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原上的湿地保护经纬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yun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喀斯特地貌广布的贵州,湿地资源珍贵且脆弱。近年来,贵州把湿地保护摆在生态建设重要地位上抓紧抓牢,全力扭转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的局面,用事实证明了,湿地保护后来者也能迎着赶上。
  


  组图:2014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省长陈敏尔专门就加强湿地保护做出指示:要求湿地资源只能保护,不能破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只有科学利用,不能放任退化。期间,贵州湿地建设、保护发展在不断实地考察、会议讨论等中稳步进行。2016年1月1日,《贵州省湿地保护条例》颁布实施,为贵州省湿地保护与发展开启了新的时期。
  以湿地公园建设为抓手,拉开湿地保护的大幕
  截止2010年,贵州的国家湿地公园只有1个,数量全国倒数第一。
  这让刚到林业厅走马上任分管湿地工作的贵州省林业厅副厅长黎平感觉到肩上担子的沉甸。
  在调研中,黎平发现最大的问题是全省对湿地认识上的落后。由于湿地知识普及和湿地保护宣传的欠缺,导致社会上对湿地了解得太少。不少群众对湿地的理解,还停留在“有水打湿了的地方”。
  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份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纲领性文件,对贵州省在全中国的战略定位和重点发展任务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系列突破性支持政策,也确定了贵州省作为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
  保护好湿地生态,是贵州守住生态底线、实现战略定位的必然选择。这一年,贵州省组织了一批林业局长和分管市州领导去江浙地区湿地实地考察培训,学习当地的湿地公园建设与湿地保护发展,先进地区的湿地保护成就让他们大开眼界,观念理念的冲击让许多人陷入了深思。不少参加过考察的官员,把这一次培训比成是掀开了贵州湿地事业新篇章的“扉页”。
  这次培训不容忽视的收获,还在于打破了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干部对湿地保护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让他们有了自信,觉得“贵州也能搞!”。就如一位分管市委副书记,当时看完后感叹:“原来这个就是湿地,那我们贵州遍地都是。”
  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湿地保护与利用、湿地研究的功能,还具有科普教育、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等更易为社会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功能。我国的国家湿地公园的历史不长,从2005年开始成立首批国家湿地公园开始,至今只有11年的历史。贵州省的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起步相对较晚,从2005年到2010年,只有1处试点国家湿地公园。
  看到一些省份的湿地公园建设如火如荼,贵州林业部门的同志坐不住了,经过调查研究,他们决定以加快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步伐为抓手,来唤醒沉睡已久的湿地和全社会保护湿地的共识。
  贵州省湿地保护中心主任李宏认为,发展建设湿地公园是当前形势下维护和扩大湿地保护面积直接而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当然,随着湿地公园越来越被视作是提高地区品位、提升地区品牌的“名片”,各地推动湿地公园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也越来越强,这也是黎平他们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通过各级林业部门的工作,贵州各地申报国家湿地公园的热情逐渐高涨。
  2013年年中申报国家湿地公园的时候,国家湿地办居然收到了贵州申报16个试点国家湿地公园的申请。贵州在这方面向来寂寂无闻,可现在这种恨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的干劲,让国家湿地办也感到为难。但贵州林业部门反复请求和强力推动贵州湿地发展的决心获得了上级的大力支持。
  2013年年底,国家林业局最后批准了贵州15处湿地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这除了国家对贵州作为“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格外支持外,也与贵州林业部门抓住了一个机遇密不可分。
  2013年1月,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正式获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举办,成为国内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高端峰会。这一年7月,贵州林业部门以正在开展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为契机,把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拉到贵州来开,然后又在年会上配合生态文明论坛搞了一个湿地生态文明论坛。
