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性人野生型p53基因转染导致兔动脉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u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的动物模型.方法 64只雄性纯种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A组(54只)与B组(10只),A组用球囊损伤腹主动脉+高脂喂养10周,B组仅给予高脂喂养10周.于8周末将A组随机分为A1和A2两个亚组,在腹主动脉斑块形成处分别转染携带人野生型p53基因或LacZ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2周后A1(p53基因)和A2(LacZ基因)组各处死10只,观察斑块自发破裂情况.分别给予余下的兔中国斑点蝰蛇毒(CRVV)和组胺药物触发斑块破裂,然后将兔处死取出腹主动脉进行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实验开始及处死前进行血脂检查.结果 A1组转染p53阳性细胞数比其他两组明显增加(分别为32.4%±10.2%,15.8%±3.6%,16.2%±6.7%,P均<0.001),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分别为2.5%±0.8%,1.0%±0.3%,0.9%±0.4%,P均<0.01),斑块纤维帽显著变薄(P<0.05),血管平滑肌细胞减少,巨噬细胞聚集, 药物触发后有12只共20处发生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A2组中,药物触发后仅5只7处发生斑块破裂.B组未见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结论应用外源性人野生型p53基因转染动脉硬化兔可导致斑块的不稳定性,药物触发后出现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这为研究不稳定性斑块建立了可靠的动物模型。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电针"井穴"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缺血-再灌注法,并配合行为学测试确立模型.术后4天电针"中冲"、"涌泉"治疗
用自动寻纬,增加瞬间高电压和织机打第一纬运转角等办法,可有效地防止中档剑杆织机断纬、断经、手动停车等产生的停车档;扩大织物品种的适应性,提高织物质量.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90(HSP90)在门脉高压大鼠内脏高动力循环中的作用.方法20只SD大鼠制成门脉高压动物模型,10只大鼠行假手术作为对照.4周后处死动物获取肠系膜动脉.测定其对甲氧胺(MTX)和乙酰胆碱的量效曲线.然后再灌注格尔德霉素(GA),再次测量其量效曲线.去内膜后,再测量肠系膜动脉对硝普钠(SNP)的量效曲线.结果肠系膜动脉对MTX的反应性降低.而GA能增强门脉高压大鼠肠系膜血管对M
随着时代的进步,饮食结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疾病谱的改变,回归自然的思潮以及医源性和药源性疾病的出现,更促进医学界和患者对毒副作用小,以自然疗法为主要手段的中医针灸
系统回顾及总结了近几年来有关针灸治疗脑梗塞的文献,认为针灸治疗脑梗塞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和优势,并为进一步探索提供思路和指明方向.
目的 观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亚群的变化趋势,并评价其在SARS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对30例SARS重症及一般患者外周血DC1和DC2的百分比和绝对数进行跟踪观察,同时分析SARS患者DC细胞亚群变化的原因及其临床意义.结果研究发现,SARS患者发病初期外周血DC细胞亚群数量就明显下降,并在随后4~5周维持低水平、甚至消失;重症患者病程较长
针灸可通过甲状腺激素T3、T4、TSH和刺激性抗体(甲状腺刺激免疫球蛋白、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微粒体抗体、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等有效地调整机体甲状腺功能,促进肿大的
综述了国内近十年来针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概况,并加以分析归纳,提出针灸在治疗该病中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针灸在该病的临床应用中以头针为主并综合其它疗法多见,但
2007年1月10日,中国丝网印刷行业协会在广州召开了协会理事长工作会议,轮值理事长谢远生、潘日从、富树广,副理事长何宏文、张华、郑敬尉、冯兆雄、李振德、岑文,以及协会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