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期间降低误吸发生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78例危重症行肠内营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误吸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误吸发生率为2.56%,对照组为15.38%,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危重症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误吸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利于远期预后。
【关键词】 危重病人 肠内营养 护理 误吸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10-0204-01
危重症患者因自身病情严重,实施肠内营养可以有效给予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利于远期预后。同时,肠内营养能促进肠胃蠕动,对胃肠道功能进行改善,从而维持肠道完整性,减少感染发生[1]。但是行肠内营养期间,并发症发生率高,其中误吸为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可表现为发热、突发性呼吸困难及心率加快,经胸部X线检查有肺叶斑块阴影,或者出现浸润影,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呼吸窘迫,对生命造成威胁。采取积极护理措施,减少呼吸发生,是确保患者安全的主要手段[2]。本组研究对危重病人实施肠内营养时,给予针对性护理,有满意效果,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78例危重症行肠内营养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42例,女性36例,年龄28~58岁,平均年龄(42.6±5.3)岁。纳入标准:肠内营养患者;同意参与本组研究者;排除标准:免疫性疾病患者;全身性感染者。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年龄及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施一般护理操作;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护理评估
在肠内营养实施前,需要针对患者情况作全面评估,主要对患者意识状态、病情、咳嗽反射及喂养量、鼻饲管位置,体位、是否使用呼吸机等作全面评估。严格针对肠内营养实施禁忌症,针对吞咽障碍,意识改变患者,必须密切对管道外脱引发误吸情况进行观察,并对鼻饲管道位置确定,定期对其进行检查。
1.2.2 喂养量护理
行肠内营养期间,可采取营养泵对输注速度进行调控,初始给养时,可采取20ml/h速度给养,胃肠道功能稳定后再作速度调节。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胃潴留、呕吐与腹胀症状,对患者胃肠带的耐受程度进行评估。在患者可耐受情况下,24h后将输注速度调整至60ml/h左右,每日摄入量1200ml。进行速度控制时,也需要对营养液的浓度及温度进行观察,温度为37℃左右,从低浓度开始输注[3]。
1.2.3 体位护理
肠内营养时,需要保持床头为30℃左右,但是存在胸椎、脊椎等部位存在损伤者,可不将床头抬高。床头抬高后,可促进患者呼吸,预防患者因长期卧床引发的的一系列并发症,主要为坠积性肺炎,减少反流引发的误吸。
1.2.4 胃部残留评估
危重患者大多需要机械通气,自身病情较为严重,难以促进肠胃排空,因此,极易存在胃潴留,行人工气道吸痰时,因存在胃部残留,对咳嗽刺激,会加大腹压,使患者因胃内容物返流后形成误吸。行肠内营养时,需要6h作一次肠内容物清除,一旦胃内残留较1h前两倍以上,或者容物>150ml,则表示胃内残留量较多。必须减轻速度,或者立即停止速度。在症状严重时,可以采取胃动力药物,可采取胃肠道排空。胃内残留在一定范围内,才能继续作肠内营养,提高安全性。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肠内营养情况进行观察,了解出现误吸情况,判断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误吸发生率为2.56%,对照组为15.38%,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危重症患者因自身较为严重,必须给予肠内营养,补充身体的营养所需,保持肠道结构稳定,平衡胃肠道菌群,降低感染发生率。但是在行肠内营养过程中,极易出现误吸,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症状,加重症状,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肠内营养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肠内营养安全性,减少误吸发生率,是改善患者预后的有效措施[4]。
在本组研究中,对危重癥实施肠内营养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经结果显示,观察组误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5]。肠内营养前,对患者身体情况作全面评估,指导肠内营养计划,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禁忌症。做好体位护理,保持床头抬高,利于患者呼吸,可减少误吸发生。选择适当喂养方案,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喂养量及输注速度。也需要判断胃内残留量,以免产生返流,形成误吸。
综合上述,危重症患者肠内影响实施针对性护理,安全性高,效果显著,能减少误吸发生,有利于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倪元红,王慧,彭南海等.输液恒温器在肠内营养连续输注中加温效果的观察[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2,19(2):127-128.
[2] 葛世伟,何先弟,张爱琴等.腹腔感染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分析及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23(17):30-33,66.
[3] 陈丽丽,赵琳莉,达晓燕等.2种肠内营养途径及护理在老年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5(18):36-39.
[4] 吴莉莉,李静,马云丽等.多发性肠瘘伴短肠病人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3,20(4):254-256.
