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ont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的质与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实力,这也对我国高等院校培养新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在进行全面建设与探索过程当中,就需要将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师与学生中进行充分的应用。本文主要在教师个人工作激励以及工作环境创造、学生班级管理、学习积极性激发以及个人心理素质方面来探讨心理学在高等院校教育中的作用。
  一 心理学理论在高等院校教师中的应用
  (一)“需要理论”对高等教师进行激励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七个等级,而在高校教师需要上就要依据其层次上与规律上的不同来运用不同的手段来加以满足,并且结合高校教师培养目标,从而最终实现对高校教师的培养。教师作为社会成员组成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需要上有着比较明显的职业化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物质需求
  当前我国大部分教师对于物质普遍没有太高的需求,相应的如果教师基本物质需求没有满足,就会直接影响教师工作与研究的积极性。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不断进步,对高校教师物质需要的改善以及充分满足也显得越来越迫切,这也是国内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 稳定发展需求
  高校教师在教育与培养学生之前,首先必须要不断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水平与个人素质。在当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形势下,教师不断地学习新的文化知识,提升知识容量,努力进行专业科研,是当前高等院校教师最明显的职业特点。所以,为高等院校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学习环境以及研究环境是十分必要的,这也为教师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同时也是能够促进教师健康发展的良好基础。
  3 自尊的需求
  教师在社会发展中,自身形象以及社会地位是需要人们以及高校管理者充分尊重的。如果对教师合理工作范围内过多的干涉或者对教师个人成绩给予不合理或者不公平的评价,这些行为都很容易挫伤教师的自尊,从而直接降低教师工作积极性,甚至会使得教师受到极大的心理伤害。因此,对于高校教师个人自尊的充分尊重是保障高校教师顺利开展工作以及教师群体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公平理论”为高校教师创造和谐心理发展环境
  “公平理论”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并且创立的。亚当斯认为人从事某种工作的动机不仅仅是受到薪酬的影响,同时也受到薪酬价值的影响。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投入与产出是否均等,如果两者均等或者大致相等,那么人们就会感到公平;反之,则会产生不公平的感受。因此,个体在工作上是否具有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取决于社会对其的影响程度的,也就是说,人们不仅仅在乎回报,更多的是在乎对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价值有多少。公平可以使人在工作时产生一种自我激励的作用,而不公平则会降低工作积极性,阻碍个人在工作上的创造性发挥。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教学人才,尤其是专业的优秀教学人才频现人才流失问题,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分配不公平的问题,从而使得很多教师产生不公平的感受。公平理论在高校教师中的充分运用,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能够有效缓解或者消除教师在各方面上的不公平的感受,从而避免对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伤害。除此之外,公平理论在高校教师中的应用还体现在创设和谐的教师心理发展环境。这也就要求社会各界以及高校管理者要对教师群体以及教学做到充分的尊重,从而对教师地位以及社会发展的贡献做出充分的肯定,进而有效改变分配不公平的局面。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在教师评价以及绩效考核和激励措施制定上充分运用公平理论,都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 心理学理论在高校学生中的应用
  (一)社会心理动力机制对班级管理的应用
  学生日常管理、班级管理目标以及班级管理规范等内容共同形成班级管理内在动力体系。在班级管理内在动力体系当中,学生往往会有出众表现或者服从管理表现等现象,例如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等。服从管理规范都是在集体压力下所产生的一种现象,这是个体充分融合集体或者避免被集体排斥的一种妥协,而并不是个体所自愿做出的行为与态度上的改变。所以在高校班级管理中运用社会心理动力机制不但能够充分实现这种效果,并且在运用榜样的示范手段以后,能够使得学生能够对榜样进行模仿,进而实现良好的从众效果,最终提升班级管理整体质量。所以,对自身举止的规范以及对榜样的模仿,都是能够有效促进高校学生产生认同的良好方法。对于高等院校学生来讲,模仿不仅仅是在对社会认识基础上产生的,同时也是学生对自我以及集体的正确认识基础上产生的,进而从模仿向认同转变,这包括在认知与情感上的认同,这有利于学生在个人学习、成长以及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发展与进步。因此,高等院校在学生班级管理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上应当注意对学生正确行为的鼓励和引导,从而使得形成正确且完整的个人品行。
  (二)群体理论在高校学生中的应用
  高等院校是学生学习高级文化知识以及形成自我价值观的重要场所。高等院校学生中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之间区别在于非正式学生群体具有自发产生,且都是以感情为基础,并且有着较强的群体意识和信息传递途径,并且还有很强的排他性。
  加强对非正式学生群体的教育与管理是当前高等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这对高校和社会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而且还能够使得高校在推行素质教育以及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上都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群体理论应用上,国内多个知名高等院校合理利用非正式学生群体在学生服务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还对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类型以及其中心任务和管理上进行改革和指导,从而使得非正式学生群体能够对正式学生群体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促进和融合作用。
  (三)应用激励理论在高等院校学生中的应用
  个体需求通常具有不同的层次,需求越高,其产生的动机也就相对越强烈。需求根据来源可以分为主观需求与客观需求两方面。主观需求是产生动机的主要因素;客观需求则是促进动机形成的外部因素。主观需求主要是在学生的较低层次需求上,主要表现在学生单纯为了一纸文凭而学习,学习上采取消极态度等。目标作为刺激的一个类型,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诱因。适当的目标能够有效地激发个体产生一定的动机,进而确定行为实施的方向,这体现出目标是具有一定激励效果的。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学习知识水平与个人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上的全面健康发展,这些内容的实现主要就体现在学校课程规划以及教学内容制定上。   对学生学习上的监督管理以及错误行为的适当指导是实现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教育教学中,应当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原则,对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多加关心,从而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将学生放在高校教育的中心位置,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心理发展,从而在学生学习能力与个人成长上给予有效的指导与正确的引导,进而适当的对学生进行激励与帮助,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四)在高等院校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上的应用
  在当前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当中,高等院校学生面临着多个现实性的问题,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的。高等院校还应当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出发,通过运用多种手段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强烈成功动机、适当调整自身情绪以及适应环境的各项能力,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心理良好素质的实现。心理学理论在当前心理素质培养上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 改善高等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法。一是改善新生入学的一次性的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组织开展定期的对新生的心理素质的调查与咨询活动;二是改善被动接受大学生心理问题咨询,经常性的开展和主动地关怀高等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课程。
