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特能集团晋东公司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集团公司级科技带头人程庆华。
一个人能将所学、所长,投入一份喜爱的事业,这是一种幸福;而如果,这份事业亦是国家之所需,那么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同频共振,这何尝不是一份幸运,一份荣光。30年来,正是带着这种幸福感、荣誉感,我奋斗拼搏于国防科技事业一线。
我出生于红色革命老区山西省左权县,自幼就饱受红色革命文化的熏陶。我的老家不远处就是杨家庄,小的时候经常听乡亲们说起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29师在杨家庄建设兵工厂的事情。那时候,资源匮乏,制造手榴弹时没有雷管,老党员、老兵工就冒着生命危险到白区买;没有火药,他们就用木炭、硫磺和硝酸制造土火药;没有弹簧,他们就把从敌人手中缴获的装备上弹簧拆下重新加工。敌人扔下未爆炸的炸弹是兵工厂的宝贝,工人们冒着生命危险挖出里面的炸药,重新制造使用。由于条件所限保护措施不好,有的工人受伤中毒,却仍然继续工作,我对这些老党员、老兵工的奉献精神无比感动,逐步萌发了想当一名兵工科技工作者的梦想。
我的这个梦想很快就实现了。1990年,我从北京理工大学力学工程系安全工程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晋东化工厂(现特能集团晋东公司)从事兵工科技工作。
参加工作初,面对性格难以捉摸,脾气暴躁的黑火药、火工品、特种弹,我深知,如果在生产、试验过程中不懂装懂或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事故伤己伤人。但我没有退却,为了尽快了解生产流程,掌握管理要求,揣摩产品习性,手中拿着书本、工艺学,跟着师傅跑车间、做试验……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周围的师傅求教,很快就成长为一名企业的科技骨干。满怀对兵工事业的热爱,带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我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这份工作对国家的意义,也愈发感受到自己肩头的责任。
1993年,公司某型干扰弹系列产品配套的关键火工品厂家由于种种原因停产,直接影响着公司装备保障任务按计划解缴部队。是停产等候、延期交付,还是想办法谋出路,履行强军责任?迎着公司领导期盼的眼神,我自告奋勇承担替代该火工品的研制任务。当时,企业电火工品研制技术是一项空白,基层焊接班组只能进行点火头的焊接,没有进行过电极塞的导线端面焊接。为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在学习精密焊接技术理论的同时,我坚持深入焊接班组指导技能人员学习新的焊接技术。经过为期两个月的学习实践,在培养锻炼了一支焊接队伍,编写了公司第一部精密焊接操作工艺文件的基础上,研制的电点火具于1996年5月通过设计定型审查,于当年装配某型干扰弹系列装备交付部队使用。1998年该项科研成果获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3年开始,我主持某武器系统用四类八型火工品的研制工作。这是晋东公司第一次开展作动火工品的研制,涉及许多火工品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测试方法等。由于是首次参与高新产品研制,企业技术基础较差,测试平台及相关资源不足。面对困难,我和项目组全体成员相互鼓舞,坚定必胜信心。为了啃下技术难关,完成产品研制任务,我同项目组成员查科技学术文献、研讨论证新技术,逐渐形成需要突破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清单,并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日加班加点,将关键技术问题像红军攻打娄山关、辣子口似的逐个攻关解决,逐渐完善了测试平台,奠定了企业的技术基础,按计划完成研制任务。在圓满完成系统试验的庆功会上,系统总体领导对我说“回去告诉晋东公司领导,我们认可你们的工作!”这是对我们晋东兵工研制工作的最高褒奖。随后,我们研制的火工品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随系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研制工作获得上级机关单位、用户的一致好评,也为企业跨入现代火工品领域研制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近年来,我负责某型末敏弹火工品的研制,期间带领项目组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顺利通过设计定型审查。该项目获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两项,随系统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我深深热爱我的国家,衷心拥护党的领导,愿意为人民兵工事业和国防装备建设奉献热血智慧和毕生精力。我也深知,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企业科研技术水平还需要升级和转型,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艰苦的工作要做。作为新时代的兵工科技工作者,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和教育,在晋东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和人民兵工创建90周年,加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站位和思想素质,从党的百年斗争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从人民兵工90周年红色历程中深悟初心使命,坚持创新驱动,勇于攻坚克难,积极打造自己的核心技术,勇于担负起强军首责使命,以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奋发有为,为企业履行强军首责、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