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语言沟通+心理护理对于焦虑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入2019年6月-2021年6月间入院治疗的96例焦虑症患者。随机法分组,A组48例予以语言沟通+心理护理;B组48例予以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A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低于B组(P<0.05)。A组的治疗依从性高于B组(P<0.05)。结论:为焦虑症患者实行语言沟通+心理护理可以调节其焦虑心态,提升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语言沟通;心理护理;焦虑症;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焦虑症的病理基础为焦虑情绪体验,症状为心理情绪异常和睡眠障碍,同时合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出汗或是心悸等[1]。为抑制焦虑表现,临床多为该病患者实行语言沟通以及心理护理,以控制病情。为此,本研究选入96例焦虑症患者,用于分析语言沟通+心理护理的效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入2019年6月-2021年6月间入院治疗的96例焦虑症患者。随机法分组,A组48例,男患:女患为27:21;年龄为24岁至65岁,均值(36.57±1.45)岁。B组48例,男患:女患为26:22;年龄为25岁至64岁,均值(36.68±1.58)岁。经假设检验并无差异(P>0.05)。
1.2 方法
B组实行常规护理,即病房管理(维持病房整洁且舒适,合理调节亮度与温湿度)、监测病情变化、鼓励患者多参与社区活动、协助其培养健康习惯等。A组实行语言沟通+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态度要平和且友善,全面解答疑问,使患者充分信任。多对患者实行语言鼓励和认可,引用成功的病例,建立治疗信心。对比晦涩难懂的相关知识需要尽量简化,使患者主动配合相关护理。在交流期间要注意语气乐观,引导其主诉内心想法,正确面对自身病情。心理护理的措施为:全面评价患者的想法与性格,结合患者情况拟定心理疏导措施。关注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如果有异常要进行语言安抚,尽量分散其注意力。可以多与患者聊天,深入探究其心理问题,确定诱因以后疏导情绪。通过一对一沟通法进行个体化疏导,尊重其人格与个人隐私,使其感受到尊重度。
1.3 观察指标
利用焦虑自评量表測评焦虑程度,标准分为50分,焦虑度与分数正相关。利用自制评价表测评治疗依从性,含语言沟通、心理护理、服务态度等,共100分,完全依从为75分以上,部分依从为45-75分,不依从为45分以下。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由SPSS21.0软件完成,计量数据经t值对比与检验,计数数据经X2值对比与检验,假设校验有意义则P值不足0.05。
2结果
2.1 两组的焦虑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A组的焦虑评分低于B组(P<0.05)。
2.2 两组的治疗依从性比较
A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于B组(P<0.05)。
3讨论
焦虑症包括急性与慢性焦虑,患者的症状有手抖、情绪失常、烦躁与胸闷等,严重者伴有自杀倾向[2]。该病患者多伴有内分泌紊乱表现,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其病因较为复杂,与不良事件、遗传因素有关,需要进行对症治疗。抗焦虑药物可以抑制患者的焦虑表现,但用药周期较长,需要联合护理干预。有研究显示,多数的焦虑症患者少言寡语,拒绝与外界沟通,长此以往会加重病情,使其封闭内心。因此,语言沟通是该病患者的基础化护理模式,可以通过细致化和个体化的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并予以解决,进而使其保持健康心态。心理护理借助心理学和精神学科知识拟定护理措施,符合以人为本理念,可以最大化尊重患者的护理想法,满足其需求,进而构建紧密的护患关系。以上两种护理分以患者的个人情况为核心,要求对其进行耐心的沟通和有效的疏导,可以改善其情绪,获得其认可。两种护理模式有协同作用,先开展语言沟通可以消除患者的陌生感,使其感受到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和关爱度,而后进行心理护理可以全面掌握其心理状态,保证护理措施的针对性,对于焦虑情绪调节有正向作用[3]。
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低于B组,治疗依从性高于B组(P<0.05)。说明语言沟通+心理护理可以改善焦虑评分,提升治疗依从性。
综上,为焦虑症患者实行语言沟通+心理护理的效用显著,可以在抑制病情的同时提高患者配合度。
参考文献:
[1]李春莲,梁超,苗陈颖.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药,2020,33(3):721-723.
