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育教学活动一派新意与生机,但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这怎能不引起我们深层的思考呢?
一、语言媚俗为硬伤的直接表象
语言是教育教学的主要中介,在课堂教育教学中往往充斥着这样的语言:“你真聪明了,回答得很好,真棒”等。这种语言是否真的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信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我认为这是毫无启发性的语言,不仅不能开发学生的心智,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反而带有戏谑的味道,易造成相互鼓吹的课堂教育教学炒作。
在这媚俗语言之背后我们看到了什么?一是对“对话”理解的偏差,课堂上教师把“对话”当成“问答”,表面上好像是师生、生生之间热烈互动,实际上是以提问的方式“填鸭”,并不是真正的师生间、学生间的平等对话;二是对新型师生关系思考上的偏差,教育教学从曾经的“棍棒惩罚”走向了时下的所谓的“赏识教育”的另一个极端。这种赏识教育的滥用,必将导致学生走进认识误区,并习惯性上瘾,必将导致学生在思维方面浅尝辄止与随意。
二、过程作秀为硬伤的深层特征
课堂活动是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服务的,因而必须服从教育教学目的,以有利于知识的传授解惑及学生的发展。但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发现经常有一些为“新课改”而“新课改”的现象,比如在一堂课中,安排了N次讨论、N次探索、N次活动,学生在课堂上时而忙这,时而忙那,忙得不亦乐乎,教室里看似戏前紧锣密鼓般的热热闹闹,实际上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得乱哄哄。这种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活动安排较多,火候掌握不当,缺少体验。
有活动当然应该肯定,但不能过犹不及,毕竟活动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开展的,是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活动只不过是载体,并非目的,如果活动多了,就难免本末倒置。如果活动与动手动脑产生脱节,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相悖,难道不是一种无效而无价值的浪费吗?
课堂活动必须在教育教学目的的要求内使学生获得一些体验,解决一些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适度的活动中,学生巩固、运用知识,拓展学科知识,体现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促使实现教育教学的预设与生成达成和谐统一。
三、形式片面为硬伤的深层体现
1.小组合作形式多样,内容缺乏。也许,在课堂上大多教师都曾运用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教学,但往往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及过程等相关内容缺乏认真仔细的设计。因而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有疑问,不管难易,就有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出标准答案,这难道不是一种浪费现象吗?尚且不论问题设计是否有讨论价值,就是讨论时间的随意性也颇有伸缩,有时学生才刚要切入讨论正题甚至只是步入讨论状态,小组合作性学习却在教师的要求下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教师预设的结论。这种讨论和合同中的霸王条款有何异同?学习优秀、思维敏捷的意见和有想法的学生成了小组其他成员的形象代言人,更多的学习差的学生变成了摆设与陪衬的花瓶,这种学习是缺乏真正平等的交流与沟通的学习。
2.自主学习异化为放任自流。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还给学生时间,还给学生权利,还给学生尊严,还给学生个性。于是就有了教师让学生随意看书,也没有目的和具体要求,更没有提示,没有指导,没有检查及反馈环节,学生把“课堂看穿”;还有的教师对新课程与新教材片面理解,搞了个“学习性自选商场”,由学生自己设定学习内容,学生喜欢读哪些内容就读哪些内容;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规划,想怎样学就怎样学;学习伙伴由自己挑选,想跟谁交流就跟谁交流,等等。这可以说是典型的自流式学习方式,表面上学生获得了最大限度的自主权利,实际上其效果可想而知。
3.探究性学习成了新课程的形象代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两种互动统一的学习方式,那就是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注重探究性学习,本无可厚非,但探究性学习不能不管是否实际,超过教育教学目的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有一些老师往往就从一种极端走向另一种极端,认为创新,就得像当年打倒孔家店一样全盘否定原来的东西,没有探究性学习就不是新课程教学,把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割裂开来,对立了。这种片面的形式就是看现象不看本质,看形式不看实质,在形似不在神似,使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无形中浪费了,而且阻碍了课堂教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由于学科性质的不同、内容特点的不同、学生认知状况的差异、心理特点的偏差、思想动态异同等,以老师传授知识为模式,以听讲、记忆、模仿、联系等为特征的接受性学习仍然是不可少的,我们怎能以一种片面的走极端式的思维,搞非此即彼的对立呢?
