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数字媒体技能课程教学中对于未来职场的岗位需求、软件运用、职业素养关注太少。基于选修课教学实践,将数字媒体的常规课程进行延伸,引入当下流行的UI设计师的岗位,将工作技能及职业素养渗透选修课教学中,可以实现学生角色岗位化、教学实施职场化、教学评价多元化。选修课的实施对于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自主创新、责任感、沟通合作等综合素养,有明显成效。
【关键词】UI设计 职业渗透 数字媒体 选修课
【中图分類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2-0036-02
随着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等设备的普及,UI设计师的需求开始被激活。但是,中职数媒专业人才培养相对滞后,UI设计还未纳入中职课程体系中。中职数字媒体传统教学往往始终围绕教科书案例及考纲进行教学。单纯学习相关专业软件,无法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局限于案例灌输,积极性不高。
中职选择性课程改革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人才的多元化,要求打造符合当下岗位需求,弥补常规教学中的不足。在学生自主选修条件下,对原有课程进行相应的修改与延伸是必要的。对数字媒体专业所对应的一些热门岗位进行渗透,可以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积极面对未来职场。
一、选修课改革实践
将UI设计师岗位渗透于中职数字媒体选修课中,将真实的UI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初步了解UI设计师岗位技术与流程,可以通过真实案例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学生角色岗位化
UI设计师是一个独特的岗位。在产品团队前期就加入项目的规划,涉及产品的内容、客户定位等诸多问题,工作内容繁杂,对学生的质素要求较高。根据常规岗位的流程,根据岗位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分别担任分析员、设计员、测试员等角色。学生的角色和具体分工如下。
负责人:统筹工作安排,监督协调各个细分岗位的进度,对整个团队的工作方向掌舵。
分析员:分析用户需求、用户交互场景、竞争产品等。以设计音乐播放UI为例,分析员要对用户群体的需求分析,了解用户需要的歌曲信息、播放空间、操作按钮等基本信息及功能交互。
设计员:作为选修课的技能核心,设计员要求每一位学生都需要担任,完成所需工作量。设计的四个要素为交互对象、数据对象、事件(交互事件和异常)、动作。以音乐播放器的具体一首歌UI为基本任务要求,需要设计风格、界面的框架等,提高创新意识,提出2-3个可能出现的异常进行相应设计,锻炼观察预见能力。
测试员:负责对产品进行功能性对照,对实用性内部进行测试,是否和需求分析一致。这一职位可以锻炼学生积极探索、遇事耐心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甚至可以提出可行建议,能够同测试涉及到的人员进行沟通,为后期改进铺路。
负责人、分析员、设计员、测试员分属不同岗位,但同归属于UI设计师的职责范围。不同角色可以通过团队间的合作,锻炼个人业务能力,提升综合素养,又将整个项目高效运作水平。
2.教学内容和实施过程职场化
根据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该课程采用UI设计选修课的校本教材。教材内容如下:UI概述、图标设计(功能图标、线性图标、扁平化图标)、设计组件、UI尺寸规范、导航布局、界面设计等项目模块。这些内容根据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递进式教学实施,每一个项目的教学,均采用专业知识与技能相结合,强调职业性与实践性。教学内容和过程设计以核心技能和素养贯穿为导向,实现职场化的真实再现。
教学过程设计具体分为5个环节。
环节1:团队交流引主题。教师将音乐播放器界面和优秀UI上传于教学平台,通过优秀作品及经典商业案例的赏析,激发学生兴趣。学生通过数量的积累,团队交流后确定主题,进行相应分工。分析员分析用户需求,分析竞争产品案例。
环节2:头脑风暴多创意。课上,进行交流成果讨论会,负责人将相应的主题确定,任务结构,分工状况进行汇报分析,对分析员的成果进行展示,对可能会发生的问题进行预见与提出策略。教师根据自身专业能力,提出指导意见,为课堂的岗位实施铺垫基石。
