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职教育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id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精品课程建设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载体,为适应任职教育院校实战型人才的培养需求,應积极探索任职教育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和规律。文章以舰面航空保障装备精品课程建设为例,首先,结合国家精品课程标准要求,融合实战和创新理念,提出舰面航空保障装备精品课程体系全面统筹建设思路。然后,突出军队任职教育特色,准确定位,深入开展舰面航空保障装备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针对教学内容体系、教学训练模式、教学保障平台和服务部队机制四个方面归纳出精品课程建设的创新机制。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对深化特色任职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任职教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任职教育;精品课程;理性思考;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6-0004-04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excellent courses is the carrier of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and personnel training quality in an all-round way. In order to meet the training needs of practical talents in post education institutions, we should actively explore the connotation and rul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xcellent courses in post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his paper takes the construction of excellent course of surface aviation support equipment as an example. Firstly, combining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national excellent course standards, integrating the actual combat and innovative idea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overall construction of excellent course system of surface aviation support equipment. Then it highligh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litary service education, accurately positioned, and deeply explores the practi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xcellent course of surface aviation support equipment. It summarizes the innovative mechanism of excellent course construction from four aspects as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teaching training mode, teaching support platform and service mechanism.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xcellent cours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eepening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haracteristic post education and enhancing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post education institutions.
  Keywords: post education; excellent courses; rational thinking; practical exploration
