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现在的幼儿缺少与兄弟姐妹及其他小朋友一起生活的经验,很少体验到合作行为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需要通过合作意识的培养,合作能力的提升,让幼儿在以结构游戏为载体的合作学习中,彼此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尊重。
关键词 幼儿 合作意识 合作能力 培养
幼儿的合作是指幼儿在生活、游戏、学习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目标。因此,我们要设法促进幼儿同伴间的交往,从中建立一种积极、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形成一种有利于孩子学习和发展的合作性学习氛围。”
一、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
1.合作榜样的树立。合作是双方平等对话、共同参与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幼儿要真正的交流沟通,而不是单纯的上下级、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在幼儿的共同游戏中,教师应平等地与幼儿交流。教师在与幼儿的合作中,更应根据需要灵活地变换角色,参与到活动中去,充当合作者的角色。
2.合作机会的创造。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首先要为合作能力的培养找到生根发芽的土壤,创造其发展的物质条件,这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前提。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幼儿在活动中产生矛盾,解决矛盾,最终达到合作的目的。①营造宽松的环境,引发合作需要。让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自由交流协商,分配角色,并达到友好的合作。②充分挖掘游戏自身的优势因素,激发合作行为的产生。自主准备、选择、使用游戏材料,共同商定建构方案。③提供不同难度的合作活动,营造适合各种能力的合作氛围。首先,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一些合作游戏。其次,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提供不同难度的合作机会。④打破班级界限,创造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间进行合作的机会,这样,幼儿的合作能力就会在反复的锻炼中得到提高。
二、幼儿合作能力的提升
1.学会交流的语言。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要求、愿望,用语言解决各种矛盾。这样不仅可以增进与同伴之间的友谊,与他人更好地交流合作,同时也能丰富、发展幼儿的词汇。因此,教师要给予适时的引导与指导,在游戏中丰富幼儿的语言并让幼儿用丰富的语言进行更好的交流。
2.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学会解决合作中遇到的冲突。合作是双向的,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和协调一致的言行才能完成。但在具体的游戏活动中,往往因为双方的兴趣不一致或观点不同等产生矛盾冲突,而幼儿的合作技能又比较缺乏,致使活动不能顺利进行。因此,帮助幼儿学习合作技巧、提高合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时,教师的指导策略显得尤为重要。①观察等待。在游戏中,对孩子的观察是尤为重要的,比如他们的游戏水平怎样,如果游戏水平得不到提高,那么幼儿的交往与合作就会得到限制。②点拨磨合。当幼儿与同伴间为了一种材料而产生争执的时候,老师就应该以支持者的身份出现,支持他们用分享、协商、交换等方法去解决问题。③因材施教。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在活动中易争强好胜,往往觉得自己什么能行,拒绝与同伴合作。让这类幼儿在无数次体验失败的过程中感受合作的重要性,逐渐帮助他们摆脱自我中心,懂得合作的重要意义是切实可行的。
三、幼儿合作情感的体验
幼儿在与小伙伴交往中逐渐学会合作后,在交往中感受到合作的愉快,会继续产生合作的需要,产生积极与人合作的态度。这时,教师让幼儿体会合作成功的快乐情绪要做到以下几点:
1.展示成果。幼儿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这对幼儿巩固、强化合作行为进而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是极为重要的。但幼儿自己常常不能明显感觉到,因此,教师看到幼儿能与同伴一同友好配合地玩耍,应注意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激发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尤其是比较这次合作的成功与上次不合作或不能很好合作的不成功,更能使幼儿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与必要。
2.赞赏肯定。表扬合作顺利的幼儿,让他们讲一讲是怎样做的,对他们好的合作方式,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老师的赞赏对他们是一个促进。当幼儿做出合作行为,比如能较好地与同伴一同合作学习或游戏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励,因而进一步强化合作的动机,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合作行为。
3.表扬激励。对合作中有冲突的幼儿要给予指导和激励,使他们也产生积极情绪。教师的评价对幼儿的情绪很重要,这是使幼儿能否体验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对幼儿合作后的结果给予恰当的肯定和激励。对合作不好的幼儿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免对合作对方产生抱怨情绪,影响继续合作的积极性。
孩子们在以结构游戏为载体的合作学习中,彼此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尊重。游戏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孩子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学习就变得更加愉快。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孩子们在合作中学会了沟通、互助、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所以,合作学习不仅能有效地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投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求异思维。