环节3:个人团队齐发力。根据汇报后的调整,学生对所分配到的任务进行执行,在上一环节,分析员的工作任务完成。设计员需要对产品进行设计制作,提示设计规范。例如,图像放大轮廓虚化是很多设计初期会犯的错误。为了防止图像轮廓发虚,在Photoshop常规选项中勾选“将矢量与变化和像素网格对齐”,绘制的时候形状就会自动对齐像素网格,不会形成发虚的像素。为了让界面设计保持清晰的信息层次和协调的排版布局,对各个板块也需要进行严格规范。再如,为了让制作出来的音乐播放器界面个性化,要求每个学生对进行刻画细节,让细节显得有独特性和设计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设计美感。学生可以从背景、状态栏、功能图标、排版布局等小细节处发挥创造力,让每个人的作品有各自的个性色彩。而没有思路的学生可对提供的样稿进行临摹,样稿呈现体现扁平化轻简风格。
测试员对产品进行功能性对照。负责人作为项目的掌舵人,除了完成个人所需工作,还需时刻跟踪团队的进度,统筹劳动力,优化资源配置。
环节4:实践探索更优化。测试员在移动端PS Play中同步测试、即时分享,设计员根据测试反馈,对UI进行修改优化。设计制作完音乐播放器界面,测试员利用手机App“PS Play”进行测试设计。在手机上直接测试界面设计是否符合使用规律、美学规律。组件交流,根据测试员反馈,设计员可在电脑PS软件上进行修改,同步测试。通过移动端对设计界面可视化呈现,进一步加强教学与职场和生活的联系。
环节5:市场表现来评定。根据UI设计师的岗位能力要求,将设计的作品在威客网中进行投标竞选,将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体产品,将产品与市场实际想融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产品在市场中经历风雨。 以音乐播放器界面为例,学生大致确定这个音乐播放器界面需要有哪些功能,以及上下级页面的关系,将思考的信息架构重组,设计出具有基本功能的草图,形成用户界面的基本外观。植入UI设计,规范设计制作标准,就可以完成一份具有可操作性的交互界面。通过课后拓展,让学生在一品威客网进行实战操作,与真正职场相衔接。
3.教学评价多元化
为了提升评价效果,多元评价方式在课程中广泛应用。该课程的多元评价面向以下三个素材。第一,作品本身。教师根据在案例中岗位负责的工作量及创作效果进行评价,主要针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第二,答辩汇报。以小组为单位,将整一个工作过程做成一个PPT展示,内容涵盖主题设定、每个成员的工作内容、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最终呈现、设计思路等汇报,将岗位渗透的效果进行提炼,抽象的综合素养呈现于课堂上,其他小组进行提问,深度交流。第三,威客网中的甲方反馈意见和评价。学生将作品直接投放于市场上,接受来自于经济市场的直接考验,更加现实看到自己作品的定位。
三、成效与反思
通过选修课的实践,学生在职业渗透过程中亲自参与设计音乐播放器的UI设计全过程。学生更加了解了职业規范,对职业的内容及流程有个定位。在移动端进行实时同步监测也让学习评价更加直观。通过参与投标活动及客户沟通,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学生学习积极性被有效激发,自主学习的意愿增强。学生参与真实案例的孵化,与市场零距离接触,提高商业意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自身综合素养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在逐步向职业人角色转换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植入UI设计师职业概念,夯实Photoshop软件基础等教学要求。以音乐播放器的UI设计为载体,通过讲解UI设计中的设计规范,提高了通过教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教学与岗位就业“零距离”对接,有效地提升了教学素养。
改革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需要继续探索之处。由于选修课开设均为高一年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综合素养等相对比较薄弱,在进行案例孵化过程中,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指导与沟通,最终能实现价值的产品较少,输入的努力与输出的成果相对不成比例。该课程对教师专业及教学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职业渗透、职业素养是一个相对主观的概念,职业渗透到什么程度,职业素养培养到什么样的高度,这些度的把握也是在改革探索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沈弘.“互联网+”时代下的高职UI课程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6):271-272.
