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萧红到师娘,到于凤至,宋佳将自己最美的表演都奉献给了民国时代,她的美,有大家之气,有刀剑之锋,万般风情皆由力道支撑,女演员中有如此鲜明属性的并不多。在80后一代里,宋佳也是难得被业内封为“青年戏骨”的演员,相较于缩小自我的个人形象,她饰演过的角色都个个筋骨分明。对信奉“戏比天大”的宋佳而言,一个演员的人生,留下角色,才算精彩。
宋佳有一张看上去并不太柔顺的脸,骨骼清晰,线条分明,略上扬的嘴角透出凛烈之气,那双眼睛正如《师父》小说里所写:“不是十六七姑娘的明眸,不是青楼女子的媚眼,如远山,淡而确定不移。”就算是穿着平常的衣服,走在路灯昏暗的小街巷里,她依旧能吸引你不住地回望,纵是看不清脸的轮廓,单是那走路的姿态,就已经让人浮想联翩。
对于怎样在一出场就吸引眼球,她太有经验,在上戏读书那几年,她对着镜子练习了很久,肢体的角度、动作的分寸,都有精准的计算,如果说那时的她还只是让自己的身体去配合实现那些数字,到今天,它们已经变成了她的一部分。据说张曼玉吸引王家卫的就是她与生俱来的与镜头配合默契的肢体语言,在屋里晃来晃去的走几步或抬头一笑,比讲十句台词都好。而今,宋佳对形体的把握已经到了炉火纯青无懈可击的境地,不动声色地站在那里,已是一出戏。到《师父》里,她穿上旗袍步态生姿,就更是咄咄逼人、浓墨重彩的明艳。
这是她从影以来,将她的美拍到极致的一部电影。作为导演徐浩峰电影美学的一部分,观众走出影院,除了记住那一场“一步一登天”的热血巷战外,就是宋佳惊魂夺魄之美。而这次的表演经历也让她体验了另一种刻画人物的方法。
“我之前拍戏把更多的重点放在角色内核的地方。但是对于师娘这个角色,导演提出的要求就是,怎么美怎么来,在美的范围内才让你去表演,我就把功夫都下在‘美’之上。民国那个时候的人本身也是极其讲究的,所以在服装妆容上极费心思,包括我们拍摄的时候,每个动作,每一步走都会细细地调,哪怕有时候我某个角度再多一点少一点都会精细地调整。”
师娘这个人,既世故风尘,又亮烈决绝,是真正意义上的傲骨贤妻。再到《少帅》中,凤冠霞帔的于凤至一出场,又尽现沉稳端庄的闺秀风范。看过戏的人都赞叹:宋佳的民国范儿太正。
她自己也喜欢那个时代,因为太有戏剧性,即便最普通的人,也在经历跌宕起伏的人生。尤其是女性,她们于剧烈变革之下,不再藏于深闺,而是走出家门,走进学校,开启灵智,以独立的人格在社会上行走。可另—方面,几千年封建礼教的基石,并不可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土崩瓦解,所以她们大多仍是在夹缝中求存,在矛盾和痛苦中追寻自我价值,并且也正是这种矛盾和痛苦激发了她们的潜能和创造力,也因而造就了女性在艺术史上的黄金时代。用章诒和的话来说,那个时代的人可能有很多缺点,但是拿出来都漂亮,因为每个人都有故事。不像现代人,生活在一个格式里,不外是受教育拿学位,谋职赚钱、婚内婚外,哪里有故事?话虽偏颇,但不可否认的是,乱世易出传奇,尤其是隔了岁月去远眺被晕洇的历史,都成了如梦之戏。女人过得是自己的生死
宋佳很享受在戏里过传奇的人生,她接戏只有两个原则,一是角色要够极致,二是尽可能地不要重复。“我不想做浪费生命的事。”就像她演过的萧红、师娘和于凤至,虽生于同一个时代,却各有各的精彩。
“她们都很民国,也都极有风骨,却是三个截然不同的女性。萧红极其有才华,她的才华基于她接连不断的爱情,她是没有爱情活不下去的人;于凤至是大家闺秀,很有条理,非常地宽厚,她的隐忍是我很难做到的一种大爱;师娘是外冷内热,其实内心特别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很有底气,很独立自主,所以你看她最后会说,‘我男人犯的事我扛’。”