现代教育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概括性的思维、严谨性的学习作风,还要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批判的眼光。这就要求教师把认知与情感、抽象与具体、能动与受动、个体与群体等因素在课堂教育教学中加以协调平衡,把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辩证统一,从而使课堂教育教学成为一个完整的认识与发展过程。
可见,不管哪一类型的浪费现象,究其根源是我們对教育的本质漠视。毕竟,课堂教育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性、讲求实效性的活动。这种不计投资成本、不考虑实效的课堂教育教学行为对学生与教育来说,是一种极端的不负责任与浪费。当前,这种浪费就是新课改中最大的硬伤,对其反思,减少课堂浪费,杜绝课堂浪费是广大教师真正负起责任直面新课改的开始。
一、语言媚俗为硬伤的直接表象
语言是教育教学的主要中介,在课堂教育教学中往往充斥着这样的语言:“你真聪明了,回答得很好,真棒”等。这种语言是否真的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信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我认为这是毫无启发性的语言,不仅不能开发学生的心智,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反而带有戏谑的味道,易造成相互鼓吹的课堂教育教学炒作。
在这媚俗语言之背后我们看到了什么?一是对“对话”理解的偏差,课堂上教师把“对话”当成“问答”,表面上好像是师生、生生之间热烈互动,实际上是以提问的方式“填鸭”,并不是真正的师生间、学生间的平等对话;二是对新型师生关系思考上的偏差,教育教学从曾经的“棍棒惩罚”走向了时下的所谓的“赏识教育”的另一个极端。这种赏识教育的滥用,必将导致学生走进认识误区,并习惯性上瘾,必将导致学生在思维方面浅尝辄止与随意。
二、过程作秀为硬伤的深层特征
课堂活动是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服务的,因而必须服从教育教学目的,以有利于知识的传授解惑及学生的发展。但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发现经常有一些为“新课改”而“新课改”的现象,比如在一堂课中,安排了N次讨论、N次探索、N次活动,学生在课堂上时而忙这,时而忙那,忙得不亦乐乎,教室里看似戏前紧锣密鼓般的热热闹闹,实际上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得乱哄哄。这种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活动安排较多,火候掌握不当,缺少体验。
有活动当然应该肯定,但不能过犹不及,毕竟活动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开展的,是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活动只不过是载体,并非目的,如果活动多了,就难免本末倒置。如果活动与动手动脑产生脱节,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相悖,难道不是一种无效而无价值的浪费吗?
课堂活动必须在教育教学目的的要求内使学生获得一些体验,解决一些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适度的活动中,学生巩固、运用知识,拓展学科知识,体现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促使实现教育教学的预设与生成达成和谐统一。
三、形式片面为硬伤的深层体现
1.小组合作形式多样,内容缺乏。也许,在课堂上大多教师都曾运用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教学,但往往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及过程等相关内容缺乏认真仔细的设计。因而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有疑问,不管难易,就有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出标准答案,这难道不是一种浪费现象吗?尚且不论问题设计是否有讨论价值,就是讨论时间的随意性也颇有伸缩,有时学生才刚要切入讨论正题甚至只是步入讨论状态,小组合作性学习却在教师的要求下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教师预设的结论。这种讨论和合同中的霸王条款有何异同?学习优秀、思维敏捷的意见和有想法的学生成了小组其他成员的形象代言人,更多的学习差的学生变成了摆设与陪衬的花瓶,这种学习是缺乏真正平等的交流与沟通的学习。
2.自主学习异化为放任自流。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还给学生时间,还给学生权利,还给学生尊严,还给学生个性。于是就有了教师让学生随意看书,也没有目的和具体要求,更没有提示,没有指导,没有检查及反馈环节,学生把“课堂看穿”;还有的教师对新课程与新教材片面理解,搞了个“学习性自选商场”,由学生自己设定学习内容,学生喜欢读哪些内容就读哪些内容;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规划,想怎样学就怎样学;学习伙伴由自己挑选,想跟谁交流就跟谁交流,等等。这可以说是典型的自流式学习方式,表面上学生获得了最大限度的自主权利,实际上其效果可想而知。
3.探究性学习成了新课程的形象代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两种互动统一的学习方式,那就是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注重探究性学习,本无可厚非,但探究性学习不能不管是否实际,超过教育教学目的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有一些老师往往就从一种极端走向另一种极端,认为创新,就得像当年打倒孔家店一样全盘否定原来的东西,没有探究性学习就不是新课程教学,把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割裂开来,对立了。这种片面的形式就是看现象不看本质,看形式不看实质,在形似不在神似,使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无形中浪费了,而且阻碍了课堂教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由于学科性质的不同、内容特点的不同、学生认知状况的差异、心理特点的偏差、思想动态异同等,以老师传授知识为模式,以听讲、记忆、模仿、联系等为特征的接受性学习仍然是不可少的,我们怎能以一种片面的走极端式的思维,搞非此即彼的对立呢?
现代教育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概括性的思维、严谨性的学习作风,还要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批判的眼光。这就要求教师把认知与情感、抽象与具体、能动与受动、个体与群体等因素在课堂教育教学中加以协调平衡,把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辩证统一,从而使课堂教育教学成为一个完整的认识与发展过程。
可见,不管哪一类型的浪费现象,究其根源是我們对教育的本质漠视。毕竟,课堂教育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性、讲求实效性的活动。这种不计投资成本、不考虑实效的课堂教育教学行为对学生与教育来说,是一种极端的不负责任与浪费。当前,这种浪费就是新课改中最大的硬伤,对其反思,减少课堂浪费,杜绝课堂浪费是广大教师真正负起责任直面新课改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