  随着国家安全形势发展和强军进程的深入推进,全军对任职教育院校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服务部队创新的期待越来越强烈。面对新装备、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的要求,相比较部队和机关,任职教育院校更具有专业研究人才集中的特点,在作战理论、战法训法和武器装备等重要领域的精品课程建设具有明显优势。军队任职教育院校所建设的精品课程应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时代科学技术发展,适应部队实战化需求,是集科学性、先进性、示范性于一体的高品质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奠基性工作,高品质的装备类课程能够快速提升学员的实战能力,也有利于促进军队任职教育的教学改革。因此,新形势下结合国家精品课程标准要求,以提升实战化教学水平为目标,探索军队任职教育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和规律,对深化特色任职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任职教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自我国辽宁舰入列以来,海军机关高度重视航母实战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对其精品课程建设任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以舰面航空保障装备精品课程建设为例,结合实践探索经验,对军队任职教育院校如何开展精品课程建设进行了理性审视和总结,以期更好地发挥精品课程建设的积极效应,促进军队任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舰面航空保障装备作为保障舰载机起降、调运等行动的特种装置,是军队任职教育航母舰面保障相关专业的任职岗位核心课程,是为满足“048工程”人才培养的急需,提升学员航母素养和特种装置应用能力而开设的必修主干课程。为适应军队任职教育院校学员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教学培训需求,舰面航空保障装备课程已根据海军训练任务规划正式设置和立项培育。针对课程在建设中存在的“基础弱、任务急、标准高”的困难,我们勇于开拓,聚焦部队实战需求,以理论研究为先导,遵循任职教育规律,首次引入专利驱动教学理念,深入地开展“立足实战,勇于开拓,锻造舰面航空保障装备精品课程”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构建了课程内容系统配套,教学团队协同高效、组训施教灵活多样、保障设施先进完备、聚焦实战创新机制完善、课程建设与服务部队融合发展的课程体系,达到了课程内容针对性强、岗位技能培训突出、课程建设开放创新的实践改革目的。   一、基于实战与创新的课程体系全面统筹建设思路
  (一)立足实战打仗,以创新的课程体系设计夯实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要准确把握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使命任务。舰面航空保障装备课程紧贴航母部队岗位需求,集装备理论、技术研发和实操训练于一体,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的第一任职岗位必修课程,以《航空母舰概论》等任职基础课程为依托,以《航母舰面飞行保障组织与实施》课程为落脚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培养指、技、管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直接支撑作用。二是要以有效机制建设课程体系的各关键要素。舰面航空保障装备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条件、教员队伍、学术研究、服务部队等方面。教学内容改革是重点,教学模式创新是手段,教员队伍建设是关键,教学条件建设是保障,为部队服务是引擎。以有效机制创新建设课程体系,既要注重整体设计,有利于各个要素协调发展,又要实施重点突破,推动各个要素的全面建设。三是要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生成规律推进实战型人才培养模式。舰面航空保障装备课程应遵循基础知识→装备理论→岗位业务的教学规律,结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舰面航空保障装备整体及各模块系统性能分析为核心,以培养学员装备使用、检测、维护和改装能力为目标,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装备检测与维护技能的形成、以及装备改进优化的创新素质,逐步形成“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综合发展的实战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勇于改革创新,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实战型人才培训模式
  坚持“任务牵引、能力为本、强化实践、专利驱动”的原则,围绕凸显教学训练实战化这个核心,以舰面航空保障装备典型任务为牵引,以舰员级维修保障能力和装备指挥能力生成为根本,借助“虚实结合、理实一体”多元化教学保障平台强化实践教学,以专利申报驱动装备创新成果的形成与转化,进而推进课程建设的不断改革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促进部队装备性能升级和战斗力提升。
  (三)瞄准精品课程,基于服务部队平台探索课程建设途径
  服务部队是军队院校的三大职能之一,也是促进推动课程建设的高效平台。基于服务部队平台,积极探索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锻造舰面航空保障装备精品课程。一是要树立“面向部队,主动作为,全面服务”的服务观;二是要建立技术服务与送教+专利代理与培训+24小时热线的“三合一”服务部队机制;三是要完善服务部队反哺教学的机制,瞄准精品课程动态更新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促进服务部队与教学建设协调共赢发展。
  二、舰面航空保障装备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突出航母作戰训练需求,构建岗位指向明确的“模块化、阶段化”教学内容体系
