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明拍摄的照片,在近两年的各类媒体上被反复刊登、转载,从私人博客到韩寒的《独唱团》,我们都可以见到那些一眼即知是严明风格的照片。他拍摄的这一系列照片,之前以《我的码头》命名,现在的系列则称为《大国志》。
——编者
我的所谓专题从来没有关注过任何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甚至任何一个有名有姓的人物。
Q=《大众摄影》A=严明
Q:你的作品《我的码头》系列从2006年开始拍摄,新的《大国志》包含了一些那个系列中的照片,这是一种扩展还是延续?
A:前些年长江流域的集中拍摄,形成《我的码头》的同时,我也在进行着其他地区的拍摄。我认为最终要让自己的视野范围和内容变得更开阔自由,也就是说“码头”的内容,应该属于一个更大、更丰富的主题。因此,在《大国志》的内容里,包含了与主题精神契合的之前的部分作品,共同形成一个情绪和形式统一的新专题。
Q:为何以《大国志》命名新的系列作品?
A:中国传统人文,一直是我自己很感兴趣的内容。经济大潮裹挟下,跌撞进这个时代的大国,人、事、景观都处在急剧变迁之中。传统为现代让路,太多美好场景、情境正在以令人发指的速度被改变或消除。这让我的这种现实中观察、选择的拍摄屡屡变得极为艰难。也在这种艰难之中,美好的发现变得愈加珍贵和令人感动,也让人倍感紧迫。中国传统的人文意境,涉及的不仅是简单的审美问题,它还包含人的精神、智慧、气质、情怀等一系列对我们的现在和未来都不可丢弃的价值。所形成的作品来自当下,也是从社会文化生活层面对当今现实的艺术反映。这种传统文化气质的消逝与留存,还缺少摄影作品对其系统勾勒,所以重要。作为一个中国摄影师,以尊重内心感受的方式观察记录,是优势,也是责任。
在别人唯恐不西方、不新潮的时候,我却生怕不中国、不古典。大国精神与情怀会出现在一座山上、一垛墙上、一片瓷上,它们也附着在僧侣的衣襟上、乡野村夫沉默而坚定的脸上。这是属于我们的平静、忐忑,还有优美的尊严。如若丢弃,我心不甘。这里特有的人文、历史、自然,以及祖宗给我血管里注入的坚韧、敏感和悲悯的血让我选择了这种影调和行走,去讲述我们所在的家国外观与精神“变”与“不变”的故事。
Q:现在的纪实摄影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纪实摄影,从内容到摄影语言都有了非常大的不同,但在你更年轻一些的时候,是否也曾受到过它的影响?
A:我自己看是有很大的不同,我是反对图片故事式的专题摄影的,我的所谓专题也从来没有关注过任何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甚至任何一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包括《我的码头》也是如此。
Q:与中国摄影人熟悉的“纪实摄影”相比,当下的纪实摄影,似乎题材不再是那么重要,而视觉形式也愈发的细腻而内向,你觉得这是为什么?
A:以前讲究题材,我想可能是由于发表形式和众多媒体从业者的原因限制,包括体制的影响、感召,摄影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充当了报道功能。这样就有了一种服务性,因此就会导致个人观察和情绪受限。随着后来时代发展,摄影师独立思考可能大了,内容和呈现方式自然变了。这世界的面目无限可能,摄影就有无限可能。
Q:摄影师的拍摄方式各有不同,作品的风貌也体现其中,你的拍摄从《我的码头》开始,围绕着长江流域展开,而到了后来的《大国志》,则扩展到了全国范围,你的拍摄方式是什么样的?
A:我的主题定名为《大国志》,不是要为国人造像,也不是给自己的行踪路线预设一个极大的区域。我希望对传统中国精神文化在民间的消逝与留存作一种个人观察,也是以人文视角对现时中国的一种呈现。拍摄方式有游荡着拍摄,也有直奔目的地的,其实所有人的拍摄方式都差不多。不同的可能是我辞职了,更有时间。
Q:你辞去公职,到各地游荡,拍摄一些看起来很忧伤的照片,摄影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A:就是因为狂热吧,当时觉得不辞职时间不够用。我想好好看看这个世界,把更多喜欢的照片留下来。摄影就是自己的喜好,有一种停不下来的挑战极限的感觉。我情愿先拍摄后定名字。我反对题材论、反对命题作文,也不愿意作社会学意义的“担当”。就是个人喜好这种观看和记述,希望自己能做好。
Q:照片出售能否带来可靠的经济来源?
A:卖照片还达不到能维持生计和拍照的程度,时好时糟。
Q:你对影像的品质怎么看?你习惯传统暗房还是数字输出?
A:品质肯定很重要。最终的成品用传统暗房制作。
Q:如果你在一两年内完成这个阶段的拍摄,结集一本画册,你现在设想那会是怎样的编辑和呈现?
