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开展卓有成效心理教育的工作,促使全体同学都树立信心,想学、乐学、会学,学会、学通、学懂,掌握一定的知识和一定的实际运用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一定的知识基础,成为21世纪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1(c)-0238-01
“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客观存在,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针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就成为了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下面是我们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1 心理问题是造成“学习困难”的“元凶”
为搞好学困生转化工作,我校于2006年编制完成“学习兴趣”、“学困原因”、“学习动机”、“学习心理”等几个相关的调查问卷多套,并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形成了几份有价值的调查报告。通过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有84%的学生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76%的学生感到“还不能完全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在“学困”归因方面,63%的学生认为“老师讲的我听不懂”,54%的学生说“我想学,但我自己管不住自己”,33%的同学认为“父母没有空管我”,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人们都看不起我,学也没劲”。
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学校教育条件下的学习是一种以接受间接知识为主要渠道的认识世界与历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知识的间接性、抽象性及传授、接受中的一些缺陷,不可避免的要遇到理解、记忆、运用上困难,造成学生学习上的障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学先困难”。这是每个学生都会遇到的。具体到学生个体身上,这种“学习困难”的积累,造成了学生个体知识体系的重大缺陷,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使其兴趣转移,不重视学习成绩,脱离大多数同学,不能很好地遵守课堂纪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个别严重的甚至影响到了其人格的完善。这就是所谓的“学困生”的问题,造成“学习困难”的“元凶”是学生的心理问题。
我们认为,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面向未来的人的教育,“转困”较之“促优”有着更加重大和更加积极的社会意义。基于这种认识,我校专门成立了“学困生转化领导小组”并有科研处牵头建立了“学困生转化中心教研组”,将“学困生”转化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迅速开展起来。
2 注重学生心理,促进“后进生”转化
在调查分析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学校领导明确了“转困”工作的目标和思路。
目标是:开展卓有成效心理教育的工作,促使全体同学(包括“学困生”)都树立信心,想学、乐学、会学,学会、学通、学懂,掌握一定的知识和一定的实际运用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一定的知识基础,成为21世纪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路是:(1)把“转困”工作与班级管理结合起来,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使他们知道自己有人关心、有知识可学。(2)把年级组工作与教研组工作结合起来,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学科特点,分头做“转困工作”,形成了一个以年级为经,以学科为纬的“转困”网络,全体教师齐上,不留任何死角的工作氛围,产生了一种“转困场效应”。(3)把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学生心理成长规律,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深入细致的、心贴心的政治思想工作,激发“学困生”身上久已沉睡的荣誉感、成就感,形成其奋发向上的巨大的精神动力。(4)“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展示特长,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学生评价采取“多元化”标准,形成了人人有特长,人人有长处,人人受表扬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方面,我们从提高教师的认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入手,印制了“学困生”转化学习材料,下发到每位任课教师、班主任手中,及时对各位教师的工作进行指导。还举办“学困生”转化工作学习班、研讨班多期,邀请有关专家到校授课,积极地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学困生”理论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收获。
另一方面,我们注意了处理好“转困”工作中的“三大关系”,即“表扬与批评的关系”、“严格要求与耐心说服的关系”、“惩前与毖后的关系”。对教师提出了“六要六不要”的要求,即“要爱不要恨”、“要教不要压”、“要严不要罚”、“要拉不要推”、“要正不要偏”、“要和不要凶”。这几项具体措施的出现,有利的指导了“转困”工作的开展。
我们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演讲、歌咏、体操等各种形式新颖、健康向上的课外活动,给学生开辟了更加广阔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形成了人人有特长,人人受尊重,人人有发展的良好局面。我们编辑出版了校报,开播校广播站,宣传好人好事,弘扬“团结、求实、奉献、创新”的精神,我们还设立了心理健康辅导站,帮助学生疏通心理问题,解除心理包袱,轻装上阵,搞好学习。
3 心理工作扎实,“后进生”转化成效显著
四年级四班李信哲等12名同学感到跟不上学习进度,成绩下滑,思想压力较大,一度表现出意志消沉的状态。班主任通过谈心和观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与其他任课教师商量,将这一部分同学组织了起来,专门成立了一个学习小组,在生活上关心他们,班里的一些学习较好的同学也积极的给他们补课,使它们学习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成绩也很快赶了上来。期中考试时这12名同学在成绩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四年级三班李金童同学,父母经商有成,是我县有名的百万元户,但由于父母忙于经商,忽视了对孩子的辅导。因此,这个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吃苦耐劳,学习上不求上进,成绩较差。他的班主任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与他的家长进行了联系,共同制定了对孩子的课外辅导计划,并在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他的父母还在暑假期间,将他送回老家生活了一段时间,让他体会生活艰辛。还用自己经商的酸甜苦辣教育他,让他明白只有努力才有成功的道理。由于各方面的不懈努力,这个同学思想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学习上努力了,生活上简朴了,很快赢得了老师、同学的信任与喜欢,成绩也很快跟了上来。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利的促进了“学困生转化”工作,促进了我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多年来,我校成绩稳居全县前列,参加全国、省级学科竞赛屡创佳绩,成为了一所家长满意,学生向往的学校。
