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语文课充满动感

来源 :科教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promis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3-0029-01
  
  要让学生开开心心学语文,首先要让语文课堂成为一本“开心辞典”,不断地召唤着、激励着探究者。然而语文教学尽管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但是难以抵挡现代影视传媒对学生强烈地冲击,以至语文对学生的“亲和力”日渐衰退。因此,光靠单薄的文本和传统的问答式教学模式来维系任重道远的语文教学愈发力不从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让语文课充满动感。
  一、拓宽学习渠道,让教学内容“活”起来
  在信息处于瞬息万变的二十一世纪,仅仅依靠几本教科书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的。语文教学必须打通渠道,充分挖掘语文课程资源,引进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让教学内容“活”起来。那么什么才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呢?
  其一:源于那多彩多姿的社会生活。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社会生活中凡是与人有关的活动都是语文学习的资源,都能转化为语文学习的过程。如旅行、参观、访问、郊游等,无一不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所以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跨出校门,涉足社会,走进生活,融入自然。到工厂和实验室去参观,到街头去当宣传员,到乡间田头去干活,到名山大川去游览;从城市到乡间,从喧嚣的生产车间到寂静的图书馆,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到虚拟的网络空间。当然,每次社会实践活动都应有明确的目标,有具体的主题,有周密的计划,有切实可行的步骤。绝不采用“放羊式”的管理,放而无度。
  其二:源于那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
  走进名家,研读经典。这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能使学生大开眼界,兴趣倍增,由厌学语文转而爱学语文。作为教师一方面要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物质条件,解决学生“无米”的问题。比如订一些报纸杂志,办一个班级图书角,经常组织学生到校图书室看书等。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加以科学指导,每次阅读什么,阅读多少,怎么阅读,都要有“量”的规定和“质”的要求。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形式各异的活动,让学生有充分展示阅读效果的机会和场合。如组织“朗诵会”、“文学常识大比拼”、“课本剧场”、“读书笔记展示”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始终是一个导演,而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例如我在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就安排时间开设了“朗诵会”,从取材到组稿都是由学生自己操作,材料主要来源于报纸、课外书、网上、电视等媒体。
  二、瞄准训练目标,激活学生阅读需要
  王升博士认为:层次性需要是发展性教学主体参与内在机制的动力性环节。他提出:“从学生现实性教学需要出发,设计符合他们当前教学需要的教学活动,这是他们获得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觉得要构建其乐融融、兴味盎然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把目光“锁定”在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上。
  我想读——满足学生好奇的需要。阅读心理学认为: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文本材料,就须用超出个体预期的“新异刺激”去唤醒其阅读兴趣。我常用的策略是:(1)奇异的现象引起惊奇。如:在一张画上竟画了五六百个人物,三四十个牲畜,二十余幢房子,二十余艘船,二十余辆轿车,想知道这是这是一幅什么画吗?---《清明上河图》。(2)以意外的结果引发疑问。如:大家听说过三万人马把敌人的八十万大军打得丢盔弃甲吗?——《赤壁之战》。(3)以特别的情境引发参与。假如把你一个人放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没有粮食,没有房屋,没有人来救你,你会怎么办呢?——《鲁滨孙飘流记》。(4)以身边的现象唤起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是怎样利用时间的?你们想知道时间是怎样一分一秒的流逝的吗?当我们读了《匆匆》一文,就一定知道该怎样来珍惜时间!
