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史料教学方法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oking8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各学科都在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上进行了大幅度的创新和优化。而高中历史作为高中学科中的必修学科,尤其是对于文科生来说,其意义和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中,仍然存在的一些缺陷,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显得尤为关键了。本文旨在对史料教学的必要性及如何运用两方面进行探究,在教学模式上寻求突破。
  【关键词】高中历史 史料教学 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49-01
  引言
  史料指的是在历史史实发生时产生的,可以作为或相近的历史研究的依据,包括文字类、图像类、物品类、文化类等多个方面。而历史学科本身就具备高度的知识性,史料教学法值得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对于史料的处理,并让学生能够从史料中获取到相关的信息,从而对教学过程起到辅助的作用。因此笔者也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史料教学法的必要性
  1.1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现阶段高中历史学科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在于学生对于历史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认为历史年代太过久远,学习历史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而教师一旦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失去学习兴趣。而史料教学法能够对课堂知识进行大幅度的扩展,使单调的知识点能通过史料变得立体形象,学生也能在这一过程中了解历史文化,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学生也更乐意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
  1.2 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高中的历史教学除了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于历史事件的评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对于某个历史事件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而史料教学法能够为学生的观点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从而让学生的观点符合客观要求,不会因为主观情绪影响对于历史的判断。这样一来学生的思考能力也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
  2.史料教学法运用于高中历史课堂的方法
  2.1 合理选择史料案例
  高中历史教学覆盖了从古代史到现代史的内容,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要注意史料的科学合理,从而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学习到解放战争这一部分时,教师在史料的选择上就要选择具有说服力的材料,能切实表现出共产党胜利的原因是得民心等类似的材料,不仅能有效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和配合,也可以让学生拥有正确的历史眼光。学生也能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对于历史的兴趣[1]。
  2.2利用多媒体直观展示史料
  如何能将史料直观展示,就要借助于多媒体设备。传统教学中历史学科枯燥的原因就在于教师只是单纯地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无法直观地了解到当时所发生的事情。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辅助设备,将知识点通过影响资料或图片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2]。例如学习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部分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相关的文学作品或其他资料,并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放映,学生可以真正理解当时的文化艺术发展的趋势,并从这些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中了解到中国艺术的特点,从而对于所学的知识点也能起到巩固的作用。
  2.3 有效分析史料观点
  历史可以广泛理解为是一段时期发生的事件的整合,而由于史料的记载只是将事件记录下来,因此在观点和看法上,作为现代学习者必然会出现不同的差异。而历史学科的分析是学习历史的重要一环。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适当的环境,让学生能参与到某个事件当中,并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思考[3]。例如在学习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部分时,就可以让学生针对当时的文化思想进行剖析,比如分析宋明理学和儒家思想的优势和缺陷所在。在这一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也能拓展视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能全面掌握历史知识。
  结语
  不难看出,史料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推动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因此作为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史料的优势和必要性,并将其运用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两者相结合,辅以教师的引导和见解,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历史知识,形成科学的历史眼光。这在新时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是作用巨大的,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高国荣.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运用的量度问题[J].教学与管理,2013,31(04):72-74.
  [2]李碧君.高中历史课堂史料教学方法刍议[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9(27):170-171.
  [3]高路,王启和.论史料教学的分层进行方法及操作原则——以《中国近代史》为例[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2,03(13):35-38+53.
  作者简介:
  魏明秀(1981年-),女,江苏省南京市人,大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历史教学。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35-01  教育信息化突破时空限制、加快知识传播、扩大资源覆盖、降低办学成本,满足学生多样需求具有独特优势。从一定意义上讲,为学校插上“信息化翅膀”,教育跨越发展就有了“加速器”。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涌现出了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电子白板整合了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同时又保持了传统的普通黑板这一教学手段
【摘要】“借阅超期”不仅侵犯了他人的借阅权利, 而且降低了图书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影响了高校图书馆对图书的流通管理。为了保障公平的借阅权以及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率和保障图书馆的正常业务工作,必须在依法治校的环境下,以使读者如期归还所借书籍为根本目的,设计出合理、合法且能体现人性化管理的可行性制度。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超期罚款 违约金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小型经济鱼类,并且具有较大的出口创汇潜力。近年来,随着捕捞强度的增加,大鳞副泥鳅的野生资源量正在逐渐减少,国内已
<正>改革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也是世界的主旋律,幼儿教育也不例外。纵观我国幼教的改革,经历了上个世纪末期彷徨、盲从的迷茫阶段,到不断摸索、不断探究的良性发展时期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是师生交流最直接、最主要的方法,通过提问老师可以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手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以提高教学的目的性。并且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由此可见,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要有意识的提高提问的有效性,以保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提问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43-01  前言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借助语文课文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把握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运
【摘要】时代呼唤教师进行教育的创新,呼唤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创新型学习。素质教育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中之重,创建师生互为主体的互导式新型语文课堂正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互为主体 互导 共同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46-02  课堂教学以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活动为主,是师生进行交流、沟通、启发、最
【摘要】语文教学的涉猎面越多,对老师的知识储备和对学生学习效率的要求就更高。如何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一直是我们一线教师研究的课题,为此研究和探索我们一直在路上。  【关键词】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 导学方案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十二五规划课题“构建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编号FJJK15-353)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摘要】在学习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始终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来说,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小学生中也广受欢迎。当前,我国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一种很普遍的教学模式深入学生的课堂之中,但我们发现实际的实施情况和学习成效都不如我们所预期的那样,这其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急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