[2]田海.零基础学UI[M].成都:电子科技出版社,2016.
【关键词】UI设计 职业渗透 数字媒体 选修课
【中图分類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2-0036-02
随着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等设备的普及,UI设计师的需求开始被激活。但是,中职数媒专业人才培养相对滞后,UI设计还未纳入中职课程体系中。中职数字媒体传统教学往往始终围绕教科书案例及考纲进行教学。单纯学习相关专业软件,无法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局限于案例灌输,积极性不高。
中职选择性课程改革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人才的多元化,要求打造符合当下岗位需求,弥补常规教学中的不足。在学生自主选修条件下,对原有课程进行相应的修改与延伸是必要的。对数字媒体专业所对应的一些热门岗位进行渗透,可以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积极面对未来职场。
一、选修课改革实践
将UI设计师岗位渗透于中职数字媒体选修课中,将真实的UI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初步了解UI设计师岗位技术与流程,可以通过真实案例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学生角色岗位化
UI设计师是一个独特的岗位。在产品团队前期就加入项目的规划,涉及产品的内容、客户定位等诸多问题,工作内容繁杂,对学生的质素要求较高。根据常规岗位的流程,根据岗位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分别担任分析员、设计员、测试员等角色。学生的角色和具体分工如下。
负责人:统筹工作安排,监督协调各个细分岗位的进度,对整个团队的工作方向掌舵。
分析员:分析用户需求、用户交互场景、竞争产品等。以设计音乐播放UI为例,分析员要对用户群体的需求分析,了解用户需要的歌曲信息、播放空间、操作按钮等基本信息及功能交互。
设计员:作为选修课的技能核心,设计员要求每一位学生都需要担任,完成所需工作量。设计的四个要素为交互对象、数据对象、事件(交互事件和异常)、动作。以音乐播放器的具体一首歌UI为基本任务要求,需要设计风格、界面的框架等,提高创新意识,提出2-3个可能出现的异常进行相应设计,锻炼观察预见能力。
测试员:负责对产品进行功能性对照,对实用性内部进行测试,是否和需求分析一致。这一职位可以锻炼学生积极探索、遇事耐心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甚至可以提出可行建议,能够同测试涉及到的人员进行沟通,为后期改进铺路。
负责人、分析员、设计员、测试员分属不同岗位,但同归属于UI设计师的职责范围。不同角色可以通过团队间的合作,锻炼个人业务能力,提升综合素养,又将整个项目高效运作水平。
2.教学内容和实施过程职场化
根据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该课程采用UI设计选修课的校本教材。教材内容如下:UI概述、图标设计(功能图标、线性图标、扁平化图标)、设计组件、UI尺寸规范、导航布局、界面设计等项目模块。这些内容根据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递进式教学实施,每一个项目的教学,均采用专业知识与技能相结合,强调职业性与实践性。教学内容和过程设计以核心技能和素养贯穿为导向,实现职场化的真实再现。
教学过程设计具体分为5个环节。
环节1:团队交流引主题。教师将音乐播放器界面和优秀UI上传于教学平台,通过优秀作品及经典商业案例的赏析,激发学生兴趣。学生通过数量的积累,团队交流后确定主题,进行相应分工。分析员分析用户需求,分析竞争产品案例。
环节2:头脑风暴多创意。课上,进行交流成果讨论会,负责人将相应的主题确定,任务结构,分工状况进行汇报分析,对分析员的成果进行展示,对可能会发生的问题进行预见与提出策略。教师根据自身专业能力,提出指导意见,为课堂的岗位实施铺垫基石。
环节3:个人团队齐发力。根据汇报后的调整,学生对所分配到的任务进行执行,在上一环节,分析员的工作任务完成。设计员需要对产品进行设计制作,提示设计规范。例如,图像放大轮廓虚化是很多设计初期会犯的错误。为了防止图像轮廓发虚,在Photoshop常规选项中勾选“将矢量与变化和像素网格对齐”,绘制的时候形状就会自动对齐像素网格,不会形成发虚的像素。为了让界面设计保持清晰的信息层次和协调的排版布局,对各个板块也需要进行严格规范。再如,为了让制作出来的音乐播放器界面个性化,要求每个学生对进行刻画细节,让细节显得有独特性和设计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设计美感。学生可以从背景、状态栏、功能图标、排版布局等小细节处发挥创造力,让每个人的作品有各自的个性色彩。而没有思路的学生可对提供的样稿进行临摹,样稿呈现体现扁平化轻简风格。