  我想问——满足学生质疑的需要。好问,也是孩子的天性。问题常常是将学生推向深层次阅读的动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满足学生质疑的需要,保护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我通常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
  (1)留给学生产生疑问的空间。在语文教学中,不越俎代庖,以讲代读;也不蜻蜓点水,让“读”匆匆走过场。要给学生充分感知课文的时间,读通,读顺,读出真情实感,个性化的感悟自会油然而生。
  (2)设计让学生大胆质疑的环节。在课堂训练中,可以让学生未读先问,可以让学生边读边问,也可以读后集中提问,可以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问,甚至可以在课堂结束时发问,不拘时间,不拘形式,满足孩子好学好问的心理需要,鼓励孩子 “把问进行到底”。
  我想议——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
  交往是孩子主要心理倾向之一,也是孩子社会化进程中的必由之路。在语文教学中,转变过去师生单向交往为现在的师生、生生的多元交往,满足孩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心理需求,使学生个体成为教学人际交往互动中的一员。尽可能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交往的快乐,体验合作的成功,真正做到“议”得精彩,“议”出风采。
  三、走入常态教学,让教学形式快乐动感
  尽管时下大家对包装精美的公开课、观摩课、竞赛课非议较多,但是我却非常欣赏和羡慕其别具匠心的课堂设计和具有“戏剧化”的课堂气氛。因为他们把一堂课展示得如同一台“活泼动感”的电视节目,学生趋之若骛,当在情理之中。尽管许多业内人士称为“作秀”,但是我们退而思之:如果我们的常态教学能够虚怀若谷,吸收他的长处,避开他的短处,课堂气氛就绝不会死气沉沉,学生也绝不会对语文课“想说爱你不容易”。
  四、转变教师角色,呵护学生灵性,让师生双方“活”起来
  新课程让教师改变传统的“布道者”面孔,他们在课堂上不再擁有“语言霸权”,不能再唱“主角”,他们走下神圣的讲台,回到了学生的中间,成了“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某位学生的回答与老师的答案不符时,往往会遭到老师地责备,甚至有些学生的大胆想法会被老师认为是无稽之谈。这样的处理方法对学生来说无非是“当头一棒”,大大地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日积月累,会使我们的教学失去活力,学生失去灵性。 如有位老师问学生:冰融化了变成什么?有的学生说变成水,有的学生说变成小河。只有一个学生回答变成春天。结果回答成水和小河的受到表扬,说成春天的被老师认为是胡说八道。这个老师的做法令人悲哀——有灵性的孩子被他狠狠地打击了一番,其结果或许这个世界上真的因此少了一位诗人。因此,我们要处处为学生着想,当他们有进步时,要及时鼓励;当他们有发现时,要给予肯定;当他们遇到挫折时,要给予帮助。要让学生觉得你是可以信赖的人,是可以倾诉的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有话可说,甚至无话不说。这样的语文课堂才会成为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学堂”。
  开卷有益,开卷有乐,语文是一本“开心辞典”,语文课是教师和学生尽情“狂欢”的节日。让每一堂语文课都上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让学生真正地爱语文,让学生真正地懂语文,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快乐地带。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1)10-0054-02       新课标对口语的要求是:学生能从口头材料中获得所需信息,能就熟悉的话题用英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简单的口头交流,能对事物进行简单的描述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并将其列入中考范围,因此英语的口语教学被越来越多的师生关注,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还存在着不少困难与问题,需要切实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Solidworks》课程教学教改的一些尝试和做法,提出了按形成性考核、实践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三种方式相结合的考核模式,采用“项目驱动”教学和理实一体化教学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教学模式,并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关键词】Solidworks;教学教改;项目驱动;理实一体花化;考核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8.8 【文章标识码】A 【
期刊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1)10-0074-01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贫富差距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影响下呈逐步拉大趋势,其分化程度已远远超过发达国家水平。如果将收入界定为由工资、工资外收入、实物补贴、福利、资本收入与赠予等构成的话,那么富裕阶层与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79.32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3-0027-01     农村小学分布相对零散,规模小,条件差,教育经费短缺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同时由于农村小学教师总体素质的偏低和观念的陈旧,不能很快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直接影响到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发展。  一、重新定位农村小学教师角色  农村小学教师的
期刊
【摘要】为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物理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对物理实验教学进行全方位深入的研究,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摸索和改进,激发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热情,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关键词】实验教学;新要求;物理规律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3-0023-01     物理学
期刊
【摘要】文章主要从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全球化普及趋势的深化、金融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与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中国资本市场的完善与民营企业的迅猛崛起三个方面阐述了理财环境的变迁对现有财务管理理论的挑战,以期能对财务管理理论建设添一砖瓦。  【关键词】理财环境;财务管理理论;变迁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
期刊
【摘要】现代社会中发生的诸多案例,无论是四川的身高歧视案,或者是安徽的乙肝案,无不牵扯到一个平等权的问题。我们心中有了这样一个疑问:我们每天高呼平等,到底什么是平等?我们为什么要平等?平等权该如何保障?本文也主要从这传统的三段式结构进行探讨。  【关键词】平等权;含义;保障  【中图分类号】G633.2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
期刊
【摘要】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永无衰竭的动力,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更加寄托在高素质的年轻一代臂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时代对数学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本文就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看法和体会。  【关键词】创新能力;中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
期刊
【摘要】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学习模式,应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能力有积极的影响,也体现了历史教学的动态生成的特征,同时,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也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主张,进一步展现了人本主义理念。  【关键词】问题解决;学习模式;历史教学;动态生成;新课程;建构主义;人本主义  【Abstract】Problem-solving oriented learning mode,
期刊
【摘要】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理解和尊重学生,社会更需要学校培育出具有高尚的品质、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学生。本文是作者在“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改理念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方面的认识与实践。  【关键词】语法渗透;阅读课教学;优化设计英语作业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章标识码】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