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价值分析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hua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8月~2013年1月收治的7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8例患者接受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40例患者接受微创穿刺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和术后3个月~2年死亡率、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实施微创治疗后,其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近期治疗优良率、远期治疗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癫痫、肺部感染、颅内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对患者所造成的创伤小,可有效治疗患者病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微创穿刺术;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43.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0-195-03
  高血压脑出血(HICH)通常是由于高血压症状导致的脑实质内部出血现象,通常会出现于50~60岁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当中,而基底节区脑出血在高血压脑出血中属于最常见发病区域,有2/3几率出现,最常见表现是豆纹动脉破裂。HICH起病急且较为严重,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本文选取78例患者,以传统开颅和微创穿刺方法给予治疗,并对比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8月~2013年1月收治的7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8例患者接受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40例患者接受微创穿刺术治疗。全部患者均为入院后经CT检查确诊为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为38~73岁,平均(55.0±7.2)岁,出血量为37~78mL,对照组38例患者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为41~76岁,平均(58.0±8.1)岁,出血量为33~79mL。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血量等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以下症状患者需排除:出现于基底节区之外位置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有深昏迷,双侧瞳孔散大;肿瘤卒中、动静脉畸形、全身性病变而导致的脑出血症状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根据患者具体手术指征予以手术治疗。根据患者脑部CT检查,选择最大血肿层面,标出穿刺进针方向、穿刺点,计算出血肿中心点至穿刺进针点距离再加上0.5cm作为进针深度。对于类球形且近颞叶皮质者,从颞部入路;对于纺锤形以及肾形血肿,从额部入路实施穿刺。先于患者头部标记钻孔入路穿刺点,常规消毒头皮、铺无菌巾单。于穿刺点局麻后,头皮戳创,用带有直径4~6mm钻头的颅骨钻钻透颅骨,打开硬膜,按预定的穿刺方向及深度、置入带管芯脑内血肿硅胶引流管,撤出管芯,见有暗红色陈旧血液及小的凝血块流出,引流通畅。于引流管尾端接注射器低负压抽出陈旧血液至不再抽出,引流管尾端接三通阀及颅脑引流袋。头皮缝针结扎固定引流管。行头颅CT检查、了解引流管位置及剩余血肿情况。术后将尿激酶5万U用生理盐水5mL溶解后由引流管注入血肿腔,闭管4h后开放。一般每日1~2次行液化血凝块治疗,1~2日复查头颅CT,视血肿基本清除将引流管拔除。
  1.2.2 对照组 于患者出现手术指征后2h,对患者实施开颅手术,取全麻,于患侧扩大翼点入路,分开侧裂,切开岛叶进入血肿腔,直视下将血肿清除干净,留置引流管,对患者实施去骨瓣减压。
  两组患者实施术后均对其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吸氧、留置胃管;给予控制血压,保持血压稳定,脱水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组织,营养神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积极防治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各种并发症治疗。对患者术后1~3个月进行对比,并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3个月~2年随访,观察其术后3个月~2年治疗效果。
  1.3 疗效判定
  对患者术后1~3个月进行评定:(1)患者正常生活,轻度神经障碍,为优,5分;(2)可自理,中度病残,为良,4分;(3)重病病残,不能正常自理生活,为中,3分;(4)植物生存,为差,2分;(5)死亡,1分。术后3个月~2年评定:(1)完全恢复自理生活能力,为Ⅰ级;(2)独立生活,部分恢复社会生活能力,为Ⅱ级;(3)可借助拐杖行走,生活需要照顾,为Ⅲ级;(4)不能自理生活,意识昏迷,为Ⅳ级;⑤植物生存,为Ⅴ级[1]。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近期治疗优良率、远期治疗优良率、死亡率比较
  观察组实施微创治疗后,其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近期治疗优良率、远期治疗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手术出现并发症有5例(13.2%),主要为肺部感染者2例,颅内再出血者3例;对照组出现并发症有11例(27.5%),主要有癫痫症状3例,肺部感染者3例,颅内再出血者5例,两组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出现几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中,基地节区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出现的血肿病症会对神经核团造成破坏,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失语、偏瘫,严重者诱发患者死亡[2]。对于该类患者,应对其实行紧急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治疗消除患者出现的血肿病症,减轻颅内压,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3]。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相较于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穿刺术所造成的术后并发症以及死亡率较低,对患者所造成的创伤小。微创手术操作简便,局部麻醉后即可完成,可有效清除患者血肿病症,降低颅内压,手术时间短,是当前治疗脑出血主要的方法[4]。   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观察组实施微创治疗后,其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近期治疗优良率、远期治疗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如肺部感染、颅内再出血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穿刺术其术后1~3个月(近期),术后3个月~2年(远期)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主要原因为:高血压脑出血的脑血肿主要发生于出血后0.5~6h后,且形成后相对稳定,是与出血血管的凝血功能、出血后血肿腔的机械压力功能相关,如果对这些因素进行干扰或破坏,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再次出血症状[6]。开颅术中的清除血肿减压以及手术对血管壁造成的侵扰刺激,均可能导致血管持续开放出血;而在微创手术中操作完全局限在血肿腔中,且因为血肿会出现梯度下降,缓慢减压,不会对血管造成直接刺激。微创手术操作方便,在局麻下进行,术前准备以及所需手术时间短,且在病床边即可操作进行,可有效清除颅内压,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且微创术后患者的癫痫、肺部感染以及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颅组,其治疗安全有效[7]。由此可见,采用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对患者所造成的创伤小,可有效治疗患者病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5]。
  [参考文献]
  [1] 刘红梅,王文志,李涤.微创穿刺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最佳手术时机[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9,9(5):439-440.
