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一位乡村民办教师心怀梦想,不断学习,积极钻研,奋勇向前,超越自我,他的“充电史”是我国当代基层教育工作者不断充实自我,不断奋发向前的一个缩影,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千千万万有着相同经历的基层教师的一段奋斗史!他的学习过程好似“充电”,有苦有乐,乐大于苦,他用行动演绎着“充电”的过程,诠释着“充电”的意义。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我从教30周年。30年来,我从一名山区民办教师成长为一名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除了感谢国家政策对教育的重视和对教师的关心,自己遇到了这样的好时机;同时,也庆幸自己30年来,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怨天尤人,更没有荒废时光,也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不断“充电”,才有了如今的成绩。
1978年,因为家中贫困,我高中未毕业就辍学了,顶替当了一辈子教书匠的父亲成为了一名民办教师。怀着对教师职业的满腔热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加上老父亲的鼓励鞭策,我尽职尽守,一个人承担了三个年级的教学任务,一周上30节课。文革时候的动荡,我的学习基础并不好,对着仅有的几本教科书,我是来回反复地读,把教材吃了个透。而对于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我的认识是一片空白,全凭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努力总会有回报,三年后,因为教学成绩突出,我被调到乡镇中学任课。从小学调入中学,无疑是对我教学水平的肯定,但是对于我自己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我们是被十年动乱耽搁的一代人,在学校学的知识很少,小学的课程基本能够应付,但中学课程的难度明显就大了很多。我当时担任的是语文和数学课的教学工作。一开始走上讲台,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勉强合格,让我教数学就勉为其难了,那段时间我常常为可能会误人子弟而夜不能寐。
面对这样的挑战,我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苦练基本功,花大量的时间,认认真真地吃透每一道习题,规规矩矩备好每一节课,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学习,不放过每一次锻炼的机会。或许是山里孩子特有的执拗和干劲起了作用,我的教学成绩有了稳步提升,努力很快有了回报。那是1983年,各乡镇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来学校开会,临时决定听我的语文课。在那节课上,我用彩色粉笔红白相间的设计板书,积极引导学生们配合,启发他们的想象力,一节课下来,活跃的课堂气氛,紧凑的授课步骤,良好的启发效果,让在场的领导们露出满意的表情。短短的40分钟,为我的执教生涯写上重要的一笔。
那几年,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的春风已经吹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知识大爆炸”成为了大家挂在嘴边的常用语。为了适应形势,改变知识匮乏的现状,我积极充电,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水平,还千辛万苦地通过各种关系,托人从大城市给我带回一些教材和书籍。我开始着手准备报考全国成人高考,业余时间,全都一心一意地扑在了学习上,抓住一切可能的时间复习,有时候晚上只能睡四五个小时。1984年,我考上省城师范大学函授班,此后五年,是我人生中最艰苦的时期,拿微薄的工资维持生活,照料病重的父亲,平时教书,寒暑假去学校学习,无数次现实中的困难,无数次思想上的波动,我都一一克服了。因为,每当我坐在大学校园的课堂里,我的内心,就会激起对知识如饥似渴的追求。我从一名敬业的老师变为一个好学的学生,这是我第一次系统的学习专业知识,第一次正式了解有关教育学课程的完整理论,第一次接受教师资格的相关培训。我比任何人都要努力,白天听课,晚上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看专业书籍,研究教学法、了解到了许多新的教学理论、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平时还不耻下问,问老师,问同学,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密密麻麻的记录下那几年我的辛勤努力。最终,我在1989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省城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文凭,同时还获得乡级优秀教师的称号。第二年,通过国家关于民办老师转正的政策,我正式成为一名公办教师,并因为成绩突出被调往县的重点中学任教。
在县城中学任教时我担任了初中语文教研组组长一职,在自己的岗位上勤恳的工作。几年来的扎实学习没有白费,我将学习来的知识投入到教学研究实践当中去,鼓励语文教师们提高教学水平,开展教学教案竞赛。同时用自己的工资买来大量的优秀教案自己学习,也无偿提供给老师们学习参考。很快,学生们在全县语文知识竞赛中频频取得好成绩,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学很快成为一张“王牌”。
后来,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教师的待遇有了明显提高,学校的教学条件也得到了改善。我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电脑。我深知电脑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于是报名学习了相关电脑培训,掌握了基本的电脑知识。从此,网络成为我个人学习的新平台。我在网上获取到丰富的教学知识、最新的教育动态,最权威的教学理论,我浏览教育网站,学习电子教案和课件的制作,参考学习名师李镇西、窦桂梅、薛瑞萍等人的教学理念和经验,开始自己制作电子课件,我是学校里最早使用电脑进行课程教学的教师。然后我发动教研组里的老师们进行多媒体知识学习,进行电子课件设计和电子教案比赛,将多媒体教学融入传统教学当中来,积极发挥了电脑教学的优势,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技巧。电子课件和电子教案很快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学生们都喜欢这种新方式。上课我给他们播放有音乐伴奏的古诗朗诵,还结合课文配图片说明解释,学生在声画并茂的课堂讲授中能够更快更好的接受新知识。2000年新年伊始。我被评为学校骨干教师,并得到“教师学习标兵“的模范称号。身边很多同事都夸奖我能干,脑子总是比别人快一步,其实他们不知道,我可以一直前进最根本的原因是一直都在给自己不断充电,并从来不放弃任何一个进步的机会。
