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传递信息、达到师生和谐交流的一条主要渠道。提问的目的在于既能使学生巩固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由于当前教育的急功近利,致使提问只注重前者而忽略后者。深究起来,不应完全责怪教师,从根本上说是教育体制存在问题。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注意提问的艺术策略。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提问艺术 提问策略
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教师传递信息、达到师生和谐交流的一条主要渠道。巧妙、科学的课堂提问,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以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毫无疑问会有巨大的作用。
据一些学者对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的调查结果证明,提问法在教学中的应用频率仅次于讲述法,居第二位。这正如有位教育家所说的那样:“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可见提问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要设计出好问题,我认为首先要弄清,站在学生的角度,提问的目的是什么。只有先搞清楚这个问题,提问的技巧才能有所改进。
一、历史教学提问的目的
历史教材上这些现成的、结论性的、符号性的枯燥知识,对学生来说,除考试外并无他用。由于教材知识编排的缺陷和繁重的教学任务及当前教育体制下不得不面对的教学压力,教师在进行教学提问时无奈地把让学生巩固、掌握知识和把握应试技巧当成了首要的教学提问目标。
其实,作为基础教育的历史学科,它所承担的任务更多的是依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借助历史教材繁琐的内容,培养学生深入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品质、全面认识事物的辩证思维的品质和有效提取信息并加以分析、概括、归纳的思维品质。这是理想的教学提问目标,也是历史教学提问的核心,更是历史课程的最基本要求。
二、历史教学提问艺术的策略
明确了站在学生的角度提问的目标后,我认为教学提问要始终关注三点:第一,要始终关注学生对问题是否有兴趣,因为完成教学任务,深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最终要靠学生实现。第二,要始终关注问题是否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为问题太难或太容易都无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第三,要始终关注问题本身是否具有较高的思维层次。根据以上三点原则,我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谈在历史教学中提问的技巧。
(一)从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的角度看,教师的提问必须善于创设情境、角度新颖、敢于大胆假设,使问题尖锐对立。
问题既不能太难又不能太容易。
创设情境能使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解决。角度新颖能使学生感到有趣,大胆的假设和尖锐对立的问题,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兴奋点,而适当难度的问题,在经过思考获得答案后,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讲解《战后的国际政治》一课时,我向同学们出示了如下材料:
材料一:“二战”爆发后,丘吉尔说:“我们愿意看到德国人躺进坟墓,更愿意看到俄国人躺在手术台上。”
材料二:苏德战争爆发后,丘吉尔又在广播演说中疾呼:“纳粹进攻苏联,就是进攻我们。俄国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我们将尽一切力量帮助俄国和俄国人民。”
在看完上述材料后,学生首先对丘吉尔态度的变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接着是颇感困惑。这时,我抓住时机发问:“促成丘吉尔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上述材料是否可以说明丘吉尔的反苏立场有了根本转变?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丘吉尔态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又如:在讲解《美国内战》一节时,我设问:“美国内战前,假如有一个资本家在南方开了一家织布厂,你认为这家工厂发展的前景会怎样?”学生们积极回答。有人说:“他(资本家)买不到原料,因为棉花控制在奴隶主手中,奴隶主要把棉花卖到英国去。”有人说:“他织出的布卖不掉,因为南方的奴隶没有购买力。”有人说:“他找不到工人,因为南方是奴隶制,黑人奴隶被牢牢束缚在奴隶主庄园里。”通过这种假设后的讨论,学生不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且对美国内战的原因、性质理解得更深刻。
(二)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看,教师应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材料的形式在教学中多提比较型问题、开放式的评价性问题。
比较是为了鉴别,有比较才能使学生辨析事物的能力提高,从而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开放式的评价性问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而借助便捷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材料的形式提出比较型问题和开放式的评价性问题可谓一举多得,它既培养了学生的提取信息并加以分析、概括、归纳的思维品质,又培养了学生辨析事物的能力、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批判性的思维品质。现举两例:
