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落脚了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fengl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雁翔湖位于富裕县城西,距离县城不到三公里,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三星级示范企业。那里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雁翔湖因雁而得名,过去这里湖水清澈、苇草茂密、野鸭纷飞、大雁成群。近些年,由于湖的周围部分湿地都先后开发种上了水稻,附近村屯的养殖户在湖边的草地上乱放牲畜。每年春季,只见一群群大雁在湖的上空飞过,不见大雁落脚。时常能见到一些野鸭还在湖中停留,但在里边筑巢的却很少。
  2014年,我的叔伯弟弟秦建文,从北京回到家乡,看到有一千多亩水面没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他毅然决定,放弃北京的工作,到家乡投资,让这片荒废的资源变成美丽的生态旅游景点。
  他先后投资一千多万元,建起水上餐厅、水上接待中心、水上观景台、游乐中心等基础设施,对湖中的芦苇和岸边的水草进行了改造和保护,防止家养的牲畜对资源的破坏。有些被开垦的耕地又恢复了原来的模样。即使这样,想让过去飞走的大雁和野鸭再回来那是很难的,为了让游客们能见到大雁,只能家养了。
  2016年,弟弟又投资十万多元,在湖边建起鸡、鸭、雁等养殖场,养雁四十多只,养鸭二百多只,养鸡三百多只。既供游客们食用,又能观赏。唯独大雁只是观赏不食用。
  由于保护性地开发资源,有些野鸭开始落户了,时常能见到它们在湖边草丛中筑巢。没想到的是去年一群野雁也落脚了,虽然它们没有在湖中筑巢,可它们飞走时,不知什么原因,有一只野雁却奇迹般地留下了。
  开始野雁和家雁不合群,家雁依仗多的优势欺负那只野雁,都掐它撵它,有时围着雁舍不知撵掐它多少圈,因为野雁灵巧,跑得快,飞得高,家雁撵不上它,不论怎么欺负它,它就是不走。晚上家雁都进舍了,它就在舍的外边就地过夜。
  饲养员是我的叔伯叔叔,每次喂雁叔叔都单独给那只野雁撒点粮食让它也吃饱。开始家雁掐它,叔叔就看着,野雁总是与家雁保持十几米远的距离。时间长了,一点一点和家雁就靠近了。慢慢地也就合群了,谁都不欺负它了,都把它作为自己的同伴,也让它一起跟着进舍了。
  叔叔每天早上都到雁舍里去捡蛋,发现蛋一天比一天少了,总能见到野雁和几只家雁在草丛里出入,它们是不是到那里下蛋了?于是叔叔就偷偷地跟着那只野雁后边去找,果然找到几窝雁蛋,数一数二十七枚,叔叔怀疑一定是那只野雁把它们领到草丛里筑巢下蛋的。
  雁和别的动物一样,也是有感情的,你喂养它,它对你就有好感,主动接近你。有一天叔叔喂它,它就伸着长长的脖子,还不停地叫着,来到叔叔身边,主动和叔叔靠近。三伏天,天气很热,有些雁开始褪毛,唯独它不褪毛,叔叔把它和家雁一起赶到雁舍里,好不容易抓到了它,用剪子把它的膀子剪掉了一部分,免得热着它,还在它的身上做个记号,怕以后认不出来。这一次可惊吓了它,后来怎么哄它也不进舍了。
  有一天,它把雁群领到湖南侧的小岛上,连夜间也不回来了,叔叔几次撑着船想把它们撵回来,可它们在湖里就是不往家游,船离它们近了就飞了起来,等船走了它们又回去了。叔叔怕饿着它们,有时到岛上撒点粮食,时间长了就不喂了。叔叔自言自语地叨咕着:“不管它们了,饿了,自己就回来了。”没想到的是它们靠吃水中食物和岸上的草度日,两个月过去了,没回一次家啊!
  后來,就把那个岛起名叫雁岛。游客们到雁翔湖都要坐船到雁岛去观雁,雁看到游船来了,它们也像一艘艘小船在水中游得更快了,接近它们有二三十米远时,就展开翅膀,一双带蹼的脚露出水面,像是两把船桨拍打着带有波纹的水,掀起层层浪花,一个个像小飞机似的在湖中起飞了,那只野雁总是飞在前头,家雁跟在后边,野雁飞得高,家雁飞得低,在湖的上空还不停地鸣叫着,让游客们大饱眼福,这个岛成了雁翔湖旅游的一大亮点。
  天气渐渐地冷了,湖水开始结冰,雁群没有吃的,嬉戏的地方也越来越小了,它们被迫从雁岛上飞了回来。叔叔在雁舍前边的空地上撒一些玉米和往常一样喂它们。可那只野雁在空中盘旋着就是不往地上落,还“咕嘎咕嘎”地叫着,地上的家雁看着它也在应叫着,好像在和自己的同伴们话别,绕飞了两圈恋恋不舍地南飞了。叔叔猜测它是不知道有雁舍能过冬啊,一定是去南方了,寻找它原来的伙伴去了,可不知道它能不能找到啊!
