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来源 :教师与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设计的理论依据:
  课程的设计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
  2.教学模式的确定
  2.1 教材分析
  2.1.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本节内容涉及的知识面较宽,综合性较强,它是前面已学过的平衡移动原理、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等知识的综合利用。
  (2)从知识结构上讲,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弱酸、弱碱及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
  2.1.2 学生情况分析
  (1)知识方面:已掌握了醋酸、水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酸碱溶液的pH等知识,但还没有涉及盐溶液的酸碱性。
  (2)能力方面: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思维和自学能力,但分析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1.3 教学目标的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知道盐类水解的应用;
  ②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训练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或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能从微粒间相互作用这一微观本质的角度去理解盐溶液呈现酸碱性这一宏观现象;
  ②使用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探究不同类型盐溶液的酸碱性,揭示化学平衡理论在盐溶液中的延伸。
  (3)情感目标
  ①能在思考分析中倾听他人意见,相互启发,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和快乐;
  ②体念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③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1.4 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盐类水解的概念和规律
  难点:探究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成因
  2.1.5 课时安排
  1课时
  2.2 教法分析
  这节课,采取了实验探究和理论研究两条学习主线:实验探究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理论研究是运用已有的化学平衡知识,发掘出新知识的“生长点”——盐类水解,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3 学法指导
  2.3.1 运用所学理论指导盐类水解的学习。
  2.3.2 实验探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2.3.3 归类求同,对比求异的学习方法。
  2.3.4 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
  2.4 教学用具及媒体
  2.4.1 实验药品:石蕊试液液;浓度均为0.5mol/L的NH4Cl(aq)、CH3COONa(aq)、NaCl(aq)、Al2(SO4)3(aq)、Na2CO3(aq)、Na2SO4(aq)、H2O;
  2.4.2 实验仪器:小烧杯(或试管)、表面皿、玻璃棒、PH试纸—比色卡、滤纸
  2.4.3 媒体:多媒体教学平台、抢答器
  3.教学设计具体过程
  4.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盐类水解的实质和水解规律。盐类水解的实质比较抽象,虽从理论解释学生也能理解,但枯燥无味,本节课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并加入电脑展示微观过程,让学生既掌握方法并亲身体验感受,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力,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良好;在对盐类水解规律的教学中,我渗透学习策略的的训练:如组织学习策略的训练,形成了盐的知识网络;记忆学习策略,使学生记住了盐类水解的规律;精加工学习策略中质疑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更使学生获得会学的本领,即从“学会”转变到“会学”;变被动接受信息为主动加工信息。
其他文献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当今进行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在课堂上,中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过分的、强制性的他们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只能引起他们思维疲劳和厌烦心理。可见课堂上强制性地对学生“满堂灌”,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素质教育;历史;课程改革  传统的历史教学法只强调教师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结构的千篇一律,难以创设生气。用这种方法培养出来
期刊
【摘 要】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兴趣教学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学认为:兴趣是诱发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内部动因,而兴趣教学这种方式,以心理学为依据,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即新颖效应。  【关键词】好奇心;创新思维能力;学习动机  兴趣是指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理想的地理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
期刊
【摘 要】我们认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日益突出。但是,作为高中政治老师,教育理念的更新远比任何一种技术和手段的更新更为重要。譬如:如何看待知识的获取途径和方式、如何认识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定位以及应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对待技术的学习等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理念;信息技术;民族高中;政治课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普及,我们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高中政治教学工作。在
期刊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课堂教学开始时  上课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新教材的特点,就教师如何转变旧的教育思想、克服传统的教学方法做了论述。  【关键词】教育思想;教材特点;教材编排  如何使教师尽快克服传统教育思想和传统教学方法的惯性干扰,正确使用现行教材,使我省初中物理教学全面转入素质教育的轨道,是目前教材教法研究中的一大课题。要真正用好现行教材,提高教学质量,根本在于转变教育观念,关键是熟悉、掌握教学内容,出路在于教法改革。  1.转变物理教
期刊
【摘 要】新课改已经实施多年了,老师,同学在平时的教学中都已经适应了新形势下新的教学方式,但是课堂效益不高,学生兴趣不浓仍是目前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那么怎样能更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及学习兴趣呢?本文从数学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以期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关键词】教学规律;有效性;导课;学习小组;分层练习;课堂评价  有效教学是教师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用尽可能少
期刊
【摘 要】针对当前高中生英语阅读难的问题,阐述了英语阅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也陈述了如何上好一堂阅读课,多看,多读,多练,也强调了阅读材料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在阅读过程中,所常用的阅读方法:略读,跳读,细读,推读,概读。教学过程中,所用的提问式、谈话式、讨论式等教学法。  【关键词】重要性;略读;跳读;细读;推读;概读  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
期刊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使之在
期刊
【摘 要】数学教学中强化“应用”是一个复杂问题,我们在数学课程中应该注意将民族的数学应用成果及时纳入教育内容。在课程中及时增加反映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知识,并研究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意识;现实问题  当前,我国数学教材中的习题和考题多半是脱离了实际背景的纯数学题,或者是看不见背景的应用数学题。这样的训练,久而久之,使学生解现成数学题的能力很强,而把实际问题抽象化为数学
期刊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本质和事物内在规律自觉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心理活动的一种高级形式。一般认为,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教学中要落实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其中之一就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思维的种类很多,结合语文教学法的特点,语文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一是想象思维能力,也叫想象能力,想象力。它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