  一是以舰面航空保障装备的构造和原理为重点,设置“模块化”的理论阶段教学内容。理论阶段是任职岗位需求的起步阶段,是学员技术和能力培养的基础。因学员专业背景不尽相同,在教学内容上从舰面航空保障装备基础知识入手,结合实装图片、部队录像、虚拟演示、三维模型和动画等,宏观掌握舰面航空保障装备的整体性和各子系统的关联性。以“舰载机起降与调运保障”为主线,将装备机械系统、电气系统、液压系统、气动系统、控制系统五个子系统模块化组织理论教学内容,从而使学员系统、清晰地掌握装备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二是以装备虚拟拆装和作业使用流程为重点,设置虚拟阶段教学内容。虚拟阶段是任职岗位需求的深化阶段,是学员技术和能力培养的关键。在学员掌握舰面航空保障装备各子系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为贴近舰面航空保障工程师的任职岗位实际,基于多媒体交互式平台设置典型故障虚拟拆装科目、装备三维浏览和工作原理展示。为强化各子系统内在联系,设置舰面航空保障装备的总体控制与作业实施教学模块,重点学习舰载机起降与调运各阶段舰面航空保障装备的总体操作流程以及作业使用细则。应用开发的辽宁舰舰面航空保障装备操作模拟训练系统,使学员从全局层面掌握“舰载机正常起降调运流程、应急起降调运流程、故障报警操作流程、各阶段作业细则演示”四项流程的虚拟操作与演示。三是以舰面航空保障装备具体操作和实际维护为重点,设置实战阶段教学内容。实战阶段是任职岗位需求的高级阶段,是学员技术和能力培养的升华。本阶段以舰面航空保障装备战时具体操作和实际维护为重点,集合装备维修基本技能训练台架、装备操作维修训练系统、集中控制装置操作维修训练系统三大实战训练平台,依据舰面航空保障装备舰员级维修手册、维修作业工卡等技术资料,设置了基本技能科目、专业技能科目和综合演练等实战阶段的教学内容。
  (二)着眼岗位能力素质生成,创建“理虚实结合,专利驱动”教学训练模式
  一是实施了“理虚实结合,阶段化递进”岗位技能培训模式。以岗位任务需求为牵引,岗位技能培训为主线,将“理论、虚拟、实战”三阶段教学内容相互映射融合,形成理虚实一体化教学训练模式。遵循“从低到高、由浅入深、顺应发展”的认知规律,结合航母部队舰面航空保障工程师的岗位工作流程,采用阶段化递进的方法,按照“理论知识→虚拟操作→实战演练”的程序,分阶段递进实施教学。二是探索了专利素质教育驱动课程教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理虚实三阶段教学过程有利于锻炼学员发掘装备的技术特征和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课程组将专利素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基于航母部队舰面航空保障装备的典型故障进行专利检索和挖掘,结合前沿技术,通过技术创新改进和消除装备故障的内因,并辅导学员以专利申请形式保护创新实践成果。以考取国家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为学员专利素质教育的源动力,以专利素质教育驱动课程创新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专利素质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课程教学价值。
  (三)适应航母部队实战需求,着力打造“复合型”教学创新团队
  一是多渠道改善教员知识结构。按照“双师型教员”培养目标,加强与部队联系,持续安排任课教员到军工企业、辽宁舰和舰载机综合试训基地等跟研跟试,使授课内容与部队装备保障需求“连得上、展得开、讲得透”;聘请军工企业研究员作为课程建设团队校外导师,以便清晰地掌握装备的研发过程和性能特征;培养具有资格证和执业证的国家专利代理人,为辅导学员发明创造和专利申请做好技术和人力资源储备。二是多举措丰富教员任(代)职经历。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举措丰富教员部队经历,包括赴辽宁舰、舰载机综合试训基地等一线代职,装备技术服务,专利知识培训和送教等,做好与作战部队的互动交流,动态更新课程教学内容。三是多途径提高教员教学科研和服务部队能力。课程组通过课例打造、多媒体教材制作、网络课程录制、实验室建设、教育科研课题立项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员课程教学能力。在国家科技部、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海军装备部等项目支持下积极跟踪国际前沿,开展新装备科研攻关,为航母部队举办装备培训班,并帮助解决日常装备训练中出现的重大疑难问题。通过多途径锤炼,目前已形成一支带头人影响大、教学科研和服务部队能力强、发展趋势良好的“知识复合、经历复合、能力复合”型课程团队。   (四)虚实结合,搭建“三一致”多站位协同的实战化教学保障平台
  一是着眼保障与指挥需求,着力完善虚拟现实教学条件功能。以舰面航空保障装备虚拟拆装来满足学员的操作使用技能培训,以辽宁舰舰面航空保障装备操作模拟训练系统解决学员组织指挥能力的锻炼问题,以虚拟综合演练促进战术战法研究。二是依托机关、部队、院校合力建设舰面航空保障装备技术实验室。课程组设计研制了舰面航空保障装备操作维修训练系统和集中控制装置操作维修训练系统,实现了模拟器的操作显示界面与实装一致,信号逻辑与实装一致,使用维修步骤与实装一致的“三一致”多站位协同的实践教学平台,保证操作使用训练的高逼真度和维修排故训练的程序化。按照“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资源综合化”的原则整合实践训练系统、挂图、教具、工卡、考核题库、课程培训资料、多媒体教材、网络课程等实体和信息资源,完全满足专业学员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创新性实践活动和自主学习需要。三是依托航母部队,建立一线实习基地。先后在辽宁舰、舰载机综合试训基地建立了舰面航空保障装备实习基地,使实践教学课堂延伸到航母部队。
  (五)发挥精品课程优势,创建“三合一”服务部队机制
