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教研观课活动中如何去“品课”

来源 :中国教师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3mx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研活动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进步为目的,以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专业研究人员为合作伙伴的以校为本的实践性研究活动。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增强教师课程实践能力的一种手段.更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途径。因此,开展好教研活动,掌握教研方法,能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关键词】学校;教研活动;观课;品课众所周知,观课是学校的教研活动的主要活动之一。观课,是每一个学校和上级领导常抓不懈的工作。因为观课是新时代的继续教育,是一种非常直接的学习方式,一种提高自己能力的方式。
  一堂课,一堂有活力、智慧和情趣的课,也需要评课者有心地“品”,才能品出其中的味道。 我们教师去观课要学习古人喝茶一样,注重一个“品”字。观课者要学会“品”课,才能“品”出味道,才能和上课教师一道真正走进课堂,完全进入上课的角色,唯有如此,观课教师与授课教师也才能取长补短,取得收获,才能达到观课、评课的真正目的。那么,在观课活动中如何“品”课呢?笔者认为,观课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才能达到“品”之效果。
  1观课者必须换一种思路、换一种心态去观课,才能提高观课的质量
  在我们学校的教研活动——观课活动中,很多老师忽视观课活动这一重要环节课。不管是语文或是数学,学校教研组组织观课,即使去观课,总认为是例行公事,也没有完全进入状态,甚至以自我为中心观课。在观课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审视教师的上课,去评价教师的课,所以授课的教师对你的评课不以为然,失去了观课、议课的价值。观课者带着应付的心态,必然是草草了事;带着看出丑的态度,必然看到的都是一些落后的教育和理念;带着居高临下,必然难以进入真正观课的角色中去。为观课而观课,为学习而学习,等于行尸走肉。因此,教师应换一种思路、换一种心态去观课,以“品”课的心态走进教师的课堂,哪怕是一个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都要采取欣赏的心态去“品”课。尽管年轻教师经验不足,但是却又一股拼劲、闯劲和创新精神,他们能够也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常常喜欢用很多新奇的思路和教育方法,甚至很多是老教师想所未想、闻所未闻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这些新思路注入现代教学课堂,必然激活整个教学。只有换以“品”的心态却观课,才能从中得到收获。
  2以“学生”角色去“品”课
  观课者必须有意识地放下架子,充当学生,规规矩矩、认认真真地充当学生角色,使自己处于“学”的情境中,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这节课所学的内容、老师的教法是否吸引我、是否激发我探究问题、获取知识的欲望?从学生的角度去观,去“品”,才能正确评价。
  3以上教师角色去“品”课
  观课者仅仅充当学生角色是不够的,观课者毕竟不是学生,观察课堂也不是直接吸收知识,而是看别人怎样讲课,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学生怎样学习的。这就要根据讲课的内容和进程,把自己引入上课教师的角色,使自己处于“教”的情境中;讲授者是怎样开始教学的,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换一种方式、换一个角度行不行,假如自己来上这节课应该怎样上?进入上教师角色,就是要从学情出发,根据授课内容进行设计设想,同上课老师的教法进行比较,避免以局外人的身份去挑剔,冷眼旁观,看不到长处,不理解授课人的良苦用心;要低格调的同情、理解,对讲课者的某些失当做法,也觉得理所当然的,看不到短处,反之,必然难以进入真正观课、品课的角色中去。
  4在议课中“品”课
  议课是每一个人观课过后的必须的进行的一个环节。在我们学校,尽管很多教师听了很多课,议了很多课,但还是老样子。都是互相推诿,“你先来,还是你先来……”或者别人说了他就这样:“我要说的刚才几位老师都说了,我没什么说的了”、“上得都比我好,我没什么说的……”由此看出这样的教研活动你会从中学到什么呢?会起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效果吗?难道你观课的观点会与别人不约而同?自己一点学习的地方都没有?这样浪费时间的教研活动还值得开展吗?从另外一个角度可以看出这样的教师其专业化素质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提升。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不论是上课者,还是观课者,都仅仅是例行公事,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为之。带着这样的心态去观课、议课,注定只能是流于形式而毫无结果。观课者要在观课中认真去“品”课,那么他在议课中会抓住一堂课的某一教学环节进行分析,滔滔不竭地说个不停。如抓住教学目标、学习内容、教学事件、教学思路、课堂结构、学习方式、教学效果等进行分析。在议课过程中,会在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那里再次学到很多东西,把这些教学经验、先进的、现代的教学手段积累起来,慢慢地、细细地品味,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这样的观课议课才能真正的达到取长补短,达到活动的目的。
  总之,观课要学会“品”课,才能品出味道,才能和上课教师一道真正地走进课堂,完全进入上课角色,唯有如此,观课教师也才能取长补短,取得收获,才能达到观课议课的真正目的。
  
其他文献
英语作为一门交际用语,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好英语不仅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而更为重要的是英语在各类考试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们绝不能让英语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拦路虎。英语在各类考试中均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听力部分也在英语考试中占有相当比重的分值。因此,学好英语,就要学好听力。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怎样有效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1培养学生对听力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能学好英语,培养学
期刊
【摘要】面对新时代的学生,做为思想品德课的老师,更应努力适应变化,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变换教学方式和手段,善于发现学生的变化,感受学生的成长,善于运用青少年成长的规律努力寻找提高教学效率的新方法。  【关键词】观念;教学方式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时期,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健康的中学生活打下基础。作为一名初中思品老师,我在本学年(2012.9—2013.6)教学工作中做出了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需要有激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情感体验,以饱满的情绪、昂扬的激情去感染学生,更要有激发学生情感的手段和艺术。只有营造了这样的“激情课堂”氛围,学生才能由“知之”到“好知”再到“乐知”。  【关键词】教师激情;课堂教学;学生情感;兴趣 英国伟大诗人拜伦说:“激情是诗的粮食,诗的薪火。”没有激情,就没有诗歌。同样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没有激情,就失去了教学的原动力。巴班斯基也提出:
期刊
【摘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本文从探究性学习的实施途径方面具体例述了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基本形式,学生是在不断地探索发现过程中获得发展的,而探究学习是培养主动、积极的知识探究者。开展探究性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途径;自主;合作
期刊
要学好物理学,复习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对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认识过程,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所学过的零散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提高复习效果,达到融会贯通。那么怎样才能进行物理总复习呢?结合教学反思,我认为物理总复习要达到以下三点要求。  1.认真阅读教材,巩固知识加深理解  物理课本是我们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主要来源,也是总复习的依据,因此,总复习不能脱离课本另
期刊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教学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创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课堂教学   开始上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
期刊
作业练习,是教学流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其效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作业应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活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  作为新课标下的数学练习设计,应如何体现它的效率,突出现实性、发展性和活动性?我认为:  1崇尚自主,突显练习的“民主自由”  学生
期刊
【摘要】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美好社会主义的重任,是党和国家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富强。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国家在《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作为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率
期刊
【摘要】紧紧围绕“两基”深化课改的今天,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工具性学科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要解决两个关键性问题,首先是“语言”,要紧紧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其次是“多元模式,要摒弃单一模式,提倡多元模式教学。努力做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让我们在已有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把我们的语
期刊
在现阶段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厌学情绪较为严重,学习主动性不高。因此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摆在每个老师面前的教学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我校物理教研组针对本学科特点,逐步探索出“查”“定”“检”“学”“研”“评”“思”七字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综合“杜郎口教学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模式”和“许市中学五步渐进教学法”等,初步形成我校物理教学特色。它的教学流程如下:  1第一步所谓“查”是教师在课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