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全面回暖”会不会是一场“阴谋”

来源 :商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625163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广州日报》9月7日文:记者深入一线城市调查发现,楼市已经全面回暖。为迎接“金九银十”的到来,开发商积极“以量补价”。据统计,30个城市中有26个成交面积环比上涨,其中11个城市上涨幅度超过50%。而作为全国风向标的京沪穗深四地楼市自调控以来首次集体飙升。成交量的大幅上涨,引发市场对下一波房价走势的猜测:房价将报复性上涨还是迎来第二波调控政策?
  我们知道每年的九月、十月是传统楼市的“黄金期”,俗称“金九银十”。为了回笼资金、迎接“金九银十”的到来,各地开发商都会大量放盘,并采取各种优惠的促销、宣传措施,以吸引购房者、增加成交量。在这样的背景下,楼市出现暂时的“回暖”实属正常。这也是楼市调控政策实施以来,长久积累的市场有效需求的正常释放。更为重要的是,经过楼市长期调控,楼市的成交量大幅下跌,在低基数下楼市成交量稍有增加,上涨幅度就会较大。因此,这样的“回暖”具有临时性、不确定性和短暂性的特点。以一个月的成交量上扬来说楼市“全面回暖”还为时尚早!
  然而,我们却从楼市“全面回暖”的论调中嗅到一丝丝 “阴谋”的味道。我们知道楼市有一个从众心理,买涨不买跌。谁最乐意听到这些“全面回暖”的消息?一旦楼市“全面回暖”、成交量回升,购买者出于恐慌的心理又会盲目跟进,开发商就可以借机涨价推盘、投机客就可以借机抛盘出货,楼市又陷入恐慌性购房,房价又会节节上升,最终楼市的调控成果必然毁于一旦。事实上,这种通过误导公众预期、干扰国家调控来获取暴利的伎俩,开发商可谓熟谙此道,并且也屡屡从中获利。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楼市“全面回暖”的论调是一场“阴谋”。
  面对楼市“全面回暖”的论调,一方面购房者要避免盲目跟进;另一方面,政府决策部门对此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表明,6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下降0.1%,这是近15个月来房价首次下降,7月份房价环比则与6月持平。从整体看,目前房价基本处于盘整回落态势,但仍处于不合理的高位;从地区看,“少数重点城市”的房价仍在高位徘徊,部分二三线城市仍在上涨,远远脱离了居民收入水平。应当说,政策的预期效果还远未达到。在这种情况下,8月份部分城市楼市成交量和房价却局部“回暖”,这说明了楼市各方利益博弈的加剧。楼市的既得利益者正在用包括心理误导等办法对抗调控,希望继续楼市的暴利神话。因此,我认为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楼市调控,决不能半途而废;另一方面,有必要针对当前楼市调控效果不明显的状况,研究采取更加有力的调控措施,还楼市一个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特别是在当前房价已达到“高不可及”的地步时,这时再谈保持房价的稳定,无异于“维持高房价”同义。百姓盼望的是,房价能否降下来,降到适度的可承受的范围。
其他文献
通过介绍酒钢2#高线蓄热式加热炉的设计特点及应用效果等情况,表明高效蓄热式燃烧技术应用在加热炉上是一项高效、节能和环保的先进技术.
通过对筒式高速烧嘴的实际测试数据,阐述了不同燃烧条件下烧嘴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指出,天然气出口间隙大小是影响天然气或空气压力的关键结构因素。
摘 要:实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高职院校规范投资管理、提高投资效益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阐述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的控制要点,深入分析了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监控对策,对于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审计风险和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基建项目;跟踪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194-01    一、事前审计是基
旅游经济对民族地区有很大的乘数效应和综合的经济拉动能力,其发展有助于民族文化的发掘、传承与保护。旅游经济对民族发展也有消极影响,应趋利避害充分发挥旅游经济的积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