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中华的根本途径

来源 :湖北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tti_sq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李鸿烈撰文认为,中国历史上没有出现过与封建经济不同质的自由商品经济,是中国未能走上“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近现代文明轨道的根本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没有及时认识到“科学和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立国之本”的道理,长期忽视发展科教事业,对现代生产力的先进代表实行轻视、亏待政策,是我国不能象其他国家那样迅速实现由落后到先进转化的直接原因,是社会主义优越性未能获得应有发挥的症结。党和国家的最高决策层强调发展第一生产力,尊重知识分子和人才未能
其他文献
【正】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暨广西师范大学等十四个教学和研究单位发起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与当代改革学术讨论会”去年十一月底在桂林召开。与会者
【正】 什么是改革意识?改革意识是人们关于改革的观念的集合,是人们对改革的意向、心向即行为取向和价值评判标准的系统意识。具体说来、改革意识应有如下三个方面内容: 1.
【正】 资产关切度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基本标志和动力源泉。目前,我国公民对资产的关切度过低,已成为经济改革进一步深化所面临的最大困难.给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带
近年来我国商品经济的大潮汹涌澎湃,其浪头也拍打着文化市场,既给精神产品的生产带来充沛的活力,又给它造成空前的冲击。精神产品的商品化问题日益引起学者们的研究兴趣。对
【正】 不久前在京举办的“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修班”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八百多位理论工作者,就邓小平同志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形成过程、基本内容、特点等进行了研讨。
【正】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特别是要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就必须搞清“生产力标准”的问题。要搞清社会主义初级
【正】 一、制定战略与分析经济形势的关系经济发展战略的确立是对多项因素综合分析研究的结果,既有经济的因素,也有非经济的因素;既有长远的历史因素,也不能脱离对当前形势
【正】 一、自然经济在我国占统治地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商品和市场很早就出现了。然而,我国从出现商品交换和市场到商品经济得
【正】 开放政策首先迎来的是西方国家的商品,然而更大量的却是西方的文化。这必然要引起中国文化的变迁。当代中国文化存在两种有害的思潮,一是误导,即是“新儒学”学说。二
【正】 在史学被认为是背时隔世之学,史学著作逐渐受人冷落的今天,有些史学家不禁深深的感叹:史学危机!不错,经济建设的巨流和现代化的浪潮迅猛向前,人们无暇反顾,千余年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