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动物——与野性同行(第三集)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dos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有过多的欲望和梦想,却没有上天入地的天赋异禀,利用动物来替代人类进行艰苦的甚至人力所不能及的工作,已经有近万年的历史了。
  在人类利用动物的近万年的历史中,辕马、耕牛、信鸽已经成为被人们驯化,从事人类日常活动的特殊工具。当人们产生探索天空宇宙奥秘的愿望后,对于进入太空旅行的一系列无法预计危险的未知领域,动物更是被人类当成最好的敢死队,代替人类先进入了飞行器(图1)。科学家们通过对动物的监控,才了解了太空环境并分析出人类进入太空的可能性。
  在人类面对穿越丛林或者沙漠这种超越人类体能极限的活动时,又想起了一种动物——骆驼(图2)。人类最初驯养骆驼大约是在4000年前。骆驼用驼峰储存脂肪,然后缓缓地消耗,可以支撑许多天的行动。它的皮毛可以绝热并控制水分的蒸发,即使失掉占体重25%~30%的水分,骆驼仍然可以生存,而人类在失掉占体重10%~12%的水分时就会死亡。人类穿行在沙漠中,需要这些沙漠之舟的帮助。
  阿拉伯人发现骆驼的军事潜力要追溯到几百年前。最初,马是驰骋疆场的战骑。马是这个世界上把速度、力量奇妙结合在一起的生命,它生来就会奔跑,巨大的心脏、修长的腿和结实的肌肉使它能够以每小时40英里的速度急驰。它们是奔跑着的机器。当人们需要一副杀人机器,马就成了战争中最大的牺牲品(图3)。但是阿拉伯人发现骆驼的速度不逊于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名英国军人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将阿拉伯各个部落联合起来组成骆驼骑兵战胜了土耳其人(图4)。
  在现代高度智能化的战争中,人类对动物潜能的开发,进入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时代。二战期间,美国曾计划实施最高机密级的X射线计划偷袭东京。他们计划将小型燃烧弹捆绑在蝙蝠的身上,在夜间用降落伞把大批蝙蝠投落到敌区,让蝙蝠身上的燃烧弹随着蝙蝠的飞翔,到处散落引爆,引发东京满城大火。蝙蝠全身呈黑灰色,是夜间活动的动物,黑夜正是它的掩护。蝙蝠的口鼻部长着一种奇特的超声波装置,能连续不断地发出高频率超声波,如果碰到障碍物或猎物,反射的超声波就能被蝙蝠的大耳廓接收,蝙蝠不仅能判别方向,为自身飞行路线定位,还能辨别不同的障碍物和猎物,进行有效的回避或追捕(图5)。导致该计划被放弃的原因是美国人最后选择了引爆原子弹。
  其实,人和动物的关系并不总是在充满血腥的战场上。在古老的年代,人们曾经对动物充满着美好的幻想(图6)。由于200年前一群牛惹出的巨大麻烦,人类才认识了蜣螂这种小动物的神奇力量。19世纪初,殖民者把一批牛引进澳大利亚,牛迅猛繁殖,产生的粪便覆盖了整个澳洲大陆。1966年,终于有人发现了失落的环节,将蜣螂引进澳洲。几年过后,这些小动物已经必须要等待新鲜牛粪落地才有工作做(图7)。从这个意义上看,蜣螂确实在推动地球,因为它们推动了地球的生态循环。
  在这个世界上,昆虫以绝对优势的数量与我们同居。一望无际的农田,开花的庄稼都在等待授粉,野生蜜蜂却很少问津。农夫们开始向驯化了的昆虫求援。一辆卡车将2400万只蜜蜂运来,它们每天可以满足1000万朵花授粉的需求。人和蜜蜂合作的结果是人类获得农业的丰收,并收获了花粉和蜂蜜。人类贪念又起,为了获得更多的蜂蜜,他们让非洲野毒蜂与人工蜂杂交,结果使一个恶魔诞生了。1957年杀人蜂在美国登陆。这是一个组织严密,带着翅膀和毒针的杀人团伙,只要有一只蜜蜂被激怒,意味着一场战争将开始(图8)。杀人蜂已经被证明无法驯化,而且蔓延的速度和范围都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图9)。
  人类通过各种手段利用动物,但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我们难以承受的灾难。动物到底是恶魔还是可人儿,人们无法回答。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人类还有渴望,人类对动物的利用之路就没有尽头。
  
  


  


  (1)图组:(1-1)1957年小狗“莱伊卡”将跟随前苏联卫星“旅行者2号”发射进入太空,不幸的是6天后,它在卫星舱里死去;(1-2)1961年,完成了200多小时训练的黑猩猩哈姆,乘坐美国的水星飞船进入太空。10天后,它安全地返回了地球,而且活到了1983年1月
  


  


  (2)图组:人们发现这种动物能够生活在世界上最荒凉的角落,它们是在极限环境中的生存冠军
  


  (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向欧洲派出了100万匹马,而最后只有6万匹重新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4)图组: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和他的骆驼骑兵
  


  (5)蝙蝠有“活雷达”之称,具有偷袭的天赋
  


  (6)古埃及人传说,是一位巨大的天神一直推动着地球的旋转,这巨大的天神是蜣螂
  


  (7)对人类而言这是个奇迹,而对于蜣螂来说这只不过是跟吃饭睡觉一样的普通生活
  


  (8)图组:狂怒的杀人蜂群集起来,可以致人于死地
  


  