关键词: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1(c)-0238-01
“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客观存在,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针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就成为了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下面是我们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1 心理问题是造成“学习困难”的“元凶”
为搞好学困生转化工作,我校于2006年编制完成“学习兴趣”、“学困原因”、“学习动机”、“学习心理”等几个相关的调查问卷多套,并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形成了几份有价值的调查报告。通过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有84%的学生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76%的学生感到“还不能完全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在“学困”归因方面,63%的学生认为“老师讲的我听不懂”,54%的学生说“我想学,但我自己管不住自己”,33%的同学认为“父母没有空管我”,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人们都看不起我,学也没劲”。
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学校教育条件下的学习是一种以接受间接知识为主要渠道的认识世界与历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知识的间接性、抽象性及传授、接受中的一些缺陷,不可避免的要遇到理解、记忆、运用上困难,造成学生学习上的障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学先困难”。这是每个学生都会遇到的。具体到学生个体身上,这种“学习困难”的积累,造成了学生个体知识体系的重大缺陷,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使其兴趣转移,不重视学习成绩,脱离大多数同学,不能很好地遵守课堂纪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个别严重的甚至影响到了其人格的完善。这就是所谓的“学困生”的问题,造成“学习困难”的“元凶”是学生的心理问题。
我们认为,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面向未来的人的教育,“转困”较之“促优”有着更加重大和更加积极的社会意义。基于这种认识,我校专门成立了“学困生转化领导小组”并有科研处牵头建立了“学困生转化中心教研组”,将“学困生”转化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迅速开展起来。
2 注重学生心理,促进“后进生”转化
在调查分析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学校领导明确了“转困”工作的目标和思路。
目标是:开展卓有成效心理教育的工作,促使全体同学(包括“学困生”)都树立信心,想学、乐学、会学,学会、学通、学懂,掌握一定的知识和一定的实际运用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一定的知识基础,成为21世纪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路是:(1)把“转困”工作与班级管理结合起来,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使他们知道自己有人关心、有知识可学。(2)把年级组工作与教研组工作结合起来,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学科特点,分头做“转困工作”,形成了一个以年级为经,以学科为纬的“转困”网络,全体教师齐上,不留任何死角的工作氛围,产生了一种“转困场效应”。(3)把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学生心理成长规律,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深入细致的、心贴心的政治思想工作,激发“学困生”身上久已沉睡的荣誉感、成就感,形成其奋发向上的巨大的精神动力。(4)“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展示特长,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学生评价采取“多元化”标准,形成了人人有特长,人人有长处,人人受表扬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方面,我们从提高教师的认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入手,印制了“学困生”转化学习材料,下发到每位任课教师、班主任手中,及时对各位教师的工作进行指导。还举办“学困生”转化工作学习班、研讨班多期,邀请有关专家到校授课,积极地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学困生”理论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收获。
另一方面,我们注意了处理好“转困”工作中的“三大关系”,即“表扬与批评的关系”、“严格要求与耐心说服的关系”、“惩前与毖后的关系”。对教师提出了“六要六不要”的要求,即“要爱不要恨”、“要教不要压”、“要严不要罚”、“要拉不要推”、“要正不要偏”、“要和不要凶”。这几项具体措施的出现,有利的指导了“转困”工作的开展。
我们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演讲、歌咏、体操等各种形式新颖、健康向上的课外活动,给学生开辟了更加广阔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形成了人人有特长,人人受尊重,人人有发展的良好局面。我们编辑出版了校报,开播校广播站,宣传好人好事,弘扬“团结、求实、奉献、创新”的精神,我们还设立了心理健康辅导站,帮助学生疏通心理问题,解除心理包袱,轻装上阵,搞好学习。
3 心理工作扎实,“后进生”转化成效显著
四年级四班李信哲等12名同学感到跟不上学习进度,成绩下滑,思想压力较大,一度表现出意志消沉的状态。班主任通过谈心和观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与其他任课教师商量,将这一部分同学组织了起来,专门成立了一个学习小组,在生活上关心他们,班里的一些学习较好的同学也积极的给他们补课,使它们学习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成绩也很快赶了上来。期中考试时这12名同学在成绩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四年级三班李金童同学,父母经商有成,是我县有名的百万元户,但由于父母忙于经商,忽视了对孩子的辅导。因此,这个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吃苦耐劳,学习上不求上进,成绩较差。他的班主任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与他的家长进行了联系,共同制定了对孩子的课外辅导计划,并在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他的父母还在暑假期间,将他送回老家生活了一段时间,让他体会生活艰辛。还用自己经商的酸甜苦辣教育他,让他明白只有努力才有成功的道理。由于各方面的不懈努力,这个同学思想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学习上努力了,生活上简朴了,很快赢得了老师、同学的信任与喜欢,成绩也很快跟了上来。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利的促进了“学困生转化”工作,促进了我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多年来,我校成绩稳居全县前列,参加全国、省级学科竞赛屡创佳绩,成为了一所家长满意,学生向往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