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羊,也称石羊,哺乳纲偶蹄目牛科岩羊属。岩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各省区。在我国有三个亚种:西藏亚种、四川亚种、矮岩羊。其中矮岩羊仅分布于巴塘地区的金沙江畔。目前,得益于国家法律和藏地宗教的庇护,某些地区的野生动物得到了当地住民的很好保护,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拍摄的难度。但如果要进行深入的拍摄,依然要付出耐心和非常大的努力。就像岩羊,虽并不难见,但拍起来却一点不轻松,因为它是属于高山的精灵,高海拔地带的游击战是一场躲不开的噩梦。这两年,我拍摄岩羊的海拔高度在4000至5100米之间,肺和腿也随之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磨难。青海、西藏交界处深山中,海拔高度4230米。天上布满阴云,看不到星星,而昨夜,天穹犹如密不透风的星海,看久了会眩晕,令人透不过气来。
JEEP停在陡峭山岭上一处稍缓的坡地,仅能容纳一辆车身,车头朝向山下。尽管拉紧了手刹并将挡杆切入倒挡位置,但依然将两个前轮与山坡的夹角用岩石块紧紧塞住,在雨季之夜,如此险峻的地势,我不敢有丝毫松懈。
坐在驾驶位置,融入完全的沉寂与黑暗中,我习惯用茫然的冥想来抵御这孤独的高原之夜。“嗒”的一声,从车厢后部传来,T41完成了刻盘,光盘弹出,那上面刻有今天拍的照片,我惦记着傍晚时分追踪拍摄的野生岩羊影像。
傍晚的岩羊追逐战,是从海拔4228米追到4448米,这220米的垂直海拔高度斜线长度不足八百米,最后的二百米坡度太陡了,以至于我拍每一个镜头的时候,左膝都要用力顶住山体,左脚还要拧巴着吃住劲儿,右腿蹬直,不敢乱动,身体只能僵直扭曲用力。结果,左小腿开始严重抗议,痛感愈发强烈,到了晚上几乎已不能正常走路。
那个一二百只的岩羊群在夕阳中消失在山那边的时候,我准备收工下山。但往山下一看,有点傻眼了,坡度怎么这么陡呢,而且遍布成片的松滑浮石。估算了一下,如果一失足顺山势滚下去,至少几十米内根本停不下来。刚刚岩羊群在我斜上方横向奔跑的时候,踢落无数碎石,一块足球大小的黄色岩石,从身前不远处飞蹦着疾速滚动直到消失,数秒后山下传来撞击树干的声音。
如果是在跟我垂直的上方是很危险的。上山的时候只想抢落日前的光线了,五步一停,十步一躺,剧烈喘息,胸闷眼黑,根本没料到下山会是如此险境。上山受虐的是肺,下山受虐的是腿。
整个野羊家族都是登山高手,而岩羊无疑是翘楚。
我曾在海拔5000米的地方,在尼康AF80~200F2.8镜头中,看一只岩羊在接近垂直的峭壁上向上奔跑,当仰望已立于山巅的岩羊时,我仿佛看见天空中打出了字幕:绝顶高手。
岩羊的确是属于大山的绝顶高手,它是峭壁上的超级舞者,它在令人望而生畏的垂直陡岩上,展示着江湖中失传已久的凌波微步。除了拥有出色的平衡感,爆发力,准确性,岩羊还有两大赖以成名的独门秘笈蹄子和羊角。岩羊是偶蹄食草动物,它的蹄子有两个蹄瓣,能感受岩石上任何微小凹凸。两枚蹄瓣可以相互独立地分别活动。蹄子的前端和外缘非常坚硬,裹了一层略略突出的角质层,蹄子外缘以内的部分却像橡皮一样有韧性,有防滑的作用,因此岩羊能够在极为狭小的支点上支撑住自己的身体。在绝壁上,能接住一滴雨珠的地方,就能站住一只岩羊,崖壁上略微的缝隙、凹坑和小手指尖尖一点儿平地都是它们从容立足的平台。
岩羊的两枚蹄瓣后面还有一个“副蹄”,其质地像富有粘性和弹性的橡皮擦,下落地面时减少冲击力。“副蹄”接触地面扩大了四只脚触地的面积,它黏着在岩石表面保证确保主蹄不滑动,使得岩羊能够更好地稳定、平衡好自己的身体。
