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改革对门诊用药行为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省从2011年开始实行以药品零差率销售为切入点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并选择绍兴等6个县(市)开展首批试点.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制定县域药品目录,目录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控制药品收入在业务总收入中的占比在45%以下;提高手术费、治疗费、护理费、床位费、诊查费等劳务性服务的收费标准,调整总量占药品差价总量的90%;增加财政投入以保障医疗机构收支平衡,对提价的服务项目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此外,还实施阳光用药工程,以促进药品采购规范透明,用药科学合理,切实降低患者的药品费用负担.现探讨试点改革措施对医生处方用药行为的影响,以评价改革措施的初步成效,为相关的管理和决策行为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许多生物医学伦理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在此背景下,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建立医院伦理委员会,以承担人体生物医学研究的伦理审查、临床医疗服务的伦理咨询以及生命伦理的教育与培训等职能,维护患者和医疗研究受试者的权益[1].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上海市部分医院研究项目负责人的问卷调查,了解研究项目负责人对医院伦理委员会的伦理培训与咨询工作的评价,分析影响研究项目负责人对医院伦理
期刊
目的 研究1例B抗原减弱献血者的血清学特性和抗原减弱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献血者红细胞ABO血型抗原,标准A、B、O红细胞检测其血清中的ABO抗体,并检测其血清转移酶活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ABO基因全部外显子序列和5′端非编码区序列并进行测序分析,应用逆转录-PCR和克隆测序技术分析献血者ABO cDNA转录剪接情况,采用重亚硫酸盐转化直接测序法分析ABO基因启动子区CpG岛
通过对20世纪我国医疗协作联合体建设发展实践的回顾剖析,探究新医改背景下建立以区域医疗服务资源与功能整合为基础、以打造有效满足城乡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供给“服务链”为主线、符合现实国情实际的医疗服务联合体供给模式的实践策略,提出在完善医疗服务联合体供给模式基本策略的基础上,要完善支持政策及配套措施。
目的 探讨政府购买服务和直接投入两种方式对村卫生室的激励效应.方法 以贵州省24个县村卫生室为样本,了解政府购买服务和直接投入两种方式下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及村民满意度.结果 除传染病报告、健康讲座、健康档案外,购买服务组的大部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指标优于直接投入组(P<0.05);两组除设施条件、服务态度的村民满意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购买服务组其他维度及综合评分均高于直接投入组(P<
县级公立医院承担着区域内近70%人口的医疗服务任务,也是新一轮医改的突破口[1-2].浙江省自2011年12月开始,在全省31个县市先后实施了以药品零差率、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切入点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3],改革的主要内容为"一减两调一补",具体为:①所有药品(中药饮片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②改革医疗服务收费政策,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调整手术费、治疗费、护理费、诊查费和床位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