[5] 李晓红,刘丽颖,李媛媛等.鼻胃管与鼻肠管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联合应用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138-139.
【关键词】 危重病人 肠内营养 护理 误吸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10-0204-01
危重症患者因自身病情严重,实施肠内营养可以有效给予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利于远期预后。同时,肠内营养能促进肠胃蠕动,对胃肠道功能进行改善,从而维持肠道完整性,减少感染发生[1]。但是行肠内营养期间,并发症发生率高,其中误吸为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可表现为发热、突发性呼吸困难及心率加快,经胸部X线检查有肺叶斑块阴影,或者出现浸润影,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呼吸窘迫,对生命造成威胁。采取积极护理措施,减少呼吸发生,是确保患者安全的主要手段[2]。本组研究对危重病人实施肠内营养时,给予针对性护理,有满意效果,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78例危重症行肠内营养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42例,女性36例,年龄28~58岁,平均年龄(42.6±5.3)岁。纳入标准:肠内营养患者;同意参与本组研究者;排除标准:免疫性疾病患者;全身性感染者。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年龄及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施一般护理操作;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护理评估
在肠内营养实施前,需要针对患者情况作全面评估,主要对患者意识状态、病情、咳嗽反射及喂养量、鼻饲管位置,体位、是否使用呼吸机等作全面评估。严格针对肠内营养实施禁忌症,针对吞咽障碍,意识改变患者,必须密切对管道外脱引发误吸情况进行观察,并对鼻饲管道位置确定,定期对其进行检查。
1.2.2 喂养量护理
行肠内营养期间,可采取营养泵对输注速度进行调控,初始给养时,可采取20ml/h速度给养,胃肠道功能稳定后再作速度调节。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胃潴留、呕吐与腹胀症状,对患者胃肠带的耐受程度进行评估。在患者可耐受情况下,24h后将输注速度调整至60ml/h左右,每日摄入量1200ml。进行速度控制时,也需要对营养液的浓度及温度进行观察,温度为37℃左右,从低浓度开始输注[3]。
1.2.3 体位护理
肠内营养时,需要保持床头为30℃左右,但是存在胸椎、脊椎等部位存在损伤者,可不将床头抬高。床头抬高后,可促进患者呼吸,预防患者因长期卧床引发的的一系列并发症,主要为坠积性肺炎,减少反流引发的误吸。
1.2.4 胃部残留评估
危重患者大多需要机械通气,自身病情较为严重,难以促进肠胃排空,因此,极易存在胃潴留,行人工气道吸痰时,因存在胃部残留,对咳嗽刺激,会加大腹压,使患者因胃内容物返流后形成误吸。行肠内营养时,需要6h作一次肠内容物清除,一旦胃内残留较1h前两倍以上,或者容物>150ml,则表示胃内残留量较多。必须减轻速度,或者立即停止速度。在症状严重时,可以采取胃动力药物,可采取胃肠道排空。胃内残留在一定范围内,才能继续作肠内营养,提高安全性。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肠内营养情况进行观察,了解出现误吸情况,判断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误吸发生率为2.56%,对照组为15.38%,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危重症患者因自身较为严重,必须给予肠内营养,补充身体的营养所需,保持肠道结构稳定,平衡胃肠道菌群,降低感染发生率。但是在行肠内营养过程中,极易出现误吸,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症状,加重症状,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肠内营养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肠内营养安全性,减少误吸发生率,是改善患者预后的有效措施[4]。
在本组研究中,对危重癥实施肠内营养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经结果显示,观察组误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5]。肠内营养前,对患者身体情况作全面评估,指导肠内营养计划,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禁忌症。做好体位护理,保持床头抬高,利于患者呼吸,可减少误吸发生。选择适当喂养方案,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喂养量及输注速度。也需要判断胃内残留量,以免产生返流,形成误吸。
综合上述,危重症患者肠内影响实施针对性护理,安全性高,效果显著,能减少误吸发生,有利于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倪元红,王慧,彭南海等.输液恒温器在肠内营养连续输注中加温效果的观察[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2,19(2):127-128.
[2] 葛世伟,何先弟,张爱琴等.腹腔感染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分析及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23(17):30-33,66.
[3] 陈丽丽,赵琳莉,达晓燕等.2种肠内营养途径及护理在老年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5(18):36-39.
[4] 吴莉莉,李静,马云丽等.多发性肠瘘伴短肠病人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3,20(4):254-256.
[5] 李晓红,刘丽颖,李媛媛等.鼻胃管与鼻肠管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联合应用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