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听、说、读、写四门功课中,阅读与听、说、写相互贯穿,紧密关联。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要求语文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对策
引言
语文是高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学科,更是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的重要途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一方面需要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陶冶学生情操,满足青春期学生的身心成长需求。
1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不强,阅读教学的整体成效不如人意。学生们之所以不喜欢语文阅读教学,除了个人因素之外,对阅读教学重视程度不足,以及教学方法的陈旧是其中的主要原因。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单一认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重点在于多做练习,多解答题目,加强练习强度。为此,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们能够做到通读全文,将文本中的生字词掌握即可。不难想象,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学生们的阅读教学未能有效的深入和拓宽,对文本的感知把握能力停留于初始阶段。而阅读教学方法的陈旧,主要表现为以“一言堂”、“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为主。阅读教学方法的陈旧、僵硬,使得学生的阅读学习缺乏个性色彩,千篇一律,长期处于这样的学习状态下,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深受影响。此外,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未能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学生阅读面窄,阅读量小,也是桎梏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原因[1]。
2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策分析
2.1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对阅读教学活动开展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生动而形象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学生对新知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具有“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成效,有利于课堂教学有序顺利的进行。创设教学情境,在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还需要遵循时效性原则,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叩开学生的兴趣大门,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欲望,确保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教学《荷塘月色》时,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借助多媒体技术,以视频播放的形式,为学生展示了荷塘的美丽、柔婉、神奇。待学生有了一定的“感觉”之后,笔者再以讲故事的口吻,向学生介绍了文本作者的写作背景及时代环境,帮助学生对创作背景有所了解。视觉感官加上听觉引发的想象之后,学生能较为轻松的进入笔者构建的情境之中,进而激发出阅读和学习的欲望。
2.2情感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效率和效果。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普及,要求构建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教学的需要。情感教育是创建良好师生关系,拉近师生距离的有效手段。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深情饱满、深情并茂的开展课堂教学,将自身的情感思想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抒发自身的情感,表达自身的观点,或者联系自身在实际生活中的经历,将自己的故事、情感讲授给学生听,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师的了解,消除师生之间的代沟。情感教育以情感交流为核心主体,开展情感教育,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的互动,能够提高教师的亲切感,打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高高在上的权威形象,对构建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有着事半功倍的成效。
2.3质疑问难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其首要关键即是需要确保学生“无后顾之忧”,敢于发出声音,提出疑惑,发表观点,质疑问难。然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不难出现学生发呆、出神、睡觉等消极现状。不可否认,有的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过于“强势”,教师无疑占据了课堂的大部时间。在强烈的灌输下,学生疲于奔命,甚至连做笔记也手忙脚乱,无疑不敢提出问题。日复一日,学生也逐渐形成被动的学习习惯。为此,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要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提问。在阅读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时,笔者针对性的改变教学方法,以鼓励发言为主,无论是针对文中人物的性格,亦或是对时代背景的感受,均可畅所欲言。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举手,有的学生说林冲武艺高强,本领让人钦佩;有的学生说陆谦忘恩负义,陷害朋友,死有余辜;有的学生说北宋末年奸臣当道,政治黑暗,忠义之士难以报效国家;也有的有的学生说不喜欢林冲,认为其过分懦弱,缺乏快意恩仇的豪情……。在这样你来我往的议论中,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客观上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了培养[2]。
2.4传统文化
渗透传统文化,是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课题,而学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吸收,正是其夯实基础,升华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如何引导学生课外接触传统文化,让学生愉快接受?笔者认为,以文本联系名著的“联系法”最为有效。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某部文学名著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则在教学相关章节时兴趣盎然,参与欲望十分明显。同理,如果教材文本中某一篇作品十分精彩,在通过教师的教授之后,学生也会“爱屋及乌”的喜欢上这部文学作品,由此激发出阅读名著的兴趣。例如,教学《出师表》时,由于学生对《三国演义》十分熟悉,因而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这一“熱闹”的氛围带动了其余的同学,从而由《出师表》引申至《三国演义》。当然,高中学生面临高考压力,课程学习十分紧张。因此教师在推荐学生课外阅读时,尽量把握好节奏、数量、程度。此外,对于不愿意阅读名著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经典的影视节目、综艺节目,文化类节目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渗透也十分有益。
3结语
阅读不仅是吸收知识,扩展眼界的路径,更是驱动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过程。为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无疑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自主的学习,从而才能切实提高语文阅读课程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金海婷.有关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学周刊,2016,27(31):110-110.
