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形成是“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二元结构矛盾的形成加大了城乡经济建设的差异,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先优化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结构,缓解二元结构的矛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 “三农” 关键
一、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表现
从国家经济建设总体来看,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落后,体制不完全,农民收入水平低,与城镇地区相比,贫富差距巨大。在此用一组数据来说明这种差距的严重性:
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49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多元,差距为3.22∶1。全国有3.2亿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有一半的行政村未通自来水,近7000万户农民的住房需要改善,1.5亿农民需要解决燃料问题,2000万人口用不上电,近100个乡镇、近万个建制村未通公路。全国农村人口中,40%到60%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贫。目前,农村中学生的数量是城市的4倍,而教育经费所占比重只有38%。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比率是22∶1,人均社会保障费比例为24∶1。
我国是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其经济结构特征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的基础设施比较发达;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农村人口众多,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等。这种经济结构刚好符合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瑟·刘易(lews,1954)关于发展中国家典型二元经济结构的描述,这种状态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结构的突出矛盾,从而导致“三农”问题的产生,也是现代中国城乡贫富差距加大,总体经济水平相对贫穷落后的根源所在。
二、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成因和这种特殊的经济结构带来的“三农”问题
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使中国的农业生产长期处以低迷状态,农民生活不富裕,文化落后,公共设施建设不全面,从而导致城乡贫富分化加大,形成“一个中国,两个社会”的社会矛盾。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固然与城乡不同的资源特征脱不了关系,而国家的宏观调控等人为因素却是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
1)建国初至上个世纪末,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和世界发展的形势出发,政府决定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以农促工。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样的决策是从大局出发做出的不得已选择,在一定的时期内,这种策略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为我国的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时期,二元经济结构的负面影响就体现了出来。
2)在过去长达半个世纪的严格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不公平的升学就业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导致了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层化巩固化。这些由国家宏观调控所产生的制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利于人口的自由流通,浪费了劳力资源。不公平的升学就业制度,使得农村人口受教育的程度明显低于城市人口,明显的依据就是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不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较少获得社会保险福利待遇,虽然中国经过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但从上文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不公平性还在延续。
三、缓解二元结构的矛盾的相关理论措施及设想
首先,建设新农村,自力更生是关键。在科技兴国的指导下,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将农业生产现代化,与城市的工业生产接轨,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用社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减少劳动力和市场资源的浪费。
其次,“三农”问题的形成和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农村自身,决定性的因素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和与农业相关的体制有关。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重新确定产权制度,明确私有产权地位,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将城乡经济有机结合,调整产业结构,将城乡间的劳动力合理分配,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完善农民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减少农民的生产生活风险。
最后,“三农”问题的解决,取决于农民自身的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不是将农村人口简单地搬进工厂、城镇,而是要将几亿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层次地改变,这种根本性的转变要求国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其中包括信息、技术设备和经费。要真正实现农村工业化,就得从思想上、观念上实质性地转化,这样才能可持续性发展,才能永久性地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接轨并协调发展。
从我国目前相关政策措施可以看出,新农村建设的形势非常有利。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农业丰则基础强,农业富则国家盛,农业稳则社会安。”可见国家对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决心。为落实“把国家对基础设施的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的政策,近几年,国家对农村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促进了农村建设的飞速发展:
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的介入,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发展很快,2004年,农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6%,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4.1%;80.7%的行政村设置了卫生室,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42.7万公里,全国99.6%的乡镇、92%的行政村通了公路,96%的行政村开通了电话。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新农村建设依靠本土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在国家宏观调控制定相关体制和加大经济投入的情况下,已经渐入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轨道。但是,要进一步地把中国农村的经济建设繁荣活跃起来,必须从根本上消除城乡间不公平的政策待遇。由国家出面,制定有利于农业发展的相关措施,在中国工业快速稳定发展的前提下,提倡以工促农,工业带动农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市场。具体措施可以包括:
1)在农村设立原材料加工厂,进行农业产品的基本加工,为工业生产提供服务,减少因为季节、气候、运输等元素引起的损失。
2)把养老院疗养院等福利设施机构建在农村,既有利于农村生活用品的消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又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
3)鼓励农民大力发展农业,为农民提供科技科学知识等帮助,为农民的产品提供生产销售信息,让交通、信息相对不发达的地区力争不造成资源浪费。
虽然说现在的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要让农村建设取得成功,与工业齐头并进,达到共同富裕,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任务还是很艰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有其特殊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在建设的过程中,既不能完全照搬别人的经验,也不能闭门造车,不理实事。新农村建设应该借鉴工业建设的经验教训,在前进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环境的保护,不能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路子,要注意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总之,新农村建设备受国民和世界的关注,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将对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起到巨大的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早日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还有待有志之士进一步的研究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枝茂,张璐琴.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刚性及其改善.[经济问题On Economic Problems].
[2]李斌.中国劳动力市场结构:从“刚性”走向“渗透”.[求实 Truth Seeking].
