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都追求快乐,而且,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在把快乐当作国民幸福的一个指数,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将这个指数考虑进去。正如2015年的《世界幸福报告》所指:“快乐越来越被视为社会进步的一个适当的衡量和公共政策的一个目标。”那么,什么才能让人民快乐呢?哪个国家的幸福指数最高呢?
“世界上近乎完美的国家”
丹麦,一个天寒地冻、欠缺天然资源的小国,居然创造出全球独见的富裕与快乐。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公布的2015年《全球幸福报告》显示,全球最幸福国家前三名是瑞士、冰岛和丹麦。在2015年《全球幸福报告》中,研究人员按预期健康寿命、社会支持度、人均GDP、国家中儿童的幸福指数、社会资本、民间经济、腐败程度以及个人幸福等因素对世界各国进行排位。瑞士排名全球第一,丹麦排名第三。此前的调查显示,丹麦在“全球最幸福的国家和地区”中一直名列前茅。2014年,丹麦排名第一,2015年降至第三。不过被幸福包围着的丹麦人,或许无暇顾及名次的小滑落。
丹麦之所以能被评为世界最幸福的国家,是因为其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国民的物质和心理需求。在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编制的《更佳生活指数》进行对比之后发现,最幸福的国家都是那些建立了更强大的社会纽带、管理得更好的社区以及一种强烈的团体意识的国家。丹麦是一个带有浓厚社会主义色彩的国家,贫富差距相当小,拥有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国民享受极高的生活品质。
典型的“三高国家”
丹麦是典型的“三高国家”——高收入、高税收、高福利。丹麦的福利体制属于典型的“北欧模式”。丹麦人工资很高,略高于美国和日本,是中国香港的近两倍,是中国台湾的三倍。以2015年为例,丹麦人均月收入为人民币27806元,全球排名第8,同期人均收入美国24921元,中国香港15366元,中国台湾8889元,新加坡15828元,韩国9574元。丹麦的福利建设起步早,覆盖面广,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根据OECD统计,丹麦的社会福利占政府支出高达29%,各部门教育支出近GDP的7%。丹麦优越的福利政策建立在高税收的基础之上,近些年来所得税率高达50%-70%,几乎所有的社会福利都来自直接或间接的税收。这些税收被大举应用在社会福利与教育上,有效地缩小了国民的收入差距。据丹麦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国家税收约72%用以支持各项福利建设,包括政府养老金、老弱公民补助、失业救济、教育科研及医疗保健等。即使在当前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丹麦政府也出台新的政策,比如适当降低个人所得税,保证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促进消费。
“为何丹麦人民愿意缴高额税款?为何高收入者不想办法逃税避税呢?”我的疑问在哥本哈根机场执行长尼尔斯那里获得了答案。听到我的问题后,他哈哈大笑:“缴税是一种责任。我也算是一个很有钱的人了,但我愿意缴税,因为我不想在路上看到穷人。”“这里,有钱人乐意缴税,帮助能力差的人。”
丹麦是工作与生活平衡度最佳的国家,只有百分之二的就业者称工作时间太长,其在环境质量、公民教育和技能培训、就业和工资、收入和财富以及个人安全方面的得分也高于平均值。
在丹麦这个国度,弱势群体与富人同样受尊重。养老保险制度是丹麦福利政策的核心,其宗旨是让所有丹麦公民在退休后生活有保障。丹麦公民年满65岁即开始领取政府养老金。按照这个国家最新公布的养老金计算标准,最低的基本养老金税前每月为5552克朗(约合5291元人民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如婚姻、退休前的工作等状况的不同而有所浮动。如加上房屋、交通费用等方面的补助,基本养老金税前可达约1.1万克朗(约合1万元人民币)。
