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摄影,很多人脑海马上浮现出各种款式的相机,在数码相机大行其道的今天,已经很少人想起胶片相机。事实上,胶片相机在摄影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其成像质量依然令人着迷。胶片相机,顾名思义,就需要使用“胶片”来记录影像。1950年6月2日,新中国第一张照相纸在汕头市“公元实验室”(即“公元厂”)中诞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摄影史。
1953年,我在汕头市永和街(公元厂附近)出生,随后,度过了艰苦而快乐的少年时代。
时值新中国百废待兴,第一个“五年计划”在这一年开始实施,地处潮汕平原的汕头市也感受到了发展的春风。对于童年的我来说,生活艰苦而纯粹。我是家里的长子,三个弟弟三个妹妹陆续出生,在那个年代并不是什么奇事,我和周围的小伙伴一样,安心地接受弟弟妹妹的到来,也理所当然地担负起照顾他们的任务。家里大人都要工作,在漫长的白日,一个大男孩背着一个奶娃娃,后面带着一串刚学会爬走的孩子,和另外一队“童子军”相聚在一起,奔走跑跳,背负着责任的童年也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快乐。
那时的物质条件很匮乏,匮乏到什么程度呢?孩子们基本上见不到什么玩具,那也是正常的,有时连饭都没办法吃饱,更何况玩具呢。但这可难不倒小时候的我和小伙伴,仿佛是天启一般,我们把生活中一切可能利用的东西变成了玩具。潮汕人爱吃橄榄,橄榄吃完剩下一个核,我们把橄榄核收集起来,在石头上磨,直到磨得光滑可鉴,找到一小片空地,便可以招兵买马,摆开阵势,开始其乐无穷的“弹珠游戏”;废木桶上的圈也被利用起来,另外找到铁丝做成一个铁钩作为推手,于是,小伙伴们招呼在一起,相拥结伴地沿街推着铁环往前走,一时间笑声、铁环撞击声此起彼伏,蔚为大观。住在公元厂旁边还给了我一个便利,常常看到胶片厂的废相纸被工人们拉出来堆放,废相纸也成为我的玩具。小学毕业时,我拿着自己的毕业照胶卷和废相纸对着太阳照啊照,晒呀晒,期待从上面看到自己留下的永久影像。
也许是我的少年时代看胶卷相纸多了,使我走上摄影这条路。
1977年,我15虚岁,按照潮汕人的传统,已经“成人”了。家人为我举办了一个传统成人仪式——“出花园”。这一天,家人准备了丰盛的菜肴,穿上新衣服和红木屐的主角就蹲坐在晾晒用的竹箕上,一样一样地品尝食物。这个令人愉悦的仪式表示孩子已经长大,可以走出花园,不再是终日在花园里玩闹的孩童了,也宣告了我童年的结束。随后,我作为知识青年下乡,到潮州市饶平县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有许许多多的青少年响应了时代的号召,从城市到农村去。我初一还没读完,便成为了一名特殊的农民,行走在山村海岛、荒原僻壤中,在大自然中放飞自己的天性。在饶平,由于勤奋好学,我得到迅速成长的机会。公社建了电影队,不到20岁的我就成为了电影队的队长。我一路放电影,一路深深地为电影中的光和影着迷。也就在这时候,我真正喜欢上了摄影,并以此为起点,从此在摄影路上再也没有回头。
上山下乡的这段岁月,不仅让我坚定了日后事业发展的方向,也培养了我执著的学习精神。在当时的条件下,精神食粮极其有限,什么书都没有,更别提什么电脑游戏、音乐动漫了,我只能读着毛主席、马克思的书,一页一页反复地翻,对于每一点知识都贪婪吸收,如获至宝。就这样一路学习,一路成长。
靠着这样一种执著的学习精神、强烈的求知欲望,我在摄影道路上过关斩将,直到最后拿到了中国摄影的最高奖——中国摄影金像奖的理论奖,填补了广东摄影史的空白。我是真正从草根,从最底层走出来的,一直到北京去,终于有了一点成绩。