  今年的春天又到了,每天都有几群雁在湖的上空飞过,听到空中有雁鸣声,叔叔就从屋里跑到外边仰望,看看是不是那只雁又回来了,是不是把它的伙伴们也领来了……
  责任编辑:青芒果
其他文献
小时候,特别盼着过年。  这一个年刚刚过完没几天,就开始盼着、数着过下一个年了。因为只有过年才能穿上新衣服,女孩子还可以扎上几条鲜艳漂亮的绫子。过年还能分到几块糖和几个冻梨,还能吃到香喷喷的饺子,还有炒瓜籽。晚饭后还可以拎着用红纸或者粉纸糊的小灯笼和小朋友们一起到户外玩耍。有时候不小心,摔个跟头灯笼破碎了,或者风大把纸吹着了,就哭得小脸儿像花蝴蝶一样。每到过年,还能和小弟弟一起抢几个小洋鞭儿放。过
期刊
2017年的冬天,暖冬。我们从深山里回到老家,和奶奶一起晒太阳。  奶奶今年九十有六,身子骨硬朗,可腿脚不便。暖暖的冬阳晒在身上,舒服极了。小狗狗依偎在奶奶脚下,母鸡在地上觅食,骄傲的公鸡踱着方步,头东扭扭,西扭扭,像一位保护神。奶奶坐在古铜色的竹椅上,懒慵慵地晒太阳,眯着眼,打着盹,发出均匀而细小的鼾声。我们坐在奶奶的身边,静静地欣赏奶奶:圆圆的脸盘,白白的皮肤上透着褐色的老年斑,格外打眼,村里
期刊
我娘,姓康,名招香,出生在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娘是一个纯朴的农村妇女。8岁被外公送给一户有钱的人家做童养媳,娘看不起那户人家的男人,一直不愿成婚,但娘没办法,始终无法脱离童养媳的苦海。  新中国成立后,娘一直守住那户人家,过着艰辛的日子。18岁那年,正遇上了破旧立新,反封建的高潮,于是,娘冲破枷锁,在公社革委会妇女主任的干预下挣脱了苦海。  可何去何从,娘又到哪里去呢?  娘的一个亲戚知道娘脱身童养
期刊
再过几天,就是“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祭,我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闪现出一个清晰的影像。  他,就是远在北川县小坝羌族藏族自治乡的胡宗裔老师。  我与胡老师偶识于2000年4月下旬。当时,我还在乡镇工作,有幸应邀参加《四川农村日报》社举办的首届新闻培训班。到达指定地点报到后,我径直朝房间走去。刚放下行李,只见一个中等身材、略显清瘦、衣着朴素的长者快步走了进来,笑容满面。我还未开口,他就主动搭讪:“
期刊
那是我幼小的时候。一个夜晚,突发高烧。父亲背着我,在山路上步履匆匆,向医院奔去。寂静的山谷中,偶尔的一两声鸟叫,怪异,惊恐,让人不寒而栗。母亲在前面打着火把,照亮着长满茅草的小路。父亲背上的我,随着父亲脚步的高低,起伏沉浮着。只有那红红的火把,在我眼前晃来晃去,一时模糊,一时清晰……从此,那火把的影子,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深处。  长大一点,我学会了打着火把,跟着哥哥姐姐照泥鳅。哥哥一手提着火笼,一
期刊
到达婺源,已是黄昏,小小的县城显得神气十足,整洁的街道旁车辆不多,没有想象中的拥挤,似乎过了看花的时机。  不知道什么时候,江浙一带也兴起了一股辣旋风,现在上饭馆用餐,想点一份一点不辣的菜难上加难。不过,浙江的辣掺杂着四面八方的味儿,汇聚了四川麻辣,贵州香辣,辣辣湘气,于是演变成既麻又香的浙辣了,越是往西南方向,吃辣越是适合其口味,究其原因,就是靠近江西的缘故。稍稍吃点辣的我既然到了吃辣的地方,一
期刊
暮春的傍晚,我离开外祖父的坟前,只身走在山路上,夜色在远处的山头徘徊。阴冷的山风从山谷里吹出来,我望着山头朦胧的树影和灰暗静默的岩石,总以为是外祖父在注视我。茫然中又想起外祖父,我不禁在这将黑未黑的暮色中默然而住。  外祖父是因病离世的。当时,听说外祖父患上癌症时,我正在离家数百里外工作。母亲在电话中哭着说起了外祖父病重的事,于是,我连夜往回赶。第二天下午在住院部的病床上看到了外祖父。那时候的外祖
期刊
故乡,是世界上除了“母亲”以外,最温馨的词。  有两种人,大概对故乡的概念要淡一些。一种是在故乡终身厮守的人。生于兹,长于兹,老于兹,“故土难离”。有说不完的乡情、乡音,有说不完的故乡。但也缺少距离感,也就缺少了乡愁的美感。另一种是城里人,苛刻一点说,单从字面理解,城和乡就是泾渭分明的两种人类生存状态。城里人有故居、故友,有说不完的故事,但却难以和“乡”相搭,难以体验“乡”的感觉。那生长着绿色的生
期刊
天蒙蒙亮的时候,雨还在不紧不慢地下着,说是下着,实如蜘蛛垂丝般飘在空中,极目四野,除了这空中飘荡的雨丝,还有那氤氲在空气中的烟雾,呵,远处,是我在梦中无数次魂牵梦绕的天青色,也是你我初见约定时的颜色,天青色,竟惹我一生痴缠。  一排水柳,几棵老树,树叶儿凝结着一层水汽,透过青草环绕的水泽,天青色正从上方罩了下来,烟雾自四下里慢慢弥散,带着惆怅,引你徘徊踯躅。总把西湖比西子,浓墨淡描总相宜。一切像极
期刊
我有一个自己设计的花园。花园不大,但阳光充足,花园里奇花异草,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煞是好看。从寂寂无闻的小草到遐迩闻名的土杉,从肆意盛放的花朵到披红挂绿的蔬果……花园放着长方形大桌子,桌上里放着茶具,闲暇无事时,我就喜欢待在院子里看青藤缠绕,看花团锦簇,看日出日落……  清晨,雾还没散开,前花园柠檬树上的鸟儿早已唱起歌来。三年前这两棵柠檬树住进我家时,鸟儿们便也在树梢上衔枝筑巢了。我喜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