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这一理论在新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由于教材本身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从而也决定了我在教学观念和方法上发生巨大的转变。本文就围绕新的教材与新的教学观念,新的教学方法,谈谈本人在课改实验中的一些看法及体会。
【关键词】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整理
1 转变观念、转变角色
《标准》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老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是新时代对教师的角色转换提出的新要求。即教师成为学习内容的组织者;教师不仅是学习内容的拥有者和传授者,而应当成为学生自主选择和学习引导者;教师不仅是问题的设计者、训练者和解答者,而应当成为与学生共同探索的合作者;同时,教师不仅是学习效果的考核者和学生价值的评判者,而应成为学习活动的调控者和学习成功的激励者。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探索、自学、发展的主体,教师要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不仅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而且要使他们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是教师工作的重要职责。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活动方式主要是引导、指导、组织、共同学习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思维水平、学习心理及情感,正确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学习活动,在探索中由示活达到已知的彼岸。
2 创设情境、激励探索
教师“施教之初,贵在引导”。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探索活动,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教学是教与学的协同活动,具有双边性,没有学生主动积极的认识活动,即使教师的“独角戏”演得再好,教学效果也不会理想。因此,我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充分利用新教材提供的素材和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积极性。
2.1 创设问题情境。新的教材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引用了许多图片和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比如:“丰收的果园”、“愉快的周末”、“统计”等课。这就提供给教师一个可供想象和操作的开阔、自由的教学空间。
如:一年级下册有这样一幅情境图:三个小朋友(小绿、小红、小兰)各收了35节、9节、20节废电池。
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这幅图意用文字编成应用题让学生解答计算,但这远远不够。教材向孩子们提供了现实、有趣并和他们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学习素材,教师能否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用数学的意识,自己的眼光提出一些问题呢?在问题中用自己的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呢?教学时,我先问道:“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提出问题和小朋友们一起讨论解答。”这样具有开放性的提问,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思考兴趣。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多种问题。
(1)小红和小绿共收几个废电池?
(2)小红和小兰共收几个废电池?
(3)小兰和小绿共收几个废电池?
(4)他们三个人共收几个废电池?
(5)小红比小绿少收几个废电池?
(6)小兰比小绿少收几个废电池?
(7)小兰比小红多收几个废电池?
(8)小红再收几个废电池就和小兰一样多?
孩子们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有兴趣地提出不同问题,然后一起讨论解答。孩子们在观察中捕捉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又经过头脑中对信息的加工,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再通过与伙伴们的交流讨论,使用解决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一年级的小朋友能这样做,这给我们一个启迪,只要教师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潜力可以挖掘,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学好数学。就会在课堂上给孩子一个宽松开放的环境,让他们多一些自由的感受,使之愉快地学习数学。
又如:教学《统计》时,通过大象过生日,许多小动物来庆贺这一情境,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个画面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孩子们提出了:有几只小动物来庆贺?它们各有几只?等问题。再引导学生找出大象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并帮助解决,在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地看、自主地说、自主地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那种好奇、好胜和乐于助人的品质迫使他们仔细观察画面,努力寻找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积极动脑解决问题,激活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2.2 创设游戏情境。在教学时,设计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活动中充分参与学习。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如:教材中提供的75页的第7题“猜猜年卡片上的数是几?”“找朋友”等游戏,都符合孩子天真活泼、好动、好玩的天性。教学时,我让学生手持数字卡片找朋友,进行数的组成的游戏;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猜数游戏,在游戏中探索出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把“学”与“玩”紧密结合,让孩子在玩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3 创设生活情境。创设生活情景,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低年级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我就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教材中的“分一分”、“认位置”、“统计”等就向学生展示数学问题存在的实际环境,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数学内容与自己每天接触的问题息息相关。 如:在教《统计》练习课时,统计——“最喜欢吃的水果时”用学具(不同的水果图)在同一横线上摆放,哪一种水果图摆得最高,表示喜欢那种水果的人数最多。