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了那么远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你说
它在窗帘后面
被纯白的墙壁围绕
从黄昏迁来的野花
将变成另一种颜色
走了那么远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你说
它在一个小站上
注视着周围的荒草
让列车静静驰过
带走温和的记忆
走了那么远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你说
它就在大海旁边
像金橘那么美丽
所有喜欢它的孩子
都将在早晨长大
走了那么远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顾城(1956年9月24日—1993年1 0月8日),北京市人,朦胧诗派代表人物之一。文革前即开始诗歌创作。主要著作有:《黑眼睛》《顾城诗集》《顾城新诗自选集》《顾城散文选集》等。“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从六七十年代的地下创作,到70年代末“朦胧诗”的公开发表。再到80年代初引发出的声势浩大的关于“朦胧诗”的论争,便体现了这一运动的发展轨迹。最具代表性的朦胧诗派的诗人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梁晓斌等。在艺术主张、表现手法上,朦胧诗人倾向主张写自我,强调心理;手法上反铺陈、重暗示,具有较强的现代主义文学特色。《我们去寻找一盏灯》是诗人顾城的重要作品之一。这里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对这首小诗的分析为例,让大家对“朦胧诗”的特点及阅读鉴赏“朦胧诗”的方法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走了那么远,去寻找什么呢?是在为寻找一盏灯。这是一盏什么样的灯?作者在这里没有具体地说明,“它在窗帘后面”“它在一个小站上”“它就在大海旁边”。显然,这盏灯的象征义是多边的、不确定的,不透明性和多义性,这正是朦胧诗的特点。尽管如此,在“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的反复排比之中,我们还是能够隐约的窥见到诗人那一颗满怀憧憬的心、充满希望的心和不畏艰辛、苦苦寻觅、不停追寻的心在字里行间跃动。每节开头和最后收束全篇的“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便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主旋律,反复刺激着我们,强化对我们的暗示。这盏灯对诗人来说可能就是他人生的自我许诺、希望之所在……而对读者而言,每个人又都可以因每一具体的个体而赋予其新义,使仁者可以见仁,智者得以见智。朦胧诗最大的特点不是在向读者传达什么,更不是在向读者强行灌输什么,而是在对读者作这样或那样的积极有效的暗示。
那么诗人笔下的那盏“灯”就是抽象的超经验么?不是!应该说它是抽象的,但又是具体的,因其抽象所以这个意象才具有了超强的象征性和普遍性;又因其是具体的所以这个意象才具有了很强的直观性和可感性。这盏“灯”“它在窗帘后面”“它在一个小站上”“它就在大海旁边”,窗帘、车站、大海,够具体的了,但多少还是让你有些捉摸不透,是的,你不要企图象在实验室里一样,要把显微镜底下的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读诗不能这样,读朦胧诗就更其不能这样。不错,带雾看花别样姿,朦胧诗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你别问诗人表达的到底是什么,你只要问自己究竟感受到了什么、觉得怎么样,这才是我们读朦胧诗应该有的态度。“它在窗帘后面/被纯白的墙壁围绕”“它在一个小站上/注视着周围的荒草”“它就在大海旁边/像金橘那么美丽”,读着这些诗句让我们感到随着诗人不断“寻找”的脚步,从一个相对单纯闭塞的房间来到了一个宽广而又有几分凄凉的荒郊,再由这荒郊最终来到了无比辽阔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大海边。随着诗人的追寻,我们也越走越远,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境界也越来越阔、越来越大。这不似乎正在暗示我们:人生的境界就是在这不停的追求“寻找”的过程中,不断拓展、不断升华的么?
在诗人生活的那特殊的年代里,诗人跟同时代的其他年轻人一样。失落过,孤独过,迷茫过,彷徨过,悲哀过……当他们从噩梦中醒来,猛然发现自己青春已经逝去,“使他们已不能正常地从头开始在生活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他们就像还没有学会飞翔就被剪去翅膀的鸟。”面对这些诗人没有沉沦,诗人也不甘沉沦,他坚信只要不放弃“寻找”,就有希望,现实就会被改变,未来就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美好:“从黄昏迁来的野花,将变成另一种颜色”“所有喜欢它的孩子/都将在早晨长大”,不正是在给我们作这样的暗示吗?当然“寻找”的路途不都是一马平川,碰到的天气也不都是蓝天白云,“它在一个小站上/注视着周围的荒草/让列车静静驰过/带走温和的记忆”,是的,你想步入天堂吗?那就请你从地狱中走过去!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盏属于自己的“灯”,让我们不远万里、不惧艰辛奋力去寻找吧!