岩羊头上的坚硬长角,可以避免头部在跳跃时被岩石撞伤,尤其在危急关头,即使从陡崖上摔落,巨大的羊角首先触地,起到关键的缓冲和保护作用。逃生中的岩羊会在某一时刻停下来当它冲到悬崖边缘的时候,通常会驻足回首,它在做决定,如果追击者继续逼迫,它便;中下陡峭的崖壁。但对于狩猎者而言,这却是—个绝好的射击瞬间。岩羊会为自己短暂的迟疑观望付出代价。
除了直立行走的人,野生岩羊的头号天敌是雪豹。在高海拔山地裸岩地带,能与岩羊在峭壁上展开追杀的食肉猛兽非雪豹莫属。岩羊是雪山之王菜单上的主菜。尽管在垂直岩壁上跳舞的能力比岩羊略逊一筹,但雪豹依靠伏击和迅猛的出击,斩获岩羊仍然并不费力。雪豹的绝技是骇人的弹跳能力与充满平衡天赋的粗大豹尾。
高原狼对岩羊的威胁要小得多,即使不玩极限攀岩,岩羊的速度也优于狼,岩羊中的老弱病残才有可能成为狼的野餐。我曾经在高山峡谷环绕的藏地村落有过这样的体验:夜色中,前方是高原狼的夜嚎,而身后的山脊上是过夜的岩羊群,但狼的攻击目标明显不是岩羊,而是牧民畜栏中的牛羊。
岩羊的另一种危机来自空中。有一次我追踪一群78只的岩羊群时,一个巨大的身影也会时常滑过山脊,距采食的岩羊群不过数米之遥,那是藏地特有的一种雕——胡兀鹫。当然,比胡兀鹫更具杀伤力的是金雕,但金雕在藏地高原似乎并不常见。这两种大雕都具备冷袭岩羊的能力,都可以扑击峭壁上的岩羊,大羊可以携至高空再掷向地面以毙其命,小羊则可以直接携行而飞,择地食之。
在青藏高原拍摄野生动物是异常艰苦的,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地,给徒步跟踪寻找动物造成巨大困难。在那里拍摄,首先要解决自己的若干生存问题,最后一个环节才是按快门。
为节省可怜的体力,我通常的做法是先压榨车再压榨自己。也就是先把JEEP的低速四驱扭力用到极限,升高到四驱所能达到的接近极限位置,然后徒步。记得有一次离车走了很远,爬到一处山顶,看着对面山脚下的岩羊群缓慢的移动,我在冲锋衣和军大衣的双重包裹下,望着漫长的距离,呆坐在山坡上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是否继续追击?最后我选择了妥协。冬季超低的含氧量令我的意志力也削弱了。
JEEP停在陡峭山岭上一处稍缓的坡地,仅能容纳一辆车身,车头朝向山下。尽管拉紧了手刹并将挡杆切入倒挡位置,但依然将两个前轮与山坡的夹角用岩石块紧紧塞住,在雨季之夜,如此险峻的地势,我不敢有丝毫松懈。
坐在驾驶位置,融入完全的沉寂与黑暗中,我习惯用茫然的冥想来抵御这孤独的高原之夜。“嗒”的一声,从车厢后部传来,T41完成了刻盘,光盘弹出,那上面刻有今天拍的照片,我惦记着傍晚时分追踪拍摄的野生岩羊影像。
傍晚的岩羊追逐战,是从海拔4228米追到4448米,这220米的垂直海拔高度斜线长度不足八百米,最后的二百米坡度太陡了,以至于我拍每一个镜头的时候,左膝都要用力顶住山体,左脚还要拧巴着吃住劲儿,右腿蹬直,不敢乱动,身体只能僵直扭曲用力。结果,左小腿开始严重抗议,痛感愈发强烈,到了晚上几乎已不能正常走路。
那个一二百只的岩羊群在夕阳中消失在山那边的时候,我准备收工下山。但往山下一看,有点傻眼了,坡度怎么这么陡呢,而且遍布成片的松滑浮石。估算了一下,如果一失足顺山势滚下去,至少几十米内根本停不下来。刚刚岩羊群在我斜上方横向奔跑的时候,踢落无数碎石,一块足球大小的黄色岩石,从身前不远处飞蹦着疾速滚动直到消失,数秒后山下传来撞击树干的声音。