这三个女人身上都自有宋佳向往和厌弃的地方,从个人的价值观来讲,她或许会更认同师娘一点:一边清楚“女人过的是自己的生死”,一边又可以为所爱之人豁出命去。
当然,现实中的她并不渴望遭遇过于激烈和决绝的爱,在她看来,“感情应该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事,它不需要你去坚持、去扛,一份好的感情,你只需要做自己就可以。”
这个学柳琴出身的东北姑娘,自小接受到的教育就是自强和独立。“我爸从小就跟我讲,不管以后另一半是什么样的,自己一定要学会独立,要有资本做自己喜欢的开心的事。”
对婚姻的态度她也从来没有变过,“我始终认为婚姻和爱情是应该分开来看的,婚姻不关乎两个人的情感,它只是一个形式。这个时代的人更应该多关心自己的内心,不要受太多其他因素的干扰。”
“真实快乐,美得不像话。”这是宋佳对自我的定义,爱美是她身上最突出的特质之一,完全遗传自母亲。演过那么多的传奇角色,她最羡慕的女人仍然是这个给自己留了几箱漂亮衣服的女人。
“我妈年轻的时候很美,喜欢打扮自己,小时候就看她有好多花裙子、高跟鞋、化妆品,可以每天打扮,我就特别羡慕,总想快点长大,也可以每天换不同的衣服,穿得美美的。她年轻时一直就想生个女儿,然后把好看的衣服都留给女儿穿。结果真的是个女儿,她就把她觉得最好看的裙子都留给了我,我觉得特别珍贵。我妈让我知道,女人的成功就是成为自己开心和喜欢的样子。能时刻把自己打扮得很美,就已经是一种成功。”
最近宋佳获选担任联合国环境署可持续消费项目的倡导者,她觉得这是为她的爱美天性量身定制的一份工作,鼓励她充分在创造美这件事上发挥创意,“比如,我有很多衣服,过季之后就很难再穿,很多女生都会有这个问题,可持续消费其实就是用公益的方式来让自己更时髦更时尚。这些不是当季的衣服配饰可以再重新搭配或者变成新的look,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酷的生活理念。”
天大的事,都可以一笑而过
在业内,宋佳以“为戏疯魔”闻名,但回到生活状态里,她却与这个圈子保持着泾渭分明的距离。你常常会觉得,对她本人的印象是模糊的,却能记住她的每个角色。她身上的“演员”属性要远强于其他任何标签,这与她刻意隐藏自我有关,对她来讲,“我”的一切都是在为了表演服务,“我”太强大的话,会对塑造角色产生反作用。
工作状态的她,永远跟打了鸡血似的,充满激情。每天两点收工,五点起床化妆,别人觉得辛苦,对她都不是事儿。在东北拍《闯关东》时,一剧组的糙老爷们,她跟他们混得都没了性别,在零下三十几度的室外摸爬滚打,没说过半个苦字。对于她来讲,通过角色的经历让生命一次又一次地燃烧,才是她热爱演员这份职业的原因。
“我觉得人生就是一个经历的过程,经历没有好坏之分,或者说每一段经历都是好的。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上,我都愿意做各种各样的尝试,哪怕是没有人愿意去做的事,因为你不把自己逼到一个份儿上,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潜能和极限在哪里。”
但宋佳从来都不是劳模型的演员,她接戏并不频繁,“快乐至上”是她的生存准则。她自认最大的优点是心宽,没有谁比她想得开。“我从父母那里得到最好的东西是乐观的心态,我们全家都属于‘笑看人生’的类型,天大的事,都可以一笑而过。”
这姑娘活得通透得很,生活里遇到不好的人,她想,既然自己不能骂他惩罚他,就离他远远的;心情不好时,也会掉眼泪,但她知道,这一刻总会过去。她在微博上写过一句话: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应对的利器有三种,直面,坚强,洗洗睡吧。