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把统计中深层次的数学思想生活化了,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又如,《分一分》一课练习中“可以怎样分”一题,教材形象地展现了西红柿、白菜、樱桃、苹果、青椒、葡萄等水果和蔬菜实物图,我就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实际需要,得到了许多分类方法:可按颜色分(红、绿、紫)、按大小分、按类别分等。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学生畅所欲言,谈到了家里、学校、超市、菜场等。这里都用到了“分类”知识,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这时学生思路开阔,联想能力极强。教材在这为学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题材丰富多彩,信息呈现形式多样,并有可选择性,注重问题的探索性,使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勇于大胆创新,促使学生尽快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4 创设故事情境。低年级的小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百听不厌。教师应充分发挥新教材优势,利用其插图犹如一副副连环画之特点,把画面的情境编成短小精悍的故事使学生在趣味中创设问题、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
如:教学“丰收的果园”一课,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把它编成童话故事,在课堂上边出示课件边讲故事,“秋天到了,果园的果树上结满了丰收的果子,这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动物们正忙着摘果子。看,它们多开心啊!”这时小朋友完全被有趣的故事和美丽的画面所吸引,显得异常兴奋,在小朋友情绪高涨的情况下,教师引导说:“这美丽的图画中包含有许多奇妙的数学知识需要小朋友去探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丰收的果园’的知识。”这样有趣的童话故事或美丽的情境中引出数学问题,不但使孩子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密切了数学与生活联系,培养孩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而且展示了数学知识的魅力,这种魅力在教学中赋予情感色彩,使孩子们在学习时感到悦耳、悦目、悦心、悦情,知情融合,促使课堂气氛活跃。
3 尊重差异,让学生在探索中发展
3.1 新教材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这有利于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算法多样化指的是群体的多样化。而不是个体的多样化。因而,它不能跟以往学的“一题多解”混为一谈。《课程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须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思考,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根据《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这一因素。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例如:教学“9加几”例1时,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引出“一共有多少个桃?”这一计算问题时,先分4人组讨论交流,然后小组汇报讨论信息,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多少个桃的?”学生探讨出以下七种方法:
(1)1、2、3、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
(2)接着盒子里9个往下数,10、11、12、13;
(3)接着盒子外面的4个往下数,5、6、7……13;
(4)把盒子外边的一个桃子放进盒子里,凑成10个,10个再加上3个,一共是13个桃子;
(5)知道10+3=13,推出9+4=13;
(6)把盒子里边的6个桃子放进盒子外边,凑成10个,10个再加上3个,一共是13个桃子;
(7)9+1+3=13
对于学生讨论的这七种方法我不强调统一的算法,而是指出在今后中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一种方法,保护学生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例1的教学为以后继续学习计算方法多样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中,我感到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如8+9学生找出多种计算方法。数数法、凑十法(把9凑成10,把8凑成10),知道9+8=17推出8+9=17,知道9+9=18推出8+9=17,知道8+8=16推出8+9=17等,通过算法多样化的教学,可以看出不同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不同思维过程,通过针对学生的思维的差异性进行合理的引导,使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中获取快乐,提高学习兴趣,并形成符合学生个体学习的思维方式。
3.2 教材中设计了许多开放性的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在探索中获得不同的发展。所谓数学开放题,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题而言的,一般条件不完备,答案不唯一或解题策略不唯一的数学题,这类问题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求异思维,能让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展示才智、发挥特长,能使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行为习惯存在差异,但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儿童,都可以学习(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都有条件按教学要求学好数学。这就要求教师应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即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习数学;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学生的学习程度来进行分层教学。
如:第一册第21页的练习:想想做做:3.4>□,2>□;第39页的第5题,提供一幅情境图,填算式□+□=□并要求到:你能说出几道题算式?这些都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有序思维的题目,在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解题能力进行解答,有的学生能找出一个或多个答案;有的能找出所有的答案;还有的能有规律、有序地把所有的答案表示出来,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程度地提高数学能力。
进行开放题的教学也是开放式教学的切入点,新教材中所编排的开放题为开放式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开放题的多向性,发散性有利于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凸现孩子的个性,合理利用教材的开放题或根据教材知识点创设开放题进行开放式教学,能更好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究问题,把握知识点。
