿袭着中国戏曲开放性的原则,他们都善于从地方戏中摄取营养化为己有,从而各地方戏中的精华在这种剧种中都有所体现。如川剧中的变脸,山西的沙帽翅等等都被其他剧种所吸收并有所发展。所以观众在其中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地方戏影子,他们也能接受。
地方特色是中国戏曲所独有的,在今后的发展中,应保持和发扬这种地方特色,为广大民众所欣赏,使他们在此受到教育和美好的享受。
中西戏剧比较是一件好事,它可以增进两种戏剧样式的了解和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中国戏曲向西方话剧学习也是一件好事,它可以丰富中国戏曲的表演,拓宽它表现生活的范围。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以中国戏曲为主体,比较也好学习借鉴也好,不要顾此而薄彼,不要以彼之短补己之长,不要用别人的东西来抹杀自己的特点。中国戏曲生长在中国,它已印上中国的烙印,无论它怎样改革,怎样去向别人学习,它的特点永远也不能消失,中西戏剧比较所做的工作除了将西方的东西介绍进来,增进中国戏曲的发展外,还要将中国戏曲中优秀的东西介绍到国外,使他们了解中国戏曲,进而喜爱中国戏曲。中国戏曲必须走出国门,加入到世界戏剧文化的行列,这是中西戏剧比较的一项长远、艰巨而又光荣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