每一年宋佳都会给自己安排至少一次旅行,这一次完成《师父》的宣传,她给自己放了一个长假去美国玩,正好赶上金球奖颁奖,为庆祝偶像莱昂纳多获奖,她还多喝了一杯,兴奋了一晚上,第二天特地去电影院看了他得奖的电影《荒野猎人》,一个人的时光也被她过得自在逍遥。当下的宋佳正在实践,以及时行乐的态度,过洒脱恣意的人生。
宋佳有一张看上去并不太柔顺的脸,骨骼清晰,线条分明,略上扬的嘴角透出凛烈之气,那双眼睛正如《师父》小说里所写:“不是十六七姑娘的明眸,不是青楼女子的媚眼,如远山,淡而确定不移。”就算是穿着平常的衣服,走在路灯昏暗的小街巷里,她依旧能吸引你不住地回望,纵是看不清脸的轮廓,单是那走路的姿态,就已经让人浮想联翩。
对于怎样在一出场就吸引眼球,她太有经验,在上戏读书那几年,她对着镜子练习了很久,肢体的角度、动作的分寸,都有精准的计算,如果说那时的她还只是让自己的身体去配合实现那些数字,到今天,它们已经变成了她的一部分。据说张曼玉吸引王家卫的就是她与生俱来的与镜头配合默契的肢体语言,在屋里晃来晃去的走几步或抬头一笑,比讲十句台词都好。而今,宋佳对形体的把握已经到了炉火纯青无懈可击的境地,不动声色地站在那里,已是一出戏。到《师父》里,她穿上旗袍步态生姿,就更是咄咄逼人、浓墨重彩的明艳。
这是她从影以来,将她的美拍到极致的一部电影。作为导演徐浩峰电影美学的一部分,观众走出影院,除了记住那一场“一步一登天”的热血巷战外,就是宋佳惊魂夺魄之美。而这次的表演经历也让她体验了另一种刻画人物的方法。
“我之前拍戏把更多的重点放在角色内核的地方。但是对于师娘这个角色,导演提出的要求就是,怎么美怎么来,在美的范围内才让你去表演,我就把功夫都下在‘美’之上。民国那个时候的人本身也是极其讲究的,所以在服装妆容上极费心思,包括我们拍摄的时候,每个动作,每一步走都会细细地调,哪怕有时候我某个角度再多一点少一点都会精细地调整。”
师娘这个人,既世故风尘,又亮烈决绝,是真正意义上的傲骨贤妻。再到《少帅》中,凤冠霞帔的于凤至一出场,又尽现沉稳端庄的闺秀风范。看过戏的人都赞叹:宋佳的民国范儿太正。
她自己也喜欢那个时代,因为太有戏剧性,即便最普通的人,也在经历跌宕起伏的人生。尤其是女性,她们于剧烈变革之下,不再藏于深闺,而是走出家门,走进学校,开启灵智,以独立的人格在社会上行走。可另—方面,几千年封建礼教的基石,并不可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土崩瓦解,所以她们大多仍是在夹缝中求存,在矛盾和痛苦中追寻自我价值,并且也正是这种矛盾和痛苦激发了她们的潜能和创造力,也因而造就了女性在艺术史上的黄金时代。用章诒和的话来说,那个时代的人可能有很多缺点,但是拿出来都漂亮,因为每个人都有故事。不像现代人,生活在一个格式里,不外是受教育拿学位,谋职赚钱、婚内婚外,哪里有故事?话虽偏颇,但不可否认的是,乱世易出传奇,尤其是隔了岁月去远眺被晕洇的历史,都成了如梦之戏。女人过得是自己的生死
宋佳很享受在戏里过传奇的人生,她接戏只有两个原则,一是角色要够极致,二是尽可能地不要重复。“我不想做浪费生命的事。”就像她演过的萧红、师娘和于凤至,虽生于同一个时代,却各有各的精彩。
“她们都很民国,也都极有风骨,却是三个截然不同的女性。萧红极其有才华,她的才华基于她接连不断的爱情,她是没有爱情活不下去的人;于凤至是大家闺秀,很有条理,非常地宽厚,她的隐忍是我很难做到的一种大爱;师娘是外冷内热,其实内心特别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很有底气,很独立自主,所以你看她最后会说,‘我男人犯的事我扛’。”
这三个女人身上都自有宋佳向往和厌弃的地方,从个人的价值观来讲,她或许会更认同师娘一点:一边清楚“女人过的是自己的生死”,一边又可以为所爱之人豁出命去。
当然,现实中的她并不渴望遭遇过于激烈和决绝的爱,在她看来,“感情应该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事,它不需要你去坚持、去扛,一份好的感情,你只需要做自己就可以。”
