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内建筑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在保证合同要求下,降低企业的成本是企业的获得最大利益的关键。笔者从8个方面分析了施工成本控制的主要措施,为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措施
成本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贯穿在投标工作开始至工程竣工的各个阶段,尤其在控制成本的施工阶段,要把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控制在预定的计划成本范围内,是实现项目成本管理的关键。
一、优化施工方案
对各专业施工给予一定的激励手段,使其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积极优化施工方案,采用最优施工措施,节约材料,降低施工措施费,达到降低施工成本消耗的目的。尤其是在特殊施工过程中,应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踏勘,掌握第一手材料,并编制出多套采用不同施工机械形式的施工方案,加以研究、比较,采用最优方案进行施工。
二、加强质量管理
质量是一个企业的生命线而保证质量是企业降低成本的根本途径。在实际施工作业中实施 全面质量控制,以零缺陷的形式避免所有返工成本和因质量问题而带来的其它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发生。
项目经理部应设立专门的安全质量管理机构,组建安全质量管理网络,把责任层层落实到每个施工者身上,通过召开安全质量会议,举行安全质量培训与考试,在施工现场张贴安全质量标语,树立安全质量牌匾,使安全质量观念深入人心,减少或杜绝质量返工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有效控制人工费
人工费应以实物工程量和预算定额作为计算基础,结合企业定额,把计划与实际发生进行对比,一旦超额,分析超额原因采取纠偏措施。
(1)改善劳动组织,减少窝工浪费;加强劳动纪律,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
(2)对人工费进行监控,严格履行签发、验收、评定、审核、审批等诸多程序,每月结算对比分析一次,按责任目标对现场人员所组成的责任体进行考核。
(3)优化程序:工程量在工长签发的基础上,可增加技术员审核、预算员对比考核程序;同时,单体工程量统计汇总后,与预算量对比分析,避免了工程量失控。
四、科学控制材料费
在工程建设中,材料成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比重最大,一般可达70%左右,而且有较大的节约潜力,往往在其他成本出现亏损时,要靠材料成本的节约来弥补。因此,材料成本的节约,是降低工程成本的关键。
(1)在做好主要施工技术方案论证的基础上,尽可能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办法等,技术上有效实施在项目投资的控制。
(2)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合理堆置现场材料,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严格材料进场验收和限额领料制度;制订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合理使用材料,综合利用一切资源。
(3)推行限额领料。对施工主要材料实行限额发料,按理论用量加合理损耗的办法与施工作业队结算,节约时给予经济奖励,超出时由施工作业队自行承担经济损失,从施工作业队结算金额中扣除,这样施工作业队将会更合理地使用材料,减少浪费损失。
五、合理控制机械费
主要是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机械设备,搞好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同时应合理调度,避免浪费机械台班,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增加产量、降低机械使用费。
六、制定合理工期
制定合理工期是控制施工项目成本的关键。在合理工期下,项目成本支出较低,工期提前或拖后都意味着工程成本的提高。在安排工期时,要注意处理工期与质量、成本的辩证统一关系,组织连续、均衡有节奏的施工,以求在合理使用资源的前提下,保证工期,降低成本。
七、加强成本核算
(1)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组织体系,建立成本核算中心,将项目按照结构,班组等进行层层分解,责权明确。
(2)建立工程成本台账,对各种物资设备等要及时按照计划,实际,预算成本及时登入账内,而且要区分正常及损失成本。
(3)根据施工进度及合同要求,定期进行成本核算,与计划成本、预算成本进行对比,查找差异,分析原因,及时改进,同时对成本超支或节约者给予相应的奖罚。
八、加强工程变更索赔管理
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对工程变更的有效控制。必须强化索赔意识,从施工一开始,就要认真研究设计文件、图纸、合同条款和现场条件等,找准索赔的切入点,抓住机会,及时编制索赔资料,据现力争,把索赔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提高索赔效果。
参考文献:
[1]魏文彪.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2]刘华林.造价员一本通(建筑工程)[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9.
[3]郭振志.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要点.发布时间:2009-9-29.
