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前教育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是幼儿园与家庭双方面协调配合作用下的教育,对幼儿的成长是积极﹑有效的教育。学前教育并不只是在幼儿园受到的教育,她应该是家庭教育与学前社会公共教育的结合体。
[关键词]学前教育;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
学龄前期是人的认知发展最为迅速、重要的时期,学龄前期还是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创造性等重要的非智力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学前教育阶段是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科学的有计划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必将对受教育者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为受教育者的人生发展奠定终生的基础。
一、学前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是教育子女成才的第一所学校。成功的家庭教育能为孩子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家庭教育即亲子教育,也就是家长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孩子耳濡目染,使其言行得到一定的规范。
学前家庭教育的特点有:
1.具有领先性。孩子从出生起就融入在家庭氛围的教育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一动都收于孩子的眼底,家长的行为举止,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
2.具有长久性。家庭是孩子的终身教育环境,家庭的教育直接影响着孩子一生一世的健康成长。
3.具有渗透性。父母的言行举止及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社会性认识,道德准则和行为习惯。甚至也会影响到孩子成年以后的人际交往态度,行为和关系,因而他具有渗透性。
4.具有单独性。父母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而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为人父母,先要明白什么是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同时,要通过交流达成一致的教育方法,再去对孩子进行教育。
二、学前社会公共教育
学前社会公共教育就是学龄前儿童在特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群体、社会机构以及社会制度下所接受的教育。社会赋予幼儿园的任务已不再是单纯的带好孩子了。对幼儿来说,幼儿园是一个可以让他们快乐生活,充分吸收学前教育养分的大集体。但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有些幼儿园却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地改编幼儿受教育的内容,迎合家长们急切灌输知识的心情。
在幼儿园阶段,能力的培养比知识技能的掌握更有利于幼儿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幼儿园更应该注意对孩子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而不是以知识学习为主。当前一些幼儿园的超前教育虽然能使孩子学会不少课本知识,却忽视了孩子的情感和能力培养。
学前孩子主要应该学好以下这几点:
1.过好基础语言表达关,把本国、本土的语言学好(即:普通话与方言),使之能够与人交流、沟通与交往。
2.培养孩子最基本的生活、生存的能力。我们应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段,按阶段的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3.尽量让孩子掌握更多的感性知识。比如,带孩子郊游,去基地摘草莓,摘橘子,逛公园等活动,培养他们拥有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社会的性格。
4.培养生活上的好习惯和一些必要的礼节和道德。如懂礼貌,讲卫生,讲文明,团结友爱,敬老爱幼,遵纪守法等。
三、家庭教育与社会公共教育相结合
幼儿教育不仅是幼儿园单方面的教育,还必须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这不仅表现在一方面通过幼儿教育协调幼儿园和家庭的关系,另一方面在幼儿园与家长的交流中了解幼儿的情况,促使幼儿园与家庭教育取得最佳效果。例如,班上有个孩子,他很不喜欢吃水果,他妈妈也无奈地说:“他就是这样的,没办法。”为了解决他这个不好的习惯,教师让家长来接该学生时带个水果,在课堂上,教师用看图讲故事的形式把吃水果的好处与不吃水果对人体的影响表达出来,然后举行吃水果比赛,鼓励孩子们要多吃水果。等家长来接孩子时,我当着孩子的家长夸奖他今天表现的很出色,结果孩子表现得很自信,他看着妈妈手里的一个苹果,立刻大口大口地咬起来,还说:“我是不是很棒呀?”孩子妈妈看了很吃惊,慢慢的孩子这个坏习惯也就改掉了。
幼儿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或幼儿园某一方面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结合才能取得充分的功效。如果学前教育只是让孩子学一点知识,唱唱歌跳跳舞的话,那幼儿园单方面就可以完成了,可幼儿园的任务是对幼儿进行保教并重的教育,要求幼儿德,智,美全面发展。只有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相配合,共同努力,发挥其作用,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责任编辑 沁 砚
[关键词]学前教育;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
学龄前期是人的认知发展最为迅速、重要的时期,学龄前期还是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创造性等重要的非智力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学前教育阶段是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科学的有计划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必将对受教育者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为受教育者的人生发展奠定终生的基础。
一、学前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是教育子女成才的第一所学校。成功的家庭教育能为孩子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家庭教育即亲子教育,也就是家长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孩子耳濡目染,使其言行得到一定的规范。
学前家庭教育的特点有:
1.具有领先性。孩子从出生起就融入在家庭氛围的教育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一动都收于孩子的眼底,家长的行为举止,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
2.具有长久性。家庭是孩子的终身教育环境,家庭的教育直接影响着孩子一生一世的健康成长。
3.具有渗透性。父母的言行举止及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社会性认识,道德准则和行为习惯。甚至也会影响到孩子成年以后的人际交往态度,行为和关系,因而他具有渗透性。
4.具有单独性。父母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而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为人父母,先要明白什么是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同时,要通过交流达成一致的教育方法,再去对孩子进行教育。
二、学前社会公共教育
学前社会公共教育就是学龄前儿童在特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群体、社会机构以及社会制度下所接受的教育。社会赋予幼儿园的任务已不再是单纯的带好孩子了。对幼儿来说,幼儿园是一个可以让他们快乐生活,充分吸收学前教育养分的大集体。但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有些幼儿园却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地改编幼儿受教育的内容,迎合家长们急切灌输知识的心情。
在幼儿园阶段,能力的培养比知识技能的掌握更有利于幼儿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幼儿园更应该注意对孩子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而不是以知识学习为主。当前一些幼儿园的超前教育虽然能使孩子学会不少课本知识,却忽视了孩子的情感和能力培养。
学前孩子主要应该学好以下这几点:
1.过好基础语言表达关,把本国、本土的语言学好(即:普通话与方言),使之能够与人交流、沟通与交往。
2.培养孩子最基本的生活、生存的能力。我们应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段,按阶段的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3.尽量让孩子掌握更多的感性知识。比如,带孩子郊游,去基地摘草莓,摘橘子,逛公园等活动,培养他们拥有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社会的性格。
4.培养生活上的好习惯和一些必要的礼节和道德。如懂礼貌,讲卫生,讲文明,团结友爱,敬老爱幼,遵纪守法等。
三、家庭教育与社会公共教育相结合
幼儿教育不仅是幼儿园单方面的教育,还必须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这不仅表现在一方面通过幼儿教育协调幼儿园和家庭的关系,另一方面在幼儿园与家长的交流中了解幼儿的情况,促使幼儿园与家庭教育取得最佳效果。例如,班上有个孩子,他很不喜欢吃水果,他妈妈也无奈地说:“他就是这样的,没办法。”为了解决他这个不好的习惯,教师让家长来接该学生时带个水果,在课堂上,教师用看图讲故事的形式把吃水果的好处与不吃水果对人体的影响表达出来,然后举行吃水果比赛,鼓励孩子们要多吃水果。等家长来接孩子时,我当着孩子的家长夸奖他今天表现的很出色,结果孩子表现得很自信,他看着妈妈手里的一个苹果,立刻大口大口地咬起来,还说:“我是不是很棒呀?”孩子妈妈看了很吃惊,慢慢的孩子这个坏习惯也就改掉了。
幼儿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或幼儿园某一方面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结合才能取得充分的功效。如果学前教育只是让孩子学一点知识,唱唱歌跳跳舞的话,那幼儿园单方面就可以完成了,可幼儿园的任务是对幼儿进行保教并重的教育,要求幼儿德,智,美全面发展。只有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相配合,共同努力,发挥其作用,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责任编辑 沁 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