丹麦,生孩无忧
在丹麦,生孩无忧,升学无惧。
早在1814年,丹麦便规定七年国民义务教育,领先法、英、美这些老牌发达国家。十九世纪初,丹麦人民之父葛隆维倡导设立民众高等学校,主张教育的精神是要创造“自由而平等之人”,不但废除入学与毕业考试,也开放大门,让全民皆可入学。如今,丹麦公立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学费全免,不但如此,读书还可以领生活津贴。丹麦的儿童及青少年福利比较完善。据2011年丹麦议会通过的“家庭津贴”修正案,“家庭津贴”改为“儿童及青少年津贴”,每个0至17岁的孩子视年龄段不同,每年可获近1.7万丹麦克朗、1.35万克朗和1.06万克朗不等的津贴,年龄越大获得的津贴越少。每个家庭领取该项津贴的上限为每年3.5万克朗。18岁以上学生可以领取的生活津贴数額视学生是否居住家里而定。丹麦学校不选三好生,12岁以下学生没有成绩单,老师与家长鼓励孩子发展不同的天赋,不鼓励比较。
幸福感来自对彼此的信任
有调查显示,丹麦人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他们称自己的幸福感来自对彼此的信任。丹麦地处北欧,气候寒冷,即使国土最南端,也在中国黑龙江以北。每年一月,日照仅仅五六个小时,人们时常在零度以下出门,摸黑回家。
然而,纵使天气恶劣,丹麦父母却淡定地暴露孩子于户外。有一个很特殊的街景在丹麦随处可见:明明很冷,在哥本哈根街头,母亲却把内载婴儿的娃娃车丢在路旁,而自己跑进店里购物或喝咖啡。她们不怕小孩冻着?原来,她们是在刻意锻炼孩子的体魄。不过,这一情景也传递出这个国家的一种社会状态:人们不怕小孩被偷,不怕被绑票,因为在这里,社会的互信度很高。丹麦奥胡斯大学教授克里斯蒂安·比约斯科夫认为,丹麦人有相互信任的传统,并一代代传承下来。他说:“丹麦人的信任传统也许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维京人生活的时代。”比约斯科夫还指出,有调查显示,十九世纪移民美国的北欧人的后代是当今美国最值得信任的人。
在丹麦第二大城市奥胡斯街边,一个鲜花摊顾客纷至沓来,却看不到摊主,买花人选中花,把钱按标价放到旁边的空花盆里。“像这种无人售货,只有诚信社会才能维持下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菲舍尔说,“良好的诚信度不单是司法体系和教育机制运行良好的标志,更是发展经济和增强竞争力的无形财富。丹麦人相互信任的传统能带来经济效益。”由于彼此信任,丹麦人从事贸易活动时甚至不需要合同,从而节省了订立合同的时间以及制定和执行合同的开销费用。鉴于传统上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水平的国民生产总值仅看重物质财富的数量,经合组织开始致力于把国民幸福指数这种无形财富纳入衡量社会财富的指标。 人们常常以为,丹麦是一个冰雪世界的童话王国,实际上,丹麦非常宜居,与同纬度的俄罗斯相比,这里的气候大相径庭。丹麦的左边是大西洋,右边是波罗的海,温带海洋性气候相当宜人。在丹麦,夏天最高温度不超过摄氏25度,冬天平均温度也在摄氏0度以上。由于受到大西洋吹来的西南风影响,丹麦气候冬暖夏凉,最热的七月平均气温不过摄氏15度至17度。从自然环境、城市建设、居民素质、气候地理等一系列综合因素考虑,哥本哈根曾被联合国人居署选为“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并给予“最佳设计城市”的评价。
最有权力的人和最没有权力的人差距很小
丹麦外交官克拉夫斯·霍尔姆说:“外界不了解丹麦人为什么这么幸福,因为他们不了解丹麦人独特的价值观。”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丹麦人常常会满足于生活中一个个简单的“小幸福”:在夏日的午后,丹麦人三五成群去港湾游泳,然后躺在阳光照射的草坪上,把自己暴露在紫外线照射之下。在丹麦人看来这是件乐事,而其他地方的人很可能会觉得户外暴晒有损健康。一个丹麦人在雨中顶风骑自行车冒雨前行,只是为了应对全球变暖,但对于有些国家的人,可能会好奇地问:“傻瓜!他为什么要顶着大雨这样做?”