[4]张胜海.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方法.(建筑与工程),2012年第19期.
【关键词】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措施
成本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贯穿在投标工作开始至工程竣工的各个阶段,尤其在控制成本的施工阶段,要把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控制在预定的计划成本范围内,是实现项目成本管理的关键。
一、优化施工方案
对各专业施工给予一定的激励手段,使其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积极优化施工方案,采用最优施工措施,节约材料,降低施工措施费,达到降低施工成本消耗的目的。尤其是在特殊施工过程中,应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踏勘,掌握第一手材料,并编制出多套采用不同施工机械形式的施工方案,加以研究、比较,采用最优方案进行施工。
二、加强质量管理
质量是一个企业的生命线而保证质量是企业降低成本的根本途径。在实际施工作业中实施 全面质量控制,以零缺陷的形式避免所有返工成本和因质量问题而带来的其它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发生。
项目经理部应设立专门的安全质量管理机构,组建安全质量管理网络,把责任层层落实到每个施工者身上,通过召开安全质量会议,举行安全质量培训与考试,在施工现场张贴安全质量标语,树立安全质量牌匾,使安全质量观念深入人心,减少或杜绝质量返工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有效控制人工费
人工费应以实物工程量和预算定额作为计算基础,结合企业定额,把计划与实际发生进行对比,一旦超额,分析超额原因采取纠偏措施。
(1)改善劳动组织,减少窝工浪费;加强劳动纪律,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
(2)对人工费进行监控,严格履行签发、验收、评定、审核、审批等诸多程序,每月结算对比分析一次,按责任目标对现场人员所组成的责任体进行考核。
(3)优化程序:工程量在工长签发的基础上,可增加技术员审核、预算员对比考核程序;同时,单体工程量统计汇总后,与预算量对比分析,避免了工程量失控。
四、科学控制材料费
在工程建设中,材料成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比重最大,一般可达70%左右,而且有较大的节约潜力,往往在其他成本出现亏损时,要靠材料成本的节约来弥补。因此,材料成本的节约,是降低工程成本的关键。
(1)在做好主要施工技术方案论证的基础上,尽可能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办法等,技术上有效实施在项目投资的控制。
(2)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合理堆置现场材料,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严格材料进场验收和限额领料制度;制订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合理使用材料,综合利用一切资源。
(3)推行限额领料。对施工主要材料实行限额发料,按理论用量加合理损耗的办法与施工作业队结算,节约时给予经济奖励,超出时由施工作业队自行承担经济损失,从施工作业队结算金额中扣除,这样施工作业队将会更合理地使用材料,减少浪费损失。
五、合理控制机械费
主要是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机械设备,搞好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同时应合理调度,避免浪费机械台班,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增加产量、降低机械使用费。
六、制定合理工期
制定合理工期是控制施工项目成本的关键。在合理工期下,项目成本支出较低,工期提前或拖后都意味着工程成本的提高。在安排工期时,要注意处理工期与质量、成本的辩证统一关系,组织连续、均衡有节奏的施工,以求在合理使用资源的前提下,保证工期,降低成本。
七、加强成本核算
(1)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组织体系,建立成本核算中心,将项目按照结构,班组等进行层层分解,责权明确。
(2)建立工程成本台账,对各种物资设备等要及时按照计划,实际,预算成本及时登入账内,而且要区分正常及损失成本。
(3)根据施工进度及合同要求,定期进行成本核算,与计划成本、预算成本进行对比,查找差异,分析原因,及时改进,同时对成本超支或节约者给予相应的奖罚。
八、加强工程变更索赔管理
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对工程变更的有效控制。必须强化索赔意识,从施工一开始,就要认真研究设计文件、图纸、合同条款和现场条件等,找准索赔的切入点,抓住机会,及时编制索赔资料,据现力争,把索赔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提高索赔效果。
参考文献:
[1]魏文彪.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2]刘华林.造价员一本通(建筑工程)[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9.
[3]郭振志.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要点.发布时间:2009-9-29.
[4]张胜海.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方法.(建筑与工程),201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