[2]王筱林.高中语文阅读现状及教学对策研究[J].教育,2016,13(17):197-197.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对策
引言
语文是高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学科,更是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的重要途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一方面需要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陶冶学生情操,满足青春期学生的身心成长需求。
1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不强,阅读教学的整体成效不如人意。学生们之所以不喜欢语文阅读教学,除了个人因素之外,对阅读教学重视程度不足,以及教学方法的陈旧是其中的主要原因。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单一认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重点在于多做练习,多解答题目,加强练习强度。为此,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们能够做到通读全文,将文本中的生字词掌握即可。不难想象,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学生们的阅读教学未能有效的深入和拓宽,对文本的感知把握能力停留于初始阶段。而阅读教学方法的陈旧,主要表现为以“一言堂”、“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为主。阅读教学方法的陈旧、僵硬,使得学生的阅读学习缺乏个性色彩,千篇一律,长期处于这样的学习状态下,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深受影响。此外,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未能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学生阅读面窄,阅读量小,也是桎梏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原因[1]。
2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策分析
2.1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对阅读教学活动开展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生动而形象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学生对新知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具有“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成效,有利于课堂教学有序顺利的进行。创设教学情境,在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还需要遵循时效性原则,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叩开学生的兴趣大门,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欲望,确保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教学《荷塘月色》时,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借助多媒体技术,以视频播放的形式,为学生展示了荷塘的美丽、柔婉、神奇。待学生有了一定的“感觉”之后,笔者再以讲故事的口吻,向学生介绍了文本作者的写作背景及时代环境,帮助学生对创作背景有所了解。视觉感官加上听觉引发的想象之后,学生能较为轻松的进入笔者构建的情境之中,进而激发出阅读和学习的欲望。
2.2情感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效率和效果。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普及,要求构建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教学的需要。情感教育是创建良好师生关系,拉近师生距离的有效手段。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深情饱满、深情并茂的开展课堂教学,将自身的情感思想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抒发自身的情感,表达自身的观点,或者联系自身在实际生活中的经历,将自己的故事、情感讲授给学生听,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师的了解,消除师生之间的代沟。情感教育以情感交流为核心主体,开展情感教育,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的互动,能够提高教师的亲切感,打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高高在上的权威形象,对构建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有着事半功倍的成效。
2.3质疑问难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其首要关键即是需要确保学生“无后顾之忧”,敢于发出声音,提出疑惑,发表观点,质疑问难。然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不难出现学生发呆、出神、睡觉等消极现状。不可否认,有的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过于“强势”,教师无疑占据了课堂的大部时间。在强烈的灌输下,学生疲于奔命,甚至连做笔记也手忙脚乱,无疑不敢提出问题。日复一日,学生也逐渐形成被动的学习习惯。为此,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要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提问。在阅读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时,笔者针对性的改变教学方法,以鼓励发言为主,无论是针对文中人物的性格,亦或是对时代背景的感受,均可畅所欲言。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举手,有的学生说林冲武艺高强,本领让人钦佩;有的学生说陆谦忘恩负义,陷害朋友,死有余辜;有的学生说北宋末年奸臣当道,政治黑暗,忠义之士难以报效国家;也有的有的学生说不喜欢林冲,认为其过分懦弱,缺乏快意恩仇的豪情……。在这样你来我往的议论中,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客观上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了培养[2]。
2.4传统文化
渗透传统文化,是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课题,而学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吸收,正是其夯实基础,升华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如何引导学生课外接触传统文化,让学生愉快接受?笔者认为,以文本联系名著的“联系法”最为有效。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某部文学名著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则在教学相关章节时兴趣盎然,参与欲望十分明显。同理,如果教材文本中某一篇作品十分精彩,在通过教师的教授之后,学生也会“爱屋及乌”的喜欢上这部文学作品,由此激发出阅读名著的兴趣。例如,教学《出师表》时,由于学生对《三国演义》十分熟悉,因而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这一“熱闹”的氛围带动了其余的同学,从而由《出师表》引申至《三国演义》。当然,高中学生面临高考压力,课程学习十分紧张。因此教师在推荐学生课外阅读时,尽量把握好节奏、数量、程度。此外,对于不愿意阅读名著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经典的影视节目、综艺节目,文化类节目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渗透也十分有益。
3结语
阅读不仅是吸收知识,扩展眼界的路径,更是驱动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过程。为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无疑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自主的学习,从而才能切实提高语文阅读课程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金海婷.有关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学周刊,2016,27(31):110-110.
[2]王筱林.高中语文阅读现状及教学对策研究[J].教育,2016,13(17):197-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