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流动的制度管理问题研究

来源 :辽宁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hekn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科研人员则是科学技术的重要推动者。目前,我国的科技人员数量已经处于世界前列,但是仍存在大量科研人员流动问题,其中主要是以制度问题为主。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科研人员流动进展和现状,指出我国科研人员流动存在制度管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革户籍和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等措施。只有解决好科研人员流动问题,才能使科研人员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推动经济发展。
  [关键词]科研人员 流动状态 管理制度
  一、科研人员流动的相关概念
  科研人员代表的是拥有专业技术知识,且从事于专业领域研究的工作人员,因此属于类别概念。科研人员在接受较长时间的训练与培训后,能够较高程度的把握专业领域的知识与技术,对于促进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科研人员流动是人才流动的一种,是指技术尖端人才从一种工作状态转换到另外一种工作状态。人才流动是对社会快速发展的反映,使人才结构合理优化,是调整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方式。
  二、科研人员流动现状
  在科技领域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科研人员流动的速度更快,并趋向于朝向高新技术企业和经济发达地区流动。高新技术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科研人员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高新技术行业是以研发为核心,对科研人员有着较大的需求,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对科研人员有着更大的吸引力,这也是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流入到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较为发达,因此科研人员逐渐集中在此区域,容易出现人才浪费与闲置,而西部不发达地区则面临着科研人员严重缺乏的情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便将东部沿海地区作为发展的核心,对东部沿海地区颁布了大量的优惠政策。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方面处于国家领先的地位,对科研人员的需求非常大,同时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较好的生活环境、工作条件以及工资待遇,这些因素必然会起到吸引人才的作用,而人才的大量流入对于当地经济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地区经济水平越高,对人才拥有越强的吸引力,这导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科研人员过多。反观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在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导致科技人才会逐渐朝着东部沿海地区流动,人才分布不均衡对于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运用都是不利的。
  三、科研人员流动存在的制度性问题
  1.户籍制度的不合理。科研人员受到户籍的限制,导致无法合理、自由的流动。一是部分城市在户籍准入制度方面的设定过于严格,对科研人员的合理流动产生一定的阻碍。举例来说,绝大多数国有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会将户籍所在地设定为限制条件之一,在此背景下假如科研人员不符合户籍规则,则无法应聘成功。二是如果户籍在北京、上海等国家一线城市中时,便能够享受到非常优质的公共资源,因此科研人员在流动的过程中会将一线城市作为核心。三是科研人员流动的过程中,户籍制度可能会对子女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也是科研人员考虑的核心问题。户籍制度与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不匹配,对科研人员的合理流动具有较大影响。在供需均衡被破坏的背景下,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具有负面影响。
  2.人事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对国企和事业单位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重大成就。但是,仍然存在部分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采用的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人事管理办法与制度,在人事管理的过程中,仍将管理人事档案作为核心,科研人员是无法自由流动,其根本原因是科研人员会受到人事档案的限制。这种科研人员受到人事档案制约的情况,对于科研人员、企事业单位都是非常不利的。科研人员在受到档案、契约控制的情况下,会对工作的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无法最大限度的将他们的作用与价值体现出来。用人单位能够通过人事档案了解与掌握科研人员在诚信、素质以及能力方面的情况与信息,不但无法有效、合理的保护科研人员的利益,同时在实现科研人员自由流动方面具有一定的限制。
  3.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科研人员的自由流动,还会受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其根本原因是在科研人员流动率升高的背景下,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也会相应的提升。对此,当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时,必然会对科研人员的流动选择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具体来说,科研人员在作出流动决策的过程中,会考虑到住房、医疗、养老等相关的问题。基于社会保障与福利水平层面来分析,了解到国有企业、政府部门以及科研院所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此背景下这些部门的科研人员不愿意流动到民营企业。另外,由于当前国内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因此存在着各个部门、单位间的社会保障标准不统一的情况,导致科研人员在流动后社保无法衔接。
  四、实现科研人员合理流动的措施
  1.改革户籍制度。目前,我国对于人员流动户籍管理制度尚不健全,而科研人员的流动需要借助于健全配套制度才能够实现更有序的流动。户籍身份在某种程度上能赋予员工一种责任感和归属感,但社会发展背景下的信息要求也更高,获取信息的方式更趋向多样性,固守成规只会让眼界和思维受限,影响整体的发展势头。高校限制科研人员身份的根源就是因人事制度制定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問题,设计制度过程中更多的注重管理,而忽视了人事管理的目标,全面的推动人才发展,才是最初的目标设定,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始终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设计某领域时,管理规定并非刻意突出表现其道德本质。对此,应该不断的创新人事制度,施展出科研人员的本身效能,政府需要为他们提供优质环境,满足他们的科研需求,引导和支持他们走出去,与外界进行沟通,提高自身科研能力的同时,也会加快科研人员的流动。
  2.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一是应该科学认识科研人员的流动问题。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化,个体为能够更好施展出自己的才能,必然会寻求更好的发展。科研人员流动不但满足自身需求,实现了自身价值,同时对社会发展也发挥出了积极影响。二是应该尽可能的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作为档案重要管理场所,要不断加强档案管理,要提高管理者的能力和素质,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相关要求,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管理、收集人事档案,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落实到根本上来。三是应该不断的加速社会化管理进程,推动人事档案管理的全面落实。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员工档案主要就是由人才管理中心负责管理,但对于人才的流动非常的不便,影响和限制了人才的自由流动。若构建统一人事管理机制,落实统一标准化管理,那么人才流动速度将会不断的加快,流动的渠道也会更加的顺畅。
  3.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是市场经济平稳运作的有效机制,同时也是保障科研人员流动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保是保障公民生活权利的重要指标,对于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增强公民的安全感,对保障社会,推动经济有序运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是应该制定统一运作的社保政策。因地区不同,社保政策也有所差异,这导致人才流动之后的社保待遇会发生很大的变动,这种明显的差异要求政府统一社保标准,缩小制度差异,减小社保水平差距。二是应该从根本上完善社保内容,保证社保内容可以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不断健全社保制度,提高整体福利水平,为科研人员的流动提供更大的便捷。三是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为人才缴纳社保,减少人才流动的后顾之忧,解决跨地区人才流动存在的思想顾虑。
其他文献
2015年京沪粤鲁罕见病/孤儿药学术会议将于2015年12月4-5日在上海召开。本次大会由上海市罕见病防治基金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罕见病专科分会、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研究会和上
[摘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就是一种教学资源,“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只要合理利用,也能较好地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特殊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资源;学习兴趣;发现意识;创造性思维    教材是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而更多的教学资源则是在课堂中产生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就是一种教学资源。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作为
为进一步强化、推进中日两国在环保领域的经贸往来,配合2011年6月5日第39个“世界环境日”,中日两国定于2011年6月1日至3日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2011年中13绿色博览会”。本次
针对因转炉筑炉轨道台车与烟罩之间空间太小而致事故多发的现状,利用两束三组红外光栅实现台车运行自动安全防护。
由池肇春教授主编的《实用临床肝病学》(第2版)现已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为第2版,由全国20多个医疗单位、医学院校和肝病研究院(中心)的知名专家教授集体执笔撰写,在第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E2)和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影响人绒毛膜癌细胞系JEG-3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定量PCR检测Cyr61和microRNA 195(miR-195)的表达,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琥珀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