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心城市职能评价体系构建

来源 :城市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a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经济、信息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通过解读国家中心城市职能的基本内涵,选择评价要素,确定评价方法,构建基础职能、成长职能和目标职能三位一体的国家中心城市职能评价体系。评价要素包括维度层、领域层、指标层。维度层包括基础职能、成长职能和目标职能,反映城市的现状、建设过程和终极状态;领域层包括人文环境、绿色建设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辐射力、集聚能力、交往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信息化水平、宜居水平9类,代表维度层的评价重点;指标层包括GDP、就业人口、专利数等39个指标,是用于实际评价和比较的代表性元素。
其他文献
利用壳聚糖季铵盐(HTCC)与海藻酸钠(SA)两种聚电解质的离子交联作用,制成了一款新型的抗菌制剂-NO和溶菌酶协同载的纳米材料。首先制成负载溶菌酶的HTCC/SA复合纳米粒子,再将负载溶菌酶的复合纳米粒子与NO气体反应4 d,制得协同负载溶菌酶/NO的HTCC/SA复合纳米粒子。对纳米粒子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溶菌酶和NO进行体外释放研究表明:制得的协同负载溶菌酶和NO的复合纳米粒子溶菌酶的最大释放率为23.50%,NO的最大释放总量为108.10 nmol/mg;体外抗菌研究表明培养24 h的复合纳米粒子
针对区域之间存在的各种规划冲突,借鉴国外区域性合同的理论和实践,探讨了我国区域性行政合同产生的背景,以及在空间规划实践中的现实需求和主要的交易方式,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性行政合同进行了类型划分,对其确定程序进行了初步构建,对可能出现的争议的解决途径进行了思考。
中国城市社区在快速发展中,人们对社区公共生活参与度和认同感都在下降,表现为对个人生活和世界大事十分关切,但对处在个人和世界两个概念范围中间的社区的兴趣正在消失。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分析了社区认同感下降的表现和原因,论述了社区公共空间与社区认同下降的关系,并就通过社区公共空间重塑帮助改善社区认同下降提出了一些策略。
合理的用地建筑高度管控是历史城市风貌保护的重点与难点。基于城市风貌保护与发展生长的统筹思考,本文对南京老城高度控制提出在法定控高整合基础上,风貌意象设计与高度相似计算两线并行的技术路线,并在全过程中聚焦操作可行的根本目的,形成高度管控图则:首先整合各种法定规划中有关高度控制的内容形成一张图成果,作为高度设计不得突破的刚性前提,体现成果的合法性;其次将国家标准、地方政策及各种建设开发的现实条件融入高
基于2018年春节假期的浮动车数据研究城市的旅游通道,选择主要景点、酒店、购物中心和交通枢纽作为游客出行的出发地O(origin)和目的地D(destination),对出租车的OD对和GPS数据进行关联,生成出租车的行驶轨迹;通过线密度分析方法识别城市旅游通道,并以厦门市为例进行研究,探究城市旅游通道的空间结构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厦门市旅游通道在时空上有所差异,总体上形成了"三主五次"的旅游通
从自主性内涵出发,抽象出乡村自主性空间治理两个关键要素——"内生权威"和"土地资本化"。内生权威因具有"价值内嵌"、"关系内嵌"和"利益内嵌"等特征,能够成为乡村自主性空间治理的有效主体。在"还权赋能"的农地改革下,农地资本化已成为乡村自主性空间治理最重要的资金来源。基于内生权威和土地资本化的组合形态、关联互动和演化谱系,为乡村自主性空间治理建构了一个综合分析框架,以期深化对乡村自主性空间治理的理
传统手工业村落作为农耕时代乡土工业的重要见证,在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中重新引起关注;其传统文化底蕴和现代经济效应的双重特征,使得这类村落成为乡村振兴背景下活态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以山西省新绛县西庄石匠村为例,从"社会-空间"的视角,揭示了从农耕社会到工业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传统手工业村落的演化特征:农耕时代,在宗族结构的血缘关系主导下,传统手工业村落的亲缘关系、生产组织、宗教信仰紧密联
郑正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城市设计教研室主任,原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杨俊宴:郑老师您好,能否请您结合个人经历谈一谈,您是如何跟城市设计结缘?郑正:这个应该说很巧。1955年我考大学的时候,大家都更热衷于考医学、机械这些学科。我堂兄郑鹏是华南工学院建筑系的老师。他回乡探亲,我无意之中从他的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张非常漂亮的城市图片,很兴奋,发现城市竟能建得这么漂亮,
期刊
在高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山地城市因其复杂的自然环境特征面临着生态系统衰退、人居环境恶化等危机。绿色基础设施具有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保障区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适应性、自组织性、可持续性,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本文通过梳理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发展历程,借鉴欧美战略规划案例,结合山地绿色生态空间的特征,构建包括风险评估、绿色空间网络构建、优先级评价、弹性管理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框架,并以重庆市
通过手机信令数据识别每日起始出行,比识别完整出行链更准确。起始出行与城市早高峰出行紧密相关,借助手机大数据,可追踪到交通拥堵问题源头区。本研究从起始出行时间、距离、方向、密度四个视角入手,分析上海市居民起始出行特征分布,总结不同的起始出行发生模式。短时间内高密度、远距离、集中方向起始出行的发生会对城市交通系统产生较大压力,是导致上海市早高峰交通拥堵问题的主要源头,其主要分布在外环线附近的大型居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