  2 改善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中单纯追求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的情况,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学生生活质量的改善,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活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对生活意义有正确的认知和追求。所以,对于当前高等院校来讲,倡导对学生的生活教育,提升学生的生活追求与质量,并且定期组织开展对大学生的生活教育活动,从而有机的将大学生活与大学教育进行统一结合。
  3 应当加强对心理学理论在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的运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当代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就是对创新心理以及创新方法的培养,学生能否对所学知识与接收的信息进行理解和重新梳理,变成自身所需要的知识的能力,是当前判断大学生是否具有创造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就要充分运用心理学理论,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从而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 结语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占据了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地,对于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心理健康知识的讲授也是当前我国在大学生教育以及创新能力上的重点内容,有效的组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个人成长规划等方面的合理运用心理学理论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管理者、教育实施者以及心理学研究者面临的重要使命。总之,心理学在高等院校教师与学生中的运用不但可以全面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实力,而且创新力作为心理学研究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对象,对于推动我国其他领域发展以及民族整体的创新能力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琳.融入心理学知识促进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创新
   [J].中国国情国力,2010(01).
  [2]张燕.积极心理学: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拓展新视
   角[J].学习月刊,2010(02).
  [3]董鹏中.浅谈教育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06).
  [4]张艳,李晓虹.浅析心理学方法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
   运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01).
  [5]夏昱,凌慧义.关于加强高校辅导员心理学理论培养的
   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7(03).
其他文献
[摘 要] 社会实践研修对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鲜活的素材,帮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升综合素质,有助于中央听到第一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真实声音,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长远发展。  [关键词] 社会实践研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6-0054-02  一
期刊
[摘 要] 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简称青教赛)是国内最高水平的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着眼于传道、授业、解惑,教学竞赛以加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和能力训练为着力点,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关键词] 教学竞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6-005
期刊
[摘 要]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与学生应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师生共同发展进步。研讨式教学范式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态,体现了全新的现代教育理念,对克服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范式“重统一、轻个性、重书本、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重灌输、轻启发、重传授、轻方法”的倾向,对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
期刊
近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2014年“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评价排名报告,对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就业报告的内容完备性、公信力及信息公开化等做出评价。报告显示,部属高校年报综合平均得分为60.2分,其中40所大学的就业年报总分达到60分,合格率刚刚过半。国内顶尖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均未达到及格分数,位列55名、58名和69名。(2月11日《中国青年报》)  就业质量是衡量高校教育水平的
期刊
河南理工大学作为我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从1909年建校伊始,就高度重视从自身办学优势、特色和服务面向出发,积极融入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来,形成了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良办学传统。近年来,河南理工大学根据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专业与平台优势,全面深化协同创新改革,着力抓好特色智库建设,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
期刊
[摘 要] 当今,世界各国越发注重美学教育对人的综合素养培养的推动作用,在中国普通高等教育进程中美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发展,但是基于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长期占主导地位,没有足够重视美学教育和大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关联性,更对美学教育存在误区致使美学教育在大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中弱化了,最终使当代大学生美学教育陷入困境并阻碍了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 美学教育;大学生;综合素质;举措  
期刊
[摘 要] 我国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始终坚持站在专业化的角度进行推广,专业书目以及人员推广,造成阅读推广服务工作永远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对于读者阅读倾向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进而阅读推广服务的效果不是很好。因此,我们必须要转变思想改进方向,把阅读推广的核心放到读者对于作品的描述和读者们阅读经验的探讨与分析,经过组织阅读推广活动,让阅读推广服务工作更加走近读者。  [关键词] 阅读推广;图书馆服务;对
期刊
[摘 要] 构建高师教育学科公共课程的“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有助于打破教育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全通道式沟通型课堂,对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改革传统考核评价方式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育学科;高师;公共课程;课堂学习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G65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6-00-03  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期刊
在当代,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梦的设想,这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深刻把握,是对人民群众社会期待的真切回应,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但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夯实中国梦的文化根基,而文化的根基,必将通过文化传承在大学教育中得以实现。  今天的中国,在物质世界中享有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但人们的精神世界正面临严重的危机,且社会正在为此而付出惨痛的代价。因此,人们的精神世界亟需文化的滋养,
期刊
湖南女子学院外语系2014届专科毕业生164名,本科毕业生236名,共计400名毕业生。其中20名同学考上国内外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1名同学考上新疆选调生,1名考上公务员,2名考上村官,1名考上南航空姐,4名进了银行系统,2名同学创业,其余还有一部分做了培训机构或公民办中小学校的英语教师,有一部分进了外贸公司。就业率为73.4%。  一 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 就业质量不高,尤其是签约率不高  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