[3]网站:http://www.jgny.net/nong/2002.asp?id=3002.
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 “三农” 关键
一、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表现
从国家经济建设总体来看,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落后,体制不完全,农民收入水平低,与城镇地区相比,贫富差距巨大。在此用一组数据来说明这种差距的严重性:
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49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多元,差距为3.22∶1。全国有3.2亿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有一半的行政村未通自来水,近7000万户农民的住房需要改善,1.5亿农民需要解决燃料问题,2000万人口用不上电,近100个乡镇、近万个建制村未通公路。全国农村人口中,40%到60%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贫。目前,农村中学生的数量是城市的4倍,而教育经费所占比重只有38%。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比率是22∶1,人均社会保障费比例为24∶1。
我国是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其经济结构特征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的基础设施比较发达;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农村人口众多,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等。这种经济结构刚好符合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瑟·刘易(lews,1954)关于发展中国家典型二元经济结构的描述,这种状态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结构的突出矛盾,从而导致“三农”问题的产生,也是现代中国城乡贫富差距加大,总体经济水平相对贫穷落后的根源所在。
二、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成因和这种特殊的经济结构带来的“三农”问题
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使中国的农业生产长期处以低迷状态,农民生活不富裕,文化落后,公共设施建设不全面,从而导致城乡贫富分化加大,形成“一个中国,两个社会”的社会矛盾。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固然与城乡不同的资源特征脱不了关系,而国家的宏观调控等人为因素却是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
1)建国初至上个世纪末,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和世界发展的形势出发,政府决定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以农促工。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样的决策是从大局出发做出的不得已选择,在一定的时期内,这种策略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为我国的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时期,二元经济结构的负面影响就体现了出来。
2)在过去长达半个世纪的严格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不公平的升学就业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导致了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层化巩固化。这些由国家宏观调控所产生的制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利于人口的自由流通,浪费了劳力资源。不公平的升学就业制度,使得农村人口受教育的程度明显低于城市人口,明显的依据就是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不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较少获得社会保险福利待遇,虽然中国经过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但从上文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不公平性还在延续。
三、缓解二元结构的矛盾的相关理论措施及设想
首先,建设新农村,自力更生是关键。在科技兴国的指导下,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将农业生产现代化,与城市的工业生产接轨,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用社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减少劳动力和市场资源的浪费。
其次,“三农”问题的形成和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农村自身,决定性的因素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和与农业相关的体制有关。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重新确定产权制度,明确私有产权地位,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将城乡经济有机结合,调整产业结构,将城乡间的劳动力合理分配,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完善农民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减少农民的生产生活风险。
最后,“三农”问题的解决,取决于农民自身的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不是将农村人口简单地搬进工厂、城镇,而是要将几亿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层次地改变,这种根本性的转变要求国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其中包括信息、技术设备和经费。要真正实现农村工业化,就得从思想上、观念上实质性地转化,这样才能可持续性发展,才能永久性地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接轨并协调发展。
从我国目前相关政策措施可以看出,新农村建设的形势非常有利。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农业丰则基础强,农业富则国家盛,农业稳则社会安。”可见国家对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决心。为落实“把国家对基础设施的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的政策,近几年,国家对农村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促进了农村建设的飞速发展:
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的介入,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发展很快,2004年,农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6%,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4.1%;80.7%的行政村设置了卫生室,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42.7万公里,全国99.6%的乡镇、92%的行政村通了公路,96%的行政村开通了电话。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新农村建设依靠本土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在国家宏观调控制定相关体制和加大经济投入的情况下,已经渐入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轨道。但是,要进一步地把中国农村的经济建设繁荣活跃起来,必须从根本上消除城乡间不公平的政策待遇。由国家出面,制定有利于农业发展的相关措施,在中国工业快速稳定发展的前提下,提倡以工促农,工业带动农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市场。具体措施可以包括:
1)在农村设立原材料加工厂,进行农业产品的基本加工,为工业生产提供服务,减少因为季节、气候、运输等元素引起的损失。
2)把养老院疗养院等福利设施机构建在农村,既有利于农村生活用品的消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又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
3)鼓励农民大力发展农业,为农民提供科技科学知识等帮助,为农民的产品提供生产销售信息,让交通、信息相对不发达的地区力争不造成资源浪费。
虽然说现在的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要让农村建设取得成功,与工业齐头并进,达到共同富裕,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任务还是很艰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有其特殊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在建设的过程中,既不能完全照搬别人的经验,也不能闭门造车,不理实事。新农村建设应该借鉴工业建设的经验教训,在前进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环境的保护,不能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路子,要注意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总之,新农村建设备受国民和世界的关注,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将对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起到巨大的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早日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还有待有志之士进一步的研究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枝茂,张璐琴.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刚性及其改善.[经济问题On Economic Problems].
[2]李斌.中国劳动力市场结构:从“刚性”走向“渗透”.[求实 Truth Seeking].
[3]网站:http://www.jgny.net/nong/2002.asp?id=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