顾城在诗歌的创作中,是很讲究物象色彩的象征性意义的运用的,在他的笔下不仅物象的色彩搭配和谐,给读者以十分美丽的视觉刺激。而且同样具有很强的暗示功能,刺激着读者去生发更丰富更深远的联想。我们从这首诗里“纯白的墙壁”“黄昏迁来的野花”“周围的荒草”“大海旁边”“金橘那么美丽”等意象中,是可以窥见到一斑的。于是诗人笔下的色彩也就成了他诗歌内容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江苏省如皋中学(226500)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你说
它在窗帘后面
被纯白的墙壁围绕
从黄昏迁来的野花
将变成另一种颜色
走了那么远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你说
它在一个小站上
注视着周围的荒草
让列车静静驰过
带走温和的记忆
走了那么远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你说
它就在大海旁边
像金橘那么美丽
所有喜欢它的孩子
都将在早晨长大
走了那么远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顾城(1956年9月24日—1993年1 0月8日),北京市人,朦胧诗派代表人物之一。文革前即开始诗歌创作。主要著作有:《黑眼睛》《顾城诗集》《顾城新诗自选集》《顾城散文选集》等。“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从六七十年代的地下创作,到70年代末“朦胧诗”的公开发表。再到80年代初引发出的声势浩大的关于“朦胧诗”的论争,便体现了这一运动的发展轨迹。最具代表性的朦胧诗派的诗人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梁晓斌等。在艺术主张、表现手法上,朦胧诗人倾向主张写自我,强调心理;手法上反铺陈、重暗示,具有较强的现代主义文学特色。《我们去寻找一盏灯》是诗人顾城的重要作品之一。这里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对这首小诗的分析为例,让大家对“朦胧诗”的特点及阅读鉴赏“朦胧诗”的方法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走了那么远,去寻找什么呢?是在为寻找一盏灯。这是一盏什么样的灯?作者在这里没有具体地说明,“它在窗帘后面”“它在一个小站上”“它就在大海旁边”。显然,这盏灯的象征义是多边的、不确定的,不透明性和多义性,这正是朦胧诗的特点。尽管如此,在“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的反复排比之中,我们还是能够隐约的窥见到诗人那一颗满怀憧憬的心、充满希望的心和不畏艰辛、苦苦寻觅、不停追寻的心在字里行间跃动。每节开头和最后收束全篇的“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便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主旋律,反复刺激着我们,强化对我们的暗示。这盏灯对诗人来说可能就是他人生的自我许诺、希望之所在……而对读者而言,每个人又都可以因每一具体的个体而赋予其新义,使仁者可以见仁,智者得以见智。朦胧诗最大的特点不是在向读者传达什么,更不是在向读者强行灌输什么,而是在对读者作这样或那样的积极有效的暗示。
那么诗人笔下的那盏“灯”就是抽象的超经验么?不是!应该说它是抽象的,但又是具体的,因其抽象所以这个意象才具有了超强的象征性和普遍性;又因其是具体的所以这个意象才具有了很强的直观性和可感性。这盏“灯”“它在窗帘后面”“它在一个小站上”“它就在大海旁边”,窗帘、车站、大海,够具体的了,但多少还是让你有些捉摸不透,是的,你不要企图象在实验室里一样,要把显微镜底下的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读诗不能这样,读朦胧诗就更其不能这样。不错,带雾看花别样姿,朦胧诗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你别问诗人表达的到底是什么,你只要问自己究竟感受到了什么、觉得怎么样,这才是我们读朦胧诗应该有的态度。“它在窗帘后面/被纯白的墙壁围绕”“它在一个小站上/注视着周围的荒草”“它就在大海旁边/像金橘那么美丽”,读着这些诗句让我们感到随着诗人不断“寻找”的脚步,从一个相对单纯闭塞的房间来到了一个宽广而又有几分凄凉的荒郊,再由这荒郊最终来到了无比辽阔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大海边。随着诗人的追寻,我们也越走越远,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境界也越来越阔、越来越大。这不似乎正在暗示我们:人生的境界就是在这不停的追求“寻找”的过程中,不断拓展、不断升华的么?
在诗人生活的那特殊的年代里,诗人跟同时代的其他年轻人一样。失落过,孤独过,迷茫过,彷徨过,悲哀过……当他们从噩梦中醒来,猛然发现自己青春已经逝去,“使他们已不能正常地从头开始在生活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他们就像还没有学会飞翔就被剪去翅膀的鸟。”面对这些诗人没有沉沦,诗人也不甘沉沦,他坚信只要不放弃“寻找”,就有希望,现实就会被改变,未来就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美好:“从黄昏迁来的野花,将变成另一种颜色”“所有喜欢它的孩子/都将在早晨长大”,不正是在给我们作这样的暗示吗?当然“寻找”的路途不都是一马平川,碰到的天气也不都是蓝天白云,“它在一个小站上/注视着周围的荒草/让列车静静驰过/带走温和的记忆”,是的,你想步入天堂吗?那就请你从地狱中走过去!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盏属于自己的“灯”,让我们不远万里、不惧艰辛奋力去寻找吧!
顾城在诗歌的创作中,是很讲究物象色彩的象征性意义的运用的,在他的笔下不仅物象的色彩搭配和谐,给读者以十分美丽的视觉刺激。而且同样具有很强的暗示功能,刺激着读者去生发更丰富更深远的联想。我们从这首诗里“纯白的墙壁”“黄昏迁来的野花”“周围的荒草”“大海旁边”“金橘那么美丽”等意象中,是可以窥见到一斑的。于是诗人笔下的色彩也就成了他诗歌内容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江苏省如皋中学(22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