在丹麦,职业没有贵贱之分。当农夫也好,当工匠也妥,这就是丹麦人认可的价值體系。丹麦副总理曾是农校出身,部长中不乏高中毕业生,但通过终身学习,他们同样可以治国。就连丹麦女王也十分低调,甚至自己上超市买东西。在皇家哥本哈根瓷器厂,我们看到,110位工匠及24位与职业学校合作的学徒,一起一丝不苟地拿着彩笔,聚精会神地正在涂油彩。皇家哥本哈根瓷器厂的艺术指导索伦·尼尔森说:“很多来这里的人厌倦读书,但他们有很棒的艺术天分,这是最重要的。你可能不知道,他们在学校的成绩一度很差,分数少得可怜。”
因为职业平等,在校园里,孩子们已经有机会了解各行各业,从而使得因为“入错行”而不快乐的人大大减少。
世人向往的“大同世界”竟在这茫茫雪原的国度里实现了。这是多么不可思议!丹麦的福利政策面向全体公民,不分阶层和经济状况,真正做到了“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病有所医。”丹麦良好的社会秩序、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独特的价值追求,福利政策的普遍性和完整性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
“世界上近乎完美的国家”
丹麦,一个天寒地冻、欠缺天然资源的小国,居然创造出全球独见的富裕与快乐。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公布的2015年《全球幸福报告》显示,全球最幸福国家前三名是瑞士、冰岛和丹麦。在2015年《全球幸福报告》中,研究人员按预期健康寿命、社会支持度、人均GDP、国家中儿童的幸福指数、社会资本、民间经济、腐败程度以及个人幸福等因素对世界各国进行排位。瑞士排名全球第一,丹麦排名第三。此前的调查显示,丹麦在“全球最幸福的国家和地区”中一直名列前茅。2014年,丹麦排名第一,2015年降至第三。不过被幸福包围着的丹麦人,或许无暇顾及名次的小滑落。
丹麦之所以能被评为世界最幸福的国家,是因为其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国民的物质和心理需求。在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编制的《更佳生活指数》进行对比之后发现,最幸福的国家都是那些建立了更强大的社会纽带、管理得更好的社区以及一种强烈的团体意识的国家。丹麦是一个带有浓厚社会主义色彩的国家,贫富差距相当小,拥有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国民享受极高的生活品质。
典型的“三高国家”
丹麦是典型的“三高国家”——高收入、高税收、高福利。丹麦的福利体制属于典型的“北欧模式”。丹麦人工资很高,略高于美国和日本,是中国香港的近两倍,是中国台湾的三倍。以2015年为例,丹麦人均月收入为人民币27806元,全球排名第8,同期人均收入美国24921元,中国香港15366元,中国台湾8889元,新加坡15828元,韩国9574元。丹麦的福利建设起步早,覆盖面广,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根据OECD统计,丹麦的社会福利占政府支出高达29%,各部门教育支出近GDP的7%。丹麦优越的福利政策建立在高税收的基础之上,近些年来所得税率高达50%-70%,几乎所有的社会福利都来自直接或间接的税收。这些税收被大举应用在社会福利与教育上,有效地缩小了国民的收入差距。据丹麦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国家税收约72%用以支持各项福利建设,包括政府养老金、老弱公民补助、失业救济、教育科研及医疗保健等。即使在当前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丹麦政府也出台新的政策,比如适当降低个人所得税,保证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促进消费。
“为何丹麦人民愿意缴高额税款?为何高收入者不想办法逃税避税呢?”我的疑问在哥本哈根机场执行长尼尔斯那里获得了答案。听到我的问题后,他哈哈大笑:“缴税是一种责任。我也算是一个很有钱的人了,但我愿意缴税,因为我不想在路上看到穷人。”“这里,有钱人乐意缴税,帮助能力差的人。”
丹麦是工作与生活平衡度最佳的国家,只有百分之二的就业者称工作时间太长,其在环境质量、公民教育和技能培训、就业和工资、收入和财富以及个人安全方面的得分也高于平均值。
在丹麦这个国度,弱势群体与富人同样受尊重。养老保险制度是丹麦福利政策的核心,其宗旨是让所有丹麦公民在退休后生活有保障。丹麦公民年满65岁即开始领取政府养老金。按照这个国家最新公布的养老金计算标准,最低的基本养老金税前每月为5552克朗(约合5291元人民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如婚姻、退休前的工作等状况的不同而有所浮动。如加上房屋、交通费用等方面的补助,基本养老金税前可达约1.1万克朗(约合1万元人民币)。
丹麦,生孩无忧
在丹麦,生孩无忧,升学无惧。
