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所见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ang9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镜中》是张枣的早期成名作,柏桦认为张枣的诗风在此定型,预示了诗人创造新诗学的努力,这种新诗学的诗性特质,柏桦称之为“汉风品质”。张枣对自己的写作一直都有着高度的自觉和反思,在与颜练军的对谈中他说自己“特别想写出一种非常感官,又非常沉思的诗歌”,“这种反思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西方的能力,而感性是我的母语固有的特点”。《镜中》让他“实现、同时也享受到了把感官的热烈,也就是世界的色相,和一个现代的心融合到一起的这样一个派头”。这种融合可称之为古典的汉风与现代洋气的融合。
  所谓“汉风品质”,也就是汉语诗歌独特的感性品质,体现在汉语字词的色泽、韵律、节奏上,也体现在选用的意象、营造的情境、化生的境域上。
  《镜中》首句“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了下来”,与末句“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的交感呼应,从开始时的对镜枯坐追忆,到结束时的倚窗远望遥想,荡漾出的是整首诗的古典境域。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了下来”。“悔”与“梅”,形相近,音相谐,义相联。“梅花”是传统诗赋里常用的意象。“梅”音通“媒”,是恋爱男女遥寄相思的信物。看见梅花落下,就折梅寄远:“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西洲曲》)“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信物难寄,音信无凭,看见梅花落下,徒惹得一身悲愁悔恨:“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比如看她游到河的另一岸”,这一句没有直接用到传统意象,却能唤起与它契合的古典情境。比如《诗经》里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按字面理解,“一株”是修饰松木做的梯子,但一株梯子似乎不通。“一株”可修饰松树,一株可做梯子的松树,但似乎有违字面意思。张枣是公认的杰出的炼字术士,这诗句似通非通,恰好使得它不像一般的句子那么凝固坚硬,而是兼有凝固与流动。松木做的梯子,可联想到《诗经》里《竹竿》一诗的“松舟”。而松树结子多,松子寓意多子多孙。松子也是古诗里的常见物象,王维《秋夜寄丘员外》有诗句“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面颊温暖,/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不由不让人想起唐朝,“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张祜《集灵台其二》)。唐代张萱绘有著名的《虢国夫人游春图》,画中秦国夫人与虢国夫人骑马并行。“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杜甫《丽人行》)。仕女骑马归来,风姿绰约。特写面颊既因体温上升而红,又因羞惭而润。“低下头,回答着皇帝”,仿佛周邦彦《意难忘》里的“低鬟蝉影动,私语口脂香”,这一诗句,情致婉娈,而能典重高雅。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正是古代宫怨诗中最常见的情境:失宠遭弃只能“云髻罢梳还对镜”(薛逢《宫词》),“欲妆临镜慵”(杜荀鹤《春宫怨》)。即便有皇帝宠幸,深宫冷院也如同囚笼。元春才选凤藻宫后,圣眷隆重,却仍说皇宫是个“见不得人的去处”。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南山”的古典意脉极为深远,如《诗经》里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南山之寿”;又如陶渊明《饮酒》里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文语境里,“南山”悠邈,“西山”爽朗(“西山朝来致有爽气”),“东山”沉雄(“东山再起”),是不可以互换的。
  《镜中》有很强的节奏感。这首诗虽不压尾韵,但首尾句句式的呼应,音相谐的“悔”(hui)和“梅”(mei)反复咏叹,中间穿插“比如”、“比如”、“不如”这样富有节奏感的并列句,还点缀有“落了下来”与“骑马归来”、“美丽”与“皇帝”、“温暖”与“羞惭”等谐调的音韵,使得整首诗具有一种内在的音乐性。张枣非常注重诗歌的这种内在音乐性,认为它源于诗人内在生命的音乐性。中国古典文论里有文气论,文气的节奏感来源于文人对呼吸吐纳的修炼,诗人内在生命的音乐性源于对化生宇宙万物的元气的体悟,也就是养气。
  那么,我们是否能认为《镜中》就是简单的古意新拟,是现代版的宫怨诗呢?不能,因为《镜中》除了有古典的汉风,还有现代的洋气。