2005年,国家开始推进新课程改革,此项措施在我这个普通的中学老师看来,是十分及时以及必要的,其直接面对的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弊端,我国基础教育以前过分注重知识积累而忽视对人的能力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这种陈旧的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在近二十多年的基层教学中深有体会,新课程改革重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死记硬背机械的学习方式改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对学生提出高要求的同时,其实更是对我们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想胜任自己的工作,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在我们学校实施新课改后,很多老师对适应新教材产生了畏惧心理,尤其是年轻老师。所以新课改最初的推行遇到一定的困难。作为一个有二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我带头参加相关培训,承担第一轮新教材的尝试学习。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我认为,年纪再大也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加强学习。同时作为一个搞语文教学的领导,更要为年轻老师作出榜样。再说,如果老师都不积极配合转变思维,那么学生们适应起来就更难。于是,我开始认真钻研新教材,将新课改的全新教学理念贯彻到教学中去,定期召集老师们总结经验交流意见。还开展一系列语文组的听课说课活动,并且积极向新课改推广得较好的学校学习。2008年初,我代表学校参加市里“新课改,新思维”说课大赛,拿到了二等奖。我是获奖老师中年纪最大的一位,47岁。
我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走上领奖台,发表我的获奖感言:“我从17岁开始教书,到现在整整30年。从一个高中未毕业的山区民办教师,成长为一位中学先进骨干教师,我经历了国家历史性的三十年,也经历了中国教育历史性的三十年。我这三十年,是努力拼搏的三十年,是勤勤恳恳辛劳的三十年,是不断充电不断进步的三十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没有什么丰功伟绩。我三十年来都在做一名人民教师应做的事情。”
这是我的肺腑之言,也是我对年轻教师的一点经验之谈。相比过去,被称为资讯时代的今天,对于想通过“充电”实现梦想的年轻人,这是得天独厚的条件。我相信,只要我们锐意进取,不懈追求,我们能够无愧于我们神圣的职业。
责任编辑蒙 雨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我从教30周年。30年来,我从一名山区民办教师成长为一名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除了感谢国家政策对教育的重视和对教师的关心,自己遇到了这样的好时机;同时,也庆幸自己30年来,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怨天尤人,更没有荒废时光,也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不断“充电”,才有了如今的成绩。
1978年,因为家中贫困,我高中未毕业就辍学了,顶替当了一辈子教书匠的父亲成为了一名民办教师。怀着对教师职业的满腔热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加上老父亲的鼓励鞭策,我尽职尽守,一个人承担了三个年级的教学任务,一周上30节课。文革时候的动荡,我的学习基础并不好,对着仅有的几本教科书,我是来回反复地读,把教材吃了个透。而对于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我的认识是一片空白,全凭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努力总会有回报,三年后,因为教学成绩突出,我被调到乡镇中学任课。从小学调入中学,无疑是对我教学水平的肯定,但是对于我自己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我们是被十年动乱耽搁的一代人,在学校学的知识很少,小学的课程基本能够应付,但中学课程的难度明显就大了很多。我当时担任的是语文和数学课的教学工作。一开始走上讲台,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勉强合格,让我教数学就勉为其难了,那段时间我常常为可能会误人子弟而夜不能寐。
面对这样的挑战,我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苦练基本功,花大量的时间,认认真真地吃透每一道习题,规规矩矩备好每一节课,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学习,不放过每一次锻炼的机会。或许是山里孩子特有的执拗和干劲起了作用,我的教学成绩有了稳步提升,努力很快有了回报。那是1983年,各乡镇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来学校开会,临时决定听我的语文课。在那节课上,我用彩色粉笔红白相间的设计板书,积极引导学生们配合,启发他们的想象力,一节课下来,活跃的课堂气氛,紧凑的授课步骤,良好的启发效果,让在场的领导们露出满意的表情。短短的40分钟,为我的执教生涯写上重要的一笔。