早在1814年,丹麦便规定七年国民义务教育,领先法、英、美这些老牌发达国家。十九世纪初,丹麦人民之父葛隆维倡导设立民众高等学校,主张教育的精神是要创造“自由而平等之人”,不但废除入学与毕业考试,也开放大门,让全民皆可入学。如今,丹麦公立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学费全免,不但如此,读书还可以领生活津贴。丹麦的儿童及青少年福利比较完善。据2011年丹麦议会通过的“家庭津贴”修正案,“家庭津贴”改为“儿童及青少年津贴”,每个0至17岁的孩子视年龄段不同,每年可获近1.7万丹麦克朗、1.35万克朗和1.06万克朗不等的津贴,年龄越大获得的津贴越少。每个家庭领取该项津贴的上限为每年3.5万克朗。18岁以上学生可以领取的生活津贴数額视学生是否居住家里而定。丹麦学校不选三好生,12岁以下学生没有成绩单,老师与家长鼓励孩子发展不同的天赋,不鼓励比较。
幸福感来自对彼此的信任
有调查显示,丹麦人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他们称自己的幸福感来自对彼此的信任。丹麦地处北欧,气候寒冷,即使国土最南端,也在中国黑龙江以北。每年一月,日照仅仅五六个小时,人们时常在零度以下出门,摸黑回家。
然而,纵使天气恶劣,丹麦父母却淡定地暴露孩子于户外。有一个很特殊的街景在丹麦随处可见:明明很冷,在哥本哈根街头,母亲却把内载婴儿的娃娃车丢在路旁,而自己跑进店里购物或喝咖啡。她们不怕小孩冻着?原来,她们是在刻意锻炼孩子的体魄。不过,这一情景也传递出这个国家的一种社会状态:人们不怕小孩被偷,不怕被绑票,因为在这里,社会的互信度很高。丹麦奥胡斯大学教授克里斯蒂安·比约斯科夫认为,丹麦人有相互信任的传统,并一代代传承下来。他说:“丹麦人的信任传统也许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维京人生活的时代。”比约斯科夫还指出,有调查显示,十九世纪移民美国的北欧人的后代是当今美国最值得信任的人。
在丹麦第二大城市奥胡斯街边,一个鲜花摊顾客纷至沓来,却看不到摊主,买花人选中花,把钱按标价放到旁边的空花盆里。“像这种无人售货,只有诚信社会才能维持下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菲舍尔说,“良好的诚信度不单是司法体系和教育机制运行良好的标志,更是发展经济和增强竞争力的无形财富。丹麦人相互信任的传统能带来经济效益。”由于彼此信任,丹麦人从事贸易活动时甚至不需要合同,从而节省了订立合同的时间以及制定和执行合同的开销费用。鉴于传统上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水平的国民生产总值仅看重物质财富的数量,经合组织开始致力于把国民幸福指数这种无形财富纳入衡量社会财富的指标。 人们常常以为,丹麦是一个冰雪世界的童话王国,实际上,丹麦非常宜居,与同纬度的俄罗斯相比,这里的气候大相径庭。丹麦的左边是大西洋,右边是波罗的海,温带海洋性气候相当宜人。在丹麦,夏天最高温度不超过摄氏25度,冬天平均温度也在摄氏0度以上。由于受到大西洋吹来的西南风影响,丹麦气候冬暖夏凉,最热的七月平均气温不过摄氏15度至17度。从自然环境、城市建设、居民素质、气候地理等一系列综合因素考虑,哥本哈根曾被联合国人居署选为“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并给予“最佳设计城市”的评价。
最有权力的人和最没有权力的人差距很小
丹麦外交官克拉夫斯·霍尔姆说:“外界不了解丹麦人为什么这么幸福,因为他们不了解丹麦人独特的价值观。”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丹麦人常常会满足于生活中一个个简单的“小幸福”:在夏日的午后,丹麦人三五成群去港湾游泳,然后躺在阳光照射的草坪上,把自己暴露在紫外线照射之下。在丹麦人看来这是件乐事,而其他地方的人很可能会觉得户外暴晒有损健康。一个丹麦人在雨中顶风骑自行车冒雨前行,只是为了应对全球变暖,但对于有些国家的人,可能会好奇地问:“傻瓜!他为什么要顶着大雨这样做?”
在丹麦,职业没有贵贱之分。当农夫也好,当工匠也妥,这就是丹麦人认可的价值體系。丹麦副总理曾是农校出身,部长中不乏高中毕业生,但通过终身学习,他们同样可以治国。就连丹麦女王也十分低调,甚至自己上超市买东西。在皇家哥本哈根瓷器厂,我们看到,110位工匠及24位与职业学校合作的学徒,一起一丝不苟地拿着彩笔,聚精会神地正在涂油彩。皇家哥本哈根瓷器厂的艺术指导索伦·尼尔森说:“很多来这里的人厌倦读书,但他们有很棒的艺术天分,这是最重要的。你可能不知道,他们在学校的成绩一度很差,分数少得可怜。”
因为职业平等,在校园里,孩子们已经有机会了解各行各业,从而使得因为“入错行”而不快乐的人大大减少。
世人向往的“大同世界”竟在这茫茫雪原的国度里实现了。这是多么不可思议!丹麦的福利政策面向全体公民,不分阶层和经济状况,真正做到了“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病有所医。”丹麦良好的社会秩序、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独特的价值追求,福利政策的普遍性和完整性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