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他一生秉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信念,因其卓越的才能与高尚的品格,被人们认为是忠诚与智慧的化身。诸葛亮为后世留下诸多“文化遗产”,《诫子书》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这篇文章中,诸葛亮用质朴简洁的语言,凝练严谨的文笔,表达了一个长辈对晚辈的谆谆教诲,同时也是诸葛亮对自身学习、修养的总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在当今仍然具有鲜活的时代意义。本文拟对《诫子书》中的德育蕴含进行细致探讨。
【关键词】:诸葛亮;诫子书;德育蕴含
一、诸葛亮其人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國时期蜀国丞相,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在一个官吏之家,其先祖诸葛丰和父亲诸葛珪都曾入仕为官。但诸葛亮的童年又是不幸的,三岁丧母,八岁丧父,兄弟姊妹几人依靠叔父诸葛玄养活,后来跟随叔父前往豫章、荆州等地,颠沛流离中仍不忘学习。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兄弟姐妹们便隐居于隆中(今湖北襄阳),靠耕种维持生计。隐居期间,诸葛亮与当地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结交甚好。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协助其匡复汉室,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刘备占据荆、益二州,逐渐稳固了统治,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蜀汉开国后,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对内安抚百姓,励精图治,对外联吴抗曹,为实现光复汉室的理想,先后六次北伐,但因缺乏良、粮草等各种因素先后失败,在最后一次北伐(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中,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后主刘禅追谥诸葛亮为忠武侯,因此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来尊称诸葛亮,东晋时期又追封他为武兴王。
二、《诫子书》的创作背景
《诫子书》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也就是在诸葛亮去世前不久才完成的。《诫子书》一般认为是写给他年仅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是写给他的养子诸葛乔的。但不管怎样,说它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家书是还准确的,《诫子书》是属于家教、家训一类性质的文章,其中的“诫”有劝诫,警告之意,有时候也写作“戒”,意思相通。这种家训借助家长的权威,对子孙族众进行道德教化和约束,是古人向其后代传播为人处世、为学教子等思想的主要文化载体。家训的起源很早,最早的家训是周公的《诫伯禽书》,但是家训的大量出现却是在两汉时期,新兴的豪族大家通过密切家族联系来扩大社会影响力,纷纷制定维护家庭或家族的清规戒律。如汉高祖刘邦有《遗太子书》,刘向给其子刘歆的《诫子歆书》劝其多怀忧虑敬事之心,少抱受福骄奢之念。诸葛亮的《诫子书》就是在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其后家教家训之作层出不穷,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可谓集此前家教之大成,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而诸葛亮的《诫子书》更具有独特的意义,它以短小的篇幅而蕴寓深刻的内涵,不仅是一代儒臣诸葛亮睿智的体现,更是中国民族智慧的结晶。
三、《诫子书》的德育蕴含
(一)修身养德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1]。道德教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这种道德教化主要表现在严“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上。“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2]、“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3],《论语》对“君子”与“小人”的以道德素养为标准对人进行了分类,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诫子书》开篇便以“君子”为起点,诸葛亮以一种高标准的“君子”规范来要求其子,教其为君子之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个“德”当然指的是个人思想品德素质的修炼。诸葛亮不仅提出了修身养德的要求,而且指出修身养德的具体途径。“静以修身”,强调内心的宁静对个人品德修炼的重要作用;“俭以养德”强调节俭即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炼的关键作用。
(二)志存高远,守道不辱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4],诸葛亮认为“志当存高远”,一个人首先要立下远大志向,然后刻苦努力,锲而不舍,方能成就一番事业。中华民族历来有尚志传统,人们向来重视立志。孔子有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5],孔子之所以会对中华文化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与他“十五而志于学”有极大关系。孟子也说过:“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6]”历史上有所大作为的人都是有大志向的人。诸葛亮继承了前人的尚志思想,更进一步阐明了立志与成学的关系,认为立志是成学的首要条件。“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7]它阐明了立志的途径是“淡泊”、 “宁静”。“淡泊”意指不为名利所动,安贫乐道,守志不移;“宁静”则指内心安宁、不焦虑烦躁,因此这句话也成为许多后人的座右铭。诸葛亮一直固守“淡泊”与“宁静”,他未遇刘备之前“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正体现了他守道不移的人格风范。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从一介布衣变成一代名相,与刘备之间的君臣鱼水关系正是他忠君重义,守道不移的结果。诸葛亮一生清廉,不重名利,抱着辅佐刘备父子一统大业的初衷,矢志不移,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呕心泣血,六出祁山,直至喋血五丈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的是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托孤之重。他“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8]。这种守志不移的精神激励了一代代志士仁人为理想而矢志不渝,奋不顾身。
