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强调新时期下的教育要着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做好体育技能和知识的传授工作,还要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这是落实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提升体育教学实效性的需要。文章从观看体育赛事视频、开展游戏化教学、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分层教学法以及激励性评价这几个方面就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实践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长期以来,在升学率、分数的“指挥棒”下,体育教学的开展主要围绕体育知识和技能,教师将焦点放在学生体育成绩上,一味地研究如何提高学生体育成绩,而对学生意志品质的成长和心理健康发展很少关注,这样的教育模式难以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了给学生创造健康的、快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立足体育课堂展开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生理与心理均获得发展,文章针对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体育课中的具体渗透路径展开讨论。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必要性
(一)落实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
《中学体育新课程标准》中针对课程目标明确指出,要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学生对个人健康的责任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针对体育精神进行发扬,形成乐观开朗、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体育核心素养作为素质教育深化的重要产物,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品格,包括但不限于顽强拼搏、善合作、守规则、能吃苦、能坚持。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这是落实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
(二)促进初中生健康发展的需要
初中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尤为重要。尤其是近些年,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很多不良社会思潮涌入校园,充斥在学生的周围如拜金主义、及时享乐主义、新民主主义等,初中生缺少辨别黑白、善恶、是非、美丑的能力或能力有限,所以思想极容易被一些不良社会思潮侵蚀。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可以提升学生道德认知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三)提升体育教学实效性的需要
体育对学生耐力、柔韧性、力量等各个方面有较高的要求,然而,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学生生活在相对来说比较优渥的环境中,养成了怕吃苦的性格,这也是很多学生排斥、畏惧体育课的原因。在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这样,即使在学习中遇到挫折、困难,学生也会主动克服,尽最大能力完成学习目标。此外,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也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及教师教学的辛苦与不易,从而唤醒学生的能动性,这对提升学生体育成绩、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优化体育教学效益有重要意义。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实践策略
(一)观看体育赛事视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
“体育强国”是我国体育工作在新时期下改革和发展的一项目标,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教师应以此为切入点,在传授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可以利用体育名人先进事迹和体育经典赛事作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程资源。
(二)开展游戏化教学,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良好品质
遵守规则是一种良好的思想品质,它可以驱使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就当前初中生的成长情况来看,在生活中不遵守规则的现象比较普遍,如吃饭的时候不排队、随地乱扔垃圾、过马路不走斑马线等。这与初中生心智不成熟、缺乏有力的教育指导有关。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教师可以开展游戏化教学。一方面,通过游戏活动的引入增强教学趣味性,唤醒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使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品质。
(三)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
当前社会需要有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人才,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教师在传授学生体育技能和知识的同时要利用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共同发展。
(四)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良好品质
由于父母和祖辈的溺爱,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初中生普遍存在依赖心理,在生活中依赖父母,在学习上依赖老师。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不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教师应改变过去直接将体育技能和知识提供给学生并要求学生记忆的教学方式,而是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来说,教师给学生布置具体的任务,然后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究,通过自己的力量完成任务。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拓宽学生学习深度,还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良好品质,实现智育与德育并重。
(五)实施分层教学法,培养学生积极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初中生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低甚至存在自卑心理,遇到困难、挫折立即产生放弃、退缩的念头,这是不良心理的表现。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教师应当实施分层教学法,将学生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不让学生去够他们根本“够不到”的目标,避免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在频繁受挫后心理更加脆弱,也不让学生去完成对他们来说“轻而易举”的目标,避免学生产生自满、骄傲心理。例如,在跑步训练中,同样的时间内,教师给身体素质强、中等、较差的学生设置的目标分别为1000米,800米,500米,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在竭尽全力的基础上体验到成就感、满足感、幸福感,以此增强学生自信心,让“我能行”的信念扎根到學生的心中。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针对学生实施激励性教学评价,以此增强学生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践行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落实新课程教学目标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依据体育教学内容和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如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推动中学体育教育事业稳定、持续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长期以来,在升学率、分数的“指挥棒”下,体育教学的开展主要围绕体育知识和技能,教师将焦点放在学生体育成绩上,一味地研究如何提高学生体育成绩,而对学生意志品质的成长和心理健康发展很少关注,这样的教育模式难以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了给学生创造健康的、快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立足体育课堂展开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生理与心理均获得发展,文章针对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体育课中的具体渗透路径展开讨论。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必要性
(一)落实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
《中学体育新课程标准》中针对课程目标明确指出,要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学生对个人健康的责任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针对体育精神进行发扬,形成乐观开朗、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体育核心素养作为素质教育深化的重要产物,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品格,包括但不限于顽强拼搏、善合作、守规则、能吃苦、能坚持。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这是落实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
(二)促进初中生健康发展的需要
初中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尤为重要。尤其是近些年,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很多不良社会思潮涌入校园,充斥在学生的周围如拜金主义、及时享乐主义、新民主主义等,初中生缺少辨别黑白、善恶、是非、美丑的能力或能力有限,所以思想极容易被一些不良社会思潮侵蚀。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可以提升学生道德认知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三)提升体育教学实效性的需要
体育对学生耐力、柔韧性、力量等各个方面有较高的要求,然而,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学生生活在相对来说比较优渥的环境中,养成了怕吃苦的性格,这也是很多学生排斥、畏惧体育课的原因。在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这样,即使在学习中遇到挫折、困难,学生也会主动克服,尽最大能力完成学习目标。此外,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也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及教师教学的辛苦与不易,从而唤醒学生的能动性,这对提升学生体育成绩、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优化体育教学效益有重要意义。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实践策略
(一)观看体育赛事视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
“体育强国”是我国体育工作在新时期下改革和发展的一项目标,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教师应以此为切入点,在传授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可以利用体育名人先进事迹和体育经典赛事作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程资源。
(二)开展游戏化教学,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良好品质
遵守规则是一种良好的思想品质,它可以驱使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就当前初中生的成长情况来看,在生活中不遵守规则的现象比较普遍,如吃饭的时候不排队、随地乱扔垃圾、过马路不走斑马线等。这与初中生心智不成熟、缺乏有力的教育指导有关。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教师可以开展游戏化教学。一方面,通过游戏活动的引入增强教学趣味性,唤醒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使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品质。
(三)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
当前社会需要有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人才,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教师在传授学生体育技能和知识的同时要利用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共同发展。
(四)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良好品质
由于父母和祖辈的溺爱,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初中生普遍存在依赖心理,在生活中依赖父母,在学习上依赖老师。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不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教师应改变过去直接将体育技能和知识提供给学生并要求学生记忆的教学方式,而是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来说,教师给学生布置具体的任务,然后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究,通过自己的力量完成任务。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拓宽学生学习深度,还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良好品质,实现智育与德育并重。
(五)实施分层教学法,培养学生积极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初中生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低甚至存在自卑心理,遇到困难、挫折立即产生放弃、退缩的念头,这是不良心理的表现。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教师应当实施分层教学法,将学生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不让学生去够他们根本“够不到”的目标,避免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在频繁受挫后心理更加脆弱,也不让学生去完成对他们来说“轻而易举”的目标,避免学生产生自满、骄傲心理。例如,在跑步训练中,同样的时间内,教师给身体素质强、中等、较差的学生设置的目标分别为1000米,800米,500米,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在竭尽全力的基础上体验到成就感、满足感、幸福感,以此增强学生自信心,让“我能行”的信念扎根到學生的心中。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针对学生实施激励性教学评价,以此增强学生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践行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落实新课程教学目标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依据体育教学内容和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如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推动中学体育教育事业稳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