  一是定期赴航母部队提供技术服务与送教。根据航母部队的舰面航空保障装备维改任务,及时提供技术服务,解决了多项重大疑难问题,建立了一年一度的送教机制,深受部队欢迎。二是开展专利代理服务与培训。利用海军专利服务中心平台,派遣课程组中执业于海军专利服务中心的国家专利代理人到航母部队开展专利代理服务与培訓工作,组织专利知识培训,免费为部队代理专利,充分激发航母部队一线保障人员的装备创新积极性。三是开设24小时服务热线。实时为部队解决急难问题,为提高航母部队保障装备应急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舰面航空保障装备精品课程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舰面航空保障装备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主要开拓了四个创新之处。首先,该类课程构建了岗位指向明确的“模块化、阶段化”教学内容体系。通过按学科分模块组织理论教学,增设虚拟阶段教学、实战阶段教学,实现教学内容的理虚实阶段化进阶。该类课程首次全面实现了教学内容“模块化、阶段化”,有机融合课程内容和技能培训,随着课程阶段进程不断升级技能培训层次。第二,该类课程创建了“理虚实结合,专利驱动”教学训练模式。通过分阶段递进培训程序组织理虚实教学内容,以专利素质教育驱动课程创新实践活动,出色地完成学员的岗位技能培训,适应岗位任务需求。该类课程首次创建了“理虚实结合,专利驱动”的教学训练模式,既完善了课程教学的岗位技能培训模式,又探索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第三,基于虚实结合创造性地搭建了“三一致”多站位协同的实战化教学保障平台。虚拟与实战教学平台做到操作显示界面、信号逻辑和使用维修步骤与实装一致的“三一致”,成功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装备课程教学,满足舰面航空保障装备保障与指挥的实战化教学需求。课程组搭建的教学保障平台与航母部队任职岗位无缝对接,确保实战化背景下的学员培养质量和效益。第四,创建了“三合一”服务部队机制。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基于“面向部队、主动作为、全面服务”的理念,创新服务思路,提升服务能力,丰富服务方法,健全服务保障,构建了“技术服务与送教+专利代理与培训+24小时热线”服务部队新机制,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机结合,产生了良好的院校教学和部队训练效益。
  舰面航空保障装备精品课程的建设成果有效推动了特色任职教育的深入开展和重点学科专业的建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实现了课程体系从无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在教员队伍、教材、教学模式、实践条件建设等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创造性的完成了一批军队院校优质课程。不仅锻造了一支具有较高影响的专家队伍,还出版发行了系列化的高品质专业教材,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水平。第二,学术科研实力与服务部队水平显著提升。精品课程的建设有效地引导了科研攻关方向,课程组成员针对舰面航空保障装备的关键技术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有效地提升了装备性能。精品课程建设中所完成的装备跟踪试验研究报告为海军机关的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所完成的技术攻关项目为航母部队成功解决了多项训练中出现的重难点问题,获得航母部队好评。第三,岗位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效保障。舰面航空保障装备精品课程开建以来,毕业学员陆续分配到辽宁舰、001A型航母和舰载机综合试训基地等单位,跟据信息反馈,学员热爱本职工作,基础理论扎实,操作技能过硬,独立上岗快,任职表现好,现已有多名学员担任领导岗位。第四,舰面航空保障装备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获得海军首长关注。精品课程建设以来,先后有多位海军首长莅临舰面航空保障装备技术实验室视察指导,均给予高度评价,课程建设经验以总结交流会和参观调研等形式在军内院校进行了推广和应用。
  精品课程建设是任职教育院校加强实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实战化教学与科研创新又是重点学科专业建设的两个关键环节,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来源于前人的科研成果,科研水平制约了教学效果;对精品课程教学内容的反思与创新又推动了科研的进步与发展,教学工作是科研创新的引擎。因此,科研与教学存在着“源”与“流”的关系,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能有效促进二者的有机融合,并以最佳的效能驱动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重点学科建设是一个学科优势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精品课程建设积累的过程。要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中心,确立有特色的学科方向,既要选择能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前沿研究方向,还要注重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并以此为重点加强建设。舰面航空保障装备精品课程建设应激发实战化教学与科研创新的深度融合机制,以特色创优势促进重点学科专业建设,从而又为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的跃升提供基础条件和保障。一方面要提高实战化教学与科研创新的实力,深度融合教学与科研以促进重点学科专业特色、内涵和协同的发展,如结合舰面航空保障装备精品课程建设开展装备多学科联合仿真与集成优化等研究;另一方面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加快新形势下实战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完善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员队伍,进一步体现多元化,实施特色办学,如借助舰面航空保障装备精品课程建设所形成的前沿研究方向开展新型装备的开发与研制,提升武器装备性能和部队的战斗力。
  参考文献:
  [1]樊向党,黄葵,杨炳恒.新装备实战化教学探索与实践[J].继续教育,2018(1):73-74.