总之,新的《课标》和新的教材,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也为学生的学习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我们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整理
1 转变观念、转变角色
《标准》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老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是新时代对教师的角色转换提出的新要求。即教师成为学习内容的组织者;教师不仅是学习内容的拥有者和传授者,而应当成为学生自主选择和学习引导者;教师不仅是问题的设计者、训练者和解答者,而应当成为与学生共同探索的合作者;同时,教师不仅是学习效果的考核者和学生价值的评判者,而应成为学习活动的调控者和学习成功的激励者。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探索、自学、发展的主体,教师要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不仅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而且要使他们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是教师工作的重要职责。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活动方式主要是引导、指导、组织、共同学习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思维水平、学习心理及情感,正确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学习活动,在探索中由示活达到已知的彼岸。
2 创设情境、激励探索
教师“施教之初,贵在引导”。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探索活动,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教学是教与学的协同活动,具有双边性,没有学生主动积极的认识活动,即使教师的“独角戏”演得再好,教学效果也不会理想。因此,我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充分利用新教材提供的素材和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积极性。
2.1 创设问题情境。新的教材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引用了许多图片和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比如:“丰收的果园”、“愉快的周末”、“统计”等课。这就提供给教师一个可供想象和操作的开阔、自由的教学空间。
如:一年级下册有这样一幅情境图:三个小朋友(小绿、小红、小兰)各收了35节、9节、20节废电池。
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这幅图意用文字编成应用题让学生解答计算,但这远远不够。教材向孩子们提供了现实、有趣并和他们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学习素材,教师能否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用数学的意识,自己的眼光提出一些问题呢?在问题中用自己的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呢?教学时,我先问道:“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提出问题和小朋友们一起讨论解答。”这样具有开放性的提问,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思考兴趣。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多种问题。
(1)小红和小绿共收几个废电池?
(2)小红和小兰共收几个废电池?
(3)小兰和小绿共收几个废电池?
(4)他们三个人共收几个废电池?
(5)小红比小绿少收几个废电池?
(6)小兰比小绿少收几个废电池?
(7)小兰比小红多收几个废电池?
(8)小红再收几个废电池就和小兰一样多?
孩子们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有兴趣地提出不同问题,然后一起讨论解答。孩子们在观察中捕捉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又经过头脑中对信息的加工,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再通过与伙伴们的交流讨论,使用解决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一年级的小朋友能这样做,这给我们一个启迪,只要教师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潜力可以挖掘,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学好数学。就会在课堂上给孩子一个宽松开放的环境,让他们多一些自由的感受,使之愉快地学习数学。
又如:教学《统计》时,通过大象过生日,许多小动物来庆贺这一情境,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个画面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孩子们提出了:有几只小动物来庆贺?它们各有几只?等问题。再引导学生找出大象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并帮助解决,在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地看、自主地说、自主地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那种好奇、好胜和乐于助人的品质迫使他们仔细观察画面,努力寻找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积极动脑解决问题,激活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2.2 创设游戏情境。在教学时,设计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活动中充分参与学习。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如:教材中提供的75页的第7题“猜猜年卡片上的数是几?”“找朋友”等游戏,都符合孩子天真活泼、好动、好玩的天性。教学时,我让学生手持数字卡片找朋友,进行数的组成的游戏;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猜数游戏,在游戏中探索出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把“学”与“玩”紧密结合,让孩子在玩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3 创设生活情境。创设生活情景,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低年级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我就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教材中的“分一分”、“认位置”、“统计”等就向学生展示数学问题存在的实际环境,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数学内容与自己每天接触的问题息息相关。 如:在教《统计》练习课时,统计——“最喜欢吃的水果时”用学具(不同的水果图)在同一横线上摆放,哪一种水果图摆得最高,表示喜欢那种水果的人数最多。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把统计中深层次的数学思想生活化了,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又如,《分一分》一课练习中“可以怎样分”一题,教材形象地展现了西红柿、白菜、樱桃、苹果、青椒、葡萄等水果和蔬菜实物图,我就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实际需要,得到了许多分类方法:可按颜色分(红、绿、紫)、按大小分、按类别分等。