  贵州省湿地保护中心副主任邓伯龙至今仍认为:“这次年会对贵州湿地保护事业是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一个关键点。”
  这次年会和论坛的影响力之大出乎主办方的意料。年会和论坛既让贵州很多美丽的湿地及湿地保护走向了国际视野,又将世界上的一些新理念、全国各地的好经验带到了贵州,也极大地提升了贵州湿地在国家层面的影响力。
  2013年15处国家湿地公园落地,俨然一声“碰头彩”,拉开了贵州大力推进湿地公园建设的序幕。“十二五”期间,贵州在短短的5年时间,将国家湿地公园(包括试点)的数量从1处增加到36处。2016年,又成功申报9处国家湿地公园,成为我国国家湿地公园增速最快的省份之一。
  遍地开花的湿地公园,除了能带来更多的政策上的支持外,更能带动人们对湿地的重视和保护。
  位于贵阳市西南部的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在已建成的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基础上,整合阿哈水库湿地申报建设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有河流、沼泽、人工湿地三大湿地类型。上世纪90年代开始,阿哈湖水质开始恶化,为改善这一状况,2005年以来,贵阳市成立阿哈湖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2013年,阿哈湖湿地公园被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后,生态多样性得到了迅速恢复,2015年被国家列为全国的国家湿地公园示范。
  盛夏时节来到阿哈湖国家濕地公园,清新的空气中隐隐弥漫着荷花的淡香,水鸟遨翔的身姿曼妙如画,游人则或锻炼、或静坐、或摄影、或观鸟,俨然构成一幅生态画卷。徜徉在湿地公园里,设身处地的游人,宛若置身于一所充满鸟语花香、满目葱郁的湿地课堂,湿地保护意识就会如水边青草一样油然而生。难怪这个公园,能荣获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称号。   “能不爱护吗?环境这么好,更何况,有了这片湿地,我们这一块的房子都升值了好多。”一位张姓市民告诉《中国周刊》记者,他们不仅自己不会去破坏湿地,看到有人打鸟、扔垃圾、摘花踩草什么的,还会前去制止。
  为“两江”生态屏障树起制度“屏障”
  “2014年,贵州召开湿地资源调查新闻发布会,将整个贵州的湿地家底向世界亮相。”黎平对那次新闻发布会的记忆尤其深刻。一般来说,一个新闻发布会就一个小时,可那次开了两个小时,记者们提了很多问题,他们也都实事求是地回答。
  国家在2003年第一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的基础上,于2009年至2013年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贵州则是在2011年开始启动全省湿地调查工作,花费2年半年时间的调查摸清了家底:全省湿地类型多样,分布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等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截止2012年底,全省湿地总面积为20.97万公顷(不包括稻田湿地),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19%(湿地率),位于全国倒数第六,比全国的湿地率低了4.39个百分点(全国的湿地率为5.58%)。而最让人忧心的是,调查结果表明,由于人为活动的干扰,贵州自然湿地面积大幅减少,湿地质量明显下降,生物多样性也遭到严重破坏。与十年前的第一次调查结果比较,其湿地面积减少了0.68万公顷,减少率为3.14%。
  新闻发布后,媒体广泛报道贵州自然湿地保护的严峻形势。时任贵州省委省政府领导专门就加强湿地保护做出指示:要求湿地资源只能保护,不能破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只有科学利用,不能放任退化。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湿地保护工作牢牢地抓在手上,全面提升湿地保护的管理水平,坚决遏制贵州省湿地资源退化的势头。


2016年第20个世界湿地日宣传主题为“湿地与未来:可持续的生计”,在湿地日前后贵州省林业厅展巡回宣传,热情地向基层群众普及湿地知识,积极宣传湿地保护的重要性。

  指示传达后,贵州全省对湿地保护的重视程度就一下子又提高了许多,除了继续加大国家湿地公园申报工作的力度,新闻发布会之后,各地各部门就更多地真正开始考虑怎么保护,实实在在地去做了。
  一方面是欠发达省份对发展的渴望,一方面是自然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的生态危机。贵州直面湿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在守住加快发展与生态保护两条红线上,更充分地认识湿地生态系统,进一步强化了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
  “那阵子,多少有点如坐针毡的感觉。”黎平说,可他们最终还是化压力为更大动力,认真落实上级部署和要求,扎实推动贵州湿地保护工作大步迈进……
  近年来,贵州通过政府主导,整合法律、科技、社会和市场的力量,形成湿地资源保护的合力。根据调查摸底情况,通过综合施策,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为贵州这个“两江”生态屏障树起一道牢固的制度“屏障”。
  制定严格的湿地资源利用政策,坚决杜绝随意侵占湿地和扭转湿地属性的行为。严禁围垦、采挖、堤岸工程、景点、餐饮宾馆建设侵占湿地。严控筑坝后形成的湖、库、塘围网养殖规模,着力维护和提高水环境质量,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划定湿地生态保护红线,将湿地纳入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推行“湿地零净损失”理念。
