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的练习是新课程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巩固知识、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高效上好练习课,发挥“练习”的训练和检测的功能,高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呢?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教师要始终树立课标意识
练习的最终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学习成果,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作为教师,心中要有课标.课标是教学的灵魂和方向,是练习的总指挥和统帅。只有在课标引领下,教师才能把握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适度地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增删,起到省时省力的效果。
二、把握练习课的高效评价标准
评价“练习课”是否高效,一看练习课的目的性是否合理高效,要看是为了澄清模糊认识,还是为了纠正错误、培养学生的技能;二看学生的活动是否高效,教师的归纳点拨是否高效;三看练习设计是否高效,是否有再现概念的填空训练,是否有辨析概念的选择训练,是否有归纳方法的原型训练,是否有应用方法的变式训练,是否有培养能力的中考真题训练,等等。
三、弄清练习课的课堂结构
练习课一般分为“课堂练习课”和“课外练习课”。课堂练习课较注重基础练习和专项练习,而课外练习课则较注重深化练习和发展练习。它们的相同点就在于两者都必须交待清楚本节课练习的内容及其要求、对每个环节所要达到的目的要进行及时小结、最后还应该总结评讲。
练习课是“以练习为主”“适当指导”,做到“导、练、议、评”相结合。课堂巩固性的练习设计要做到以课本内容为主,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将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组合和改编。课外综合性练习可以适当增加习题的难度,引用一些课外内容,即“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进行综合训练。
四、掌握练习课的设计要求
高效教学的练习设计,一是设计练习形式,是课内练习还是课外练习。二是设计练习结构,要减少单项练习,加强系列练习;要减少复习练习,加强变式练习,要减少泛泛练习,加强针对练习。三是设计练习内容,包括基本练习,提高练习,拓展练习等。练习设计要做到“三有”:有“情趣”,学生学起来不容易产生消极和疲劳情绪;有“梯度”,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有层次有梯度,环环相扣;有“价值”,达到以练促教、以练促学、以练明理导行的效果;有“提升”,通过练习、反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促进学生能力有所提升。
五、高效练习课的实践策略
(一)课堂练习的策略
1.合理的训练程序
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训练顺序可以放在授新课前,也可放在授新课之后,还可以融入教学之中。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和觉悟。在设计练习时一定要先考虑清楚,该如何编排练习的程序,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避免讲归讲、练归练,流于形式。
2.充分用好 “小栏目”
思想品德教材有许多“小栏目”,以丰富的内容、活泼的形式成为新教材的一个亮点,为教材增添了不少色彩。教师在选择课堂练习时,要对“想一想”“ 说一说”“议一议”“忆一忆”等小栏目加以有效训练。
3.精心设计单元测试题
如:①在单元测试的开头和结尾写上一些与学生交流性的提示性语言,使试卷呈现人性化,充分发挥正常水平。②部分单元测试题型可换成和学生更亲近的表述。③试题的难易要按照先易后难的设置,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二)课后作业的策略
1.交流思想型作业
思想交流是思想品德课作业的首要任务。思想交流型作业,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是师生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学生间的交流;可以个别进行,也可以集体进行。
(1)感想体会型。提供背景材料或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材料或情境,运用所学知识,谈自己的思想和体会。
(2)理解认识型。就所提供的背景材料谈谈自己对材料中所提问题的理解,就材料所反映的某一问题谈认识,在不背离材料所限范围及所学知识的前提下,鼓励理解和认识上的多角度、多层次。
(3)看法建议型。这类作业练习要求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进行自己的价值判断,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合理化建议。
2.实践应用型作业
实践性是思想品德课的根本属性,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思想品德课的归宿。此类作业要引导学生自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亲身经历,加深认识,增强体验,形成信念,养成习惯。如在讲述八年级《相亲相爱一家人》时,可布置道德实践作业:①给父母写一封信;②给父母洗一次脚或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③了解父母对你的期望等等。通过作业,增进了亲子之间的了解,使父母与子女之间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充满信心。很多学生回家给父母洗脚后都谈了自己的感受,无意间拉近了距离。
当然,练习课的类型多种多样,如针对型作业,主要是针对班里的不良心理品质的表现,要求全班学生讨论,共同完成,进而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行为。