  《镜中》这首诗,只出现人称代词“她”,看“她”的人称代词“我”没有出现,这遁匿的“我”是哪个?与“她”有什么样的关系?从字面上理解,“我”似乎不宜理解为爱慕“她”的一名男子,这与整首诗弥漫的缠绵婉转的女性气质不合。即便说“我”为男性,能近距离地看到“她”“面颊温暖,羞赧”,“低下头,回答着皇帝”,这个“我”似乎只能是“皇帝”本人,但这也不合适,将“她”理解为“我”的意识的对象化、客观化的结果似乎更为贴切。自我意识的对象化、客观化是一种戏剧化、小说化技法,巴赫金曾经用镜子来比喻这种技法。T·S·艾略特提出在诗歌中要为情感寻找“客观对应物”。《镜中》出现了“镜“和“窗”这两个物象。“我”从对镜追忆已流逝的内心世界,到依窗远望未来的大千世界,这里的“镜”和“窗”既映射他者他物,又相互映射。“我”既在镜中,又在窗内。从象征层面看,“镜”即“窗”,“窗”即“镜”。可以说,“皇帝”与囚禁着“我”的“深宫”有着对等的象征意味。“我”既在镜中,又在窗内,还在深宫里,这三者不仅在视觉形象上,在心理暗示上,还在象征意味上是互通相融的。那么,“镜”、“窗”、“深宫”和“皇帝”也有着对等的象征意味。
  在一次访谈中,张枣说自己是一个虔诚的文学练功者。他到德国不久就开始真正理解里尔克的“物诗”和学习罗丹“看”的本领。张枣了解“看”,练习各种“看”,是为了内化“看”,也就是用“看”去“内化世界的物象”,换句话来说,就是用心灵之眼“看”出一个世界。张枣的《镜中》也证明,他很早就开始练“看”的功夫。
  后期维特根斯坦说:“不要去想,而是要去看!”《镜中》是用“看梅花落下”来视觉化“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看梅花落下,用镜头语言来说,这是一个近景或特写镜头。到了末句,镜头拉开拉远,呈现一个远景镜头:“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比如看她游到河的另一岸”,看者的目光追着“她游到河的另一岸”这个动态而横向向前延伸。“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看者的目光则随着登梯渐高而慢慢向上。“不如看她骑马归来”,目光是纵向向回收束;看“面颊温暖,羞惭”的目光则是静态平视;“低下头,回答着皇帝”,目光则是向下。前视、上视、平视、后视和下视的镜头,从远景、中景向近景和特写的收束,动态与静态结合,构建了一个极富空间感、真实感的世界。   “看”除了有上述不同的视角,还有不同的层次。首句看梅花落下的“看”,可以理解为一种刹那的“灵视”、“独照”,所谓一花一世界,瞬间的一瞥、灵光的一闪召唤出一个天地:“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张枣对各种镜极其终爱乃至痴迷,在他现在所见的一百三十多首诗中,竟有三十首左右直接用到各种镜:妆镜、显微镜、望远镜、后视镜、墨镜、圆手镜、近视镜、单片眼镜、威尼斯镜子、世界之镜、真理之镜、等等。张枣也钟爱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的《镜子》,钟鸣回忆说,“许多年前,他带了盘俄文版的塔可夫斯基的《镜子》,边给我和柏桦放边解释,好像提到了茨维塔耶娃的诗,此景历历在目”。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这是一种绵绵无尽的、彻底的悔,这种追忆一生的“悔”里有没有一丝的“悟”呢?若有“悟”,那悟到了什么?想起便落,如此不可思议,又如此自然而然,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循。问其究竟,就如同有僧问文偃禅师“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春来草自青”;或有僧问圆明禅师“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秋来黄叶落”(出自《五灯会元》卷十五)。“我”的“悔”里似乎有一丝禅师那般的“悟”。
  《镜中》的“我”多镜参照,照见的只是虚假的幻象,对“镜子”的逃离和归顺也是徒劳,终究一生被困在镜中,“悔”在曾不知窗子、窗外的世界、深宫(皇帝)甚至心灵之镜都和妆台的镜子一样无法照见“真我”。《镜中》首尾两句的“梅花自落”有着“春来草自青,秋到黄叶落”一样的禅意,尾句“梅花便落满了南山”里的南山可理解为陶渊明悠然所见的南山。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这两句呈现的是“无我之境”:“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那么,若悟到什么,应该是悟到镜子即是我,我即是镜子,要慧镜圆照,破除我执,无物无我。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张枣是一个极注重古典传统的诗人,对中国传统的观物方式如以物观物等不会陌生,因此,说这首诗里有禅意。中西方思想中有着不同的观物和自观的方式,两者的比较很有意义,比如胡塞尔现象学的“看”与佛教的“照”的比较,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作细致的讨论了。
  附:镜 中
  张 枣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其他文献