  [2] 江辉,赵京涛,曾群.微创穿刺术和传统开颅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6):69-70.
  [3] 裴迎营.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临床研究,2012,15(1):451-452.
  [4] 薛诚,蒋小齐.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手术治疗52例[J].中国临床研究,2010,14(2):814-815.
  [5] 郑海兰,魏鑫明,况成宏.微创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1,64(2):551-552.
  [6] 黄远航,唐建建,樊庚.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研究[J].四川医学,2010,64(10):571-572.
  [7] 骆杨,徐善水,邵雪飞.个体化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34(3):745-746.
  (收稿日期:2013-08-19)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建立鼻咽清毒剂中龙胆苦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HPLC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nm。 结果 龙胆苦苷在0.0822~0.822?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7%,RSD为1.04%(n=6)。 结论 该方法简单易行,专属性和重视性良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其制剂的含量质量控制。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目的 了解乳腺癌组织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扩增与Her-2/neu蛋白表达的一致性与相关性。方法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及免疫组化(IHC)法分别检测349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HER-2基因扩增与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二者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与相关性。 结果FISH与IHC符合率为55.3 %,结果存在一致性(Kappa=0.189,P=0.000),呈正相关(r=0.
期刊
[摘要] 体检排队系统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其体检预约和体检预约管理实现了体检的信息化管理,其体检排队改变了以往经验分配排队以及叫号排队的模式,实现了体检人员的自动化管理。体检排队系统极大的提高了医院各方面的效率,也减少了体检人员的等待时间。  [关键词] 体检排队;排队问题;信息化管理;自动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O2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7-1
期刊
[摘要]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一组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针对自身红细胞的抗体和(或)补体,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超过造血补偿能力范围而发生的一种溶血性贫血。该类患者体内存在的自身抗体大多数无特异性,不但凝集其自身红细胞,而且也凝集所有供者的红细胞;也有少部分自身抗体具有“特异性”,即类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本例讨论的即为类抗-Ce自身抗体引起的AIHA。通过一系列血型血清学检测,该患
期刊
[摘要] 目的 评估改良法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减少桡动脉并发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将1354例患者,随机表法分为普通组(经桡动脉介入组)和改良法组(改良法经桡动脉介入组),观察桡动脉并发症。 结果 改良组出现脑梗死和桡动脉闭塞等严重并发症明显低于普通组,前臂血肿、迷走神经反射、桡动脉痉挛和无需手术假性动脉瘤等一般并发症也明显低于普通组。两组均未出现骨筋膜综合征、需外科手术的假性动脉瘤。 结论 改良
期刊
[摘要] 目的 总结国内外临床药学发展及我院的实践经验,提出我国临床药学学科发展建议。 方法 查阅文献,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临床药学的报道进行总结,并总结我院临床药学工作的实践和体会。 结果 总结国外临床药学的先进经验、分析我国临床药学的进展并介绍我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实践和体会。 结论 多学科交叉性是临床药学学科的重要特点,发展临床药学对于确保临床用药安全、经济、有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目的 了解无症状神经梅毒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以减少临床中的误诊误治。 方法 对2008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27例无症状神经梅毒从年龄、性别、实验室、治疗、转归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7例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血清RPR滴度从1︰8到1︰128不等。合并HIV感染的6例患者中,CD4 细胞计数小于350个/μL者4例。在脑脊液检测中22例出现白细胞升高(81.5%),6例出现脑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腋臭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3年1月住院、门诊腋臭手术患者的治疗情况。 结果 从临床症状上讲获得了满意的效果,但是部分病例仍不能实现一期愈合,出现皮片下积液、积血、皮片坏死、切口裂开,需要长时间换药愈合。结论 手术时创面没有彻底止血、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手术中粗暴的操作、肿胀麻醉药物的注射层次不对、患者体形体重对术后加压包扎的影响、患者本人对医嘱的
期刊
[摘要] 目的 回顾性研究肝血管瘤超声造影(CEUS)的表现,总结肝血管瘤超声造影检查的表现特征。 方法 通过运用对比脉冲序列成像(CPS)技术对17例肝血管瘤(共21个病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从而观察其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的增强表现。 结果 超声造影肝血管瘤主要表现为动脉期或门脉早期周边环状、结节状增强,门脉期缓慢向心性充填,延迟期为最大增强。 结论 肝血管瘤在肝脏实时超声造影检查中具有特异性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便制定相应预防措施。 方法 对医院收治的AMI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整理、查阅AMI患者病历1142例,发生肺部感染63例,对63例AMI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相关因素分析中,老年、糖尿病、大面积心肌梗死、血管再通等与肺部感染发病明显相关,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AMI患者发生肺部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