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要继续加强对高效课堂的理论学习和研究,不断探索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精心设计每一堂练习课,做到寓教于乐、寓情于理,以自己的教学智慧,真正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达到理想的练习效果。
一、教师要始终树立课标意识
练习的最终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学习成果,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作为教师,心中要有课标.课标是教学的灵魂和方向,是练习的总指挥和统帅。只有在课标引领下,教师才能把握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适度地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增删,起到省时省力的效果。
二、把握练习课的高效评价标准
评价“练习课”是否高效,一看练习课的目的性是否合理高效,要看是为了澄清模糊认识,还是为了纠正错误、培养学生的技能;二看学生的活动是否高效,教师的归纳点拨是否高效;三看练习设计是否高效,是否有再现概念的填空训练,是否有辨析概念的选择训练,是否有归纳方法的原型训练,是否有应用方法的变式训练,是否有培养能力的中考真题训练,等等。
三、弄清练习课的课堂结构
练习课一般分为“课堂练习课”和“课外练习课”。课堂练习课较注重基础练习和专项练习,而课外练习课则较注重深化练习和发展练习。它们的相同点就在于两者都必须交待清楚本节课练习的内容及其要求、对每个环节所要达到的目的要进行及时小结、最后还应该总结评讲。
练习课是“以练习为主”“适当指导”,做到“导、练、议、评”相结合。课堂巩固性的练习设计要做到以课本内容为主,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将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组合和改编。课外综合性练习可以适当增加习题的难度,引用一些课外内容,即“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进行综合训练。
四、掌握练习课的设计要求
高效教学的练习设计,一是设计练习形式,是课内练习还是课外练习。二是设计练习结构,要减少单项练习,加强系列练习;要减少复习练习,加强变式练习,要减少泛泛练习,加强针对练习。三是设计练习内容,包括基本练习,提高练习,拓展练习等。练习设计要做到“三有”:有“情趣”,学生学起来不容易产生消极和疲劳情绪;有“梯度”,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有层次有梯度,环环相扣;有“价值”,达到以练促教、以练促学、以练明理导行的效果;有“提升”,通过练习、反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促进学生能力有所提升。
五、高效练习课的实践策略
(一)课堂练习的策略
1.合理的训练程序
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训练顺序可以放在授新课前,也可放在授新课之后,还可以融入教学之中。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和觉悟。在设计练习时一定要先考虑清楚,该如何编排练习的程序,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避免讲归讲、练归练,流于形式。
2.充分用好 “小栏目”
思想品德教材有许多“小栏目”,以丰富的内容、活泼的形式成为新教材的一个亮点,为教材增添了不少色彩。教师在选择课堂练习时,要对“想一想”“ 说一说”“议一议”“忆一忆”等小栏目加以有效训练。
3.精心设计单元测试题
如:①在单元测试的开头和结尾写上一些与学生交流性的提示性语言,使试卷呈现人性化,充分发挥正常水平。②部分单元测试题型可换成和学生更亲近的表述。③试题的难易要按照先易后难的设置,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二)课后作业的策略
1.交流思想型作业
思想交流是思想品德课作业的首要任务。思想交流型作业,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是师生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学生间的交流;可以个别进行,也可以集体进行。
(1)感想体会型。提供背景材料或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材料或情境,运用所学知识,谈自己的思想和体会。
(2)理解认识型。就所提供的背景材料谈谈自己对材料中所提问题的理解,就材料所反映的某一问题谈认识,在不背离材料所限范围及所学知识的前提下,鼓励理解和认识上的多角度、多层次。
(3)看法建议型。这类作业练习要求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进行自己的价值判断,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合理化建议。
2.实践应用型作业
实践性是思想品德课的根本属性,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思想品德课的归宿。此类作业要引导学生自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亲身经历,加深认识,增强体验,形成信念,养成习惯。如在讲述八年级《相亲相爱一家人》时,可布置道德实践作业:①给父母写一封信;②给父母洗一次脚或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③了解父母对你的期望等等。通过作业,增进了亲子之间的了解,使父母与子女之间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充满信心。很多学生回家给父母洗脚后都谈了自己的感受,无意间拉近了距离。
当然,练习课的类型多种多样,如针对型作业,主要是针对班里的不良心理品质的表现,要求全班学生讨论,共同完成,进而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行为。
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要继续加强对高效课堂的理论学习和研究,不断探索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精心设计每一堂练习课,做到寓教于乐、寓情于理,以自己的教学智慧,真正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达到理想的练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