  不断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全省各级湿地类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都有专门的管理机构。2012年10月,成立了“贵州省湿地资源监测中心”。贵州省湿地保护中心也于2014年4月成立,专业化的队伍让湿地保护更具科学性、专业性。成立了省湿地保护专家组,为全省重要湿地名录及范围认定、湿地保护规划制定、湿地资源利用、湿地生态补偿和生态修复等工作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制定了若干与湿地保护有关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如《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贵州省土地管理条例》《贵州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办法》《贵州省渔业条例》《贵州省水土保持条例》《草海保护条例》《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等,使湿地保护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最令湿地保护工作者振奋的,是《贵州省湿地保护条例》的出台。2016年1月1日起实施的《贵州省湿地保护条例》,规定了每年10月的第三个星期为贵州湿地保护周。根据《条例》,凡破坏湿地的行为,都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如捡拾或者破坏野生鸟卵等行为,将被处以100至5000元不等的罚款;严重破坏湿地的行为,最高可以罚款5万元。
  邓伯龙对《中国周刊》记者说:“社会上对湿地保护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围垦占用湿地、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和滥捕、滥猎、滥采湿地生物资源的问题仍时有发生。在这种形势下,《条例》的颁布尤其具有现实意义,其必将提升贵州省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法制化水平,为贵州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提供坚强的法律后盾。”
  而黎平的“兴奋点”则放在了贵州省湿地保护委员会的成立上。根据《条例》,2016年3月,省政府成立了贵州省湿地保护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贵州省副省长担任,省林业厅、省发改委、省科学技术厅等12个政府职能部门参与其中,为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湿地保护方面的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黎平说:“湿地保护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只有从加强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等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控制湿地污染等多方面入手,在省政府的统一规划指导下,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农业、水利、环保、建设等各行政部门配合协作,才能遏制湿地资源功能退化的趋势,使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效益得到正常發挥,从而实现湿地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先后实施了长防和珠防工程、天然资源林保护、退耕还林及巩固退耕还林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等林业工程,使全省湿地生态系统恶化的趋势得到了缓解,关键区域的湿地功能得到了初步恢复,珍稀濒危物种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大力争取社会各界参与湿地保护与建设。加强宣教普及湿地知识,利用世界湿地日、贵州省湿地保护宣传周(每年10月的第三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宣传画,制作湿地贵州宣传片在中央电视台播放,举办“生态贵州 醉美湿地”摄影比赛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形成浓厚社会氛围,提升广大群众亲近湿地、保护湿地的意识。
  借助社會和市场的力量推动湿地保护事业发展,较好实现湿地生态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共赢。国家湿地公园不允许在规划区内大搞建设和商业性经营,但国家湿地公园带来环境改善是明显的,对周边区域商业价值的提升是持续的。对这一点,政府、商家、金融机构是清楚的。贵州国家湿地公园主要采用两种种投资模式,第一种是所在县政府以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为龙头进行招商引资,以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旅游发展,总体看市场反映积极,希望投资建设的市场主体不少。目前,社会将大量资金投入湿地保护建设资金,有力缓解了湿地保护资金投入的压力;第二种是所在县政府利用国家政策扶持,通过融资公司积极地向农业发展银行申请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贷款。据不完全统计,全省2016年已申请到贷款的国家湿地公园已有4处,共到位贷款16.86亿。