  (9)杀人蜂在不断地提醒人类:是你们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而我们和人类将继续共存下去
其他文献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更新,新的数码技术每时每刻都在创新变化之中,这些新技术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质量。下面介绍两则数码新资讯,以飨读者。    光雕技术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难题:自己刚刚刻录好的DVD或CD,却发现没有合适的东西在盘面上写标识,要不就用打印机印制成贴纸,贴在光盘表面上。可是这个做法并不科学,因为如果贴纸贴得不均匀,一旦产生了气泡,就会使盘片的重心失去平衡,使用
期刊
在母亲妊娠期的第二阶段,也就是第13周到24周期间,胎儿在母亲肚子里是如何发育的?到底长成什么样子了呢?如今新兴的3D以至4D扫描技术,再加上对真实拍摄影像的电脑合成技术,为人们清晰揭示了这一过程。    在母亲妊娠期的前12周内,新的生命从一粒种子似的受精卵,经历了神奇的变化,已发育成了一个约7厘米长不丁点儿大的小全乎人,同时也度过了他(她)最终成为一个独立新生命的一段最危险的时期。因为流产的现
期刊
“生命源于海洋”,是学术界基本达成共识并为世上多数人所接受的一个科学论断。但是,面对如今陆地上的芸芸众生,人们仍不禁会问:在当时的众多海洋生命中,是谁第一个踏上陆地的呢?化石证据显示:是植物。那么,与动物相比没腿没脚的植物为何能先于动物、又是在什么时候成功登陆的呢?    科学研究发现:在距今约6亿年前的古生代伊始,广袤的地球陆地上寸草不生、绝无生息,只有大海,才有生命的痕迹。但随着距今5.4亿年
期刊
源自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美、欧的一场“味精害人风波”,令许多追寻天然、崇尚绿色的人们对味精这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出镜率”最高的鲜味调味品可谓是谈之色变、食之惶惶。  那么,摄入味精对人体到底有没有害处?它是否是一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呢?    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美国风传:很多人在去中餐馆吃饭以后,出现了头疼、口渴、脸发麻、肠胃不适等症状,主要是因为中餐里加入了很多味精。这一下,使欧美的许多中餐
期刊
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有一只让科学家困惑了20年的神秘标本,据说,它是世界上惟一一种能够钻进竹筒里栖息的神秘的扁颅蝠。2002年,动物学家张礼标在标本来源地广西苦苦搜寻,他最终能在蛛丝马迹中找到这种罕见的奇异物种的活体吗?    奇异的物种    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有一只珍藏了20多年的来自广西的蝙蝠标本,因为它有着独一无二的扁平颅骨,人们给它取了个形象的名字——扁颅蝠。20年来,扁颅蝠谜
期刊
世上骗人的把戏太多,这些把戏一旦沾上科学的边儿就更让人真假难辨、捉摸不透。2005年的国际科学界并不太平,甚至连印尼海啸、南亚地震这样本是弥漫着伤痛的场合,也被人有意无意变成传播伪科学的舞台,韩国克隆之父更是把韩国乃至全世界搅得天翻地覆。然而,骗局终究是骗局,就如林肯的名言:“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也可以永远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    一、最耸人听闻的骗局:天王星引发印尼海啸  
期刊
“上九天揽月”、移居“天上人间”一直是人类古老的神话和幻想。随着人类空间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人类的这个古老幻想或许不再虚无缥缈,太空有可能成为未来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新疆域。    面对重重危机人类生存路在何方——外太空或许另有人类的生存之地    有人推论,大约50亿年后,越来越热的太阳会令地球的水分蒸干、生命终止;有人断定,引力超乎寻常的黑洞和漂浮不安的小行星,将对地球构成毁灭性的威胁。  不管是
期刊
这是我们熟悉却又如此陌生的世界——深蓝色的世界。在这蓝色的怀抱中,孕育着我们这个星球上80%的生命。当我们的祖先期望自己能同飞鸟般翱翔在天空的同时,也希望自己可以像鱼儿一样畅游海底,这就是我们对海最初的向往。今天,当人类已经把足迹踏上外星球的时候,我们依然对身边的海洋充满未知,深蓝色的世界依旧是那么神秘和充满诱惑。  于是,让我们在有关失落于海底的城市——《亚特兰蒂斯》的美丽传说中,踏上美丽、神奇
期刊
石头,坚硬而冰冷,然而经过人类之手获得了新的生命:人们把形象和文字镌刻在石头上,替脆弱的生命记录下印迹,留住了人类许多曾经的故事和希冀,于是,石刻便成为——    石器——人类对石头的最早利用    位于中国河北省井陉县的于家村,被称为石头村。这里俨然是一个石头的世界:石板路,石房子,石拴马桩,还有石磨、石井、石水槽等,至今石水槽仍是村民们洗衣服的地方。全村共有石头房屋4000多间,石板街道370
期刊
学术界对于曾经雄霸世界1.3亿年之久的恐龙为什么会在距今6500万年前突然消失一直争论不休,在尚未形成令人信服的科学定论之前,人们的探索仍将继续。    如今学术界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猜测很多,有“大碰撞理论”、“气候变迁说”、“物种斗争说”、“大陆漂移说”、“铱元素致病说”、“地磁变化说”、“被子植物中毒说”、“‘复仇女神’说”、“酸雨说”等等,而“大碰撞理论”无疑是其中的主流。   通常,一个科
期刊