[2]王翠鹏,李涛,王玉婷,等.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7):161-163.
[3]林艳.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14):132-134.
关键词:语言沟通;心理护理;焦虑症;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焦虑症的病理基础为焦虑情绪体验,症状为心理情绪异常和睡眠障碍,同时合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出汗或是心悸等[1]。为抑制焦虑表现,临床多为该病患者实行语言沟通以及心理护理,以控制病情。为此,本研究选入96例焦虑症患者,用于分析语言沟通+心理护理的效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入2019年6月-2021年6月间入院治疗的96例焦虑症患者。随机法分组,A组48例,男患:女患为27:21;年龄为24岁至65岁,均值(36.57±1.45)岁。B组48例,男患:女患为26:22;年龄为25岁至64岁,均值(36.68±1.58)岁。经假设检验并无差异(P>0.05)。
1.2 方法
B组实行常规护理,即病房管理(维持病房整洁且舒适,合理调节亮度与温湿度)、监测病情变化、鼓励患者多参与社区活动、协助其培养健康习惯等。A组实行语言沟通+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态度要平和且友善,全面解答疑问,使患者充分信任。多对患者实行语言鼓励和认可,引用成功的病例,建立治疗信心。对比晦涩难懂的相关知识需要尽量简化,使患者主动配合相关护理。在交流期间要注意语气乐观,引导其主诉内心想法,正确面对自身病情。心理护理的措施为:全面评价患者的想法与性格,结合患者情况拟定心理疏导措施。关注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如果有异常要进行语言安抚,尽量分散其注意力。可以多与患者聊天,深入探究其心理问题,确定诱因以后疏导情绪。通过一对一沟通法进行个体化疏导,尊重其人格与个人隐私,使其感受到尊重度。
1.3 观察指标
利用焦虑自评量表測评焦虑程度,标准分为50分,焦虑度与分数正相关。利用自制评价表测评治疗依从性,含语言沟通、心理护理、服务态度等,共100分,完全依从为75分以上,部分依从为45-75分,不依从为45分以下。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由SPSS21.0软件完成,计量数据经t值对比与检验,计数数据经X2值对比与检验,假设校验有意义则P值不足0.05。
2结果
2.1 两组的焦虑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A组的焦虑评分低于B组(P<0.05)。
2.2 两组的治疗依从性比较
A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于B组(P<0.05)。
3讨论
焦虑症包括急性与慢性焦虑,患者的症状有手抖、情绪失常、烦躁与胸闷等,严重者伴有自杀倾向[2]。该病患者多伴有内分泌紊乱表现,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其病因较为复杂,与不良事件、遗传因素有关,需要进行对症治疗。抗焦虑药物可以抑制患者的焦虑表现,但用药周期较长,需要联合护理干预。有研究显示,多数的焦虑症患者少言寡语,拒绝与外界沟通,长此以往会加重病情,使其封闭内心。因此,语言沟通是该病患者的基础化护理模式,可以通过细致化和个体化的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并予以解决,进而使其保持健康心态。心理护理借助心理学和精神学科知识拟定护理措施,符合以人为本理念,可以最大化尊重患者的护理想法,满足其需求,进而构建紧密的护患关系。以上两种护理分以患者的个人情况为核心,要求对其进行耐心的沟通和有效的疏导,可以改善其情绪,获得其认可。两种护理模式有协同作用,先开展语言沟通可以消除患者的陌生感,使其感受到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和关爱度,而后进行心理护理可以全面掌握其心理状态,保证护理措施的针对性,对于焦虑情绪调节有正向作用[3]。
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低于B组,治疗依从性高于B组(P<0.05)。说明语言沟通+心理护理可以改善焦虑评分,提升治疗依从性。
综上,为焦虑症患者实行语言沟通+心理护理的效用显著,可以在抑制病情的同时提高患者配合度。
参考文献:
[1]李春莲,梁超,苗陈颖.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药,2020,33(3):721-723.
[2]王翠鹏,李涛,王玉婷,等.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7):161-163.
[3]林艳.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14):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