明代徐光启与西汉氾胜之、北魏贾思勰、元代王祯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农学家,他暮岁撰作的《农政全书》垂誉后世,与《齐民要术》、《农桑辑要》、《东鲁王氏农书》和《授时通考》被并称为“中国五大古农书”,因《农政全书》集中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之大成,享有“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的称号。  竺可桢先生称徐光启是我国“杰出的近代科学先驱者”。何兆武先生在《徐光启论》中认为“徐光启可以称之为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思想
拿到《书信世界里的赵清阁与老舍》这本书的当天就饶有兴趣地读完了它,原因在于:首先,这本书用楷体字出示了大量作者与韩秀之间通信的原文,使我产生了阅读的好奇心。其次,这本书图文并茂,易读易记。最后,因为我是河南人,对家乡先贤赵清阁自然有一种敬慕,早先读过赵清阁编著的《沧海往事——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书信集锦》、张彦林的《锦心秀女赵清阁》,如今这部关于赵清阁的书自然也引起了我的关注。  这部书几乎原生态地呈
一  逝者永逝,生者又能做些什么呢?  桌上放着厚厚一叠打印的谈话稿,它不过是2005年夏天以来诗人彭燕郊先生与我的谈话中化为文字的那一部分,更多的、更生动的已化入无边的黑暗之中。  2005年长沙的夏天酷热难当,最初的四次访谈,为8月8日、10日、11日、17日,都是下午,每一次,我都是下午两点二十左右出发,一路上,白花花的阳光照着,150路公共汽车总是空荡,燥热。四十分钟之后,我敲响了先生的家
周作人终其一生写了多少封书信是无法统计的,存世的很多,散佚的、焚毁的也不少。2013年1月,先后有《周作人俞平伯往来通信集》(上海译文出版社,以下称《通信集》)和《周作人致松枝茂夫手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下称《手札》)面世,这无疑是读者的福音。两本书都印制精美,可读可藏,更有意义的是,对于无缘亲见知堂手札真迹的人来说,得以一窥他的笺纸、书法、印章之美。知堂对笺纸、稿纸、信封等类纸张要求很高,
前、后七子是明代具有重要影响的文人群体,在弘治至万历的百余年间掀起一股复古浪潮,深深地影响着中国近世文学,乃至中华文化的走向。无论在民族心理的塑造,还是文学创作上,前、后七子都是中国历史演进中不可缺失的一环。他们带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复古”,不但有着完善的复古理论,而且有着丰富的创作实践。然而,自晚明以来,随着反拟古声浪的高涨,前后七子不断成为被攻击的对象。时至今日,对前后七子的认识与评价仍是一
在红楼梦第四十二回里有一个重要情节,那就是黛玉和宝钗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情爱角斗”,竟然和好了;不仅和好,感情竟比其他姐妹还要亲近,连宝玉也要暗自惊叹。其实,说“和好”也许并不准确,因为作为儒家女子的经典极品,宝钗从始至终没表现出半点对宝玉“明争暗抢”的架势;倒是黛玉常常担心宝玉被宝钗“抢走”,不能“放”心(第三十二回,宝玉对黛玉之语)。到底发生了什么,让黛玉此般如此“尽释前嫌”,放下对宝姐姐的芥蒂
一  某次省级名师教学大赛,课堂教学正在进行之中。突然,执教者手机铃声响起,全场尴尬。适逢一名学生正确回答了提问,教师遂灵机一动,临场发挥道:“回答很正确,连老师的手机都在为你喝彩呢!请同学们为他鼓掌!”噼噼啪啪,一通掩饰,课堂继续。  课后交流时,对这位名师的“应变能力”,观课教师们纷纷赞赏不已、佩服有余,认为非常巧妙地化“险”为夷,不愧展示了名师的实力。其实,仔细想来颇不然也。  名师如此巧妙
一  明朝亡国分两个阶段,性质也略有不同。北都之亡,亡于李自成农民军之手;南都之亡,亡于清兵之手。清人入主中原,一开始在北方并没有遇到太大的抵抗,故而一路挥师南下,势如破竹,但在江东南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抗拒。不过抵抗者没有统一领导,且缺乏必要的训练,面对训练有素且装备精良的武装入侵者,虽然英勇抗击,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民众的抵抗招来了征服者残酷的报复,对抵抗最激烈的扬州、江阴、嘉定等城市,攻克
中国古代常以“美男子”来概括男性之美,但这种男性美历来似乎并不以“豪爽”见称。即使在一些以歌颂英雄豪杰著称的文学作品如《三国演义》中,人们欣赏的是儒雅智慧如诸葛亮和关羽,或是英俊雄强如赵云和马超。再以《水浒传》为例,读者推崇的是品貌出众、武艺高强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玉麒麟卢俊义和打虎英雄武松,而非只知抡起板斧“一排排砍将过去”杀个痛快的草莽武夫李逵。而对于一般的男性形象,国人欣赏的是风度翩翩文质
初次接触曹礼吾,是在曹聚仁的回忆录中。曹聚仁称他为“《世说新语》中人物”,许为生平知己。这位会喝酒、会吟诗、会写蝇头小楷,长身玉立、宛若池中白鹤的“魏晋人物”,多年来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  后来,因研究需要,我接触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由曹聚仁主编的《涛声》周刊,在资料整理过程中,曹礼吾再一次进入了我的世界。  曹礼吾,湖南长沙人,与曹聚仁相识于孤山文澜阁,同做蠹鱼工作。那时,曹礼吾和自己的女学生魏慎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