A:朴素精致就行,能有一百多幅,按读者观看时的感受顺序排列
——编者
我的所谓专题从来没有关注过任何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甚至任何一个有名有姓的人物。
Q=《大众摄影》A=严明
Q:你的作品《我的码头》系列从2006年开始拍摄,新的《大国志》包含了一些那个系列中的照片,这是一种扩展还是延续?
A:前些年长江流域的集中拍摄,形成《我的码头》的同时,我也在进行着其他地区的拍摄。我认为最终要让自己的视野范围和内容变得更开阔自由,也就是说“码头”的内容,应该属于一个更大、更丰富的主题。因此,在《大国志》的内容里,包含了与主题精神契合的之前的部分作品,共同形成一个情绪和形式统一的新专题。
Q:为何以《大国志》命名新的系列作品?
A:中国传统人文,一直是我自己很感兴趣的内容。经济大潮裹挟下,跌撞进这个时代的大国,人、事、景观都处在急剧变迁之中。传统为现代让路,太多美好场景、情境正在以令人发指的速度被改变或消除。这让我的这种现实中观察、选择的拍摄屡屡变得极为艰难。也在这种艰难之中,美好的发现变得愈加珍贵和令人感动,也让人倍感紧迫。中国传统的人文意境,涉及的不仅是简单的审美问题,它还包含人的精神、智慧、气质、情怀等一系列对我们的现在和未来都不可丢弃的价值。所形成的作品来自当下,也是从社会文化生活层面对当今现实的艺术反映。这种传统文化气质的消逝与留存,还缺少摄影作品对其系统勾勒,所以重要。作为一个中国摄影师,以尊重内心感受的方式观察记录,是优势,也是责任。
在别人唯恐不西方、不新潮的时候,我却生怕不中国、不古典。大国精神与情怀会出现在一座山上、一垛墙上、一片瓷上,它们也附着在僧侣的衣襟上、乡野村夫沉默而坚定的脸上。这是属于我们的平静、忐忑,还有优美的尊严。如若丢弃,我心不甘。这里特有的人文、历史、自然,以及祖宗给我血管里注入的坚韧、敏感和悲悯的血让我选择了这种影调和行走,去讲述我们所在的家国外观与精神“变”与“不变”的故事。
Q:现在的纪实摄影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纪实摄影,从内容到摄影语言都有了非常大的不同,但在你更年轻一些的时候,是否也曾受到过它的影响?
A:我自己看是有很大的不同,我是反对图片故事式的专题摄影的,我的所谓专题也从来没有关注过任何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甚至任何一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包括《我的码头》也是如此。
Q:与中国摄影人熟悉的“纪实摄影”相比,当下的纪实摄影,似乎题材不再是那么重要,而视觉形式也愈发的细腻而内向,你觉得这是为什么?
A:以前讲究题材,我想可能是由于发表形式和众多媒体从业者的原因限制,包括体制的影响、感召,摄影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充当了报道功能。这样就有了一种服务性,因此就会导致个人观察和情绪受限。随着后来时代发展,摄影师独立思考可能大了,内容和呈现方式自然变了。这世界的面目无限可能,摄影就有无限可能。
Q:摄影师的拍摄方式各有不同,作品的风貌也体现其中,你的拍摄从《我的码头》开始,围绕着长江流域展开,而到了后来的《大国志》,则扩展到了全国范围,你的拍摄方式是什么样的?
A:我的主题定名为《大国志》,不是要为国人造像,也不是给自己的行踪路线预设一个极大的区域。我希望对传统中国精神文化在民间的消逝与留存作一种个人观察,也是以人文视角对现时中国的一种呈现。拍摄方式有游荡着拍摄,也有直奔目的地的,其实所有人的拍摄方式都差不多。不同的可能是我辞职了,更有时间。
Q:你辞去公职,到各地游荡,拍摄一些看起来很忧伤的照片,摄影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A:就是因为狂热吧,当时觉得不辞职时间不够用。我想好好看看这个世界,把更多喜欢的照片留下来。摄影就是自己的喜好,有一种停不下来的挑战极限的感觉。我情愿先拍摄后定名字。我反对题材论、反对命题作文,也不愿意作社会学意义的“担当”。就是个人喜好这种观看和记述,希望自己能做好。
Q:照片出售能否带来可靠的经济来源?
A:卖照片还达不到能维持生计和拍照的程度,时好时糟。
Q:你对影像的品质怎么看?你习惯传统暗房还是数字输出?
A:品质肯定很重要。最终的成品用传统暗房制作。
Q:如果你在一两年内完成这个阶段的拍摄,结集一本画册,你现在设想那会是怎样的编辑和呈现?
A:朴素精致就行,能有一百多幅,按读者观看时的感受顺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