  将湿地保护的“暴发力”转变为湿地保护和利用的持久“耐力”
  贵州虽然是“湿地小省”,但也是湿地保护的重要省份,它的地理位置、生态区位优势比较独特,贵州湿地系统对“两江”中下游地区具有不可忽视的生态屏障功能。
  “全省分布有湿地植物1454种,湿地脊椎动物618种,其中不乏云贵水韭、贵州萍蓬草、黑颈鹤、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植物。”在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管理站站长冉景丞看来,贵州湿地虽小却生机盎然,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两江”湿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
  “贵州湿地的安危直接影响到“两江”湿地生态系统的安全。”黎平介绍说:“赤水河是长江流域唯一一条没有建坝的支流。赤水河也是贵州省湿地改革的一个亮点,以环保为牵头部门联动,整个赤水河进行生态治理,有专门的‘赤水河三年环保行’行动。去年也开始乌江的环保行,虽然只是一个活动,但是体现了省级层面的重视度和部门联动。”
  黎平也并不太认可贵州是“湿地小省”的冠名。她特别强调,贵州只是目前统计出来的湿地面积比较小,可实际面积小不小还是个未知数。因为贵州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的地下溶洞湿地,由于技术手段还无法调查。稻田湿地虽然为人工湿地,但没有列入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中,贵州的稻田湿地常年积水,冬天会泡冬田。
  如果说近几年来,贵州发力湿地保护更多地是以“暴发力”的形势表现出来的话,那么,在全省湿地保护体系初步构建起来的情况下,黎平认为他们需要展现的是“耐力”,将湿地保护工作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对未来,她充满期待。
  2014年,贵州省林业厅在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贵州省湿地保护发展规划(2014-2030年)》,主要对规划期(2014年~2030年)内湿地保护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等进行了明确。根据规划,到2030年,贵州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个数将增加到24个(国家级5个、省级6个、市县级13个),湿地公园个数将增加到110个(国家级50个、省级60个),湿地保护小区新增164个,全面构成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基础、湿地公园为主体、湿地保护小区为补充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建立国际重要湿地1块,国家级重要湿地7块,提高贵州喀斯特高原湿地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其他文献
2016年11月29日,WWF针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环评第一次信息公示发表了回应,这是时隔两年以后,这一组织针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再度发声。WWF在这篇名为《也为“一湖清水”,
期刊
通过将香豆素探针以共价键负载到介孔硅材料SBA-15上,合成了一种新型无机-有机杂化荧光材料SBA-M,FT-IR、TEM、XRD、N2吸附表征结果证明香豆素探针成功负载于SBA-15上,负载后
热量限制喂食的小鼠增加体力活动需要Sirtl基因,这是Sir2基因的哺乳动物版本,芽殖酵母和果蝇由热量限制带来的长寿需要有Sir2基因。这项工作为哺乳动物中热量限制作用的基因基
“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灵趣……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亦几乎?”(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中国传统山水画肇始于魏晋而
目的探讨采用银质针治疗腰椎术后残余痛的疗效,旨在总结分析腰椎术后残余痛的处理方式。方法 71例腰腿痛患者,其中11例接受过开放性手术,58例接受过射频热凝术,6例接受过臭氧
目的了解营养支持对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估≥3分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影响。方法 5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估≥3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
并购即兼并与收购的统称。所谓兼并,通常指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的产权并企图获得其控制权的行为。有时指企业不仅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以获得控制权的经济
目的对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6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实验组给予中医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
世界吸烟历史五百多年,自明朝万历年间烟草传入中国,迄今不过四百多年,烟草却已让中国上瘾。目前,中国有3亿多烟民,约占全球烟民数量的四分之一,相当于美国的总人口。每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