这个学柳琴出身的东北姑娘,自小接受到的教育就是自强和独立。“我爸从小就跟我讲,不管以后另一半是什么样的,自己一定要学会独立,要有资本做自己喜欢的开心的事。”
对婚姻的态度她也从来没有变过,“我始终认为婚姻和爱情是应该分开来看的,婚姻不关乎两个人的情感,它只是一个形式。这个时代的人更应该多关心自己的内心,不要受太多其他因素的干扰。”
“真实快乐,美得不像话。”这是宋佳对自我的定义,爱美是她身上最突出的特质之一,完全遗传自母亲。演过那么多的传奇角色,她最羡慕的女人仍然是这个给自己留了几箱漂亮衣服的女人。
“我妈年轻的时候很美,喜欢打扮自己,小时候就看她有好多花裙子、高跟鞋、化妆品,可以每天打扮,我就特别羡慕,总想快点长大,也可以每天换不同的衣服,穿得美美的。她年轻时一直就想生个女儿,然后把好看的衣服都留给女儿穿。结果真的是个女儿,她就把她觉得最好看的裙子都留给了我,我觉得特别珍贵。我妈让我知道,女人的成功就是成为自己开心和喜欢的样子。能时刻把自己打扮得很美,就已经是一种成功。”
最近宋佳获选担任联合国环境署可持续消费项目的倡导者,她觉得这是为她的爱美天性量身定制的一份工作,鼓励她充分在创造美这件事上发挥创意,“比如,我有很多衣服,过季之后就很难再穿,很多女生都会有这个问题,可持续消费其实就是用公益的方式来让自己更时髦更时尚。这些不是当季的衣服配饰可以再重新搭配或者变成新的look,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酷的生活理念。”
天大的事,都可以一笑而过
在业内,宋佳以“为戏疯魔”闻名,但回到生活状态里,她却与这个圈子保持着泾渭分明的距离。你常常会觉得,对她本人的印象是模糊的,却能记住她的每个角色。她身上的“演员”属性要远强于其他任何标签,这与她刻意隐藏自我有关,对她来讲,“我”的一切都是在为了表演服务,“我”太强大的话,会对塑造角色产生反作用。
工作状态的她,永远跟打了鸡血似的,充满激情。每天两点收工,五点起床化妆,别人觉得辛苦,对她都不是事儿。在东北拍《闯关东》时,一剧组的糙老爷们,她跟他们混得都没了性别,在零下三十几度的室外摸爬滚打,没说过半个苦字。对于她来讲,通过角色的经历让生命一次又一次地燃烧,才是她热爱演员这份职业的原因。
“我觉得人生就是一个经历的过程,经历没有好坏之分,或者说每一段经历都是好的。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上,我都愿意做各种各样的尝试,哪怕是没有人愿意去做的事,因为你不把自己逼到一个份儿上,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潜能和极限在哪里。”
但宋佳从来都不是劳模型的演员,她接戏并不频繁,“快乐至上”是她的生存准则。她自认最大的优点是心宽,没有谁比她想得开。“我从父母那里得到最好的东西是乐观的心态,我们全家都属于‘笑看人生’的类型,天大的事,都可以一笑而过。”
这姑娘活得通透得很,生活里遇到不好的人,她想,既然自己不能骂他惩罚他,就离他远远的;心情不好时,也会掉眼泪,但她知道,这一刻总会过去。她在微博上写过一句话: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应对的利器有三种,直面,坚强,洗洗睡吧。
每一年宋佳都会给自己安排至少一次旅行,这一次完成《师父》的宣传,她给自己放了一个长假去美国玩,正好赶上金球奖颁奖,为庆祝偶像莱昂纳多获奖,她还多喝了一杯,兴奋了一晚上,第二天特地去电影院看了他得奖的电影《荒野猎人》,一个人的时光也被她过得自在逍遥。当下的宋佳正在实践,以及时行乐的态度,过洒脱恣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