直到现在,我还是用很童真的眼光看世界,用童真的眼光拍摄作品。如果都保留多一些认识世界的童真,世界就会很美好的。
(采访整理 杨乐娟)
蔡焕松 汕头市人,男,1953年生,著名摄影家、摄影理论家、评论家。
1953年,我在汕头市永和街(公元厂附近)出生,随后,度过了艰苦而快乐的少年时代。
时值新中国百废待兴,第一个“五年计划”在这一年开始实施,地处潮汕平原的汕头市也感受到了发展的春风。对于童年的我来说,生活艰苦而纯粹。我是家里的长子,三个弟弟三个妹妹陆续出生,在那个年代并不是什么奇事,我和周围的小伙伴一样,安心地接受弟弟妹妹的到来,也理所当然地担负起照顾他们的任务。家里大人都要工作,在漫长的白日,一个大男孩背着一个奶娃娃,后面带着一串刚学会爬走的孩子,和另外一队“童子军”相聚在一起,奔走跑跳,背负着责任的童年也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快乐。
那时的物质条件很匮乏,匮乏到什么程度呢?孩子们基本上见不到什么玩具,那也是正常的,有时连饭都没办法吃饱,更何况玩具呢。但这可难不倒小时候的我和小伙伴,仿佛是天启一般,我们把生活中一切可能利用的东西变成了玩具。潮汕人爱吃橄榄,橄榄吃完剩下一个核,我们把橄榄核收集起来,在石头上磨,直到磨得光滑可鉴,找到一小片空地,便可以招兵买马,摆开阵势,开始其乐无穷的“弹珠游戏”;废木桶上的圈也被利用起来,另外找到铁丝做成一个铁钩作为推手,于是,小伙伴们招呼在一起,相拥结伴地沿街推着铁环往前走,一时间笑声、铁环撞击声此起彼伏,蔚为大观。住在公元厂旁边还给了我一个便利,常常看到胶片厂的废相纸被工人们拉出来堆放,废相纸也成为我的玩具。小学毕业时,我拿着自己的毕业照胶卷和废相纸对着太阳照啊照,晒呀晒,期待从上面看到自己留下的永久影像。
也许是我的少年时代看胶卷相纸多了,使我走上摄影这条路。
1977年,我15虚岁,按照潮汕人的传统,已经“成人”了。家人为我举办了一个传统成人仪式——“出花园”。这一天,家人准备了丰盛的菜肴,穿上新衣服和红木屐的主角就蹲坐在晾晒用的竹箕上,一样一样地品尝食物。这个令人愉悦的仪式表示孩子已经长大,可以走出花园,不再是终日在花园里玩闹的孩童了,也宣告了我童年的结束。随后,我作为知识青年下乡,到潮州市饶平县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有许许多多的青少年响应了时代的号召,从城市到农村去。我初一还没读完,便成为了一名特殊的农民,行走在山村海岛、荒原僻壤中,在大自然中放飞自己的天性。在饶平,由于勤奋好学,我得到迅速成长的机会。公社建了电影队,不到20岁的我就成为了电影队的队长。我一路放电影,一路深深地为电影中的光和影着迷。也就在这时候,我真正喜欢上了摄影,并以此为起点,从此在摄影路上再也没有回头。
上山下乡的这段岁月,不仅让我坚定了日后事业发展的方向,也培养了我执著的学习精神。在当时的条件下,精神食粮极其有限,什么书都没有,更别提什么电脑游戏、音乐动漫了,我只能读着毛主席、马克思的书,一页一页反复地翻,对于每一点知识都贪婪吸收,如获至宝。就这样一路学习,一路成长。
靠着这样一种执著的学习精神、强烈的求知欲望,我在摄影道路上过关斩将,直到最后拿到了中国摄影的最高奖——中国摄影金像奖的理论奖,填补了广东摄影史的空白。我是真正从草根,从最底层走出来的,一直到北京去,终于有了一点成绩。
直到现在,我还是用很童真的眼光看世界,用童真的眼光拍摄作品。如果都保留多一些认识世界的童真,世界就会很美好的。
(采访整理 杨乐娟)
蔡焕松 汕头市人,男,1953年生,著名摄影家、摄影理论家、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