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iötz、Perkins和Rebound 3种便携式眼压计测量兔眼压值的回归校正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04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兔是建立降眼压手术和药物治疗模型的常用动物,其眼压测量的准确性在数据分析和定量评价中至关重要,目前测量兔眼压精确的方法是前房插管测压法,但为有创测量法。Schiötz眼压计、Perkins眼压计和Rebound眼压计测量均为无创测量法,使用更为简便,但关于这三者测量兔眼压的准确性研究较少。

目的

以前房插管测压法测量值(IMV)为基准作为实际眼压值,探讨Schiötz眼压计、Perkins眼压计和Rebound眼压计测量兔眼压值的准确性,并结合兔眼球生理参数,对Schiötz眼压计读数(STV)、Perkins眼压计读数(PTV)和Rebound眼压计读数(RTV)进行校正。

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8只,均取右眼为实验眼,利用Lenstar900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分别测量其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曲率(CC)、眼轴长度(AL)、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和巩膜厚度(ST)。全身麻醉下行右眼玻璃体腔和前房穿刺,玻璃体腔置管连接平衡盐溶液(BSS)以建立眼压梯度,前房插管测压法测量实际眼压,同步同梯度获得STV、PTV和RTV;以IMV为基准,将STV、PTV与RTV结合兔眼球生理参数,获得其多元回归方程对眼压值进行校正。

结果

测得8只眼球的生理参数,CCT为(338.96±21.52)μm,CC为(51.68±1.66)D,AL为(14.63±0.19) mm,ACD为(2.22±0.04)mm,LT为(6.15±0.10)mm,ST为(339.80±47.41)μm。与IMV相比较,Schiötz、Perkins和Rebound眼压计测量值的误差分别为(17.08±11.22)、(25.81±12.43)和(22.50±11.47) mmHg(1 mmHg=0.133 k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54、14.39、13.59,均P<0.05)。STV、PTV、RTV与IMV的95%一致性界限较大,随着实际眼压的升高,测量误差增大。IMV(实际眼压)与STV的回归方程为:实际眼压=141.015+1.570×STV+0.122×CCT–3.480×CC(R=0.92,P=0.00);与PTV回归方程为:实际眼压=–33.323+1.914×PTV+0.133×CCT(R=0.88,P=0.00);与RTV回归方程为:实际眼压=160.395+1.866× RTV+0.201×CCT+34.554×LT–2.649×CC+0.063×ST(R=0.95,P=0.00)。

结论

兔眼的生理参数与人眼有诸多差异,临床上常用的3种便携式眼压计测得的兔眼压值与实际眼压差异较大,需要结合兔眼球生理参数进行回归校正,以降低误差。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血管造影及栓塞技术在Dieulafoy病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镜检查诊断为Dieulafoy病或已排除消化性溃疡、门静脉高压症等病因的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7例。患者均行DSA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治疗。术后观察患者栓塞止血效果和不良反应。随访患者1年,观察是否出现再次出血。结果17例中,16例血管造影均符合Dieulafoy病改变。对16例造影异常患者均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15例栓塞治
期刊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伴薄壁空腔形成的CT表现与征象特点,提高对该类型肺癌的认识和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伴空腔形成患者31例[男18例、女13例;平均年龄(56±12)岁]。31例患者中,肺腺癌28例、鳞状细胞癌2例、肉瘤样癌1例。所有患者均行MSCT检查,并分析肺癌实性与空腔病灶的CT征象,包括空腔与肺癌实体病灶位置关系、腔壁厚度及均匀度、内壁结节、外壁有无血管
视网膜疾病包括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视网膜色素上皮变性(RP)和营养不良、视网膜和脉络膜肿瘤等,是一组与视网膜及其神经和血管相关的疾病。尽管基因变异和单核苷酸多态性等遗传学因素所造成的基因表达的改变已被证明与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密切关系,但在基因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长期内在及外在环境变化造成的可遗传性基因表达的改变正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至
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导致老年人中心视力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病理机制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形成。近年来研究者发现,促血管生成因子与抗血管生成因子的平衡在CNV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分别为促血管生成因子与抗血管生成因子的代表性因子。针对这些细胞因子的靶向治疗为渗出性AMD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抗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是一种常见的与线粒体突变相关的母系遗传性疾病,在不同种族人群的LHON家系中,有50%以上是由于线粒体DNA(mtDNA)编码呼吸链复合体Ⅰ上ND1 G3460A、ND4 G11778A和/或ND6 T14484C的原发性突变引起的。然而,线粒体病呈现多样化的表型,相同的线粒体DNA突变可以产生不同的表现型,且不同的mtDNA突变又可以产生相似的表现型。LHO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其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患病率为24%~70%,为当前全球主要的致盲病因。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增加,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DR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有研究表明DR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包括视网膜血管病变、视神经损伤、炎症损伤等。针对不同的发病机制已研发出各种治疗DR的药物。就DR发病的动物模型、
环磷酸腺苷激活的交换蛋白(Epac)是鸟嘌呤核苷酸交换蛋白因子,与环磷酸腺苷(cAMP)高亲和力地结合后能激活下游的多种信号分子,如Rap和Ras等,这些信号分子可参与多种细胞的生理和病理过程。Ras和Rap能靶向诱导光感受器的生长、分化及增生,Ras可通过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传递(Ras/Raf/MEK/ERK)参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和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等疾病的发生。就近年
眼肿瘤眼眶病是一类危害人类视功能,甚至生命的严重疾病。目前多数眼肿瘤眼眶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明确,这给其治疗带来了不利影响。医学实验动物模型是利用动物体来研究人类疾病的实验模型。通过建立不同疾病的实验动物模型,不仅有助于了解疾病本身的病因、病理机制,而且可以为其治疗提供研究平台。尽管眼肿瘤眼眶病较眼科其他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较少,但近年来有关眼肿瘤眼眶病动物模型的研究仍然取得了一些进展。就几种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