测试员对产品进行功能性对照。负责人作为项目的掌舵人,除了完成个人所需工作,还需时刻跟踪团队的进度,统筹劳动力,优化资源配置。
环节4:实践探索更优化。测试员在移动端PS Play中同步测试、即时分享,设计员根据测试反馈,对UI进行修改优化。设计制作完音乐播放器界面,测试员利用手机App“PS Play”进行测试设计。在手机上直接测试界面设计是否符合使用规律、美学规律。组件交流,根据测试员反馈,设计员可在电脑PS软件上进行修改,同步测试。通过移动端对设计界面可视化呈现,进一步加强教学与职场和生活的联系。
环节5:市场表现来评定。根据UI设计师的岗位能力要求,将设计的作品在威客网中进行投标竞选,将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体产品,将产品与市场实际想融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产品在市场中经历风雨。 以音乐播放器界面为例,学生大致确定这个音乐播放器界面需要有哪些功能,以及上下级页面的关系,将思考的信息架构重组,设计出具有基本功能的草图,形成用户界面的基本外观。植入UI设计,规范设计制作标准,就可以完成一份具有可操作性的交互界面。通过课后拓展,让学生在一品威客网进行实战操作,与真正职场相衔接。
3.教学评价多元化
为了提升评价效果,多元评价方式在课程中广泛应用。该课程的多元评价面向以下三个素材。第一,作品本身。教师根据在案例中岗位负责的工作量及创作效果进行评价,主要针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第二,答辩汇报。以小组为单位,将整一个工作过程做成一个PPT展示,内容涵盖主题设定、每个成员的工作内容、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最终呈现、设计思路等汇报,将岗位渗透的效果进行提炼,抽象的综合素养呈现于课堂上,其他小组进行提问,深度交流。第三,威客网中的甲方反馈意见和评价。学生将作品直接投放于市场上,接受来自于经济市场的直接考验,更加现实看到自己作品的定位。
三、成效与反思
通过选修课的实践,学生在职业渗透过程中亲自参与设计音乐播放器的UI设计全过程。学生更加了解了职业規范,对职业的内容及流程有个定位。在移动端进行实时同步监测也让学习评价更加直观。通过参与投标活动及客户沟通,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学生学习积极性被有效激发,自主学习的意愿增强。学生参与真实案例的孵化,与市场零距离接触,提高商业意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自身综合素养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在逐步向职业人角色转换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植入UI设计师职业概念,夯实Photoshop软件基础等教学要求。以音乐播放器的UI设计为载体,通过讲解UI设计中的设计规范,提高了通过教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教学与岗位就业“零距离”对接,有效地提升了教学素养。
改革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需要继续探索之处。由于选修课开设均为高一年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综合素养等相对比较薄弱,在进行案例孵化过程中,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指导与沟通,最终能实现价值的产品较少,输入的努力与输出的成果相对不成比例。该课程对教师专业及教学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职业渗透、职业素养是一个相对主观的概念,职业渗透到什么程度,职业素养培养到什么样的高度,这些度的把握也是在改革探索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沈弘.“互联网+”时代下的高职UI课程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6):271-272.
[2]田海.零基础学UI[M].成都:电子科技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