关键词 幼儿 合作意识 合作能力 培养
幼儿的合作是指幼儿在生活、游戏、学习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目标。因此,我们要设法促进幼儿同伴间的交往,从中建立一种积极、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形成一种有利于孩子学习和发展的合作性学习氛围。”
一、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
1.合作榜样的树立。合作是双方平等对话、共同参与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幼儿要真正的交流沟通,而不是单纯的上下级、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在幼儿的共同游戏中,教师应平等地与幼儿交流。教师在与幼儿的合作中,更应根据需要灵活地变换角色,参与到活动中去,充当合作者的角色。
2.合作机会的创造。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首先要为合作能力的培养找到生根发芽的土壤,创造其发展的物质条件,这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前提。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幼儿在活动中产生矛盾,解决矛盾,最终达到合作的目的。①营造宽松的环境,引发合作需要。让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自由交流协商,分配角色,并达到友好的合作。②充分挖掘游戏自身的优势因素,激发合作行为的产生。自主准备、选择、使用游戏材料,共同商定建构方案。③提供不同难度的合作活动,营造适合各种能力的合作氛围。首先,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一些合作游戏。其次,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提供不同难度的合作机会。④打破班级界限,创造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间进行合作的机会,这样,幼儿的合作能力就会在反复的锻炼中得到提高。
二、幼儿合作能力的提升
1.学会交流的语言。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要求、愿望,用语言解决各种矛盾。这样不仅可以增进与同伴之间的友谊,与他人更好地交流合作,同时也能丰富、发展幼儿的词汇。因此,教师要给予适时的引导与指导,在游戏中丰富幼儿的语言并让幼儿用丰富的语言进行更好的交流。
2.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学会解决合作中遇到的冲突。合作是双向的,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和协调一致的言行才能完成。但在具体的游戏活动中,往往因为双方的兴趣不一致或观点不同等产生矛盾冲突,而幼儿的合作技能又比较缺乏,致使活动不能顺利进行。因此,帮助幼儿学习合作技巧、提高合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时,教师的指导策略显得尤为重要。①观察等待。在游戏中,对孩子的观察是尤为重要的,比如他们的游戏水平怎样,如果游戏水平得不到提高,那么幼儿的交往与合作就会得到限制。②点拨磨合。当幼儿与同伴间为了一种材料而产生争执的时候,老师就应该以支持者的身份出现,支持他们用分享、协商、交换等方法去解决问题。③因材施教。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在活动中易争强好胜,往往觉得自己什么能行,拒绝与同伴合作。让这类幼儿在无数次体验失败的过程中感受合作的重要性,逐渐帮助他们摆脱自我中心,懂得合作的重要意义是切实可行的。
三、幼儿合作情感的体验
幼儿在与小伙伴交往中逐渐学会合作后,在交往中感受到合作的愉快,会继续产生合作的需要,产生积极与人合作的态度。这时,教师让幼儿体会合作成功的快乐情绪要做到以下几点:
1.展示成果。幼儿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这对幼儿巩固、强化合作行为进而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是极为重要的。但幼儿自己常常不能明显感觉到,因此,教师看到幼儿能与同伴一同友好配合地玩耍,应注意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激发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尤其是比较这次合作的成功与上次不合作或不能很好合作的不成功,更能使幼儿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与必要。
2.赞赏肯定。表扬合作顺利的幼儿,让他们讲一讲是怎样做的,对他们好的合作方式,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老师的赞赏对他们是一个促进。当幼儿做出合作行为,比如能较好地与同伴一同合作学习或游戏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励,因而进一步强化合作的动机,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合作行为。
3.表扬激励。对合作中有冲突的幼儿要给予指导和激励,使他们也产生积极情绪。教师的评价对幼儿的情绪很重要,这是使幼儿能否体验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对幼儿合作后的结果给予恰当的肯定和激励。对合作不好的幼儿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免对合作对方产生抱怨情绪,影响继续合作的积极性。
孩子们在以结构游戏为载体的合作学习中,彼此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尊重。游戏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孩子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学习就变得更加愉快。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孩子们在合作中学会了沟通、互助、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所以,合作学习不仅能有效地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投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求异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