1.以材料的形式呈现比较型问题,认识事物的本质。例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时,我以表格的形式把《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列出,通过比较反映列强侵华的本质特征,作如下设问,1.《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内容有何不同之处?学生答:“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2.问:结合所学知识回想《南京条约》签订时资本主义列强处于什么时期?它反映了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中国)什么侵略特征?学生答:“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大肆地进行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3.问:《马关条约》签订时资本主义列强处于什么时期?他们要求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又反映了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中国)的什么侵略特征?学生答:“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进行资本输出。”通过材料的形式对以上问题进行比较,学生既获取了有效信息,又深入认识到了列强在不同阶段侵略中国的本质特征。
2.以材料的形式呈现开放式的评价型问题。在讲《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展示如下材料和问题:
材料1: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横滨出版的杂志《开智录》发表……文章(认为)“压之愈力,则起之愈骤,自然之理。故北部山东、直隶之人民,日唱外人之侮我,上天亦代为不平,当联络民气,共竭腕力,顺天之命,尽人之责,幸则杜绝列强,不幸亦振起国民排外之思想,此义和团之所由作也”。
材料2:(孙中山)认为,在义和团的排外主义中表现了“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均摘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①上述材料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有何共同观点?②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材料的观点进行评论。
此材料题首先要求学生比较、归纳两则材料的共同观点,同时也要求结合教材知识运用“一分为二”的唯物史观对义和团运动加以评价。这种以材料的形式呈现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提炼信息、比较分析、归纳等多种能力,其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特征,注重思维的求同与求异,又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多维性思维的能力,对教学无疑会产生良好的影响。
三、对提问艺术策略的总结性思考
教学目的的达到最终要靠学生去实现,从学生的角度说,学习的原动力——兴趣、现实的需要——巩固和掌握知识、未来的发展——良好的思维品质,必须集于一身,这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提问的实质。因此,我认为教学中所谓的提问艺术,切不可只顾巩固掌握知识而偏废了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要始终把两者融为一体,这就是所谓提问的艺术策略。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提问艺术 提问策略
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教师传递信息、达到师生和谐交流的一条主要渠道。巧妙、科学的课堂提问,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以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毫无疑问会有巨大的作用。
据一些学者对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的调查结果证明,提问法在教学中的应用频率仅次于讲述法,居第二位。这正如有位教育家所说的那样:“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可见提问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要设计出好问题,我认为首先要弄清,站在学生的角度,提问的目的是什么。只有先搞清楚这个问题,提问的技巧才能有所改进。
一、历史教学提问的目的
历史教材上这些现成的、结论性的、符号性的枯燥知识,对学生来说,除考试外并无他用。由于教材知识编排的缺陷和繁重的教学任务及当前教育体制下不得不面对的教学压力,教师在进行教学提问时无奈地把让学生巩固、掌握知识和把握应试技巧当成了首要的教学提问目标。
其实,作为基础教育的历史学科,它所承担的任务更多的是依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借助历史教材繁琐的内容,培养学生深入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品质、全面认识事物的辩证思维的品质和有效提取信息并加以分析、概括、归纳的思维品质。这是理想的教学提问目标,也是历史教学提问的核心,更是历史课程的最基本要求。
二、历史教学提问艺术的策略
明确了站在学生的角度提问的目标后,我认为教学提问要始终关注三点:第一,要始终关注学生对问题是否有兴趣,因为完成教学任务,深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最终要靠学生实现。第二,要始终关注问题是否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为问题太难或太容易都无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第三,要始终关注问题本身是否具有较高的思维层次。根据以上三点原则,我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谈在历史教学中提问的技巧。
(一)从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的角度看,教师的提问必须善于创设情境、角度新颖、敢于大胆假设,使问题尖锐对立。
问题既不能太难又不能太容易。
