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野下阅读推广资源建设研究

来源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8400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丰富的阅读推广资源是进行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要保障.如何加强阅读推广资源的优化与建设,既是当今图书馆的理论要点,也是现实问题,而传播学理论为此开拓了新视角.在传播学理论考量上,“使用与满足”理论、“意见领袖”理论、“数字鸿沟”理论等都为阅读推广资源建设提供了新方向.特别是重视“受众”需求、发挥“关键人”作用、以“培养”为出发点等丰富了阅读推广资源的建设思路,最大程度发挥了阅读推广对全民阅读的引领和建设作用.
其他文献
《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前后历经一个朝代的文化兴衰,是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巅峰.作家在小说中通过人物经历科举一事前后的变化,展现了文人群体被封建科举腐蚀的现状,不禁令人侧目.基于此,以王冕、杜少卿、周进、范进、匡超人、牛布衣为代表的一批文人为例,深刻阐述当时文人群体的科举情结,以期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腐败,弘扬作家不重才学重品德的理想观念.
达州方言的“倒”可作动词、副词、介词和助词,从不同词类的语义特征和语法功能中发现,“倒”经历了“动词—介词—助词”的语法化演变过程.其中的语法化动因具体表现为:介词“倒”由动词“倒”因动词和补语在语义上逐渐靠拢类推而来;助词“倒”由语法环境的变化和词义的抽象虚化而来.
女子的社会地位一直是现代人研究古代中国社会时感兴趣的话题.不少学人认为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社会,女子的社会地位都是比较低的.但宋朝是一个特殊的朝代,这一时期民众生活比较安宁,经济发展相对繁荣,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进步,在繁华的社会背景下,女子的社会地位自然有着不同于其他朝代的特点.在宋代词人的笔下,不难发现有许多描写女子生活情境的词,从这些宋词中看到的不仅仅是宋代社会的发展状况,其中更是展现了宋代女子的社会地位.
张友松版汉语译著再现了马克·吐温口语体文学作品《傻瓜威尔逊》的语言风格,但译文仍存在部分典型翻译问题.在语体学理论视角下基于文本细读、量化统计和思辨方法,对张友松版译文中的典型翻译策略和翻译失当例句进行研究发现,松散句式、方言和俚话等口语体语言通过补译、换译、对译和副文本方法等翻译策略,较大程度还原了原著语言风格,突破了文化异质性语言障碍.通过评析该作品中口语体翻译的经验与不足,旨在为口语体文学翻译和翻译教学提供借鉴.
林纾翻译话语系统是指林纾及其合作者译介的所有翻译作品及他们为翻译作品所写的序、例言及跋等文章.采用语言文化综合法,着重探讨林纾翻译话语系统的三大特色,即继承中又有创新的文体特色、颇有争议的文化误读、融通中西的文化处理方式,从中全面了解林纾的语言观、翻译观、文化观以及这些观点的成因,从而有助于深入了解林纾翻译话语体系在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以及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和中国文化“走出去”中所起的作用.
现如今,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英语教学的地位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高校英语教学中,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驾驭能力,不断塑造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提升英语交际水平,重视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主要对高校英语教学实践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应用的策略与方法进行研究与探讨,旨在更好地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增强英语实践教学效果,不断培养出更加优秀的英语专业人才.
充分了解和把握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现状,总结经验,修正问题,有助于为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及创新发展提供问题导向和目标指引.主要从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存在的不足及问题表现、改进措施及发展建议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提出要强化以课程和实践活动为载体的“五育并举”培养体系的建构与落实,深化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变革研究与实践,优化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策略,整合力量强化师资与条件保障.
南满洲铁路株式会社作为日本侵华的重要帮手和工具,在其存续的近四十年间留下了大量图书文献.黑龙江省曾为南满洲铁路的活动地和调查地,由于社会认知和利用手段有限等原因,省藏满铁资料的价值一直被低估和忽视,对满铁资料的保护工作也存在许多短板.分析黑龙江省藏满铁资料的特点,挖掘阻碍其保护利用的原因,有利于促进黑龙江省藏满铁资料的保护利用.
BOPPPS模式的教学机制在国外部分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我国高校英语翻转课堂教学对BOPPPS模式的运用,必须要充分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在充分了解BOPPPS教学结构及教学特点的同时,明确BOPPPS在高校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切实攻克当前阶段高校英语翻转课堂教学对BOPPPS教学模式运用面临的难点问题,从而为未来阶段提高高校英语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切实的帮助.
现代汉语的时体研究需借助体标记进行界定,由“了1”构成的句子,其时体的“实现—延续”性问题存在争议,核心在于是否具有“延续特征”.基于金立鑫干净操作平台的“N+1”推导理念,借助Borer的外框架理论和Klein的时制理论,对非持续动词与“了1”组合而成的句子进行分类测试,发现当情状体内部不具有[+有界性]成分时,“了1”可以为情状体带来完成标记;当所在句子含有非持续性不及物动词,时体的延续性问题需要借助语义和语用进行分析;当所在句子含有非持续性及物动词,有无时量短语对时体延续的推导将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