那几年,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的春风已经吹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知识大爆炸”成为了大家挂在嘴边的常用语。为了适应形势,改变知识匮乏的现状,我积极充电,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水平,还千辛万苦地通过各种关系,托人从大城市给我带回一些教材和书籍。我开始着手准备报考全国成人高考,业余时间,全都一心一意地扑在了学习上,抓住一切可能的时间复习,有时候晚上只能睡四五个小时。1984年,我考上省城师范大学函授班,此后五年,是我人生中最艰苦的时期,拿微薄的工资维持生活,照料病重的父亲,平时教书,寒暑假去学校学习,无数次现实中的困难,无数次思想上的波动,我都一一克服了。因为,每当我坐在大学校园的课堂里,我的内心,就会激起对知识如饥似渴的追求。我从一名敬业的老师变为一个好学的学生,这是我第一次系统的学习专业知识,第一次正式了解有关教育学课程的完整理论,第一次接受教师资格的相关培训。我比任何人都要努力,白天听课,晚上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看专业书籍,研究教学法、了解到了许多新的教学理论、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平时还不耻下问,问老师,问同学,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密密麻麻的记录下那几年我的辛勤努力。最终,我在1989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省城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文凭,同时还获得乡级优秀教师的称号。第二年,通过国家关于民办老师转正的政策,我正式成为一名公办教师,并因为成绩突出被调往县的重点中学任教。
在县城中学任教时我担任了初中语文教研组组长一职,在自己的岗位上勤恳的工作。几年来的扎实学习没有白费,我将学习来的知识投入到教学研究实践当中去,鼓励语文教师们提高教学水平,开展教学教案竞赛。同时用自己的工资买来大量的优秀教案自己学习,也无偿提供给老师们学习参考。很快,学生们在全县语文知识竞赛中频频取得好成绩,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学很快成为一张“王牌”。
后来,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教师的待遇有了明显提高,学校的教学条件也得到了改善。我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电脑。我深知电脑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于是报名学习了相关电脑培训,掌握了基本的电脑知识。从此,网络成为我个人学习的新平台。我在网上获取到丰富的教学知识、最新的教育动态,最权威的教学理论,我浏览教育网站,学习电子教案和课件的制作,参考学习名师李镇西、窦桂梅、薛瑞萍等人的教学理念和经验,开始自己制作电子课件,我是学校里最早使用电脑进行课程教学的教师。然后我发动教研组里的老师们进行多媒体知识学习,进行电子课件设计和电子教案比赛,将多媒体教学融入传统教学当中来,积极发挥了电脑教学的优势,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技巧。电子课件和电子教案很快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学生们都喜欢这种新方式。上课我给他们播放有音乐伴奏的古诗朗诵,还结合课文配图片说明解释,学生在声画并茂的课堂讲授中能够更快更好的接受新知识。2000年新年伊始。我被评为学校骨干教师,并得到“教师学习标兵“的模范称号。身边很多同事都夸奖我能干,脑子总是比别人快一步,其实他们不知道,我可以一直前进最根本的原因是一直都在给自己不断充电,并从来不放弃任何一个进步的机会。
2005年,国家开始推进新课程改革,此项措施在我这个普通的中学老师看来,是十分及时以及必要的,其直接面对的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弊端,我国基础教育以前过分注重知识积累而忽视对人的能力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这种陈旧的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在近二十多年的基层教学中深有体会,新课程改革重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死记硬背机械的学习方式改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对学生提出高要求的同时,其实更是对我们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想胜任自己的工作,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在我们学校实施新课改后,很多老师对适应新教材产生了畏惧心理,尤其是年轻老师。所以新课改最初的推行遇到一定的困难。作为一个有二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我带头参加相关培训,承担第一轮新教材的尝试学习。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我认为,年纪再大也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加强学习。同时作为一个搞语文教学的领导,更要为年轻老师作出榜样。再说,如果老师都不积极配合转变思维,那么学生们适应起来就更难。于是,我开始认真钻研新教材,将新课改的全新教学理念贯彻到教学中去,定期召集老师们总结经验交流意见。还开展一系列语文组的听课说课活动,并且积极向新课改推广得较好的学校学习。2008年初,我代表学校参加市里“新课改,新思维”说课大赛,拿到了二等奖。我是获奖老师中年纪最大的一位,47岁。
我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走上领奖台,发表我的获奖感言:“我从17岁开始教书,到现在整整30年。从一个高中未毕业的山区民办教师,成长为一位中学先进骨干教师,我经历了国家历史性的三十年,也经历了中国教育历史性的三十年。我这三十年,是努力拼搏的三十年,是勤勤恳恳辛劳的三十年,是不断充电不断进步的三十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没有什么丰功伟绩。我三十年来都在做一名人民教师应做的事情。”
这是我的肺腑之言,也是我对年轻教师的一点经验之谈。相比过去,被称为资讯时代的今天,对于想通过“充电”实现梦想的年轻人,这是得天独厚的条件。我相信,只要我们锐意进取,不懈追求,我们能够无愧于我们神圣的职业。
责任编辑蒙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