(三)勤学成才,惜时如金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9]诸葛亮将立志、学习与成才三者结合在一起,阐明了学习的动机、目的和心智条件。只有立下远大的志向,才能有巨大的学习动力;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成才,对社会作出贡献;而学习时要心平意静,专心致志,精诚专一。如果不能“静”,那么“淫慢则不能砺精,险躁则不能治性”[10],好高骛远,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态度是不会取得良好效果的。急于求成,浮躁不专,不仅无益于学习,而且还会有害于高尚品格的培养,达不到冶炼品性的目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认为学习与道德修养是密不可分的。孔子曾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11]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12],人非生而知之,智慧和本领是从学习实践中学来的。孔子虽然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13]但他自己也承认:“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14]孔子的大学问正是他“学而不厌”的结果。“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的惜时勤学精神正是诸葛亮对前人思想的繼承和发展。学习的目的是成才,也是为了奉献社会。“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5]其用世之心是很明确的。“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16]古人讲究建立不朽的事业,其实就是一种强烈的用世之心;当然这里所说的用世之心与前文所说的“不为名利所动”并不矛盾。用世之心指的是学有所成并有所用,是为社会作贡献的殷切期望,不是单纯为了个人名利而学习。如果不能不为社会所用,即使是学富五车,又有什么意义呢?
综上所述,《诫子书》是古代中华民族重视家教的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它体现了我国古代文人修身养德的道德素养,守道尚志的崇高人格和勤学成才、为世所用的积极入世精神。具有浓厚的儒家传统文化特色。这种精神对今天我们教育下一代还有其积极意义,因此在2016年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语文教材。
注释:
[1][4][7][9][10][12][15]诸葛亮著.方家常译注.诸葛亮文集全译(卷一)[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115.
[2][3][5][11][13][14]程树德著.新编诸子集成·论语集释[M].中华书局,1990:100,250,493,618,1158.
[12]程树德著.新编诸子集成·论语集释(卷十八)[M].中华书局1990:618.
[6]杨伯峻著.孟子译注(卷三)[M].中华书局,1960:62.
[8] [西晋]陈寿著.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M].中华书局1959:918.
[16]杨伯峻著.春秋左传注·襄公·二十四年[M].中华书局,1990:1088.
【关键词】:诸葛亮;诫子书;德育蕴含
一、诸葛亮其人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國时期蜀国丞相,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在一个官吏之家,其先祖诸葛丰和父亲诸葛珪都曾入仕为官。但诸葛亮的童年又是不幸的,三岁丧母,八岁丧父,兄弟姊妹几人依靠叔父诸葛玄养活,后来跟随叔父前往豫章、荆州等地,颠沛流离中仍不忘学习。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兄弟姐妹们便隐居于隆中(今湖北襄阳),靠耕种维持生计。隐居期间,诸葛亮与当地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结交甚好。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协助其匡复汉室,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刘备占据荆、益二州,逐渐稳固了统治,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蜀汉开国后,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对内安抚百姓,励精图治,对外联吴抗曹,为实现光复汉室的理想,先后六次北伐,但因缺乏良、粮草等各种因素先后失败,在最后一次北伐(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中,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后主刘禅追谥诸葛亮为忠武侯,因此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来尊称诸葛亮,东晋时期又追封他为武兴王。
二、《诫子书》的创作背景
《诫子书》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也就是在诸葛亮去世前不久才完成的。《诫子书》一般认为是写给他年仅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是写给他的养子诸葛乔的。但不管怎样,说它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家书是还准确的,《诫子书》是属于家教、家训一类性质的文章,其中的“诫”有劝诫,警告之意,有时候也写作“戒”,意思相通。这种家训借助家长的权威,对子孙族众进行道德教化和约束,是古人向其后代传播为人处世、为学教子等思想的主要文化载体。家训的起源很早,最早的家训是周公的《诫伯禽书》,但是家训的大量出现却是在两汉时期,新兴的豪族大家通过密切家族联系来扩大社会影响力,纷纷制定维护家庭或家族的清规戒律。如汉高祖刘邦有《遗太子书》,刘向给其子刘歆的《诫子歆书》劝其多怀忧虑敬事之心,少抱受福骄奢之念。诸葛亮的《诫子书》就是在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其后家教家训之作层出不穷,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可谓集此前家教之大成,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而诸葛亮的《诫子书》更具有独特的意义,它以短小的篇幅而蕴寓深刻的内涵,不仅是一代儒臣诸葛亮睿智的体现,更是中国民族智慧的结晶。