创设情境能使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解决。角度新颖能使学生感到有趣,大胆的假设和尖锐对立的问题,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兴奋点,而适当难度的问题,在经过思考获得答案后,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讲解《战后的国际政治》一课时,我向同学们出示了如下材料:
材料一:“二战”爆发后,丘吉尔说:“我们愿意看到德国人躺进坟墓,更愿意看到俄国人躺在手术台上。”
材料二:苏德战争爆发后,丘吉尔又在广播演说中疾呼:“纳粹进攻苏联,就是进攻我们。俄国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我们将尽一切力量帮助俄国和俄国人民。”
在看完上述材料后,学生首先对丘吉尔态度的变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接着是颇感困惑。这时,我抓住时机发问:“促成丘吉尔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上述材料是否可以说明丘吉尔的反苏立场有了根本转变?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丘吉尔态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又如:在讲解《美国内战》一节时,我设问:“美国内战前,假如有一个资本家在南方开了一家织布厂,你认为这家工厂发展的前景会怎样?”学生们积极回答。有人说:“他(资本家)买不到原料,因为棉花控制在奴隶主手中,奴隶主要把棉花卖到英国去。”有人说:“他织出的布卖不掉,因为南方的奴隶没有购买力。”有人说:“他找不到工人,因为南方是奴隶制,黑人奴隶被牢牢束缚在奴隶主庄园里。”通过这种假设后的讨论,学生不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且对美国内战的原因、性质理解得更深刻。
(二)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看,教师应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材料的形式在教学中多提比较型问题、开放式的评价性问题。
比较是为了鉴别,有比较才能使学生辨析事物的能力提高,从而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开放式的评价性问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而借助便捷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材料的形式提出比较型问题和开放式的评价性问题可谓一举多得,它既培养了学生的提取信息并加以分析、概括、归纳的思维品质,又培养了学生辨析事物的能力、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批判性的思维品质。现举两例:
1.以材料的形式呈现比较型问题,认识事物的本质。例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时,我以表格的形式把《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列出,通过比较反映列强侵华的本质特征,作如下设问,1.《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内容有何不同之处?学生答:“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2.问:结合所学知识回想《南京条约》签订时资本主义列强处于什么时期?它反映了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中国)什么侵略特征?学生答:“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大肆地进行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3.问:《马关条约》签订时资本主义列强处于什么时期?他们要求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又反映了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中国)的什么侵略特征?学生答:“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进行资本输出。”通过材料的形式对以上问题进行比较,学生既获取了有效信息,又深入认识到了列强在不同阶段侵略中国的本质特征。
2.以材料的形式呈现开放式的评价型问题。在讲《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展示如下材料和问题:
材料1: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横滨出版的杂志《开智录》发表……文章(认为)“压之愈力,则起之愈骤,自然之理。故北部山东、直隶之人民,日唱外人之侮我,上天亦代为不平,当联络民气,共竭腕力,顺天之命,尽人之责,幸则杜绝列强,不幸亦振起国民排外之思想,此义和团之所由作也”。
材料2:(孙中山)认为,在义和团的排外主义中表现了“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均摘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①上述材料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有何共同观点?②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材料的观点进行评论。
此材料题首先要求学生比较、归纳两则材料的共同观点,同时也要求结合教材知识运用“一分为二”的唯物史观对义和团运动加以评价。这种以材料的形式呈现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提炼信息、比较分析、归纳等多种能力,其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特征,注重思维的求同与求异,又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多维性思维的能力,对教学无疑会产生良好的影响。
三、对提问艺术策略的总结性思考
教学目的的达到最终要靠学生去实现,从学生的角度说,学习的原动力——兴趣、现实的需要——巩固和掌握知识、未来的发展——良好的思维品质,必须集于一身,这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提问的实质。因此,我认为教学中所谓的提问艺术,切不可只顾巩固掌握知识而偏废了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要始终把两者融为一体,这就是所谓提问的艺术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