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联动的脑卒中患者居家营养管理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e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州市护理学会针对脑卒中出院患者的居家营养管理问题开展了多维联动的探索与实践,文章就此从建立基于脑卒中患者营养风险等级的居家营养管理方案、建立脑卒中患者从医院到家庭的无缝隙营养管理组织架构与人才体系、搭建基于居家护理信息化服务平台和互联网医院平台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营养管理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国内各地区开展卒中患者居家营养管理工作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全方位护理管理对泌尿外科控制院内感染与护理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泌尿外科患者共10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全方位护理管理,比较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方位护理管理在泌尿外科患者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目的 了解城乡基层医务人员对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的 看法,分析存在认知差异原因,为推动项目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 抽样方法,对承担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的 基层医务人员开展认知评价问卷调查.对定量数据进行统计描述,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城乡之间比较分析.定性资料通过对相关医务人员进行座谈/访谈获取,进行原因剖析.结果 共计调查基层医务人员726人.认为该项目具有必要性、能够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项目目标设计合理的比例分别为94.50%、80.64%和75.00%;50.15%的基层医务人员反映至少在一个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基本实现健康公平.文章在分析健康水平、健康公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健康公平上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从十个方面对推进健康公平提出了对策.
目的 对2009年-2019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比较,为进一步优化中医类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全国中医类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配置进行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评价.结果 数据包络分析横向评估中,中医类卫生资源配置综合效率偏低,存在地区差异和资源浪费现象;数据包络分析纵向评估中,2009-2019年全国中医类卫生资源配置综合效率总体稳定,2013年之后呈规模效益递减.结论 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合理调控规模,制定科学的区域规划,提高中医药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
目的 探讨当前托管式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主要策略及管理模式,提出进一步建设建议,以期推动“省-县-镇”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从而促进医联体长效发展.方法 采用个案研究、文献调查与访谈等方法分析实践成效.结果 被托管医院形成了医疗联合、网络联通、专科联盟、专家联动和分级诊疗的新格局.结论 托管模式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提升了基层医院服务能力和效率,能够促进紧密型医联体长效发展.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对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认知行为护理.比较肾功能指标及生命质量、自我管理能力情况.结果 观察组BUN、Scr指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明显
目的 对医院药学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年本院药学管理就职员工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执行PDCA循环作为分组标准,将2017年度(未实行PDCA循环)设定为对照组,将2018年度(实行PDCA循环)设定为观察组,回顾分析对比两组药学服务效果.结果 观察组药学管理各个项目(药物摆放差错率、住院输液用药率、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处方合格率)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药学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对于提升
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是我国医疗保障工作的重点方向之一.文章以山东省为例,通过梳理16地市居民普通门诊统筹的起付标准、最高支付限额、支付比例等政策的差异,探讨基于普通门诊统筹视角的省级统筹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山东省15市制定了普通门诊统筹待遇政策,各地政策间的差异主要集中在设置形式方面,待遇保障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建议在推进省级统筹过程中首先统一各地对普通门诊统筹保障功能定位和价值认知,其次在做好基金测算的基础上适度提高普通门诊统筹保障水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医保基金支付能力提升,建议逐步探索以费用保障为
现代外科学的诞生源于对人体解剖学知识的不断积累,而外科学的飞速发展也促进了对脏器精细解剖的深入认识.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脏器,其独特的双重血供、复杂的肝内脉管结构,使得手术过程中容易发生难以控制的出血.因此,长期以来肝脏手术都是普通外科难度较大的手术之一,需要较长的学习曲线.近30年来,随着腹腔镜肝切除术(LH)的迅速普及,外科医师发现利用以前未被充分重视的肝脏膜结构能够更便利、精准地解剖肝内、外脉管,定位切肝平面,减少术中出血.目前对肝脏膜结构在LH中应用的系统性阐述不多,笔者针对这一领域进行探讨.
背景与目的:肝细胞癌(HCC)发病隐匿,病死率高.肿瘤标志物对于HCC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和疗效监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炎性指标与HCC的预后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探讨术前炎性复合指标碱性磷酸酶-白蛋白比值(AAR)、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比值(GPR)与HCC切除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2014年1月-2017年12月间347例符合标准的行HCC切除术患者资料.使用随机数生成器,将347例患者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集(243例)与验证集(104例).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