三、《诫子书》的德育蕴含
(一)修身养德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1]。道德教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这种道德教化主要表现在严“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上。“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2]、“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3],《论语》对“君子”与“小人”的以道德素养为标准对人进行了分类,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诫子书》开篇便以“君子”为起点,诸葛亮以一种高标准的“君子”规范来要求其子,教其为君子之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个“德”当然指的是个人思想品德素质的修炼。诸葛亮不仅提出了修身养德的要求,而且指出修身养德的具体途径。“静以修身”,强调内心的宁静对个人品德修炼的重要作用;“俭以养德”强调节俭即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炼的关键作用。
(二)志存高远,守道不辱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4],诸葛亮认为“志当存高远”,一个人首先要立下远大志向,然后刻苦努力,锲而不舍,方能成就一番事业。中华民族历来有尚志传统,人们向来重视立志。孔子有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5],孔子之所以会对中华文化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与他“十五而志于学”有极大关系。孟子也说过:“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6]”历史上有所大作为的人都是有大志向的人。诸葛亮继承了前人的尚志思想,更进一步阐明了立志与成学的关系,认为立志是成学的首要条件。“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7]它阐明了立志的途径是“淡泊”、 “宁静”。“淡泊”意指不为名利所动,安贫乐道,守志不移;“宁静”则指内心安宁、不焦虑烦躁,因此这句话也成为许多后人的座右铭。诸葛亮一直固守“淡泊”与“宁静”,他未遇刘备之前“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正体现了他守道不移的人格风范。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从一介布衣变成一代名相,与刘备之间的君臣鱼水关系正是他忠君重义,守道不移的结果。诸葛亮一生清廉,不重名利,抱着辅佐刘备父子一统大业的初衷,矢志不移,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呕心泣血,六出祁山,直至喋血五丈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的是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托孤之重。他“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8]。这种守志不移的精神激励了一代代志士仁人为理想而矢志不渝,奋不顾身。
(三)勤学成才,惜时如金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9]诸葛亮将立志、学习与成才三者结合在一起,阐明了学习的动机、目的和心智条件。只有立下远大的志向,才能有巨大的学习动力;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成才,对社会作出贡献;而学习时要心平意静,专心致志,精诚专一。如果不能“静”,那么“淫慢则不能砺精,险躁则不能治性”[10],好高骛远,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态度是不会取得良好效果的。急于求成,浮躁不专,不仅无益于学习,而且还会有害于高尚品格的培养,达不到冶炼品性的目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认为学习与道德修养是密不可分的。孔子曾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11]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12],人非生而知之,智慧和本领是从学习实践中学来的。孔子虽然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13]但他自己也承认:“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14]孔子的大学问正是他“学而不厌”的结果。“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的惜时勤学精神正是诸葛亮对前人思想的繼承和发展。学习的目的是成才,也是为了奉献社会。“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5]其用世之心是很明确的。“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16]古人讲究建立不朽的事业,其实就是一种强烈的用世之心;当然这里所说的用世之心与前文所说的“不为名利所动”并不矛盾。用世之心指的是学有所成并有所用,是为社会作贡献的殷切期望,不是单纯为了个人名利而学习。如果不能不为社会所用,即使是学富五车,又有什么意义呢?
综上所述,《诫子书》是古代中华民族重视家教的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它体现了我国古代文人修身养德的道德素养,守道尚志的崇高人格和勤学成才、为世所用的积极入世精神。具有浓厚的儒家传统文化特色。这种精神对今天我们教育下一代还有其积极意义,因此在2016年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语文教材。
注释:
[1][4][7][9][10][12][15]诸葛亮著.方家常译注.诸葛亮文集全译(卷一)[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115.
[2][3][5][11][13][14]程树德著.新编诸子集成·论语集释[M].中华书局,1990:100,250,493,618,1158.
[12]程树德著.新编诸子集成·论语集释(卷十八)[M].中华书局1990:618.
[6]杨伯峻著.孟子译注(卷三)[M].中华书局,1960:62.
[8] [西晋]陈寿著.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M].中华书局1959:918.
[16]杨伯峻著.春秋左传注·襄公·二十四年[M].中华书局,1990: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