如果是在跟我垂直的上方是很危险的。上山的时候只想抢落日前的光线了,五步一停,十步一躺,剧烈喘息,胸闷眼黑,根本没料到下山会是如此险境。上山受虐的是肺,下山受虐的是腿。
整个野羊家族都是登山高手,而岩羊无疑是翘楚。
我曾在海拔5000米的地方,在尼康AF80~200F2.8镜头中,看一只岩羊在接近垂直的峭壁上向上奔跑,当仰望已立于山巅的岩羊时,我仿佛看见天空中打出了字幕:绝顶高手。
岩羊的确是属于大山的绝顶高手,它是峭壁上的超级舞者,它在令人望而生畏的垂直陡岩上,展示着江湖中失传已久的凌波微步。除了拥有出色的平衡感,爆发力,准确性,岩羊还有两大赖以成名的独门秘笈蹄子和羊角。岩羊是偶蹄食草动物,它的蹄子有两个蹄瓣,能感受岩石上任何微小凹凸。两枚蹄瓣可以相互独立地分别活动。蹄子的前端和外缘非常坚硬,裹了一层略略突出的角质层,蹄子外缘以内的部分却像橡皮一样有韧性,有防滑的作用,因此岩羊能够在极为狭小的支点上支撑住自己的身体。在绝壁上,能接住一滴雨珠的地方,就能站住一只岩羊,崖壁上略微的缝隙、凹坑和小手指尖尖一点儿平地都是它们从容立足的平台。
岩羊的两枚蹄瓣后面还有一个“副蹄”,其质地像富有粘性和弹性的橡皮擦,下落地面时减少冲击力。“副蹄”接触地面扩大了四只脚触地的面积,它黏着在岩石表面保证确保主蹄不滑动,使得岩羊能够更好地稳定、平衡好自己的身体。
岩羊头上的坚硬长角,可以避免头部在跳跃时被岩石撞伤,尤其在危急关头,即使从陡崖上摔落,巨大的羊角首先触地,起到关键的缓冲和保护作用。逃生中的岩羊会在某一时刻停下来当它冲到悬崖边缘的时候,通常会驻足回首,它在做决定,如果追击者继续逼迫,它便;中下陡峭的崖壁。但对于狩猎者而言,这却是—个绝好的射击瞬间。岩羊会为自己短暂的迟疑观望付出代价。
除了直立行走的人,野生岩羊的头号天敌是雪豹。在高海拔山地裸岩地带,能与岩羊在峭壁上展开追杀的食肉猛兽非雪豹莫属。岩羊是雪山之王菜单上的主菜。尽管在垂直岩壁上跳舞的能力比岩羊略逊一筹,但雪豹依靠伏击和迅猛的出击,斩获岩羊仍然并不费力。雪豹的绝技是骇人的弹跳能力与充满平衡天赋的粗大豹尾。
高原狼对岩羊的威胁要小得多,即使不玩极限攀岩,岩羊的速度也优于狼,岩羊中的老弱病残才有可能成为狼的野餐。我曾经在高山峡谷环绕的藏地村落有过这样的体验:夜色中,前方是高原狼的夜嚎,而身后的山脊上是过夜的岩羊群,但狼的攻击目标明显不是岩羊,而是牧民畜栏中的牛羊。
岩羊的另一种危机来自空中。有一次我追踪一群78只的岩羊群时,一个巨大的身影也会时常滑过山脊,距采食的岩羊群不过数米之遥,那是藏地特有的一种雕——胡兀鹫。当然,比胡兀鹫更具杀伤力的是金雕,但金雕在藏地高原似乎并不常见。这两种大雕都具备冷袭岩羊的能力,都可以扑击峭壁上的岩羊,大羊可以携至高空再掷向地面以毙其命,小羊则可以直接携行而飞,择地食之。
在青藏高原拍摄野生动物是异常艰苦的,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地,给徒步跟踪寻找动物造成巨大困难。在那里拍摄,首先要解决自己的若干生存问题,最后一个环节才是按快门。
为节省可怜的体力,我通常的做法是先压榨车再压榨自己。也就是先把JEEP的低速四驱扭力用到极限,升高到四驱所能达到的接近极限位置,然后徒步。记得有一次离车走了很远,爬到一处山顶,看着对面山脚下的岩羊群缓慢的移动,我在冲锋衣和军大衣的双重包裹下,望着漫长的距离,呆坐在山坡上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是否继续追击?最后我选择了妥协。冬季超低的含氧量令我的意志力也削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