  [2]余敏,张晓明.士官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J].继续教育,2015(12):68-70.
  [3]张勇.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方法的研究与比较[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7(5):98-101.
  [4]崔珂琰.精品课程的内在特性:基于课程论的视角[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9):52-53.
  [5]王江燕.装备课程建设向实战贴近面临的挑战与解决之道[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0):116-117.
  [6]郑仁华,杨健,邹俐均.专利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价值[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7):199-202.
  [7]丁友宝,杨彦明.院校实战化课程教学设置探析[J].继续教育,2017(7):72-74.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推动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形势下,教研组依托“安徽继续教育在线”平台,制作了《人体解剖学》网络课程资源,并重新修订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采用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注重引导性教学和过程性评价,突出教学重点、整合教学时间,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其临床思维能力,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人体解剖学;成人
期刊
摘 要: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文章以西藏民族大学为例,探索了民族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及具體实践,分析了民族高校“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在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民族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9
期刊
摘 要:职后培训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幼儿教师职后培训,提高其专业化成长的步伐?作者为此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主张通过强化培训的管理职能来保证培训的有效性,通过建立恰当的课程体系来增强培训的有效性,通过运用优质的师训队伍来实现培训的有效性,通过实施科学的培训模式来保障培训的有效性,通过改革创新的考核机制来促进培训的有效性。  关键词:幼儿教师;职后培训;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C
期刊
摘 要:目前,电子商务在专业教育课程与专业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的衔接问题上存在较大的差距。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校企协同、学创一体”等手段对培养创新创业型电子商务人才进行改革与实践,对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近年来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难题及采取的改革措施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为兄弟院校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校企协
期刊
摘 要:在专业基础课程《微生物学基础与检验技术》中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模式下设计并实施全面评价学生的三维综合评价体系,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线下课堂学习评价与线上网络学习评价相结合,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三维综合评价体系;混合式教学;专业基础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
期刊
摘 要:精品课程建设是专业评估的重要抓手,是提升专业办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分析精品课程建设与提升专业教育质量的关系的基础上,以皖西学院园林专业《制图基础与园林制图》精品课程建设为例,从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制订、高水平课程教学团队培养、因材施教、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教材建设及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园林专业办学质量提升路径,以期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办学质量提升提供借鉴。  关键词:专
期刊
摘 要:应用型专业人才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以下简称农资)专业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其综合技能实习课程是实现该类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更好的促成传统农业院校农资专业综合技能实习课程改革,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具体实现路径可分“三阶段”进行,即第一阶段的多媒体+标本馆教学,第二阶段的微课程+野外实践教学,第三阶段的慕课+实验室教学。该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的确定,极大的提高了农资专业学生的对
期刊
摘 要:应用型人才是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专门人才类型。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不仅是应用型大学的目标,也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人员素质测评综合实践》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从双师队伍建设、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课程开发和建设,为优秀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课程开发;实践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0
期刊
摘 要:“一带一路”战略(倡议)是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大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战略(倡议)的实施离不开能源合作,而能源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一带一路战略(倡议)为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文章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从“引进来”、“走出去”两个方面梳理了能源领域行业院校在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上遇到的问题及瓶颈,就问题产生的原
期刊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高素质职业型人才为目标,需要高职院校重视和提升学生的职业心理素养,拥有适应于职业要求与职业发展的心理能力,以良好的状态规划和发展自我。从实际学生工作案例出发,提出从职业价值观教育、职业心理素养综合训练、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升高职大学生职业心理素养,促进高职大学生职业选择、职业发展及人生成长。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职业心理素养;案例  中图分类号:G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