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学生畅所欲言,谈到了家里、学校、超市、菜场等。这里都用到了“分类”知识,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这时学生思路开阔,联想能力极强。教材在这为学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题材丰富多彩,信息呈现形式多样,并有可选择性,注重问题的探索性,使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勇于大胆创新,促使学生尽快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4 创设故事情境。低年级的小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百听不厌。教师应充分发挥新教材优势,利用其插图犹如一副副连环画之特点,把画面的情境编成短小精悍的故事使学生在趣味中创设问题、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
如:教学“丰收的果园”一课,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把它编成童话故事,在课堂上边出示课件边讲故事,“秋天到了,果园的果树上结满了丰收的果子,这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动物们正忙着摘果子。看,它们多开心啊!”这时小朋友完全被有趣的故事和美丽的画面所吸引,显得异常兴奋,在小朋友情绪高涨的情况下,教师引导说:“这美丽的图画中包含有许多奇妙的数学知识需要小朋友去探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丰收的果园’的知识。”这样有趣的童话故事或美丽的情境中引出数学问题,不但使孩子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密切了数学与生活联系,培养孩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而且展示了数学知识的魅力,这种魅力在教学中赋予情感色彩,使孩子们在学习时感到悦耳、悦目、悦心、悦情,知情融合,促使课堂气氛活跃。
3 尊重差异,让学生在探索中发展
3.1 新教材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这有利于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算法多样化指的是群体的多样化。而不是个体的多样化。因而,它不能跟以往学的“一题多解”混为一谈。《课程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须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思考,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根据《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这一因素。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例如:教学“9加几”例1时,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引出“一共有多少个桃?”这一计算问题时,先分4人组讨论交流,然后小组汇报讨论信息,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多少个桃的?”学生探讨出以下七种方法:
(1)1、2、3、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
(2)接着盒子里9个往下数,10、11、12、13;
(3)接着盒子外面的4个往下数,5、6、7……13;
(4)把盒子外边的一个桃子放进盒子里,凑成10个,10个再加上3个,一共是13个桃子;
(5)知道10+3=13,推出9+4=13;
(6)把盒子里边的6个桃子放进盒子外边,凑成10个,10个再加上3个,一共是13个桃子;
(7)9+1+3=13
对于学生讨论的这七种方法我不强调统一的算法,而是指出在今后中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一种方法,保护学生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例1的教学为以后继续学习计算方法多样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中,我感到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如8+9学生找出多种计算方法。数数法、凑十法(把9凑成10,把8凑成10),知道9+8=17推出8+9=17,知道9+9=18推出8+9=17,知道8+8=16推出8+9=17等,通过算法多样化的教学,可以看出不同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不同思维过程,通过针对学生的思维的差异性进行合理的引导,使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中获取快乐,提高学习兴趣,并形成符合学生个体学习的思维方式。
3.2 教材中设计了许多开放性的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在探索中获得不同的发展。所谓数学开放题,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题而言的,一般条件不完备,答案不唯一或解题策略不唯一的数学题,这类问题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求异思维,能让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展示才智、发挥特长,能使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行为习惯存在差异,但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儿童,都可以学习(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都有条件按教学要求学好数学。这就要求教师应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即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习数学;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学生的学习程度来进行分层教学。
如:第一册第21页的练习:想想做做:3.4>□,2>□;第39页的第5题,提供一幅情境图,填算式□+□=□并要求到:你能说出几道题算式?这些都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有序思维的题目,在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解题能力进行解答,有的学生能找出一个或多个答案;有的能找出所有的答案;还有的能有规律、有序地把所有的答案表示出来,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程度地提高数学能力。
进行开放题的教学也是开放式教学的切入点,新教材中所编排的开放题为开放式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开放题的多向性,发散性有利于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凸现孩子的个性,合理利用教材的开放题或根据教材知识点创设开放题进行开放式教学,能更好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究问题,把握知识点。
总之,新的《课标》和新的教材,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也为学生的学习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我们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